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子语类》是南宋朱熹讲学的记录,用词文白夹杂,语料非常丰富。《朱子语类》中有许多特色词,词条或义项罕见于其他文献。这些特色词有方言俗语,也有临时的口语词和旧词的活用。它们对朱熹的语言特点和汉语词汇史研究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宋儒语录采用文白夹杂的混合型书面语,以往的研究者对其语言成分及词汇系统往往不加分析,没有很好地挖掘其语言的独特价值。《朱子语类》和《二程语录》之方言词语,前者多使用北方汉语方言,后者则更广泛地采用南方的汉语方言。  相似文献   

3.
一门知识就是一个系统;但是,一部专科词典往往要把知识系统中的一个个术语概念作为个体分解出来处理,按其语音或笔划的顺序来排列和解释。术语个体与原知识系统的这一脱节现象,是词典学理应解决的矛盾。考察国内已出版的12种语言学专科词典可知,有意解决这一矛盾的词典是极少的。其中,《俄汉、汉俄对照语言学名词(初稿)》、《英汉语言学词汇》、《日汉语言学常用词汇手册》、《多词对照语言学词汇》这四种,都是不同语言间的语言学词汇对译,所选词条的学科覆盖面较广,但未能涉及语言学各分支学科中较精细的知识层面,而且没有释目语,不在术语释义词典之列。  相似文献   

4.
曹娜 《理论界》2006,(10):234-234
研究《朱子语类》中的四字语,不仅有助于把握朱熹运用语言的特色,而且对了解汉语四字语的传承和发展都有重要意义。现代汉语的四字语绝大多数承传自古代,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在古汉语四字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本文对《朱子语类》中的四字语进行了统计,通过对它们的分析和描述,以求了解这些四字组合在现代汉语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5.
由于汉语“言文脱节”的独特发展历程,使文言从两个途径进入现代汉语:一是历时顺序的承袭;二是共时层面的横向进入。因此,只有对现代汉语复合词中的文言词汇语义成分进行分析梳理,从历史文献中探求语素与词形成发展的脉络,才能更透彻地理解分析现代汉语复合词的结构、意义以及理据。  相似文献   

6.
作为历史学家,白寿彝早在1930年就开始朱子学的研究,并对《朱子语类》作了深入的探讨。他对于《朱子语类》形成过程的研究及其创新,并不比后来影响很大的胡适所撰《〈朱子语类〉的历史》逊色;他对于《朱子语类》不足之处的分析以及对其所做的整体改编,还提出了不少独特的见解,无疑能给与今天的《朱子语类》研究很多启发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7.
陈丽平 《齐鲁学刊》2012,(3):114-117
刘向《列女传》版本面貌在历经东汉、六朝至隋唐五代的一千余年间基本保持稳定,未有大的改变。进入两宋后,《列女传》的版本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北宋嘉祐年间学者们对《列女传》复古还原尝试开始,一直到南宋嘉定七年蔡骥的修订,在历时一百五六十年的改编过程中,宋人本着还原刘向原来编定《列女传》的宗旨,彻底改变了至少从隋唐以来十五卷本一花独放的局面,取而代之的是处于不断变化中的八卷本的渐渐流行。与此同时,宋人改编的心态也在悄悄发生着改变,这也决定着此后《列女传》版本发生的微妙变化。在两宋《列女传》版本的改编、流通现象背后,隐藏着深刻的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8.
文化负载词作为一个民族特有的词汇,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随着中国当代小说英译数量愈来愈多,文化负载词成了翻译的重点和难点。论文以《狼图腾》英译本为例,将《狼图腾》中的文化负载词分为四类,即蒙古民族特色词汇、"文革"词汇、中国历史词汇及成语,并进一步分析译者葛浩文在翻译这些词汇过程中所采取的直译、音译、意译、厚译及删译等翻译方法与技巧,为中国当代小说英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黄海英 《理论界》2004,(2):139-140
语言是由潜语言和显语言组成的,作为语言建筑材料的词汇当然也是由潜词和显词集成的。我们通常所说的潜词包括出现的新词和被赋予新义的“旧”词两部分,词汇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新的成分,这就是词汇中的潜词的显化。潜词的显化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内部原因就是语言诸要素间的调整,外部原因是指各种社会因素对语言的影响,本文仅从影响潜词显化的外部原因入手来谈潜词是如何显化的。一、王希杰先生曾说,在此之前,人们从未听过、看过,也没有在交际中流通过,它有词的合法形式和词的明确完整意义,一旦出现,人们便把它当作一…  相似文献   

10.
许家星 《学术界》2012,(7):126-134,288
《〈朱子语类〉中两条重要语录辩误》一文认为,《语类》卷七十八两条语录中"人欲"均是"人心"之误,指出此误造成较严重后果,并就国内多名知名朱子学者的观点提出商榷。《辩误》发表以来未见学界回应,其观点为台湾知名学者李明辉先生所采用。仔细体会这两条语录的语义,考察朱子人心、人欲说的分疏定位及历史渊源,从文献、义理及朱子后学的看法证《语录》不误,《辩误》实误,其误源于以绝对、单一、静止眼光看待朱子人心、人欲说,忽视了这一对概念在朱子思想中的多样涵义,遮蔽了朱子思想内涵的复杂性与形成过程的艰巨性。  相似文献   

11.
在以往的研究中,《朱子语类》仅被视为研究朱子思想的文献,其编纂过程中展现的思想特质尚未得到关注。《朱子语类》以文献编纂的形式“述朱”,此一“述”的过程就包含了“作”,体现了编纂者对朱子学思想逻辑的理解,体现了一种知识秩序空间的建立。《朱子语类》的成书包含一从“语录”到“语类”的过程,“类编”的出现是为了尽可能消除语录记录者的记忆偏差而导致的材料可靠性问题,而“类编”本身又加进了编纂者对朱子思想的理解,分类的门目与类目间的理解,展现了朱子后学对朱子思想体系的不同理解。黄士毅分二十六个门目,按照强调形上学的思路,对门类进行了排序。黎靖德则在此基础上创设细目,进一步优化材料,在材料的优化中体现自己对朱子思想的认识,特别是从细节上对朱子学的思想逻辑进行了再勾勒。《朱子语类》以及其他不同时期各类型朱子文献的编纂本身就体现了朱子学的展开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列为广东省社会科学“七五”规划重点项目、由穗、港两地语言学者合作的三卷本约150万字的《珠江三角洲方言调查报告》,继第一卷《字音对照》和第二卷《词汇对照》分别在1987、1988年出版之后,第三卷《珠江三角洲方言综述》也已付排,年内即可出书。至此,历时五载的词查工程终于大功告成。《报告》一书是珠江三角洲方言研究史上空前的突破。第一卷《字音对照》对比了31个方言点和普通话的3810个字音,第二卷《词汇对照》对比了各方言点的1401个常用词语,第三卷《综述》则根据81个方  相似文献   

13.
从文化角度谈英汉颜色词在使用中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文化的载体。本文旨在通过从文化角度谈英汉颜色词在使用中的差异,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语言的使用差异及重视词汇教学中的语用层面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从来源上说,一种语言中的词可以分为本族词和外来词。本族词就是从本民族语言内部产生的词,是一种语言词汇的主体;外来词是指音与义都受到外语影响的词,它不是词汇的主体,但却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晴雨表,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对外交往情况。然而,外来词最重要的功能是填补词汇空缺。这里所说的词汇空缺即是指在不同语言的接触过程中,一种语言所表示的事物或概念在另一种语言中无词表示的现象。当然,词汇空缺也可以用本民族语言的造词材料和造词规则创造出新词去填补,然而这种新词却不是音义都受到外语影响的外来词,而是本族…  相似文献   

15.
李梅 《西域研究》2014,(2):127-137
本文从《弥勒会见记》文本、版本、释读、成书年代、文学体裁、宗教、语言等方面,对20世纪以来的《弥勒会见记》研究进行了梳理。  相似文献   

16.
试论唐人小说中的联绵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太平广记》中的唐人小说为材料,从汉语词汇史的角度,对联绵词的词汇概貌、词形、词义、用法进行了详尽的描写,得出以下主要结论:唐人小说中的联绵词总体上以继承为主;联绵词词形的发展变化逐渐趋于稳固;唐人小说中联绵词的词义发展出现两极分化;唐人小说中联绵词的用法趋于松散;语言的同化规则和人们的心理类推作用对联绵词形、音、义的发展变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应重视探讨语言发展变化的社会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7.
《红楼梦》被称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对译者来说其翻译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由于不同民族的语言与文化具有共性与个性,从而形成了翻译的可译性限度。本文根据包惠南先生的分类,从语言与文化的不同层面探讨霍译本《红楼梦》翻译中的可译性限度。  相似文献   

18.
正元人王恽的《秋涧先生大全文集》卷八《虎牢关行》一文,记载王恽与陈祐考试洛阳,路经虎牢关一事。查流传于今诸版本,该文记载此事发生时间分别为至元二年(1265)、至元三年(1266)。究竟孰是,抑或两者皆误?现将流传于今诸版本《虎牢关行》题记摘录如下:《元人文集珍本丛刊》收录台北"中央图书馆"藏元至治刊本之明修补本《秋涧先生大全文集》,此本颇为珍贵,  相似文献   

19.
方梅  卢巧琴 《兰州学刊》2013,(3):204-206
敦煌所出及唐宋诗话笔记所收"王梵志诗",均非一人一时之作。从整体风格、思想倾向、文化习俗、适用对象、语言结构层次、词汇等方面,对不同来源"王梵志"诗进行具体比勘,结合中土典籍、翻译文献及同为敦煌所出的变文与童蒙读物《太公家教》等,梳理敦煌三卷本、一卷本、法忍抄本、唐宋诗话笔记所收"王梵志诗"作的年代及与不同的原始语言材料相对应的作者情况。  相似文献   

20.
词汇(vocabulary)是指词的总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语言学家斯威特(HenrySweet)说,词是语言中的特殊事实,每个词都是独一无二的。英语词汇则包括着英语语言中所有的全部单词和熟语(words and idiomatic phrases),是由单词和熟语构成的一个庞大而繁杂的符号系统。为了使人类彼此间的思想感情与信息得到最为恰切的交流和传递,必须是先弄清这些表达思想感情的媒介(medium)——词汇中每一个词的词义以及它和其他词在各方面的异同等问题。因此,当我们用英语说话或写作,并且追求艺术技巧的时候,对词汇的学习和研究就成为第一重要的任务。 英语中的单词和熟语数以10万计。根据巴拉德(P.B.Ballard)在ThorndikeEnglish Dictionary的序言里所说,英语大约不下50万个词;《英汉大词典》(陆谷孙主编,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出全两卷)收词达20万条。《英汉词海》(王同亿主编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