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长期以来,对我国的社区志愿服务问题,曾有不少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展开过颇有成效的研究。立足于对国内学者就城市社区志愿服务发展的必要性、管理问题、影响因素及发展模式等方面研究的系统梳理,进行综合评述,以期对后来者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志愿精神既包容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又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借鉴地吸收了西方现代志愿部分运行方式,其在促进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改善,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融合,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我们要注重培养和弘扬志愿精神,这既要立足于我国国情,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志愿服务活动,又要建立长效机制,促进志愿服务活动的不断发展,使其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和社会发展路径的选择过程中,文化因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西方从自身文化传统出发,形成了资本主义制度和现代化发展模式.然而,西方文化并不是唯一真理,在这一文化土壤上生长出来的制度与模式也不是人类唯一能够选择的制度与模式.我国在借鉴西方现代化发展模式的同时,更应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强调整体和谐、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自身平衡的一面,开拓出更具人性化、更为科学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4.
新公共管理对中国行政管理改革的借鉴意义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新公共管理是西方近30年来伴随着公共行政改革而出现的一种理论思潮。这种理论思潮是对传统公共行政模式,即韦伯式公共行政模式的否定,反映了当代西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公共管理的影响,也反映了当代西方公共行政的发展趋势。我国目前正在对行政管理体制进行改革,试图使后者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和吸收西方新公共管理的合理因素,对于推进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志愿服务工作在当代世界迅速发展,各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形成了符合自己国情的志愿服务体制。从1981年中国政府与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代表在北京签约互派联合国志愿人员算起,我国的志愿服务发展已经有了三十多年的历史。在这三十多年的时间里,我国的志愿服务活动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国的志愿服务工作应该坚持与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相结合,从志愿服务的价值出发,从志愿服务价值与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之间的天然联系中树立社会主义的志愿服务价值,推动志愿服务工作更好地发挥自身的社会作用。  相似文献   

6.
论生产和消费领域中的经济伦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定的生产伦理和消费伦理精神都是在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并与特定时期的生产方式相适应。由于生产方式和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中国和西方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经济伦理观。考察中西方生产伦理和消费伦理的形成发展及其精神内涵,继承我国古代优秀的经济伦理遗产,借鉴西方经济伦理中的积极成分,有助于形成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经济伦理观。  相似文献   

7.
弘扬和培育大学生志愿精神的长效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弘扬与培育,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关系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但传统的志愿服务观念影响、激励机制的相对缺乏、政府支持的力度不够等因素影响了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弘扬与培育。建立完善的学习机制、实践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是当前推进大学生志愿精神弘扬与培育工作中应重点抓好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为更好地发展我国大型体育赛事的志愿服务事业,对我国大型体育赛事志愿服务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重点分析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2011年深圳大运会志愿者的动机,志愿服务的组织、管理与保障方面的情况,归纳了我国大型体育赛事志愿服务的特征:一是我国志愿服务有充足的人力资源;二是高校大学生是志愿服务的主体;三是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社会经济效益可观。最后提出了完善大型体育赛事志愿服务宏观理论与微观实践体系,合理使用志愿者资源中"共性"与"个性",完善志愿服务的保障体系等方面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志愿服务是随着改革开放发展起来的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志愿服务推崇"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价值观,可以有效弥补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的内在缺陷,给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带来了合作、互助、奉献与关爱的氛围。中国的志愿服务在发展理念、活动规模、社会影响、法制建设等方面与西方成熟的志愿服务之间还有比较大的差距,制约了这项崇高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志愿服务相关理论研究和文献查阅的基础上,对中国志愿服务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整体的梳理和总结,对志愿组织所发挥的功能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指出中国志愿服务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志愿服务社会化是国际上志愿文化发展的趋势,在我国也成为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的方向。基本保障缺失、社会缺乏认同、志愿服务社会效应有待加强等因素影响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社会化步伐,所以,要完善基本保障体系,普及志愿精神,打造服务品牌。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科学研究模型及其体系具有“形而中”的性质 ,形而中既非道 ,也非器 ,而是象。象乃道的隐性显现 ,乃器的直接生成之源。依此观之 ,西方传统科学属于以“心物二分”为前提而产生的原子论为基础的构成论研究传统 ,可谓“机械式”的“器物学” ,长于分析和机械制造 ;而中国传统科学属于以“心物合一”为前提而产生的“气象学”为基础的生成论的研究传统 ,长于对生命和整体的把握。二者是彼此独立的两大科学传统。中国传统科学在近代的命运 ,不是被证伪 ,而是被打败。世界未来科学的发展 ,将取决于中西两大科学传统的会通与互补。认识到这一点 ,才能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科学的存在价值及其地位作出恰当的评价 ,才能在中国文化现代发展中摆正中国传统科学的位置 ,才能在世界文化和世界科学的未来发展中 ,做出中华民族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对中国本土传统心理学的不同学术理解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中国的本土文化中,有着非常独特的心理学探索和心理学传统.对中国本土的传统心理学存在着十分不同的学术理解.有在西方科学心理学框架下的理解,有从中国本土文化传统出发的理解,有片断破碎和语录摘引的理解,有完整系统和深入全面的理解,有限于传统和解释传统的理解,有立足发展和力求创新的理解.中国本土的心理学传统应成为中国科学心理学发展的有益的文化资源、思想资源、学术资源.新心性心理学就是立足于本土心性学说资源的心理学创新.  相似文献   

13.
外语教学应该重视文化对比 ,因为语言差异往往来自其传承、规约于不同文化的差异 ,或者说是语言世界观的差异。对于中国的英语学习者而言 ,就是广义的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结构上的差异 :英语受制于曲折型语言的思维方式 ,汉语受制于综合型词根语的思维方式。这种差异 ,以其对词汇系统的影响而导致产生的语义层面上的空缺、抵牾 ,最是令学习者困惑。本文从跨文化传通的角度入手 ,在语言分割、词汇空缺及修辞意义三个层面上分析、比较了英汉词汇语义结构的不同文化内涵及其投射带来的影响 ,并对相应的教学策略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4.
青年志愿服务与当代大学生成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青年运动史上,发韧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青年志愿服务,是一段跨世纪的华彩乐章。作为一项伟大而崇高的事业,青年志愿服务业已成为一项推动我国社会发展、催生现代文明的全民性事业。同时,青年志愿服务也是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手段,是加速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途径,能够促进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完善人力资源配置,有助于青年公民意识和公共精神的养成,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对美藉华裔学者陈世骧的中西比较诗学的研究,可以立足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宏观方面,陈世骧通过中西文学尤其是诗歌传统的比较,认为中国文学乃是抒情传统,它迥异于西方的叙事传统;微观方面,陈世骧对中西诗论中的字词作了深入的辨析比较,俾助于人们认识中西诗学概念在文字表达上的异同。陈世骧的中西诗学研究,实际上并非宏微观绝然分割,而是两者有机地互为融合。通过剖析陈世骧的论著,能使读者充分认识中国诗学的抒情传统特色和中西诗学概念在文字上的异同表述,从而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中国传统诗学的内涵及其特征。  相似文献   

16.
我国学者多以企业的角度研究其品牌化发展,而对社区志愿服务为代表的公益服务品牌化发展的研究较少。坚持品牌化的特色发展道路,是社区志愿组织提高整体服务品质与服务能力,促进自身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社区志愿服务品牌化发展必须明确政府职责,建设服务型政府,实行长远的品牌发展战略,创新志愿服务方式和加强社区志愿服务队伍建设,以实现社区志愿服务的持久开展和社会效益的扩张。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志愿者服务在中国得到迅速发展,但同时存在缺乏社会认知、物质依托严重不足、缺乏自主空间及志愿者队伍建设不够稳定等问题。通过与香港志愿活动进行对比发现,香港志愿服务理念、服务管理力量、服务活动的常规化与实效性、先进的硬件设施等都值得借鉴。在对比借鉴的基础上,从志愿者本身和社会环境两个角度针对解决不足做出思考。  相似文献   

18.
国学与西学的思想资源都在各自的古典学,但中西古典学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中国古典学重视小学传统与文献学传统,相对轻视了人文思想的阐扬与发掘.西方古典学以语言学为基础,非常注重希腊罗马人文思想的发掘与理解.中国古典学的转向与弘扬,应致力于以语言学为基础,去发掘先秦思想传统中人道精神的内在价值.构建文明的人文精神,应成为中国古典学解释的中心任务.  相似文献   

19.
由于中西自然环境以及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历史背景的不同 ,中西科技传统有着本质性的差异。由于这种差异的深刻影响 ,造成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 ,也使当前科学在面临大量复杂性现象时有着巨大的困惑。对中华科学传统的某种回归 ,实现东西文化的结合已成为当代国内外学术界许多学者的共识。重新审视中华科学传统 ,大力进行中西科学传统的比较研究 ,这是中国学术界的一项重要任务 ,借此可以推动新世纪世界科学和中国科学的突破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