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市香山中学开展学校社会工作已经四年。社会工作进入学校,与学校的德育工作、心理辅导工作、班主任工作、团队工作等相辅相成,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  相似文献   

2.
学校社会工作:主要是以帮助学生正常学习和健康成长为目的的服务。学校社会工作主要有三种方式:治疗型学校社会工作是针对“问题学生”失常的心理和行为而开展的工作:变迁型学校社会工作是为了让学生适应社会的剧烈变迁而开展的工作。包括生活辅导、学业辅导和就业辅导等:社区一学校型学校社会工作则把社会工作延伸到学校外的社区。包括联系学生家长、支持学校的政策、实现家校沟通、促进学校教育。对离校学生提供追踪服务。开展社区教育等。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转型期,传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正面临着学生在学业、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出现的诸多难题的困扰。学校社会工作秉承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借助专业化、人性化的方法,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开发自身潜力,克服成长中的困难,实现个人社会化和学校教育的目标。从社会工作的专业视角思考学校社会工作嵌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可行性,并提出增加社会对学校社会工作的认同度、建立学校社会工作站、创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工作机制、整合社会工作实务方法等学校社会工作介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4.
人力资源可以说是决定社会工作发展的最关键的因素.凡是社会工作需要蓬勃发展的地方,对人力的需求也就相当大.当今的日本正面临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迅速老龄化的社会.因此,如何关心照顾老人成了做社会工作的人首要考虑的问题.许许多多专门针对社会工作人员的教育的机构也如雨后春笋在日本出现了.截止到1998年3月,日本社会工作学校联盟已拥有104名成员,而且预计在最近几年内,数目将继续增加.本文就日本社会工作教育的历史及现状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5.
“境外学校社会工作的产生和发展启示我们,内地高校完全可以借鉴境外学校社会工作的模式、方法.技巧开展学生工作,将它作为传统学生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而重要的补充,以解决当前大学生行为偏差问题。”  相似文献   

6.
20多年前,雷洁琼教授等社会工作前辈顺应我国改革开放之大势,前瞻性地推进了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恢复重建.1994年,袁方教授等前辈专家主持创立了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推动了我国社会工作教育向规范化、专业化方向发展.自此,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伴随着我国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登上了历史发展的舞台.  相似文献   

7.
《中国社会导刊》2010,(18):17-20
《中国社会工作大百科全书》对学校社会工作给出的定义是学校社会工作是由专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对正规或非正规教育体系中全体学生,特别是处境困难学生提供的专业服务,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或学校解决遇到的问题,调整学校.家庭及社区之间的关系,发挥学生的潜能和学校、家庭及社区的教育功能,以实现教育目的乃至若干社会目标。  相似文献   

8.
阮曾媛琪,国际社会工作学校联会(IASSW)主席,香港理工大学副校长、应用社会科学系教授,自1980年开始从事社会工作教育,积极参与香港社会服务,同时积极参与推动国际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在社会服务和社会工作教育领域卓有建树。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发展、竞争的加剧,当代大学生呈现出多样化的心理问题。为了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国家非常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高等院校中的推行,从学生角度出发,引进、探究了多种理论和方法。社会工作关注的是处于社会不利情景中的弱势群体,在务实方面为社区、学校、个人提供了多样的帮助方法。本文通过探索社会工作的理论、方法以及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联系,思考社会工作方法在高等院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上的正确应用。  相似文献   

10.
11月18日~20日,由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共同主办的“灾后重建学校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举行。本次会议系统总结了灾后重建三年来学校社会工作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同时发布四川灾后学校社会工作成果——希望学校社工系列丛书。  相似文献   

11.
从总体上看,东盟各国的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建设发展极不平衡.菲律宾、新加坡在社会工作制度建设、社会工作教育、社会工作实务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建立了成熟的制度体系和实务模式;泰国、印度尼西亚的社会工作教育、社会工作实务具有一定专业水准,但是社会工作制度建设相对滞后;越南、缅甸、老挝的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建设发展刚刚起步. 1.菲律宾 菲律宾的社会工作学家认为,菲律宾的社会工作实践源头可以追溯到被称为"Bayanihan"的社区慈善互助文化.1898年,菲律宾宣告独立,成立菲律宾共和国.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教育的角度入手,在查阅相关核心文献,结合自己想法的基础上,从社会工作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发展现状,目前具体教学中对于学校社会工作的理解、应用及推广的困境来探讨如何充分、合理地利用学校社会工作,从而推动教育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3.
至2014年底,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已走过了20年的历程.从呱呱坠地到进入弱冠之年,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在各方支持和社会工作教育群体的不懈努力下,摸索创新、砥砺前行.在新的现实条件下,面对新的社会责任,社会工作教育群体要总结经验、真诚反思、开创进取.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在探索中前行1994年底,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正式成立.协会的宗旨是团结国内社会工作教育的教学、科研和实际工作者,同心同德,互相合作,促进中国社会工作教育事业发展.在这一宗旨的昭示下,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20年来,社会工作教育群体脚踏实地、团结合作、开拓前进.在教育部、民政部等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在境内外同仁的大力帮助下,促进了社会工作教育的较快发展,也推动了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社会导刊》2014,(36):24-26
20年前,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应时代而生,开启了我国专业社会工作发展的新篇章.在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及社会工作教育界前辈的努力下,社会工作的“教育先行”模式成为一大特色.此后,从社工专业师资培养、实践基地探索、国际学术交流到推进社会工作职业化进程、影响相关政策制定、拓展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活跃在多项社会工作发展的领域中,屡次发挥关键性助推作用.当前,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已成为联络我国社会工作教育界的重要枢纽之一,影响着我国社会工作教育及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和职业化进程.未来,面对日新月异的新形势和新挑战,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该如何定位?未来应该有怎样的发展思路?记者采访了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的8位副会长,听一听他们对协会未来的畅想.  相似文献   

15.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社会工作在我国的发展正是起步于社会工作教育,起步于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随着社会工作及其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快速推进,我国社会工作教育也不断成长壮大,每年培养输送3万余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我国社会工作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提供了有力的专业保障.  相似文献   

16.
高校社会工作以学生为本,工作路径是自下而上,工作重点是学生的成长,工作方法突出由内而外,工作内容为帮助学生适应学校生活、改善行为及提高学习能力、协助个人成长、改善人际关系及其家庭生活,同时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及适当地进行社会化教育,工作对象包括学生、家长、教师以及社区。由此可见,高校社会工作与高校学生工作有着本质区别,而且高校社会工作目前在高校中还不具备独立位置,  相似文献   

17.
学校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工作专业服务领域之一,一方面需要在工作中运用社会工作通用的专业理论、价值观、工作技巧和方法;另一方面,由于在“次级工作环境”(SecondarySetting)开展工作,学校社工又需要以校为本,在工作制度、服务取向及手法上结合学校系统的特性,开展相应切合而有效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为贯彻落实民政部等18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精神,抓住事业发展的新机遇,湖北省武汉市民政学校与时俱进,适时迈进了由举办中等职业教育为主,逐步转型为向社会工作培训、社会工作领域研究和发展继续教育事业为主的工作中,充分发挥民政教育培训骨干和主阵地作用,驱动教学、培训、科研“三驾马车”,  相似文献   

19.
2008年9月开始,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合作,在四川省德阳和广元两地的9所“抗震希望学校”中,开展为期两年半的学校社会工作志愿服务,以协助灾区学校师生及社区居民重建社会关系。志愿服务的实践使我们对于在中国推进学校社会工作制度建设,有了如下几方面的粗浅思考和感悟。  相似文献   

20.
学校社会工作起源于20世纪初,是由美国中等学校的“访问教师”运动为开端,然后逐渐发展成为学校辅导工作的一种专业服务。在发展的过程中,学校社会工作的领域不断扩充,由学校、家庭向外延伸至社区和社会机构,学校社会工作的方法也不断革新,由传统上几乎单独采用个案工作的方法,发展到个案、团体、社区、社会行政等相结合的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