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当前农村电影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正步入一个较快的发展期。众多研究文献对此表现出较大的热情和赞叹。但发生在农村的情况却并不令人乐观:几乎有一半的村,并未完成国家公益电影的规定场次;有80%以上的农民还不能看好电影。它直接有悖于国家公共文化服务基本性、公正性、社会性和均等性原则,同时也为其可持续发展埋下了巨大的隐患。发现问题,厘清“结”,提出“解”,在现实性与可能性之间,夯实基础,理顺关系,寻求局部的市场突破,才是当前农村电影发展的正途。  相似文献   

2.
《中国电影》是抗战时期的大后方出版的唯一一本电影学术刊物,具有鲜明的专业性与权威性。内行办刊的编辑理念、“电影抗战”的编辑立场、灵活的编辑策略成为《中国电影》的编辑思想。在这种编辑思想的指引下,《中国电影》刊发了大量关于电影的功用、电影的国策、中国电影应走什么路线、农村电影的制作、纪录电影的价值、如何借鉴苏联电影经验等为主题的讨论,成为匡助大后方建构抗战动员话语的重要介质和战时“电影救亡”的缩影。  相似文献   

3.
现存1935—1943年间的《新疆日报》所刊载的戏剧演出和剧团建设信息为我们打开了研究此阶段新疆话剧运动的窗口.20世纪30、40年代新疆剧运的发展得益于来自延安的中共党人的引领和推动,话剧演出遍布全疆,业余但属官办的戏剧演出团体和组织相继成立,共同推动以抗战宣传为内容、以延安文化为精神内核的新疆话剧运动,形成了新疆新...  相似文献   

4.
苏联解体后,长期生活在计划经济“襁褓”中的电影失去了依托。国家生产滑坡、物价上涨、面包比娱乐更紧迫。放开的国门为外国电影,尤其是好莱坞电影的泛滥铺平了道路。在内外交困的情状下,俄民族电影生产凋敝,观众流失,发行放映网全线崩溃,几度走到了濒临消亡的境地。然而政府、制片厂和电影创作者在困顿中探索,慢慢使几经坎坷的本土电影走向复苏。  相似文献   

5.
《中国抗战画史》是由国民党中央通讯社战地特派记者曹聚仁撰文、舒宗侨配图,上海联合画报社1947年5月出版的一部全面记录中国八年抗战始末的战史。曹聚仁从日本社会、文化与民族性入手,细致地剖析了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的根源及战争胜负的深层因素。该书存信史、究成败、诫来者,显示了作者化繁为简的史笔和高屋建瓴的史眼。曹聚仁的日本观,在近代以来中国认知日本的文化链条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供影院放映的电影"应受货物贸易规则(GATT规则)还是服务贸易规则(GATS规则)调整?这是始于2007年、终于2009年的"中美出版物和视听娱乐产品案"的主要争点之一,本文通过对"供影院放映的电影"的货物和服务性质的全面分析得出一个结论:电影的生产商借助电影片的交付为发行商与分销商提供电影内容,以满足其利用电影内容的需要的过程是服务贸易;而电影片的交付本身则是货物贸易,WTO的货物贸易规则和服务贸易规则可以同时调整"供影院放映的电影",但适用的角度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7.
与戏剧、诗歌、小说等艺术样式的创作者所遭遇的情景不完全相同——在电影和电影知识分子"被大众所化"的语境中,蕴含着很深的原罪意识。电影在中国民族文化和民族艺术的谱系中,其地位就显得十分尴尬——它不是民族文化艺术的"亲子",最多只能算作一个外来的"养子",而且是"来路不正"!只是因为,电影不仅是西方现代文明的产物,而且从一开始就是商品经济"唯利是图"的产物,其原罪之深重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8.
1932年“一·二八”抗战爆发,此前民族主义文艺运动的骨干作家,如黄震遐、张若谷、万国安等,以《大晚报》《时事新报》为中心从事战地报道,产生了巨大社会影响,直接影响到人们对此段历史的记忆方式。此战地报道之实践为抗战全面爆发时报告文学热潮之先声;但在塑造英雄、激荡民气的同时,亦有夸大战果,将残酷战场情境传奇化之倾向。反倒是在战后以此题材创作的小说中,作者对战事之艰难、中国军队牺牲之惨烈,有更为切实的描写。这一“错位”,为我们理解历史与文学、纪实体裁和虚构体裁之互文关系,提供了极具启发性的案例。  相似文献   

9.
"九一八"事变引起的民族危机,促进了民族复兴思潮的兴起。中国有识之士从不同的角度,积极宣传自己的民族复兴理论。其中,抗战民族复兴的各种理论,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对中国社会的进步和中华民族的复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股思潮在中国现代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以青海省三川地区的土族“纳顿”节为例,从传统节日的民族性、农事性与组织性等方面,分析了传统节日凝聚功能形成的基本要素,并指出当前挖掘民族传统节日凝聚功能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梁实秋事件得出的教训,除了议题设置一方没严格按“学术民主”的程序出牌外,其在大众文化传播学意义上的教训必须深刻检讨。这就是:在大众媒介的强势宣传之下,如果掌控舆论强势的一方对不同意见的另一方面施加强大的政治情绪威慑力,并形成指导性主流压力,那么弱势的一方就会感到恐惧和孤独;由于支持他的人越来越少,于是他就只能面临两种选择:一是被迫放弃自己的意见,向主流意见屈服,一是继续孤独、顽抗下去,最终落荒而逃。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好电影,这是一个关于电影艺术的终极命题。三种电影的概念及一套标准可以试着探讨当代中国电影史和电影批评方法。通俗电影以娱乐宣泄、满足好奇梦幻、疏通道德情感为功能;社会电影以经世致用、维护社会稳定、巩固集体意识为使命;探索电影以形式实验、叩审人生哲理、揭示社会问题为追求。在当前中国电影多元并存、分化互渗的格局中,笼统区分优劣高下是没有意义的。只有真正确立电影功能多元分工意识,分清电影批评标准,给予电影以各有侧重、主次分明的定位解析,才能有效过滤无序争论,从学理思考的源头上减少率性粗鄙的攻讦谩骂。  相似文献   

13.
康康 《北京纪事》2010,(6):62-63
吃饭就像谈恋爱的比喻俗气无比,可我还是要多一次地肯定,吃饭的心态往往影射出一个人恋爱的态度。比如在私人底线之上的食物,总能发掘它取悦我的特点;比如在私人底线上的男人,也能忽视不中意的毛病然后聚焦在引力点。这是女人的傻,还是私人的执拗,很难说清了。  相似文献   

14.
作为抗战时期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镜像,延安作家群的战时记忆具有“史实”和“心灵史”的价值。延安作家群通过对自身抗战记忆的回顾,叙述了在抗战时期个体的心路历程与精神轨迹。他们在长期的身心体验、跨域流动、思想改造以及革命实践中完成了对自我主体性的重构。面对新时期以来创作者对革命的批判与反思,延安作家群以革命作家的身份自觉,通过对苦难伤痕的自身超越深情地告白革命,打破了这一时期新启蒙话语形态下有关革命与伤痕叙述的二元对立方式。在对革命意义的一路追寻中,抗战记忆所赋予的意义空间也提供了他们对于自我定位和群体身份的确认。就其实质而言,延安作家群的“抗战记忆”是对于其自身革命一生的真诚告白。  相似文献   

15.
1939年-1942年,延安文艺界发起了“民族形式”论争。与此相应,国统区的“新启蒙运动”“战国策派”等也对“五四”新文艺进行了再评价。讨论中,向林冰的“民间形式中心论”、胡风的彻底否定“旧形式”均受到批评;周扬则提出在“五四”新文艺基础上,整合旧形式、创制更有包容性的“民族形式”的折中方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对“民族形式”论争的总结和回答,是以“抗战建国”为核心提出的一整套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文学现代性方案。“民族形式”的论予实际构成了中国当代文学、包括赵树理崛起的初始情境。  相似文献   

16.
对崛起于 2 0世纪 80年代、崛起于电影艺术风格多样化的影坛 ,且都体现出强烈的创新和探索精神的“日本新电影”与中国电影“第五代”进行了全面的比较 ,详细地论述了二者迥然相异的叙述风格和电影形态 ,进而明确指出叙事性的主导品格与导演的适度创新是电影作品获得艺术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由三个短片组成的《艺海风光》,是联华—华安公司于1937年出品的第二部短故事片合集,同样属于新东家凝聚人气、巩固市场的应急之作。这部近几年才对外公映的(北京)中国电影资料馆馆藏影片再一次证明,全面抗战爆发之前的中国电影制作主流,主要涵盖国防电影(运动)和新市民电影形态。对《艺海风光》读解的当下价值和意义在于,国防电影、新市民电影与新民族主义电影,不仅是战前中国电影生态的全部面貌,而且也是抗战期间能够被不同地缘政治接纳和得以发展的电影形态。  相似文献   

18.
新疆回族“花儿”源于西北“花儿”,它内容丰富,曲调优美,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深受当地人民群众的喜爱。文章从新疆回族“花儿”的曲令特色、方言特色、简化的程式、借鉴他民族的音乐四个方面对其进行了浅显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身份不是本体论上的存在,而是一种意指实践,且身份的建构与社会文化话语密切相关。而在以幽闭且缺乏道德支撑为主要基调的黑色电影中,既有价值观被悬置,为蛇蝎美人的身份建构提供了多种可能。通过对经典黑色电影《双重赔偿》与新黑色电影《本能》中的蛇蝎美人在人物塑造与视觉呈现方面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在前者中,蛇蝎美人是作为象征秩序的颠覆力量而存在,而随着后现代媒体性话语的泛滥,新黑色电影中的蛇蝎美人则成为物化的、男性凝视下的性表演者,进而被男权社会话语体系同化,失去了原有的颠覆力量。  相似文献   

20.
1940年代延安抗战文艺的"人民性"内涵生成于丰富复杂的历史语境。延安文艺整风后,抗战文艺集结在"救亡图存"的"抗日政治"旗帜下表现出强烈的战时功利主义色彩,文艺的"人民性"与文艺的"政治性"、"民间性"形成了较为复杂的话语场,在对"人民性"歌颂与暴露的关系问题上,左翼文艺内部出现了不同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