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人力资本投资过度在市场经济国家具有普遍性,造成了资源浪费。从对人力资本理论的分析来看,人力资本作用的发挥并非是无条件的,它必须以劳动力市场为中介。在需求约束下,由于劳动力市场存在“职位配给制”,教育人力资本通过“创造性替代”效应和“逆向选择”效应,对他人人力资本造成负外部性,从而引起教育人力资本投资过度。  相似文献   

2.
消除贫困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教育作为消除贫困的一项重要间接措施,尽管从执行到收效时间较长,但其消除贫困带来的收益更为有效和持久.教育在消除贫困过程中的作用,一方面表现为教育作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一部分,通过实现其他人类发展指标而消除贫困;另一方面表现为教育作为人力资本投资一种主要方式,通过提高受教育者劳动能力而消除收入贫困.为了更好地发挥教育在消除贫困中的作用,一是要坚持将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有机结合,建立教育津贴制度,培养数量众多的合格教师;二是要审慎下放教育发展权力,实现教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一直注重农村贫困人口脱困问题,而人力资本缺乏是导致贫困的根本原因,人力资本投资是解决我国农村贫困问题的根本出路。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公共投资在基础教育、职业技术培训、医疗保健和转移就业等方面都存在不足,而人力资本公共投资则能通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增加务工就业收入等途径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缓解贫困。统计检验表明,农村人力资本公共投资与农村贫困之间存在较强的关联性:教育投资与健康投资对缓解我国农村贫困有显著效果,培训投资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也愈被重视,迁移投资对我国农村贫困并未起到明显缓解作用,但不容忽视。因此,政府部门必须强化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以有效减少农村贫困。  相似文献   

4.
运用人力资本理论,结合我国实际,对正规教育、卫生保健、技能培训等方面的投资和收益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构建了人力资本投资的一般框架。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造成我国城镇贫困现象的主要原因,尤其对下岗贫困职工这一不同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城镇贫困群体给以特点关注。文章指出,城镇劳动力市场的供大于求,国有集体企业的效益低下,社会保障功能的不健全以及再就业困难等因素是我国城镇贫困问题越来越严重的根源。  相似文献   

6.
使用中国省级层面劳动力市场分割数据,结合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微观数据,考察了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对人力资本投资及其回报的影响。研究表明:(1)劳动力市场分割会显著降低人力资本投资水平。(2)在人力资本投资水平较低时,劳动力市场分割有助于提高人力资本回报,但在人力资本水平高于临界值时,劳动力市场分割会降低人力资本回报。(3)市场分割会显著影响女性、农村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投资回报水平,但是对男性、城镇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的影响不显著。政策启示是:从短期看,"一刀切"的市场分割保护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低素质劳动者的收入,但并不利于高素质劳动力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如何实现低素质劳动力充分就业和高素质劳动力自由流动是政策制定者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市场分割会降低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投资,从长期看,不利于劳动者收入水平的提升和社会地位的提高,鼓励劳动力自由流动,坚持人力资本提升战略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劳动者的收入回报。  相似文献   

7.
利用2016年秦巴山区680个农户的调查数据,对农户贫困脆弱性和人力资本特征进行了分析,运用OLS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方法分析了人力资本对农户收入水平和脆弱性的影响。结果显示:脆弱性农户和非脆弱性农户间的人力资本差异十分显著,比贫困和非贫困农户间的差异更加明显;劳动力健康、受教育年限、工作经验都会显著增加农户的收入水平,降低农户贫困脆弱性程度;工作经验对农户收入水平的影响呈现倒U型特征,受教育年限和工作经验降低农户贫困脆弱性的作用均呈现倒U型特征;劳动力健康对中等收入农户的收入影响最大,随着分位数的提高,劳动力健康对农户脆弱性的作用逐渐增强,受教育年限和工作经验对低收入农户的影响最大,有助于缩小农户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8.
就业性别歧视与人力资本投资倾向的交互作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劳动力市场中就业性别歧视与人力资本投资的性别倾向同时存在 ,这种现象不仅使女性劳动力苦不堪言 ,同时使市场与社会的效率和福利水平大受影响。国内外不乏关于就业性别歧视或人力资本投资性别取向的研究 ,但对两者之间的关联及相互作用的研究还不多见。由就业性别歧视与人力资本投资倾向相互逆向激励所带来的危害可知 ,女性长期被排斥在主流劳动力市场之外、女性人力资本投资不足都将使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受到阻碍。  相似文献   

9.
“十一五“时期是福建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关键时期。在现阶段,要提高广大农民抗贫穷的能力,走上增收致富之路,最根本的就是要加大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本投资。本文采用实证分析方法,以海峡西岸经济区为例,从教育投资、培训投资、健康投资、迁移投资四个层面提出构建人力资本投资体系、促进农村贫困问题解决的对策思考:一是增大农村教育投资力度,完善农村教育体系,二是完善农民培训模式,全面提升农民素质,三是发展初级卫生保健,建立适宜的农民健康保障制度,四是加强劳动力输出服务保障,降低农民迁移成本。  相似文献   

10.
选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农村微观数据,基于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角度,运用Logit模型对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交互项影响贫困的地区异质性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1)在控制个人层面和家庭层面的相关变量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均能显著负向影响农村贫困率,并且人力资本对贫困的影响程度远大于社会资本;(2)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的交互项对贫困的影响存在地区异质性.在东部地区,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之间具有一定的互替关系;在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二者之间存在互补关系.  相似文献   

11.
人力资本理论指出,人力资本对经济的贡献已经超过了物资资本的贡献。要提高人力资本的存量,就需要进行人力资本投资。通过分析巴中新农村建设的案例,本文运用人力资本理论,结合中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现状,尝试解释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人力资本投资比例上存在严重失衡的现象,而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方式之一便是教育投资。如何在现阶段改革我国教育投资的途径,使其更完善,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教育投资现状和局限性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几条对策。  相似文献   

13.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先论证了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然后结合我国实际,分析了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揭示了人力资本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地理、历史、政策、健康和劳动力市场等方面,探讨导致我国地区之间人力资本收益差异的原因.提出促进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形成,实施创新性的地区发展战略和完善劳动力市场等缩小地区之间人力资本收益差距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已有研究表明,中国的劳动力市场里的收入主要有两种决定模式:在主要劳动力市场里收入主要由教育状况决定,而在次要劳动力市场里主要由转换工作情况决定。这一研究忽视了不同阶段劳动力市场的变迁,也忽视了劳动力市场分割背后的国家和市场的相互作用。本文基于国家和市场的共同作用,将劳动力市场划分为四个阶段。研究发现,1978-1992年:国家力量主导、市场初步发育时期,收入主要由教育决定,转换工作不起作用;1993-2003年:市场逐步成熟,国家力量减弱时期,教育和收入都起作用;2003-2008年:国家、市场力量势均力敌时期,教育对收入的作用明显,工作转换对低度市场化地区作用明显,对高度市场化地区不起作用;2008年之后:双重劳动力市场形成时期,主要劳动力市场里教育起决定作用,次要劳动力市场里转换工作起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从人力资本理论的视角出发,分析人力资本投资与构建和谐社会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并在对中国人力资本投资不足的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是和谐社会构建的战略选择以及加大人力资本投资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7.
人力资本投资与个人收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本投资的预期收益具有不确定性。明塞 (Mincer)关于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教育模型较好地反映了人力资本投资收益关系 ,并得出人力资本投资是决定和影响个人收入水平的重要因素 ,一个人的人力资本投资水平越高 ,收入水平就越高  相似文献   

18.
中同劳动力市场上维持着大量持低水平工资率的超额劳动力供给。导致劳动力市场失灵的原因之一,是劳动力在劳动力子市场之间非充分自由流动;劳动力市场并非是一元、统一的,而是被分割为正规部门和非正规部门。市场分割可能是由人力资本差异和制度差别造成的,并会扩大两个子市场工资率的差异。要减少市场分割带来的负面影响,除了通过教育缩短人力资本差距,还需要消除制度扭曲的就业歧视。  相似文献   

19.
指出人力资本理论是制定教育投资战略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论述了我国目前在教育投资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提出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人力资本投入,以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14年、2016年和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数据,运用人力资本理论和健康选择论,评估了健康对职业的影响。采用工具变量法修正了面板二项选择模型,结果表明健康并不能帮助劳动者提升职业地位。劳动力市场的体制分割可能是原因所在,体制内和体制外人事变动的逻辑虽有诸多不同,但体制内所参考的多重指标和体制外频繁的工作流动都削弱了健康促进职业发展的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