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就邓小平关于“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理论作了论述。“两点论”和“重点论”是邓小平辩证法思想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 ,是邓小平照辩证法办事的一个光辉范例 ,它对于指导和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作为当代中国和当代世界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和政治活动家,是扎根于当代中国现实社会的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最大的特点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充满勃勃生机;着眼于未来,富有开拓性。在邓小平理论中关于人才的论述占有重要的地位,形成了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为核心的邓小平的人才思想,它是邓小平理论的有机组成部份。本文从邓小平人才思想的战略论、形成论、优势论、尊重论、标准论、培育论、识别论、选拔论、环境论、使用论、配置论和管理论入手,研究了邓小平的人才思想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曹文明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指引我们实现新的历史任务的强大思想武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邓小平这一理论的核心。一、“能否实现四个现代化,决定着我们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①现代化,这一发韧于十七八世纪的欧...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教训是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形成的历史依据;毛泽东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是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的理论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鲜经验是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政策思想包含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政策一般论,即邓小平关于政策的作用、功能、本质、特征、结构等问题的基本观点;第二层次是政策过程论,即邓小平关于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价、稳定、发展等过程的分析和论述;第三层次是现实政策论,即邓小平关于政治、经济、文教、科技、社会等领域的具体政策主张。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6.
维护和实现人民根本利益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价值观。邓小平紧密结合当代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来思考人民利益,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人民利益的思想,形成了内涵丰富、特征鲜明的人民利益思想体系。邓小平人民利益思想体系主要由原则论、内涵论、途径论、保证论构成。邓小平坚持物质利益原则,赋予人民利益丰富多彩的内涵,努力探索实现人民利益的有效途径,强调制度建设是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利益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新时期军事战略思想,是邓小平在对历史经验的深刻反思和对新形势的正确估量的基础上产生和形成的。它是邓小平新时期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毛泽东军事战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内容极其丰富的军事科学理论。它对于正确处理国防建设、军队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对于国防现代化的实现,以及在未来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具有根本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的市场经济思想是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提出来的,它的形成经历了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产生阶段提出了关于市场经济的方法论.发展阶段提出了关于市场经济的标准论;成熟阶段提出了关于市场经济的成分论.邓小平杜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形成的过程启示我们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抓在机遇,坚决果敢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同志,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人民军队的建设倾注了巨大的心血和精力.《邓小平文选》收入他关于军队建设的讲话就有十篇之多.这些讲话贯穿着一个根本指导思想,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我军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从我国的国情和军情出发,努力把我军建设成为一支有中国特色的足以适应现代战争要求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这些讲话提出了我军建设的一系列方针、原则和措施.是新时期军队建设的纲领性文献.我们初步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军队建设的论述,试从三个方面概述一下学习体会.一、新的历史时期必须加速我军的现代化党的十二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努力加强人民解放军的建设,把我军建成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进一步提高我军在现代战争条件下的自卫能力”,这是时代的要求,是我军建设的迫切需要.小平同志说:“现在是合成军队作战,空中也有,地面也有,水里也有,不是过去的小米加步枪了”(《邓小平文选》第21页).他尖锐地告诉我们:“要承认我们军队打现代化战争的能力不够”,“要承认这个现实”,“不要把自己的眼睛蒙住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着眼于新形势的需要,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军事思想和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这一思想处处体现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理论品质.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关于政治稳定的思想十分丰富.作者着眼于国际风云,立足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研读邓小平关于"治理国家的一个大道理"和"把经济搞上去是一个大局"的论断,阐述了邓小平关于政治稳定的两个重要思想:政治稳定的战略地位和政治稳定的根本之所在.  相似文献   

12.
论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的特点杜金亮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思想,是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在领导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极为重视科技工作,有过许多重要的专门论述,并形成了他独具特色的科技思想。一、系统性特点以往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关于民主法制建设的论述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凸现出邓小平对民主法制实质的理解和把握,竖起了一面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现代化的伟大旗帜。邓小平的民主法制思想准确地理解应为法治思想。“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会主义的现代化”,“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是邓小平法治思想的基本原理;厉行法治,“树立法律的极大权威”,是邓小平法治思想的基本目标;“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是邓小平法治思想的基本方针。以上构成了邓小平法治思想的核心内容和精髓,它为实行和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总设计师.是当代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的理论的最大特点就是密切联系实际,富有开创性,充满勃勃生机.邓小平同志关于青年和青年工作的论述甚丰,是邓小平同志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份,它同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经济思想、文化思想、军事思想一道,构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改革开放的跨世纪的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的基本观点。着重阐明了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的思想,特别是他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基本观点。同时考察了邓小平关于正确调控科学技术系统的内外关系,尤其是与教育的关系的思想。然后研究了邓小平关于建设一支宏大的又红又专的科学技术队伍的思想和实践。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论知识的价值和知识分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知识的价值和知识分子问题,在邓小平同志的理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从现代化的涵义、科技现代化在四个现代化中的地位、科技和生产力、知识和科技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特殊意义等方面,阐述邓小平关于知识的价值和知识分子的地位与作用的思想。根据邓小平的思想,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战略基点是:知识和人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邓小平一贯的思想。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的军事法制思想是其军事思想又是其法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也是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依法治国基本方针的确立,依法治军也同时被作为军队建设的重要方针确定下来,这无疑是新的历史时期军队建设的重大科学决策.认真学习并实践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军事法制思想,对贯彻落实依法治军的方针,把我国的军队建设全面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具有指导意义.一、邓小平军事法制思想形成的原因早在革命战争年代,邓小平同志就注意用政治工作条例等军事法规训练和管理军队,积累了依法治军的…  相似文献   

18.
实现现代化是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夙愿。为了实现现代化,毛泽东、邓小平等进行了艰苦的探索。世纪之交,江泽民同志根据世界的形势和国内出现的新变化,在继承毛泽东、邓小平的现代化建设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现代化建设思想。  相似文献   

19.
中国小康社会的设计师和领路人--邓小平"小康"思想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考察了小康问题的来龙去脉 ,述评了邓小平关于小康的思想 ,认为这一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思想的宝库 ,为中国的小康与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邓小平同志因此成为中国小康社会的设计师和领路人  相似文献   

20.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进程中初步形成了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在综合平衡中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这一战略思想为邓小平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战略思想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