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由密苏里州立大学历史系的学者迈克尔·森撰写。作者运用新公布的材料考察1948—1950年间中共与苏联的关系,否定了所谓美国在中国“失去机会”的传统观点。 相似文献
2.
曾永恒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7(4):73-76
1945—1950年中共的对外经济思想是积极的、灵活的。以毛泽东、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许多灵活、务实的对外经济思想,后来又制订了相关的经济政策。朝鲜战争后,中国的对外经济走向封闭、同西方隔离,这与“一边倒”的对外政策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3.
十月革命后,国际关系体系中出现了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并存的新格局,开始了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相处交往、矛盾斗争的错综复杂的历史过程。而英国和美国是当时最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比较这两个国家在苏联成立初期同苏联关系的发展状况,具有认识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4.
李延长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1990,(4)
对一个主权国家来说,如果没有自己独立的经济,那就谈不上什么实行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也谈不上自己国家的主权在国际事务中受到尊重。战后苏南双方在经济合作中,苏联想利用南斯拉夫在二战中遭到严重破坏,恢复国民经济建设中依靠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苏联的援助之机,掌握南斯拉夫的经济命脉,使南斯拉夫成为自己的对外政策工具。但是这种企图遭到南斯拉夫共产党的反抗。正如弗拉迪米尔·戴迪耶尔所言:“发生冲突的根本问题是苏联企图从经济上剥削我国。我们不能允许它这样做,因为那要招致我们全体人民的怨恨。这样我们革命还有什么意义?如果我们的剥削者是由一个大国换成另一个大国,我们干吗要在反抗德国人、意大利人、匈牙利人和保加利亚人的战争中作出那么多牺牲?不能,我们决不能允许他们这样做”。当双方关系破裂后,苏联为了使南斯拉夫屈服于自己的压力, 相似文献
5.
1947年10月,印巴两国在克什米尔争端爆发后同时向英国求助,两国在战后英联邦战略中的重要地位使英国陷入两难境地。在克什米尔问题提交联合国之前,英国颁布撤退军令、敦促和谈、鼓励提交联合国,竭力避免英联邦内战。在克什米尔问题提交联合国后,英国在印巴之间不断调整立场以维持英联邦战略的平衡。最终,两国对英国均不满意。印巴战争的爆发标志着英国在南亚的英联邦战略遭受重大挫折。英国的困境和失败不仅反映了帝国斜阳的现实,更预示在印巴敌对且力量失衡的情势下,南亚存在一种企图介入的大国都难以摆脱的困境。 相似文献
6.
战后初期中日贸易关系的发展,与美国的冷战战略以及反映该战略的外交政策休戚相关.朝鲜战争爆发前,中美关系尚未达致完全恶化的地步.鉴于中国市场对日本经济复兴至关重要的作用,考虑到通过日中贸易关系来离间中苏关系的可能性,再加之日本政府和民间部门对中日贸易的强烈期待,美国政府对日本发展对华贸易关系持一种比较宽容的态度.虽然它也把意识形态的因素强加于中日贸易关系之上,但还是允许中日双方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有限的贸易往来.这使日本外贸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美国在日本的经济负担自然亦得以减轻. 相似文献
7.
8.
余岱宗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0(4):83-88
20世纪50、60年代,通过思想改造,绝大多数的知识分子作家已经自觉地将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规定为工农兵人物,然而,对于权威意识形态既定的审美叙事成规,当代知识分子依然有所思考,有所"论争"。20世纪50、60年代,现代中国知识分子所秉承的"五四"启蒙精神在审美领域内并不是处于彻底的"断裂"状态,即使以塑造工农兵人物为主,红色经典等许多优秀作品同样体现着知识分子的社会关怀、审美理念和审美趣味。在工农兵人物的塑造方面,知识分子叙述者的启蒙姿态并未消失。一直到"文革文艺"的全面展开,知识分子叙述者才被迫从审美领域中完全退场,"五四"以来的"人的文学"最终被"神的文艺"全面代替。 相似文献
9.
赵亮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4-39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后,在中共中央领导下,经过初步的动员,各地贯彻《婚姻法》的工作启动开来,并在全国掀起了贯彻《婚姻法》运动的高潮。这一时期的贯彻《婚姻法》工作,尚带有强烈的政治运动色彩,直到1953年贯彻《婚姻法》运动月后,才开始转入新式婚姻制度的具体建设阶段。1950—1953年贯彻《婚姻法》工作的进程,是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执政方式的一个重要步骤,并由此使中共中央进一步意识到加强宣传工作和干部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7
作为"贫油国"的近代中国,其城市经济极其依赖西方的石油供应。当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已成定局之时,如何处理对华石油出口的问题被美国政府提上了议事日程。在美国看来,石油作为典型的军民两用型物资,既可以增强解放军对西方的威胁,又可以被美国当做筹码以操纵新中国的外交方向。最初,美国政府将分化中苏关系作为对华政策的主要方向,因此允许在一定限制条件内继续对华出口石油,此后伴随着中美关系的进一步恶化和朝鲜战争的爆发,限制共产主义在远东的"扩张"成为美国远东政策的主要关注点,美国逐步加强了对华石油出口的限制,并最终对华全面禁运石油。通过这一时期美国对华石油出口管理的操作可发现,本国企业和盟国政府的配合是美国能否成功实施对华石油出口管制的前提条件,这也为当前中国如何反制美国对华技术出口和贸易歧视提供了借鉴材料。 相似文献
11.
靳友玲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8(1):109-111
1947年到1950年美苏两国对犹太人的共同支持,是以色列得以建国并站稳脚跟的关键因素。美苏是战后冷战对抗的主要大国,对犹太人的支持均是从各自的国家利益出发。美苏支犹排阿的巴勒斯坦分治政策,对美国而言是权宜之计,对苏联则是实用主义外交。两国都是为了排挤英国,且对经历二战浩劫的犹太人抱有同情。 相似文献
12.
李延长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1990,(1)
巴尔干半岛各国多少世纪以来,一直分列于不同强国的分治下。特别是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冲击,战后独立的各个国家希望能够通过建立一种巴尔干所有国家的巴尔干联邦或邦联,以便通过它来保卫自己的独立和领土的完整。于是就出现铁托和季米特洛夫两人为建立巴尔干联邦的穿梭般的外交活动。虽然此事曾同苏联磋商过,得到了斯大林的首肯。但是,当苏联领导人发现铁托的行动是要把南保以外的波、捷,匈、罗、阿,甚至将属于英美势力范围的希腊也包括在联邦之内时,苏联领导人的态度发生转变。特别是季米特洛大在索非亚记者招待会上的讲话发表后,苏联领导人更发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就召请南、保两国代表团来莫斯科,就外交问题进行磋商。在这次三方会谈中,斯大林批评了两国领导人擅自的外交活动,并要求他们建立三个联邦。南斯拉夫方面深知斯大林的用意,予以拒绝。这样巴尔干联邦问题就在斯大林为首的苏联政府的干预下夭折了。 相似文献
13.
1943—1950年期间,美国对朝鲜的政策演变经历了四个时期:政策提出时期,主张朝鲜成为自由与独立的国家,但遏制苏联影响的政策阴影已经隐约可见;实行遏制政策时期,企图通过建立受美国操纵的南朝鲜来阻挠朝鲜的统一,继而让南朝鲜兼并朝鲜北部而成为合法的全国政府,达到抵消苏联影响的目的;遏制政策时期,出于冷战的需要,正式提出并推行遏制政策;积极遏制政策时期,将其政策集中指向朝鲜北方的所谓“公开进攻”,比以前的遏制具有更为露骨的进攻性和侵略性,是扩张主义和遏制理论相结合的产物。美国对朝鲜问题的政策及其实施,是造成朝鲜南北对立的主要因素之一,加剧了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 相似文献
14.
王永华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8(2):94-98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政府将香港视作遏制中国的前沿阵地,对香港实行了严厉的贸易管制;在对香港贸易管制问题上港英当局表现出来与美国政府相当大的分歧。禁运给香港政治、经济造成很大的影响,香港人民为反禁运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相似文献
15.
郭赛飞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2):147-149
1948年"行宪国大"中的副总统选举,蒋介石支持孙科反对李宗仁。随着选举的进行和各派系与中央的斗争,原本支持程潜的国大代表、民青两党的国大代表、联署选举产生的国大代表以及三青团等大部分成员均站在自身立场上反对中央,支持李宗仁的选举,对李宗仁的竞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石武英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0(3)
1950年湖北发生了严重的水灾.湖北省党政机关围绕“救灾”这一中心任务,采取各种措施进行人力物力总动员.这次动员指导思想明确,组织保障有力,舆论宣传得力,因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这种救灾动员模式,最大限度地弥补了物质条件的不足,实现了高效救灾.但也存在国家强制与社会参与被动等缺陷. 相似文献
17.
许丽丽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75-79
从1949年4月开始,四次大的物价波动袭击中国社会,由此拉开了1949-1950年经济危机的序幕。面对危机,陈云进行了认真思考,指出财政收支不平衡,钞票发行过多;资本主义工商业不合理的机构设置和经营方式是前后两个阶段经济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面对危机,陈云提出了解决对策:实施必要的宏观经济调控;统一分散的财经管理体制;调整公私关系、劳资关系、产销关系,等等。 相似文献
18.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2):5-8
党员人力资本的测量鲜有研究。利用全国各地不同分区的党员人力资本基尼系数来衡量全国各区域党员人力资本结构的不均匀性,对比结果表明二者均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两者相比较,党员人力资本基尼系数下降幅度更大;党员人力资本平均存量逐年均高于全国人口人力资本存量,且两者之间的距离逐年增大。比较民族边疆地区与全国的党员人力资本基尼系数则差距更大。因此,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以使全国各区域的结构平衡应是中国共产党党组织建设的努力目标之一。同时,加强人均党员人力资本的积累,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党组织建设中,为这些区域党员提供更好的受教育机会,吸收高学历、高素质的党务人才,制定吸引高端党务人才的进人用人机制,将是缩小地区党员人力资本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9.
贾鸽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4):209-212
1946-1948年,河北的疫情相对严重,霍乱、天花、脑膜炎、回归热、白喉、猩红热等急性传染病都有发生.从环境因素、灾害因素、战争因素、难民因素、生活习俗因素等方面分析了致疫原因,为当前公共卫生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赫崇飞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1999,(2)
建国初期我国经济十分落后,党和政府面临着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重大任务,需要尽可能地利用私营工商业。而私营工商业经济具有两面性,既有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积极性一面,又有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消极性一面,因此党对私营工商业采取了利用和限制的政策,即利用它的积极作用,限制它的消极作用。但党在不同阶段,实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