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艾耶尔在《二十世纪哲学》一书中将现代哲学称为“证据研究”的阶段,同时他承认,的确有许多传统哲学问题已经被认清其本身是与语言问题紧密相关的……”在从前的哲学家手中,语言是作为一个表述工具来使用的;存在、思想或者意识是哲学思辨的主题,而语言之出现,只是因为它可以“说出”思辨的内容而已.但在摩尔、罗素、维特根斯坦、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等现代哲学大师那里,语言本身上升到人类意识之本质的地位,语言成了人生存于世的一种方式,或者说成了人与世界溶合的一种中介.即使是那些打着回到传统哲学的旗号的理论,也把语言当作一种人类意识的形式来讨论.如新黑格尔主义者克罗齐把语言学  相似文献   

2.
“感质”问题是当代西方心灵哲学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弗兰克·杰克逊与物理主义者围绕“感质”展开了激烈论战,力图通过他的知识论证宣称物理主义是错误的.保罗·M·丘奇兰德的“亲知说”从科学实在论立场出发,在本体论、认识论双重层面上对“感质”加以深度解读,清晰地揭示出感质的物理本质,在物理事实与物理知识之间为物理主义寻得有力辩护,不仅促进物理主义获得新的进展,还昭示出西方心灵哲学发展的新走向.  相似文献   

3.
语言从存在论向伦理学的转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方思想在语言问题上经历了三个阶段演变 ,即语言的认识论维度、存在论维度和伦理学维度。海德格尔奠定了语言从认识论向存在论的转换 ,勒维纳斯则实现了伦理学的转换。语言伦理学转换要求我们重新思考“听”与“说”以及“听者”和“说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维特根斯坦是西方“逻辑实证主义”哲学的创始者,他实现了“分析哲学”由哲学向“语言的转向”。他认为语言和世界是‘同构”的,命题是事实的图象,他清洗了《逻辑哲学论》的主要思想──图象说,认为其有指称性,词语的使用往往由其语境规定,而与词语本身无关。  相似文献   

5.
引言这期合刊集中介绍了资产阶级学者论述自然科学哲学的一些材料,其中主要是新托马斯主义者的文章,也有逻辑实证主义、操作主义和“苏黎世学派”代表人物的文章。现代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哲学的各个流派,特别是新托马斯主义者和逻辑实证主义者,都力图利用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和现代  相似文献   

6.
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学实际上已成为一种管理哲学和思想方法。二十世纪以来的种种西方管理思想,都留下了西方哲学的烙印,又充实了西方哲学。本文具体评析了西方管理学中影响较大的关于个体与集体的“合作原则”、“经验”与“研究”的能动飞跃、人际关系、激励理论以及物质与精神、权威与群力等哲学思想,注意理出其辩证关系。文章认为,西方管理学的哲学思想勿庸讳言会有缺陷,但其借鉴价值和启示意义总是值得认真对待的。  相似文献   

7.
“反对阐释”在桑塔格的批评思想中地位极为重要。中国学界从概念的界定、肯定和质疑等角度对“反对阐释”展开了研究。然而,揭示“反对阐释”的真相需要从无原则批判的角度出发,对它做出哲学批判。此批判从语言、思想和存在三个维度展开。桑塔格的“反对阐释”唱响了对西方形而上学传统的批判,它虽然有局限性,但尚能对现实起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有丰富的语言哲学思想,但直到今天,中国人并未形成自己的语言哲学运动。20世纪西方语言哲学运动的成果虽然已经介绍到了中国,但中国哲学史界还很少有人借鉴现代西方语言哲学的思想与方法,来认真清理中国古代的语言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9.
本文考察了二十世纪西方哲学美学从理性的批判到文化的批判,从文化的批判到语言的批判的历史转折过程。着重分析了三种影响巨大的语言理论,即英美分析哲学美学语言论,德国解释学—接受美学语言论,以及法国后现代解构主义语言论。认为当代哲学美学观念错位和语言危机,使二十世纪文学写作遭遇到困境。在语言转向所带来的文化离心力中,写作逐渐变成一种非意义的行为。因此,今天的写作者应歧路知返——返回人的历史本源,重新去寻找一种充满活力的“新美学”。  相似文献   

10.
“法天象地”与“以人为本”哲学和美学设计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设计思想是通过综合分析方法实践的“法天象地”的设计美学哲学,与西方“以人为本”的传统设计哲学与美学有着不同的根源,二者在解决艺术设计问题时也遵循着不同的原则和标准.本文试图探寻两种设计文化体系的主要发展过程和解决艺术设计问题的不同方法,进而分析中、西方艺术设计语言形式的异质特征,总结我国传统设计文化的优势,提出“法天象地”及其美学哲学中“游”的特质是中国特色设计文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自从西方出现“语言的转折”以来,语言的意义的研究受到了空前的重视。语言学界极力从各自的角度探讨语言的意义及其构成,并以此作为澄清或解决本学科许多重要问题的必要前提,这已成为二十世纪哲学、文化学、心理学、文艺学和语言学的一个突出特征。人们期待着对具有民族特征的词义结构进行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学派的产生和哲学渊源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社会“批判理论”(“意识形态”批判学派)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积极地起着哲学主导思想的作用。法兰克福学派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就产生了,它的影响在1968年达到了顶点。  相似文献   

13.
罗蒂把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说、逻辑实证主义、蒯因和戴维逊的语言哲学,以及杜威的实用主义融合在一起.试图把英美分析哲学和它的大陆哲学对手结合起来,铸造某种新实用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联盟.因此.他批判了分析哲学,解构了作为认识论的西方形而上学的哲学传统.提出了一种后哲学文化以对抗传统哲学的表象主义和基础主义.  相似文献   

14.
否定之否定规律在辩证法中处于一个特殊地位,它是辩证法的总体性规律,这在哲学史上是有依据的。在西方哲学史上,凡是揭示过程的整体的辩证途径的哲学家们,一般都涉及到或运用了否定之否定的思想或规律。这方面主要的代表人物有新柏拉图主义者普罗克洛、卢梭和德国古典哲学的著名哲学家们。 一、普罗克洛关于“太一”是三一体的全体的思想 在古罗马时期,新柏拉图主义者普罗克洛在阐述“太一”是三一体的全体和“太一”流溢出世界万物时,表述了否定之否定的思想。在他看来,作为世界万物本原的“太一”是一  相似文献   

15.
在语言学发展的历史上,不少学者认识到人类是有“语言天赋”的.在二十世纪,随着哲学、人类学、心理学、语言学的深入发展,“语言天赋”这个古老的词汇也被赋予了新的更科学的内容.实践证明:只有把人类所特有的生物禀赋放到语言学中进行深刻的研究,才能更好地解释人的“前语言特征”,即人类语言的共同特征或普遍规律.人类对自身“前语言特征”的新认识不仅在哲学的认识论上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各种类型的外语教学实践也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仅就后一点略陈管见,以期方家教正.  相似文献   

16.
18世纪至19世纪,“absolute music”(绝对音乐)曾经成为其后150年间西方音乐一个普遍性的主流观念.“绝对音乐”观念认为音乐不从属于现实社会,而有自己独立的世界和规律.但是,时至20世纪,“绝对音乐”观念却因新哲学、社会思想的冲击而逐渐淡化,直至消解.对“绝对音乐”观念造成冲击的主要思想流派包括现代语言学与符号学、马克思主义,以及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英美兴起的“新音乐学”.“绝对音乐”观念的消解使世界范围内的民族和大众音乐得到了和西方艺术音乐平等对话的机会,且为研究不同阶级、社会、文明的各种音乐提供了新的思想工具和分析方式.  相似文献   

17.
余其铨教授的新著《恩格斯哲学与现时代》通过剖析、驳斥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系统地阐述了恩格斯哲学思想,并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进行了全面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8.
卡西尔持久而深刻地批判了西方哲学史上普遍决定论的三种主要形式,即物理学决定论、心理学决定论和形而上学决定论.正是由此他得以将康德的理性批判哲学拓展和改造为自己的文化批判哲学.这些表明,卡西尔首先是一个现代哲学家其次才是一个新康德主义者,其文化哲学因具有现代哲学的典型特征而超越了近代认识论哲学.今天,卡西尔文化哲学仍是一个值得认真开采、提炼和利用的思想宝库.  相似文献   

19.
中西哲学不同的文化背景、各自复杂的体系和丰富的内涵决定了对其进行全面的比较是非常困难的.20世纪的语言哲学突破了传统哲学的语言工具论,把语言当做存在的建构性力量,因此,通过对西方语言哲学的代表之一海德格尔的语言本体论和在某种程度上与其具有相似性的道家哲学思想进行深刻分析,可以为中西哲学的比较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认识维度。  相似文献   

20.
一直以来,环境哲学都致力于汲取不同学科和知识领域的养料,以形成自身有益于立法者和公众追求和谐的、可持续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原则和动力。环境哲学的重要起源之一是对历史学家林恩·怀特做出的基督教是现代环境危机的历史根源的回应。②怀特主要讲了两个观点,其一,基督教将自然世俗化,破除了开发自然的精神障碍;其二,基督教鼓励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而科学技术为大规模开发自然提供了手段。他指出:“除非我们找到另外一种宗教或者重新思考我们原有的宗教,否则更多的科学技术不会使我们摆脱目前的环境危机。”③因此,环境哲学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也非常注重吸收融合东方传统思想文化资源。如深层生态学即深受道家和禅宗曹洞宗的思想影响。如德韦尔和塞欣斯曾说:“当代的深层生态主义者已经从道家经典《老子》和13世纪日本佛教大师道元的著作中发现了灵感。”④奈斯更明确地说:“我所说的‘大我’就是中国人所说的‘道’。”⑤佛教思想文化是当代西方生态文化思潮的重要思想来源之一。近年来,佛教生态思想研究成果有显著增长趋势。自20世纪90年代西方环境哲学传入我国以来,不少学者致力于挖掘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环境哲学资源,出版、发表了不少相关论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