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成都市武侯区2004年提出了“用两年时间把武侯区建设成为充分就业区”的目标,两年来,武侯区瞄准重点、难点进行突破,在培训方式上探索出“三级分工”、“三定模式”,在促进就业上总结出“三同步”“三结合”方法,一步步让充分就业目标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2.
《劳动理论与实践》2011,(8):28-28,32
武侯区是成都市五大城区之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集中居住区不断增加,解决入住农居区劳动者就业已成为统筹城乡就业的首要问题。目前,全区共有已入住新区工程(含拆迁安置小区)14个,其中簇锦团结社区、簇桥龙井桂苑(一期)、晋阳静吉苑、晋阳园中苑4个农民集中居住区已入住1249户3367人,其中适龄劳动力1624人,已实现就业1605人,就业率达99%。  相似文献   

3.
成都市武侯区残联按照区委、区政府创建充分就业区的要求,近年来进一步加大了残疾人就业工作的力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2—2004年全区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2518人次,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3030万元,征收金额连续三年名列全市19个区市县之首,2005年初被市残联授予“特殊贡献奖”。2005年全区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333人次,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2200万元,再次名列全市第一。  相似文献   

4.
《劳动理论与实践》2005,(11):F0002-F0002
成都市武侯区率先在全市提出到2006年把武侯所有社区建设成为充分就业社区,武侯实现充分就业区的奋斗目标,实施积极的促进社区充分就业的政策和措施,着力推动社区培训、创业、就业等各项工作,逐步形成了“政府领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政策引导、典型带动、整体推进”的社区就业工作新格局。  相似文献   

5.
成都市锦江区为切实帮助再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再就业,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率先提出了健全就业管理责任、就业援助、就业培训、就业维权保障的“四大工作体系”,并组织全区街道(乡)、社区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示范区”活动:充分发挥区、街道、社区三级劳动保障工作机构的职能作用,加大初级就业扶持力度的工作目标.创建了成都市乃至全国首个“充分就业服务示范区”。  相似文献   

6.
成都市武侯区常住人口58.47万人.现有各类残疾人2.98万人.占人口总数的5.1%。近年来.武侯区高度重视残疾人就业工作.努力营造社会氛围.加大就业扶持力度.拓宽就业渠道,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服务.截至今年6月,全区共计1935名残疾人实现了就业.保证了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残疾人就业率动态保持在95%以上,实现了残疾人充分就业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成都市武侯区残联按照区委、区政府创建充分就业区的要求,近年来进一步加大了残疾人就业工作的力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2-2004年全区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2518人次,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3030万元,征收金额连续三年名列全市19个区市县之首,2005年初被市残联授予“特殊贡献奖”。2005年全区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333人次,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2200万元,再次名列全市第一。加大残疾人就业培训力度,提升残疾人的职业技能素质。残疾人文化程度低,专业技能差,加上生理上的不利因素,所以在双向选择就业的竞争环境中始终处于弱势地位,为了改变残疾…  相似文献   

8.
今年5月.成都市武侯区率先在全市提出了用两年时间把武侯建成充分就业区的目标,并全面展开了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8月,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李春城深入武侯社区,视察该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情况,并给予了充分肯定。10月,武侯医就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情况在成都市促进城乡充分就业工作会议上作了专题发言,相关经验在全市9区12县中学习推广。截止目前,  相似文献   

9.
成都市温江区按照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立足“人人有事做,人人有保障”目标,不断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构建城乡统筹的就业和社保体系,于2006年基本实现了城乡比较充分就业和社保制度城乡全覆盖.有效解决了“三个集中”过程中“人往哪里去”的关键难题。2006年.全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城镇人员就业率达96%,农村劳动力转业规模达90%,  相似文献   

10.
《劳动理论与实践》2007,(6):F0003-F0003
成都市武侯区残联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实现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为目标,将创建"成都市首个残疾人充分就业区"作为"惠民行  相似文献   

11.
成都市城乡统筹比较充分就业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成都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2005年在全国率先提出到2008年实现全市城乡统筹比较充分就业的目标。实现城乡统筹比较充分就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新问题,没有成功的经验可借鉴。什么是比较充分就业和城乡统筹比较充分就业,衡量实现城乡统筹比较充分就业的标准是什么等等。本报告对成都市城乡统筹比较充分就业的实践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对城乡统筹比较充分就业理论、就业失业涵义和城乡统筹比较充分就业指标进行系统研究和测算,在对相关副省级城市就业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进行比较分析,并对成都市未来五年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和成都市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经过半年的调查研究,形成了城乡统筹比较充分就业有关问题的研究成果。本期将研究报告()刊发,以期对城乡统筹就业这一问题得到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2.
从去年开始,成都市锦江区开展了积极创建“充分就业服务示范区”活动。截止去年底,43个社区中有28个社区的再就业比例达到90%以上。全区共帮助指导10810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和再就业。在创建“充分就业服务示范区”工作中,锦江区着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13.
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都江堰市着力构建“就业畅通工程”,大力实施城乡统筹就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全市的21个社区中有15个社区实现了充分就业。3年内,都江堰市将建成充分就业市,实现“城镇登记失业率在4%以下: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总数每年不低于5万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劳动理论与实践》2009,(2):F0002-F0002
2005年以来,成都市温江区在推进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中,把构建城乡统筹的就业和社保体系,摆在统筹实施“三个集中”和城乡一体化的突出位置,不断创新体制机制,积极完善政策制度,到2006年,全区基本实现了城乡比较充分就业。城乡社会保险制度全覆盖,初步解决了“三个集中”过程中“人往哪里去”的关键难题。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成都市温江区以加强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为载体,着力为城乡劳动者提供无缝隙的平等就业服务,率先在成都市实现了比较充分就业。目前,全区所有镇街和社区全部建立了规范化、标准化的劳动保障平台,现代办公设施齐备,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畅通,专兼职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到位,办公经费和人员工资福利待遇落实,就业基础台帐健全,城乡劳动者就业失业动态情况清楚。  相似文献   

16.
《劳动理论与实践》2009,(3):F0002-F0002
成都市武侯区近年来把以民生为重点的统筹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险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经过不懈努力,全区成功创建并动态保持“充分就业区”,实现社会保险体系覆盖城乡,城乡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截至今年2月底,全区城镇新增就业5.5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转移农村劳动力7万余人次,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全区基本实现社会保障制度全覆盖,其中养老保险参保11.2万人,医疗保险参保27.7万人,社保扩面征缴居全市第一。全区所有规模化企业实现劳动监察网格化动态管理,劳动合同签订率实现100%,社保参保率达到100%,统筹城乡的劳动保障工作迈上了新台阶,促进了全区城乡统筹经济发展,开创了城乡同发展共繁荣的可喜局面。  相似文献   

17.
谢新吾  秦超 《中国劳动》2005,(12):58-59
两年前,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杨正午致信天心区八角厅社区,对社区率先成为全省第一家“最充分就业”社区表示热烈祝贺,并赞扬该社区是“全省社区就业工作的典范”。副省长郑茂清亲临社区并授予“湖南省首家最充分就业社区”荣誉牌匾。两年后的2005年10月底,该区实现最充分就业社区40多个。天心区是长沙市传统的中心商业区和工业老区,人口39万,辖68个社区,13个行政村,下岗、失业和新生劳动力4.2万人。2002年以来,区劳动保障部门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劳动保障工作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创建了八角亭全省首家最充分就业社区、坡子街全省首…  相似文献   

18.
成都市武侯区劳动保障局按照统筹城乡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要求,推动统筹城乡就业、社保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的全面开展。2007年,全区成功保持了城乡充分就业状态,城镇新增就业1068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再就业率为96%,转移农村劳动力17277人,实现非农就业的比例达到92%;基本实现了社会保险制度的城乡全覆盖,其中,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达2928人,新农合参加农民5万余人,参合率为100%;  相似文献   

19.
成都市武侯区近年来把以民生为重点的统筹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险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经过不懈努力,全区成功创建并动态保持"充分就业区",实现社会保险体系覆盖城乡,城乡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成都市温江区按照中央和省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始终把稳定就业、统筹城乡充分就业作为改善和保障民生的出发点,纳入富民惠民丁作的重要内容.坚持城乡统筹的思路和办法,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全区稳定就业工作成效明显。截至目前,温江区城乡就业人员达19.4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达5.2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3%以内.失地农民就业率达95.5%以上.零就业家庭动态消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