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王维诗歌与儒家文化精神赵海菱在灿若繁星的盛唐诗人中,王维是十分引人注目的一颗,他的诗,意境空灵,格调清新,宛若空谷足音,超凡脱俗。他平生皈心释门,其诗作常常流露出镜花水月的禅意,故其本人被推崇为“诗佛”。然而,诗人都是文化的产物,在儒、释、道合流的盛...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具有久远的历史 ,汉代绘画艺术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环节。汉代绘画与前代绘画艺术传承有着密切联系的是壁画 ;而更富有艺术创造性和时代代表性 ,且数量众多的绘画艺术样式是画像石、画像砖 ,此外还有帛画、漆画、瓦当纹样等 ,这些构成特色鲜明、自成体系的汉代绘画艺术宝藏 ,具有不朽的审美价值。其艺术表现特色主要是 :形象塑造 ,形神兼备 ;时空结构 ,重在开创 ;艺术技法 ,灵活多样 相似文献
4.
李孺义同志对精神产品进行定义式表述时认为,精神产品是脑力劳动的凝结物(《关于精神产品的几个问题》,载《江汉论坛》1985年第6期)。这种观点实际上就排除了体力劳动在精神产品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因而我认为值得商榷。众所周知,任何产品都是劳动创造的,而劳动无非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支出。只耗费体力而根本不耗费脑力的劳动事实上是不存在的;同样,只耗费脑力而根本不耗费体力的劳动也是不存在的。因此,不论什么产品,都既凝结着脑力劳动,同时又凝结着体力劳动,观念形态的精神产品当然也不可 相似文献
5.
由孔子创立、经孟子、苟子、董仲舒、二程、朱熹、陆九渊、王守仁等儒家代表人物改造并不断丰富发展,乃至新儒家再造弘扬的儒家文化,博大精深,经过数千年的积淀.融化在包括青年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中,形成了中华民族的风骨和气度.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典绘画体现了崇和尚美、重视心性修养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是爱国主义精神的源起之一,并推动了健康、有活力的民族精神品格的塑追.中国历代艺术家在这三种层面上提炼了中华民族的这一精神特点. 相似文献
7.
任德新 《国外社会科学情况》2001,(6):55-57
日本企业家将儒家伦理思想运用于企业管理中,使企业像一个家族组织;在雇佣、工作、质检、决策、谈判等一系列活动中,到处渗透着儒家思想的和谐;通过和美国企业管理方式的对比分析,就更彰显.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儒家文化和奥运精神之间内在的统一性方面入手,提出在目标追求、道德规范、精神推崇、舆论导向方面得出奥运精神和儒家文化的一致性在于:实现和谐、公平诚信、拼搏向上、重在参与。 相似文献
9.
制度的形式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在封建经济下,它是有效率的制度选择;同时,儒家文化以道德入法,作为一种法律管制着人民的行为,在王权至上的政治结构下,也是一种有效的制度安排。儒家文化及其相应的制度安排遏止了企业家精神的诞生和成长。 相似文献
10.
汉代艺术精神指的是汉代艺术的主流创作取向和主流观念,它是相应艺术形式形成的内在原因和根据,其根源应该追溯到当时的文化精神。汉代艺术所体现的主要是汉代儒家、汉代道家的文化精神,可以具体化为包容精神、浪漫精神和雄浑气象。这种艺术精神是对朝气蓬勃、开拓进取的大汉时代精神的反映,对其后艺术的发展具有范型意义。 相似文献
11.
12.
鲁学在汉代经学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学在汉代经学中的地位杨朝明汉代经学有今、古文之分,“齐学”、“鲁学”之别.笔者曾就“齐学”与西汉今文经学的关系谈过个人的看法。(《齐学与西汉今文经学》,载“管予与齐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管子与齐文化》,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年11月版)本... 相似文献
13.
14.
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稳定,与儒家文化中的管理思想是分不开的。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对儒家的管理思想加以总结借鉴,无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以人为出发点,建立符合人道的管理儒家管理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重视人的因素。儒家主张管理应以人为本,重视人在管理中的突出地位和作用。儒家强调人是宇宙间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肯定“人为万物之灵”,“天地之性人为贵”。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联系中国革命与执政的实践,把仁者爱人的思想升华为爱国主义与和平统一精神,把为民做主升华为为人民服务和人民民主;把致中和思想升华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把自强不息的精神升华到创新、创业理论。为了维护国家主权、为了争取世界和平,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二十八年的浴血奋战,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的勇敢精神;在贫穷的中国建设小康社会,确实需要人们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艰苦奋斗中既含有勤劳的内容,又含有为事业奋斗不怕困难的勇敢精神。十六大报告所归纳的中华民族精神比较准确的表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传统民族精神提升与凝结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儒家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价值和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儒家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价值和意义彭涛在当代转型时期,在当代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中,儒家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还有没有用武之地?在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中,虽然我们吸取了西方社会现代化建设的经验,但现代化毕竟不是西化,任何民族的发展都无法割裂传统和现代社会... 相似文献
17.
人情主义,就是以人伦秩序为绝对价值,主张通过主体的德性修养和彼此间的心意感通的生活情理维护社会关系和人际的和谐,发展和完善个体人格的伦理精神形态。人情主义中的人情,和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人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具有特殊的含义:首先,人情本质是人伦,它... 相似文献
18.
文艺复兴以来,西方绘画确立了师法雕塑的原则,是否具有雕塑性成为绘画成败的关键因素。随着浪漫主义思潮的兴起,西方绘画不再师法雕塑,转而师法音乐。这在不少画家的作品中都有所体现。绘画不再追求对外在自然的如实复制,而是追求对内在情感的真切表达,音乐成为新的师法对象。西方绘画发生了从雕塑性到音乐性的精神变迁。中国绘画自古以来具有音乐精神,近代在西学东渐背景下转而师法雕塑。中西绘画精神发生了互转,此种现象值得回顾与反思。从跨媒介视角审视该问题,不仅对我们建构艺术史有所帮助,而且对改进艺术教育也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9.
儒家文化的自由精神究竟何在--兼论儒家自由主义如何可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儒家文化与海德格尔式存在论自由观的对比分析 ,提出儒家文化中确实蕴涵着深刻的自由精神 ,但这是一种注重超越的“道”化的自由精神 ,就其本身而言 ,很难开出权利的“外王”之果 ,因此不能直接将儒家文化的自由精神与政治自由主义平面地加以嫁接 ,要实现二者的成功融合 ,必须经过深入的转换改造工作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论述了线条这一绘画中最基本的形式语言在中西方绘画中的发展变化脉络及其在绘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论述能使读者对线条在中西方绘画中的异同,以及现代中西方绘画相借鉴、相融合的发展趋势有一个比较全面综合的了解。能使读者进一步认识线条的魅力并在新的艺术实践中充分运用发挥线条的表现力。本文不仅运用了古今中外画家对线条方面的理论及实践的优秀成果,而且结合了作者多年学习绘画的实践中对线条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