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语·鲁语》中的“楛矢石砮”,今一般解释“楛矢,楛木所作的箭矢;石砮,青石所作的箭镞。”清人吴振臣《宁古塔纪略》载:“近混同江(此指黑龙江下游),江中出石砮……坚过于铁,土人用以砺刃……即古肃慎氏所贡楛矢石砮是也。”又杨宾《柳边纪略》卷三:“楛木长三、四寸,色黑或黄或微白,有纹理,非铁非石,可以削铁,而每硬于石。居人多得之虎儿哈河(今牡丹江),相传肃慎氏矢以此为之。”我认为吴氏所谓的“石砮”,杨氏记述的“楛木”,实即近代地质矿物学所谓之“矽化木”。矽化木在黑龙江省多有出产,不独限于东部。一九五七年富拉尔基曾出土一棵颇为完整的矽化木树干,被运至  相似文献   

2.
<正> (一) 《(纟见)斋诗谈》系清初诗人张谦宜所撰,被郭绍虞先生认为有“真知灼见”而收入《清诗话续编》一书。张谦宦生于明末崇祯十二年(1639),卒年不详,但据他“年八十二自作传”一事来看,当于康熙五十九年(1720)以后,张谦宜字稚松,号山农,自称“山南书隐老人”,山东胶州(今胶县)人。康熙四十五年(1706)中进士。张氏“少落拓,以诗名”,晚年中进士后不仕,闭门撰述,有《(纟见)斋诗选》被收入《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总目》评”其诗出入于香山、剑南之间”。《(纟见)斋诗谈》是张谦宜的一部诗歌理论与批评的专著。全书共八卷:卷一《统论(上)——大旨》,  相似文献   

3.
春风已度玉门关——从纪昀的《乌鲁木齐杂诗》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朝前期,从康熙到乾隆时期,国势强盛,版图辽阔。当时的文学对此有较全面的反映。清初,中国与沙皇俄国在东北是以外兴安岭为界,外兴安岭以南尽属中国。顺治十五年(1658),诗人吴兆骞遣戍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县),康熙二十年(1681)赦还。他在黑龙江流域生活了二十三年,他的诗集《秋笳集》第二、三卷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中国军民在东北边疆反击沙俄侵略者的斗争。乾隆二十年(1755)至乾隆二十四年(1759),曾是汉唐西域的新疆北路与南路,又次第收入版图。十余年后,乾隆三十三年(1768),著名学者纪昀遣戍乌鲁木  相似文献   

4.
《豫变纪略》是记述明天启六年至清顺治二年“豫变”的一部专著。作者郑廉,字介夫(一作戒得),号石廊,晚年自称柳下野人。家居河南归德府城东四十里七松园大柳树下。他亲身经历了明末的社会变革,十五岁那年,李自成、罗汝才等农民军攻克归德府。他被俘于罗营,与农民军有过直接接触,后乘机逃走。清朝初午,他看到一些史书记述农民军在河南的活动,深感“野史所纪豫变之诬”,“是非颠倒,杂乱无章” (郑廉《柳下堂遗集》卷一《与李子金求序书》)。于是缀辑闻见,而成是书。乾隆八年彭倚华为此书写的《跋》文里说:郑廉所著《豫变纪略》,“深辨诸纪之传沩,为解后生之迷罔,虽古良史,不是过也”(郑廉《豫变纪略》卷八附《跋尾》)。随着历史学研究的发展,该书日益为明史、明末农民战争史的研究者所重视。但是,直至目前,我们所看到国内外学者有关论著引录的《豫变纪略》,多为三怡堂丛书本。实际上,这是一种内容不全的刻本。乾隆八年彭衙藏版《豫变纪略》刻本的发现,为我们弄清该书刊刻及其内容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全清词·顺康卷》失收词集补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砚卢诗》一卷,朱之俊撰。之俊,字擢秀,号砚庐,山西汾阳人。天启二年(1622)进士,官国子监司业,入清官侍读,后辞官归家。此集卷末收《卜算子》词二首。今存康熙三十七年(1698)汾阳朱氏刻本,收入《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七辑第十六册。《击铁集》十卷,薛敬孟撰。敬孟,字子熙,号勉庵,福建福州人。生于天启年间,入清绝意仕进,设帐躬耕以自养。此集卷十收词九十四首。今存康熙刻本,收入《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七辑第二十册。《南诗稿》二十四卷,潘高撰。高,字孟升,号鹤江,江苏金坛人。生于天启四年(1624),约卒于康熙十七年(1678)。诸生,受知于钱谦…  相似文献   

6.
蓝鼎元(1680——1733),字玉霖,号鹿洲,福建漳浦人。康熙六十年(1721)从兄蓝廷珍渡海参与镇压台湾朱一贵起义。雍正六年(1728)经太学士朱试的推荐,任广东普宁知县,因性情伉直,违迕监司遭到褫职。后福建巡抚鄂尔达为其申冤.得以昭雪,旋署广州知府。十一年(1733)夏,死于任内,终年54岁。著有《鹿洲初集》20卷、《女学》6卷、《东征集》6卷、《平台纪略》1卷、《棉阳学准》5卷、《鹿州公案》2卷、《修史试笔》6卷等书,是清初福建一大文人。蓝鼎元协助镇压朱一贵起义,应予批判。但是,他对台湾善后经理的许多建议对台湾的开发起了促进作用,则是应予肯定的。本文拟就蓝鼎元对清初台湾开发的贡献作一粗略述评。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社科院民族所刘蒙林最近撰文指出,《清史稿》卷250、疆臣年表9,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右卫将军条:“费扬古十月授右卫将军”,直到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正月乙亥乞休,颜寿三月为右卫将军”有误。根据《清实录》所载,费扬古卸任绝非康熙五十七年,而是康熙三十五年十二月初九,《清实录》康熙三十五年十二月辛卯条对此有清楚记载,况且费扬古早在康熙四十年(1701)就已病逝(见《清实录》康熙四十年七月丁亥条),根本不存在五十七年“正月乙亥乞休”一事。另外此表又认为费扬古为第一任右卫将军,其实第一任右卫将军应是满洲旗人希福,《清实录》康熙三十一年十二月壬寅条载:“授都统希福为建  相似文献   

8.
一《2 0 0 1年吉林蓝皮书》丛书是 1 996年以来出版的第五套《吉林蓝皮书》 ,仍包括经济卷、社会卷、农村卷和东北亚卷四卷。2 0 0 0年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承担了制定吉林省“十五”计划的任务。按照洪虎省长的指示 ,由省计委、省社科院、省发展研究中心各自独立拿出一个“十五”计划的本子 ,再由省计委合成一个最后的《吉林省“十五”计划纲要 (草案 )》。本丛书的绝大部分作者都参加了这一计划的研究工作 ,《2 0 0 1年吉林蓝皮书》丛书也是在这项研究的基础上编写的。因此 ,丛书的经济卷、社会卷、农村卷都有专门的篇章来论述“十五”计划。…  相似文献   

9.
《全清词·顺康卷》失收词别集补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梦香词》一卷,汪观撰。汪观,字若,安徽休宁人。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生,清顺治十二年(1655)进士,官湘乡知县。顺治十八年(1661)卒。著有《静远堂诗集》七卷、《梦香词》一卷。(《国朝耆献类征》卷二一六、《碑传集》卷八八)《梦香词》收词六十八首,附《静远堂诗集》行。有姜等序,康熙由舟山房刻本,南京图书馆藏。《北山诗余》一卷,清徐麟吉撰。徐麟吉,字日驭,号北山,山阳人。明中山王裔孙。清顺治十三年(1656)生。受业于潘柽章。曾入侍郎王东侯及两江总督董讷幕。卒年在康熙五十年(1711)后。有《北山诗集》十八卷。(潘耒、魏坤、沈用…  相似文献   

10.
丰州东徒的时间.辽丰州位于今呼和浩特东郊白塔村,然此建置隋开皇五年(583年)既有,且其州治位于今五原县东.至于何时迁至白塔村,烟台师范学校的樊文礼认为:据《辽史》卷二《太祖纪》载,神册五年(920年)辽向后唐的天德军发起攻势,废天德军,徙其克民于天德以东阴山以南的某个地方,而在《辽史》中今呼市北部的大青山曾屡被称为“阴山”,所以这个地方就在今呼市一带,而白塔村正好符合天德东、阴山南这个位置,而且辽将这些史民徒于此后就立即恢复了丰州的建置.因此丰州东徙的时间应在辽神册五年,即920年.  相似文献   

11.
唐代行交州海门镇所在方位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资治通鉴》卷250唐纪66载:唐懿宗咸通四年(公元863年)春正月,由于南诏攻陷交阯(今越南河内),唐王朝遂于同年六月,废安南都护府,“置行交州于海门镇”,一月后,“复置安南都护府于行交州(海门镇)。”(《新唐书》卷222中南诏传与此同)直到咸通六年,安南都护高骈治兵海门,收复交阯,长达十年之久的安南叛乱才至此平息。对于唐王朝咸通四年设置行交州于海门镇的所在方位,历来治史者看法不一。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一说在今越南海防省安阳北,二说在今广西博白县东南,三说在今广西博白县西南等。清代学者顾祖禹在他的《读史方舆纪要》卷108梧州府博白县条云:“海门镇:(博白)县东南  相似文献   

12.
张养重 ,字斗瞻 ,号虞山 ,亦署虞山逸民 ,晚号椰冠道人 ,江苏山阳 (今淮安市楚州区 )人。明崇祯十六年 (16 4 3)诸生 ,清顺治间曾六辞朝廷征召 ,坚隐不仕。是清初淮海一带遗民诗人团体———望社的魁首 ,曾以“南楼楚雨三更雨 ,春水吴江一夜生”(《春日张水部招游江南留别同社》)句深得王士祯的称赏 ,见《渔洋诗话》卷上。著有《古调堂集》(不分卷 ,康熙二十二年刻 )。晚近学界对他研究极少 ,甚至连其生年迄今尚未确认 ,新出蒋寅先生《王渔洋事迹征略》(人民文学出版社 2 0 0 1年版 )仍谓其生于 16 2 0年即是显例。检《古调堂集》 ,虞山自作…  相似文献   

13.
清代康熙年间辑集的《御定全唐诗》九百卷中,收录有相传为黄巢写作的《题菊花》、《不第后赋菊》、《自题像》诗三首(见《全唐诗》今本第733卷),此后,不少的唐诗选本乃至中国文学史沿袭了这一看法。“四人帮”利用评《水浒》,大搞阴谋文艺和影射史学,曾抬出所谓黄巢的《不第后赋菊》诗当棍子,说什么:“唐末著名农民领袖黄巢写过一首冲天(菊花)诗,而宋江的江州‘反诗’中,曾有“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的句子(见《水浒传》三十九回)……”。并说:“宋江在菊花会上唱的调子(见《水浒传》七十一回)  相似文献   

14.
《鲁迅书信集》的编者在编校、整理本书时下了很大的工夫,纠正了过去书信编刊上的一些错误,考订了一些书信的写作时间。但还有几封书信的写作时间有误,现试作补订如下: 一、第16封——致许寿裳,署“八月廿九日”,应作“五月廿九日”。这封信中说:“顷蒙书,祇悉,……《新青年》第五期大约不久可出,内有拙作少许。……”(着重号是笔者加的。下同) 此处提及的“《新青年》第五期”,当为四卷五号。本期《新青年》于一九一八年五月十五日出版。鲁迅收到后,于六月十七日寄许寿裳。当天的《鲁迅日记》(以下略称《日记》) 记有:“上午寄季市《新青年》及二弟讲义共一卷。”  相似文献   

15.
读中华书局本《明史》,得校记三条,今录之以就正于读者。一、卷131《费聚传》(页3582):洪武“三年封平凉侯……明年从傅友德征云南,大战白石江,擒达里麻。”按:“明年”,承上文的洪武“三年”,即为洪武“四年”,误。征云南,擒达里麻,不是发生存洪武四年,而是发生在洪武十四年。据卷2《太祖纪》、卷126《沐英传》、卷129《傅友德传》、卷132《蓝玉传》等记载:洪武十四年九月明太祖命傅友  相似文献   

16.
薛瑞兆教授在《金代科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一书中列本科进士7人:胡砺、李天吉、边元勋、苏仲文、高昌福、雷嗣卿、乐著。除李天吉、边元勋、苏仲文、高昌福无更多的史料外,胡砺、雷嗣卿、乐著尚有史料可增,需补充的有边伯勋、韩锡:(一)本科状元胡砺。字元化,本是被掳者,因用燕京人韩昉的乡贯,被误取为状元(宇文懋昭:《大金国志》卷七,第4页,“影扫叶山房”本)。《金史》卷一二五有传,说他是磁州武安丛井村人,天会“十年,举进士第一”。《三朝北盟会编》(卷二四五,第13页)称他是山东密州人,少被虏,韩昉放从良,状元及第。盖本住山东密州。被掳放良后居住在磁州武安。据《金史·胡砺传》:他登第后,授右拾遗,累官至翰林侍讲学士、同修国史、翰林学士、刑部尚书,年55以疾卒。葬于武安县西义井里(《嘉靖河南通志》卷一九《陵墓》)。尝于贞元三年撰《谥议》(张玮:《大金集礼》卷六,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丛书集成新编”第35册,第303页下),又撰《鼓山常乐寺佛殿记》,碑在武安县,立于正隆四年(1159)四月(见钱大昕《潜研堂金石文字目录》卷七,毕沅《中州金石记》卷五,第103-104页,“丛书集成初编”本)。  相似文献   

17.
读屈大均《广东新语》李默《广东新语》,从《天语》至《怪语》共二十八卷,成书于康熙十七年(1678年),刻书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是屈大均生平五种得意之作《屈沱五书》中的一种。屈大均精熟广东地方文献,并遍游各地,随行随记,证以书史。他曾参加《永...  相似文献   

18.
《焦螟词》一卷,费锡璜撰。费锡璜,字滋衡,四川成都人。生于康熙三年(1664),卒年不详,雍正初年尚在世。密次子。与其兄锡琮皆有诗名,曾合撰《阶庭偕咏》三卷。(《国朝诗人征略初编》卷二○)有《费滋衡诗》五卷,附《焦螟词》一卷,收词二十一阕。清抄本,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相似文献   

19.
王弼籍贯考     
1979年出版的《辞海》“王弼”条说他是“魏国山阳(今河南焦作市)人。”实误。阅近人卢弼《三国志集解》卷二十八《王弼传》注说:“《世说(新语)》注引《弼别传》云:‘弼山阳高平人’。又同书卷六《刘表传》注说:“高平见《武纪》建安十八年,又互见《王粲传》,故城在今山东兖州府邹县西南。”查《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64—65图,山  相似文献   

20.
苏轼《东坡志林·游沙湖》的校注,华东师范大学本(1983年3月第1版)和中华书局本(1981年9月第1版)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错误。兹辨正如下:一、沙湖安在?《东坡志林》卷一《游沙湖》:“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日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华东师大本注曰:“沙湖在今湖北沔阳县东南一○五里。轼于元丰五年三月来此视察田畴。”疑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