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以言语行为理论为框架,通过列举四类语言使用的表达效果来分析汉语中尊称的反常规用法.在某些特殊的语境当中,为了表达出预期的情感意义和交际目的,说话者会使用符合特定语境下的反常规性的尊称语.同时,说话者在表达讽刺等言外之意时也会产生出对听话者的冒犯.笔者认为,对于汉语中尊称反常规用法的讨论有助于我们更好了解这类尊称对于言语交际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汉语亲属称谓泛化的文化心理考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每一种语言的称谓系统中都沉淀着一个民族的生活习惯、文化传统,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汉语亲属称谓的泛化与汉民族的社会结构、文化传统密不可分。基于“泛伦理化”和家国同构的意识形态及传统文化会引导出亲属称谓的泛化。情感原则是人与人相互称呼时,讲究亲疏远近、注重关系的融洽和情感的交流,从“情感”、“关系”的角度选择称谓词来称呼对方,它反映出中国传统社会重视人伦、重视人际关系和谐的文化心理。汉语称谓中,最能凸显情感原则的恐怕就是亲属称谓的泛化了。亲属称谓词的泛化用法与亲属称谓词的常态用法相比,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与特点。  相似文献   

3.
就北京地区国家部委机关公务员非正式场合使用的称呼形式,在问卷调查、实地观察以及个人访谈的基础上,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进一步加以阐述。非正式称呼是一种特殊的称谓,它排除共性,强调个性,突出称呼者与被称呼者之间一种共有的和谐的特殊关系,有利于消除正式场合使用正式称呼时所要求的权利尊严、上下秩序、形式规则诸因素附加给称呼者的种种紧张与不利因素。公务员在交往中使用非正式称呼的功能具有多样性,它为不同群体提供了广泛多向的交流空间,其社会交际功能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4.
在仲裁调解活动中,仲裁员身份构建恰当与否关系着调解的成败。称呼语作为一种交际单位,不仅是用来称呼对方或间接指代的符号系统,也是讲话者身份或态度的标记, 反映交际双方的位阶关系。研究表明,在所有称呼语中具有权势语义的机构身份称呼语、职业称呼语和职务称呼语占据较高比例。这显示了仲裁员旨在通过使用该类型称呼语,建构公正的、独立的、充满权威性的身份特征,但是另一方面,他们也灵活使用其他柔化的称呼语形式,以此拉近对话双方的距离,构建平等的对话氛围,促进调解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5.
王新华 《东岳论丛》2004,25(5):130-132
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重心是在社会中不同的人群使用语言的差异 ,社会和语言作为两个独立发展的系统 ,又相互有联系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就是考察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情况。汉语的禁忌语是一种语言现象 ,也是一种社会现象 ,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进行研究 ,就有了基础。我们把社会因素作为自变量 ,把禁忌语作为依变量 ,考察其间的关系。考察以禁忌语出现比较多的渔民、盗匪、帮会、江湖、戏班子、商业、普通民众为对象  相似文献   

6.
略论社会环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环境是一个很现实而又富于理论意义的重要概念,但在社会学、社会哲学和环境科学的文献中缺乏比较严谨深入的探讨,至今没有比较一致的界定和共识。本文认为只有运用系统方法、特别是复杂巨系统理论,才能对社会环境和有关的一些社会问题给出合理和恰当  相似文献   

7.
汉语字母词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规范化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字母词是现代汉语新词语的一个发展新趋势,但在我们的使用过程中却存在许多问题,某些字母词使用泛滥,某些又存在着能指所指不明确的问题,字母词的形音也需要规范。对待字母词要实行“拿来主义,”既要承认它在汉语中的存在,又要多加引导,合理规范。  相似文献   

8.
现代汉语称谓词与中国传统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汉浯称谓词从传统称谓词脱胎而出,既保留了某些传统称谓形式,又产生了新的变异。本文拟从传统称谓词与现代汉语称谓词的差异入手来考察现代汉语称谓词的特点以及现代汉语称谓词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一、称谓词与文化的变革 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产物。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改变,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变化,新事物、新概念层出不穷,这就要求在语言中反映这些变化以适应交际的需要。称谓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社会行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际的需要,称谓形式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而且,在这发展变化中也反映着民族文化变革的脉络。  相似文献   

9.
罗凤文 《理论界》2006,(10):235-236
字母词的出现,是信息社会的需要,同时是汉语借用外来语的一种新形式。其本身也具有很好的发展前途。文中详细讨论了字母词的使用及其产生的背景、原因以及字母词的使用对汉语的影响等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0.
王丽彩 《广西社会科学》2008,153(3):171-174
河北鸡泽话在称呼上存在着两个小称词缀,前缀"老"和后缀"的"。"老 人名"主要用于同辈人之间的互相称呼,以表达一种亲热的感情色彩;"人名 的"用于长辈称呼晚辈,表达一种亲昵、疼爱的感情。有时这两个词缀可以同时使用。其中,"老 人名"在鸡泽话中得以保存并发展源于一定的历史基础、社会交际需要和"称呼缺位"所带来的系统内部的调整;鸡泽话中的"的"源于普通话中的"子"。河北鸡泽话中的小称词缀,弥补了鸡泽话中的"称呼缺位"问题。  相似文献   

11.
学术不端行为:概念及惩治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一、定义 在涉及当下教育界和学术界种种不良行为时,一般有“学术失范”“学术不端”和“学术腐败”三种主要称呼。从汉语语义上分析,这三个概念所指相同,但强度不一。“学术不端”重于“学术失范”,“学术腐败”又 重于“学 术不端”。对于年青的大学生们的学术不良行为,用“学术腐败”来称呼,太重,不恰当。对于学术权力场中的种种以权谋私的丑闻,用“学术失范”来形容,太轻,也不恰当。因此,有 必要对这 三个词汇进行明确的界定。 学 术失 范 主要指学者违背学术规范所犯下的技术性过失。例如行文失范(如学术论文缺乏必要构件,行文中含有太…  相似文献   

12.
现代汉语称谓语及其社会动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汉语称谓语系统是一个发展完善的复杂系统 ,带有深远的社会文化内涵。根据其适用范围 ,可以把它分为亲属称谓语和社会称谓语 ,社会称谓语又可分为职业称谓语、通用称谓语和姓名称谓语等。各种称谓语的使用和发展具有深刻的社会动因。通过对其社会动因的分析 ,可以揭示出隐藏在现代汉语称谓语背后的社会制度和文化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13.
由于工作关系,我们接触试用过许多种汉字编码输入法,从使用效果来看,LM有以下特点: 易学易懂:LM使用的是基于汉语语音的一种输入方法,LM没有改变汉语语音的基本音素,声、韵、调齐全,不要组合转换,容易入门,只要按汉语发音就很容易在LM方式下输入汉字,又能达到重码率最低,能够快速准确地出字,这是LM音码和其他各种拼音码的不同之处。LM采用声调区分同一种  相似文献   

14.
称谓作为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英汉两种语言在不同的历史条件和社会文化背景下产生和发展,因此英汉称谓也就难免体现各自语言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操不同语言的两个民族人民的情感.称谓是人们日常交际生活中应用最为频繁的话语之一.根据使用范围,称谓可分为面称呼语(direct address)(以下略作面称)和他称呼语(indirect address)(以下略作他称).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在实际交往过程中对同一个人或同一集团使用的面称与他称并不总是一致.从语用学的角度看,说话人对听话人或谈话中涉及之人选用不同的称谓会产生各种言外之意,从而达到各种不同的交际目的.正如美国语言学家罗杰·布朗曾指出的那样,"有时某个代词的选择明显违反集团规范及说话者平时的习惯.这表明说话者的某种情感或态度,就好比两人之间的称呼变动一定意味着他们相互之间态度的变化."(Braum,Friederike.1988).  相似文献   

15.
杨宇枫 《殷都学刊》2012,33(4):109-114
“趋向范畴”是指用来表达“趋向”这一语法意义的句法手段,在汉语中主要用趋向动词系统来体现.但趋向动词作为一个“语义一句法”范畴并不是天生就有,而是在中古时代随着趋向补语的产生和使用、以及趋向动词具有共同的句法表现之后才产生的.同时,汉语趋向动词系统也是在经历了一系列历史演变后才成为现在的面貌.对于汉语趋向范畴以及趋向动词系统历史演变的考察可以为我们观察汉语语法系统的历时面貌提供一个很好的窗口.  相似文献   

16.
社会转型期环境下的称谓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称谓语是人际交往中必然运用的语言要素,也是影响人际交往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之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的变迁与时代发展和社会文化变化息息相关。然在当今这个日益世俗化和功利化的社会,稍一不慎就会陷入称谓困境,带来交际障碍。同时社会的急剧变革也不断催化新的称谓词,如许多不合语言规范的网络称谓语也应运而生,由此造成称谓词的浪费和混乱。需要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并采取措施加强称谓文化建设,以构建平等、和谐、友好的新型人际称谓系统。  相似文献   

17.
修辞学转向与修辞学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修辞学的转向是哲学、文学、美学等学科把研究视角转向修辞而不是修辞学。修辞学转向带来的是一种泛语言化、泛符号化的修辞观,对修辞学是一种冲击。在汉语修辞学的未来发展中,修辞学家既要警惕修辞学转向带来的消极影响,也要从中汲取有益的营养。  相似文献   

18.
一、从普通话和方言的性质看方言地区的“推普” 普通话和方言都是社会交际工具,都是为一定社会的全体成员服务的。我们常常把普通话和方言对举着说,其实并不意味着普通活和方言具有对立的性质,也不意味着普通活和方言只有差异性而无共同性。实际上,普通话和方言既然都是社会交际工具,就得承认它们同样具有作为语言的各种条件,都能发挥传达信息、交流思想的功能,都能满足社会沟通的需要。就拿粤方言来说,它是现代汉语方言中重要的一支,长期以来作为珠江三角洲的社会交际工具,对本地区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是发挥作用的。应该明确的是:方言并不是外来的东西。汉语方言之间、方言与普通话之间,都是同源异流的关系,都是同宗同祖的关系,彼此都源自古老的汉语,都是古代汉语历史发展的产物。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祖先使用的汉语在它通行的不同地区,由于各种影响语言发展变化的内部和外部因素,时而分化、时而统一,在长时期的分分合合中,最终逐渐形成了具有现代七大江语方言的格局。在这个格局中,有的方言之间关系比较密切,有的方言之间关系比较疏远,但总的来说,既然是同源异流,总离不开“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你中有我、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决不可能是你死我活、水火不容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姜尖 《南方论刊》2004,(5):24-26
人们之间的信任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本的形式,促进了人力资本、土地、劳动和物质资本的协调和结合,增进了它们利用的效率,是凝聚社会各方面的粘合剂.当前市场、社会普遍存在信任的缺乏,它不但影响经济的发展,而且也正不断向全社会各个领域和层面蔓延开来.如何扩大信任半径,重建信任这一社会资本是个很现实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您”作为第二人称“你”的敬称,早已由北京方言进入普通话语汇了。至于“您”有没有复数形式,如果有的话,是以词的形式出现,还是以词组的形式出现,语言学家们的看法就很不一致了。就目前比较通用的词书和语法著作来看,大致有四种看法。第一种、《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辞海》(旧版)认为“您”是“你”的敬称,不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