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现实主义问题是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对研究中表现在现实主义定义、现实主义特质及现实主义命运三个方面的理论观点作了概述和辨析 ,展示了新时期现实主义理论研究的深化和多元化趋势 ,体现了我们对现实主义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伊始的中国诗坛,出现了这样有趣的现象:历史向前狠狠地跨出了一大步,却发现仍在过去的一个起点上。我们曾多少次地呼唤现实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革命的现实主义,原来它却早已离我们而去,十年动乱带给我们的只是一些虚假的粉饰生活的作品。感谢“四五”天安门诗歌运动,彻底揭穿了这些打着现实主义招牌的赝品,以血和泪刷洗了受玷污的诗坛,一个新现实主义的诗歌大潮在中国大地上涌起了。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文学在经历了十年浩劫后的数年里,迅即复苏,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现实主义正以新的丰富的内涵,为新时期文学艺术所实践。文学中的现实主义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优良的传统,新时期文学中的现实主义正是在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更新、发展的,并且日益显示其内在的旺盛的生机。  相似文献   

4.
杨彬 《江汉论坛》2003,(9):113-115
新时期小说思潮迭起、流派纷呈,除现实主义小说外,先锋派小说、新写实小说、新生代小说以其完全不同于现实主义小说的特点在新时期的文坛上异彩纷呈,构成了新时期文学的多元化特色.本文通过对新时期几个具有代表性创作流派的真实观的研究,揭示新时期小说流派发展嬗变的精神内核是新时期社会生活由单一走向丰富、人们内心世界从服从共性发展到崇尚个性的深层反映.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以来,新现实主义小说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文章认为新现实主义有其现实品格,勇于真 实地反映社会改革与人民生活的历史全景,真实地反映改革中国企和农村所遇到的前所未有困难,贴近生活, 贴近人民大众,是现实主义小说的一个新发展。  相似文献   

6.
杨彬 《学术论坛》2002,(2):90-93
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在当代文学的一段时期内 ,曾是唯一的和一元化独尊的文学思潮 ,这是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在特殊时代的变异和畸变。新时期以后 ,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经过恢复、还原和深化 ,成为新时期文学思潮多元中的一元。研究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在当代文学中的畸变、还原和深化 ,并分析其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 ,对揭示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规律 ,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彭萍 《云梦学刊》2007,28(4):93-97
周扬现实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来源是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他第一个向中国完整地介绍阐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并用现实主义来为“五四”以来的革命文学定性。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后,他用《讲话》精神来阐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把文艺的大众化方向、文艺的政治功能等纳入其理论体系之中。当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受到质疑时,周扬积极倡导“两结合”的创作方法。新时期以来,他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其理论体系的核心没有根本改变,只是在某些具体问题上有所反思,作了某些调整。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现实主义小说流变论--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视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文学的辉煌,其内在推力是现实主义小说诗学理论逻辑进程的不断反刍.从"伤痕文学"到"寻根文学"的演绎,个中现实主义诗学理论之探险,鼓荡着文学本位的一再位移,从而终结了传统现实主义,又锻打着新现实主义诗学理论的新质.  相似文献   

9.
程伟 《阴山学刊》2009,22(2):23-26
《创业史》与《平凡的世界》所采用的不同叙事方式体现了农村题材现实主义小说在“十七年”和“新时期”从集体化叙事到个人化叙事的转变。从人物形象的塑造、文本结构的安排、“家”意象的讲述来看这一变迁,可以窥见“十七年”到“新时期”对于农村题材现实主义小说讲述方式的不同。  相似文献   

10.
现代性视野中的中国文学思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学思潮是对现代性的回应。新古典主义是对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肯定性回应,启蒙主义是对现代性的肯定性回应,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以及现代主义是对现代性的否定性回应。中国“五四”文学思潮和新时期文学思潮属于启蒙主义,革命现实主义(包括“两结合”)本质上是新古典主义,而在“五四”以后和新时期也产生了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文学现象。  相似文献   

11.
在新时期文学创造了大繁荣之后,在近几年文学经历了困惑、浮躁之后,文学需要反思自身。这已经可以作为文学界的共识。现实主义与当代文学的关系应是值得反思的问题。当代文学在曲折发展的整个过程中,总是关联着现实主义的命运,能否高扬现实  相似文献   

12.
冯雪峰作为20世纪中国现实主义的重要阐释者,有着自己的理论特质和鲜明的倾向。从其真实观、典型观等分析可以见其现实主义理论:既有对文艺特性的尊重,又有为政治而过于理性化的侧重,理论呈现出矛盾和游移状态,是具有一定的艺术倾向的政治化了的现实主义。但它带给我们的启示是深远的,它能让我们更好地反思这段文学史,以期对新时期的文学创作和文艺批评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3.
现实主义:从遵循到超越———毕淑敏小说创作的艺术手法嬗变●王爱玲现实主义是一个开放的艺术理论体系,而非固定模式,只要反映现实社会、反映人生的创作都应归属现实主义。现实主义不排斥一切新方法、新技巧,相反,现实主义需要吸纳新方法、新技巧。我国新时期文学创...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文学的最初繁荣是伴随着现实主义精神的苏醒一起到来的。每一篇博得喝彩的作品,都在展示着现实生活中刚刚结束或尚未结束的故事。当人们看到自己的精神和意志投映在文艺作品中,并成为美的文学形象时,对现实主义的褒扬就显得理所当然了。然而,长期以来,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存在着一种含糊的认识:即把“现实主义”在认识上的意义和文学创作方法上的意义混同起来,致使文学创作要改变单一的叙事方法,改变  相似文献   

15.
杨彬 《江汉论坛》2012,(5):111-115
新时期浪漫主义乡土小说突破与超越了现实主义一元独尊的桎梏。新时期浪漫主义乡土小说是在新时期社会开放的形势下,现代意识充溢于作家头脑中,主体具有与历史和现实抗衡的个体精神时出现的产物,也是文学多元化状态下的产物。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浪漫主义小说唤回存活在记忆中的过去,使之成为一种精神力量来抵御现代化进程中对传统中的美与善的亵渎、毁弃,从而反抗政治对文学的过分束缚,使文学真正地回归文学本身。  相似文献   

16.
"新写实"小说在本质上仍然是现实主义,但在观察视点、创作原则、叙事态度、叙事语言等表现形式上有了新突破,是新时期文学的转折性探索.  相似文献   

17.
《当代文学思潮史》学科的兴起 近年来,《中国当代文学史》这个母系统中出现了一些子系统,如《当代文学思潮史》、《新时期文学史》之类。 《当代文学思潮史》之所以能在近年来作为一门分支学科崛起,首先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所兴起的思想解放运动分不开。随着文艺政策的开放,人们对文学思潮这样敏感而又复杂的问题开始了探索,特别是新时期文学创作多元化局面的出现,人们的审视观点也发生了变化,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文学思潮对文学创作所起的呼风唤雨、推波助澜的作用。诸如在粉碎“四人帮”后头几年掀起的为现实主义文艺恢复名誉的思潮,以及评论家们对以后涌现的一系列现实主义作品的扶助和支持,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初期的伤痕影片、反思影片最早冲破了人性、人情的禁区,高扬起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旗帜;八十年代初兴起的“中国电影新浪潮”引起了对电影美学的自觉追求和对电影语言潜力的着意开掘;八十年代中后期骤然高涨的娱乐片热显示了对电影娱乐性、商业性的重视。新时期电影的主流就在这迭涌的浪潮中经历了现实主义的回归──蜕变──再次回归的历程,在不断探索、更新、融汇的否定之否定中完成了全面的超越。  相似文献   

19.
本文剖析了艾青新时期诗歌创作的精神实质和哲理倾向,突出分析了贯通其早期和晚期创作意识中的科学民主意识,并着重强调了他在新时期重返诗坛的重大意义.他的归来标志着发端于"五四"的现代知识分子话语的复活,是新时期文学重续"五四"现实主义传统的一个信号,是复活诗歌园地的一阵春风.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文学创作的历史上,现实主义的传统源远流长。到了明清时期,小说戏曲创作空前繁荣,现实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达到了一个高峰。这也就理所当然地在理论批评中得到了反映。明清小说戏曲理论中关于现实主义的论述是很突出的。它既达到了一定的理论高度,又十分切合当时的创作实际,并且促进了创作在现实主义道路上的发展。这笔遗产是值得我们研究和继承的。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是客观地、真实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