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开放教育在越来越多国家的成人高等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史上又一个新的里程碑。本文力图从国内外开放教育的成功案例出发,吸取借鉴先进的开放教育经验,以利于我国开放教育事业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2.
学前教师的国家通用语言能力对民族地区学前普通话教育和学前儿童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具有重要影响。笔者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以民族地区的887位学前教师为对象,考察教师的国家通用语言能力现状。结果显示:教师的语言能力在整体上能够满足实施学前普通话教育的语言要求,但存在区域、教龄、学历和教师聘用类型的差异。基于此,优化对学前普通话教育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强化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核心素养和教学能力培训;铸牢教师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立积极的国家通用语言态度等是促进教师国家通用语言能力全面提升的行动方向,以此为民族地区构建高质量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体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文化共享理念为跨境民族教育在现代化语境和全球化趋势下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野和实践路径。在"一带一路"倡议将跨境民族地区推向开放发展前沿的时代背景下,跨境民族教育要坚持和而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和兼容并包的教育发展观,建设开放共享的公共文化平台,充分利用优质在地教育资源,构建开放共享,合作共赢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民族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容乐观,构建民族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已经迫在眉睫.本文认为,在民族院校中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已经具备了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并以中央民族大学的实际情况为切入点,尝试性地提出了民族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多维体系,以期为中央民族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向规范化、制度化、专业化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及改革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专业化是教师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师专业化对教师教育的培养规格、培养过程以及整个培养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需要进行改革以适应专业化教师培养的需要.理论课程、技能课程和实践课程并重是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同时,要以严格的教师资格准入制度来保证和引导教师教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中央民族大学校长荣仕星作为新任政协委员参加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心情十分激动,一上会他就连续提交了《贯彻十六大精神 构建高校开放的新局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高校发展要有新思路》和《坚持教育创新 实现高校改革的新突破》等3个大会发言稿。他对记者说,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更有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学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地方,我们就是要按照把中央民族大学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要求,在培养高水平的教师、树立先进的教育观念、创新教育管理体制等方面不断努力。荣委员进一步阐述他的观点:创一流大学要有一流的教师,这样才…  相似文献   

7.
推进人文与科学教育的整合,构建人文与科学教育融合的教育体系,是科学、社会和人类发展对人文科学人才的要求。本文从人文与科学教育的内涵、整舍模式和目标等方面,构建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整合的教育体系,以更好地培养人文科学素质好、基础扎实、具有实施人文科学教育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  相似文献   

8.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中心环节,高校作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载体,因此积极推进以文化育人、以德育人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举措。正确认识文化育人的时代使命,深度剖析文化育人的现实困境,全面了解文化育人的核心要素,有效构建“DNA双螺旋驱动”文化育人体系有助于切实发挥文化育人的价值引领、激励感召、情感陶冶、行为规范等功能,将实现立德树人这一目标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9.
钱小华  杜伟  任立刚 《民族学刊》2022,13(4):88-94, 140
国家发布了《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定向培养计划》(简称“优师计划”),作出大力培养民族地区高素质乡村教师的具体部署。但现有的教师职前培养、职后培训和组织保障等方面与实际需求不匹配,不利于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民族地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陷入“优才难育”的困境。培养民族地区高素质乡村教师需要优化实践路径。一是培养目标定向民族地区乡村教育。针对民族地区乡村教育的特殊性,在目标定位、目标内涵和目标评价上坚定师范生爱教、乐教的理想信念,涵养师范生到民族地区乡村学校长期从教的职业情怀。二是课程体系服务民族地区乡村教育。构建“师德养成+师知传承+师能培养”的师范生课程体系,将“向农性”课程有机融入各个课程模块,强化乡村理解教育,助力师范生适应民族地区乡村教育工作。三是实践教学融入民族地区乡村教育。建立健全师范生实践教学体系、教学技能训练机制和“双导师”制度,深入实施乡村“田野”体验式研究,培养知行合一、扎根民族地区乡村教育的教师。四是协同育人促进民族地区乡村教育。构建师范院校、教育行政部门和乡村定向学校三方协同的教师教育共同体,给予师范生专业化、个性化和本土化支持,助力师范生成长为民族地区乡村教育的良师。  相似文献   

10.
非遗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是新时期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高校应响应国家号召,利用其自身教育资源优势,响应非遗文化的推广与发展。同时将非遗教育科学地引入艺术设计教育教学体系,使地域传统文化与专业教育相融合,也是艺术设计教学自身学科特色发展的新需求。本文以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为例,探讨如何针对性选取江南非遗项目,构建"教学实训基地+课堂教学+师资建设+教材编撰"的创新教学结构。  相似文献   

11.
高校人才引进的风险及其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管理认为,人才资源是最重要、最稀缺的资源。拥有人才的优势是高校生存与发展的关键。高校在人才引进过程中会面临各种不同的招聘、激励以及人才流失等风险。通过构建一套科学的风险评估体系,高校管理者可以有效识别可能存在的风险及风险程度,从而为风险的防范与规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我们倡导全民教育正是适应新时代要求,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开辟提高民族素质、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新路径。教育的政治属性决定了我国现  相似文献   

13.
优化教学系统,进行科学管理,建立完善的教师评价体系是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因此,必须优化教学结构,建立科学规范、客观公正的教师评价体系,遵循发展性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学科是构成高等教育体系的基本要素,学科建设水平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和优势的重要标志,而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则是一所高校学科水平与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体现。大连民族学院作为一所新型民族高校,在十几年的快速发展中,充分发挥地处沿海开放城市的教育、科技、人才、信息资源优势及地域环境优势,实施了质量立校、科技兴校和人才强校三大战略,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正是得益于学科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5.
我国民族教育政策体系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鉴 《民族研究》2003,(6):33-41
民族教育政策体系是国家改革与发展民族教育所需要的最基本、最关键的教育政策范围与结构 ,它包括民族教育质量政策、民族教育管理体制政策、民族教育课程政策、民族教育经费政策、民族教育教师政策和民族教育学生政策等六个方面。这些民族教育政策又与国家民族政策中的民族文化政策、宗教政策、语言文字政策等相互支持、相互促进 ,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民族教育政策体系。这一政策体系 ,经过民族教育政策长期变迁的实践证明是科学、正确和有效的 ;从理论依据来看 ,它同时兼顾了国家民族问题与国家教育问题两方面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6.
黄慧琼  陈一铭 《民族学刊》2023,(8):148-155+170
师范生公费教育是由各级政府主导,以提高乡村教师队伍的水平为目的的重要政策。民族地区公费师范生是乡村教育的重要预备力量,其现代化的内在逻辑自洽于中国式现代化,是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保证。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实现人的现代化,锚点在教师现代化。当前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薄弱环节在民族贫困地区的乡村教育,而乡村教师严重流失制约了民族地区乡村教育现代化发展。扎根并促进民族乡村地区的现代化发展,是时代赋予公费师范生的使命担当。具体来说,公费师范生的使命意识的时代意蕴包括促进乡村社会在地化发展的社会使命,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个人使命,促进乡村教育高质化发展的教育使命。通过调查发现,公费师范生现代化使命意识整体向好,但是部分学生存在使命意识仍显薄弱、现代化认知存有模糊、教学过程出现“离地化”等问题。以向农性为导向,制定培养目标,以在地化为核心,优化课程设置,以自觉性为目标,提高自我效能等是培养民族地区公费师范生使命意识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7.
和谐社会语境下我国民族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民族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教育发展的程度是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十分重要的社会指标。在分析我国民族教育的发展环境和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和谐社会语境下促进我国民族教育发展的若干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民族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 民族问题的理论体系一脉相承。邓小平民族理论形成于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中国进入改革 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它从总体上阐述了新时期党和国家在民族问题方面的基本观 点和主张,为解决新时期的民族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邓小平民族理论是一个开放的科学体 系,对其体系的内容和丰富发展问题,应该作全面、准确、科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高水平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作为新型教学组织,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基石,也是高职院校实现内涵发展的重要表征,更是职教教师革新理念、提升技能的重要抓手。在基层教学组织创新、教师多元化发展、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三教”改革推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作为学生文化艺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学生艺术素养、审美能力的培养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音乐教师就是实现音乐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的关键。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教育大背景下,亟须加强高职院校音乐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以相关理论为指引,在科学理念、协同创新、团队文化建设等方面多管齐下,统筹推进。  相似文献   

20.
校园精神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培育校园精神必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积极推进"三风"建设、优化校园环境、构建科学的校园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