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2 毫秒
1.
要打造一种品牌,文化必须先行,以海南省冼夫人研究专家陈雄所著的《冼夫人在海南》为例,很好地说明这一观点。该部专著,系统全面介绍冼夫人在海南功勋、轶事传说和有关遗迹。让人更好地了解冼夫人对海南的历史性贡献以及海南人民对冼夫人的纪念及崇拜。当地采取“引导、改造、开发”的政策,对于流行于民间的冼太崇拜的活动进行疏导和引导,并以此打造成文化品牌,这对于冼夫人家乡——茂名市当前正在打造冼夫人特色文化品牌,具有重要的学习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学术界在冼夫人文化的内涵、精髓和时代价值,冼夫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回顾国内冼夫人文化产业研究历程,提出冼夫人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创新研究、冼夫人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创新研究、"互联网+"冼夫人文化产业新业态创新研究等研究趋势,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卢诚 《南方论刊》2013,(12):94-96
首先阐明冼夫人文化是一个由本土农耕文化、中原儒家文化和海洋包容文化相结合的复合生成体;其次是阐明了冼夫人文化的内涵,从思维、伦理上看,“冼夫人文化”文化内核表现在“忠”缘文化和“仁”缘文化;从现实表现形式来看,“冼夫人文化”是物缘文化和神缘文化的有机组合;最后是揭示冼夫人文化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4.
何火权 《南方论刊》2009,(12):95-95,92
多年来,作为我市特色文化的重要品牌——冼夫人文化,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大家都希望能有一本收录古今、兼容各家的资料性书籍。现在,随着《冼夫人文化全书》(以下简称《全书》)的出版发行,这一愿望已成为现实。这样一本涵括冼夫人研究丰富资料的《全书》,必然为我市更好地打造冼夫人文化品牌,立下不朽的功绩。  相似文献   

5.
从冼夫人如何成为“巾帼英雄第一人”入手,分析了冼夫人所处的历史时代及当时的文化背景。从历史形象、文学形象、民间形象等方面展开探讨;冼夫人所处的南北朝那样一个“礼崩乐坏”的年代,是其中一个因素;当然更为重要的是冼夫人的智勇双全成就了她的生前身后名。  相似文献   

6.
冼夫人是茂名地区土生土长的著名历史人物,其爱国爱乡、维护统一、民族团结、护佑百姓、改造社会、发展经济的历史功绩,为世代传颂。本文梳理了国内冼夫人研究成果,概括了冼夫人文化内涵。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冼夫人文化旅游开发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识别,建立了SWOT战略分析矩阵,在此基础上,提出冼夫人文化旅游的开发体系。  相似文献   

7.
对《冼夫人家族与隋唐阳江》一书作了深入的研读和评述。认为该书拓展了研究视野,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把冼夫人文化引向了深入。其中,最突出的是把冼夫人家族作为研究的对象,而且,将冼夫人家族与隋唐阳江结合起来,这样,历史人物和地方历史文化相结合,互相碰撞,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高凉文化。书中详尽的史料和中肯的分析,对高凉、高州的历史沿革有清楚的交待,可以释却众多疑惑。对高凉文化形成和发展的条件,如冼夫人的精神内核、物质基础、文化韵味等,都作了较为肯定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1984年《岭南文史》第一期,刊登了广东民族研究所练铭志论文《关于冼夫人研究刍议》。论文开头写道:“关于冼夫人的研究,则是从清朝茂名县的谭应详开始的,他编成《冼夫人全书》一部。可惜该书已佚”。  相似文献   

9.
冼夫人文化以冼夫人信仰为核心内容,目前仍是粤西地方文化的显著特征。冼夫人文化体系的传承及其文化资源的整合传播,对于粤西文化圈具有多方面的现实意义。从文化生态视阈着眼,粤西地方政府应通过明确冼夫人文化内核及冼夫人文化作为粤西特色地方文化的异质性、对冼夫人文化生态环境实施全方位动态保护及良性培育、秉承科学理性的文化精神开展冼夫人多层次文化系统构建及文化产业开发等多方面措施,对冼夫人文化的传承及传播实施引导。  相似文献   

10.
冼夫人文化和冼夫人信仰具有国际化特点,在东亚、东南亚,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传播。海外学界对于冼夫人的研究起步很早,成果丰硕。通过梳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对冼夫人的研究,呈现海外学者冼夫人研究的概况和特点,发现海外学者在冼夫人研究领域与中国大陆学者并行不悖,但在着力点上却有所差异,且在理论方法和观点视角方面颇有创新。放眼海外,有助于深化大陆学者对海外冼夫人研究的认知,加强海内外学者冼夫人研究的沟通交流,促进冼夫人研究和冼夫人文化的国际化传播。  相似文献   

11.
主客位视野中的冼夫人文化及其符号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远玲 《学术研究》2005,(8):120-123
冼夫人文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文化现象。我们运用人类学主客位互换的方法,展示了不同时代、不同立场的人们对冼夫人及冼夫人文化的看法:官方侧重于赞颂冼夫人在“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融合”方面作出的贡献和强调冼夫人文化对经济文化发展的作用;而民众大多把她作为英雄人物来敬仰,当作神灵来信仰,希望从中获得心灵的抚慰、群体的凝聚力。冼夫人文化是一个“精英文化”和“草根文化”融合的典型,它的深层意蕴在于冼夫人是民族记忆和民族情感体验的“原型”。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以冼夫人文化为核心的茂名特色经济之一——冼夫人文化旅游业有一定的发展,但还存在诸多问题。未来茂名应打造以冼夫人文化为核心的旅游产业,从政策、宣传、资源整合、对外开放与对内挖掘、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强对冼夫人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使其最终成为茂名市独特、优质、高效益、可持续发展的特色经济。  相似文献   

13.
卢诚 《南方论刊》2012,(9):88-90
冼夫人精神是茂名一笔十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它集中体现在爱国、爱民、融合、法治等四个方面。冼夫人精神是我们提炼"茂名精神"的"最大公约数"之一:冼夫人精神具有提炼"茂名精神"的凝聚和整合价值;冼夫人精神具有"茂名精神"核心价值观指向价值;冼夫人精神具有易于"茂名精神"普及化价值;冼夫人精神能突显"茂名精神"的特色价值,所以,提炼"茂名精神"应充分反映冼夫人精神的元素。  相似文献   

14.
吴兆奇 《南方论刊》2009,(12):91-92
经过将近4年时间的努力,在市委宣传部几任部长支持下,《冼夫人文化全书》终于由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这应该是茂名市冼夫人研究工作的一件大事,也是茂名特色文化建设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15.
梁基毅 《南方论刊》2007,(2):91-91,104
冼夫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事迹,名闻遐迩广为人知,而他的孙子冯盎将军遵循冼夫人的教导,把冼夫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政治路线发扬光大,功绩卓著却鲜为人知,也甚少宣传。而冯盎的政治思想与为人品  相似文献   

16.
一千多年来,冼夫人的爱国事迹和英雄形象为人们深深仰慕和崇拜.遍布粤西地区和海南大部分地区的冼太庙和民间经久流传的诗歌、对联等都是冼夫人从巾帼英雄到神灵偶像转变的力证.冼夫人崇拜对当地的汉越民族融合、宗族社会秩序、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影响.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冼夫人崇拜不仅是一种民间信仰,更代表一种民族文化、区域文化.  相似文献   

17.
何火权 《南方论刊》2012,(1):25-27,30
推进我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打造地方特色文化品牌——冼夫人文化,正当其时。把握冼夫人文化研究的实质,采取包容的态度,充分调动茂名各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合力,共同打造冼夫人文化品牌,共创多赢的局面。把冼夫人文化研究推向深入,要在宣传普及方面多想办法、不断拓展研究视野、筹集经费拍摄电影电视等方面下工夫,让冼夫人文化走向全国。  相似文献   

18.
卢诚 《南方论刊》2008,(10):84-86,83
本文是站在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角度,首先从文化(cultura)概念,推论了“冼夫人文化”命题的科学性。其次,阐明了“冼夫人文化”的科学内涵,“冼夫人文化”是由一切与冼夫人相关的物质表象、精神表征所显现出来的文化现象,以及由这些多样的文化现象组合而成的文化形态。最后,重点揭示“冼夫人文化”作为茂名文化的拳头产品,在茂名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中有着不可估量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9.
大力弘扬冼夫人精神 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冼夫人精神是一份珍贵的历史遗产,其核心是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团结。近代以来,国内极少数民族败类卖身投靠帝国主义,从事分裂国家、破坏民族团结的罪恶活动,给我们深刻认识冼夫人精神的价值提供了历史参照。在今天全面建设和谐社会、振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中,大力弘扬冼夫人精神,对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此丹心照汗青”。这是南宋末年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文天祥留给后人的铭句。观今易鉴古,看到冼夫人留给人世间的业迹,就是如此伟大,传颂了千多年,依然铿锵响亮,深受启迪。冼夫人以她的聪明智慧、大公无私、刚正不阿、爱国爱民、服务社群的这种奉献精神,弘扬了中华民族的高贵品格。周恩来总理称她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就此谈些体会。一、冼夫人的由来冼夫人,公元522年出生于广东高凉俚族(今黎族)大首领家庭。家族世代为南越部落首领,部落有十几万家。冼夫人未出阁时,在父母家,是个贤慧淑女,长于筹谋,又英勇善战,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