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所谓"官托",是指以捞取好处为目的而替人谋官,在官场不择手段地穿针引线的中间人。"官托"是官场客观存在的腐败现象之一,是官场乱象丛生和病象蔓延的产物。领导干部为官一任、责任重大,应当带头应对、整治"官托"现象,正用人风气,净思想  相似文献   

2.
"官本位"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敬水 《领导科学》2002,(13):36-37
所谓"官本位",就是以"官"作为基本的价值尺度来衡量一个人的自身价值和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3.
张英 《领导文萃》2021,(10):74-76
"官威",又叫官架子,或者派头,用现在流行的说法叫作"气场". 在古代,官者必须建立"官威"官仪,所以官员出行,有四人抬轿、六人抬轿、八人抬轿之别;出行之前,需要"净街",鸣锣开道,差役举牌,"肃静回避",以显示威仪;民众见到官员,先要磕头称呼一声"官老爷".到了现代,虽说没有大轿出行、差役举牌了,但有时候我们还是能看...  相似文献   

4.
最近读报,一则新闻令人惊讶:在沈阳,"跑官"、"要官"之风居然刮进了一些小学,许多学生家长通过各种方式,请求老师为孩子安排个"一官半职",致使有些老师不得不挖空心思,在常设的班长、学习委员等班干部之外,增设了名目繁多的"官衔",如管水的"水官"、管养花的"花官"、管桌布的"桌布官"等.  相似文献   

5.
所谓"官有所畏",说白了就是为官要有一个"怕"字. "怕",是人们常有的一种心理,人生在世,多多少少离不开这个"怕"字.当官的自然也有"怕"的时候,这便是人们常说的"官有所畏".  相似文献   

6.
田建伟 《领导科学》2012,(23):58-59
近年来,媒体经常有买官被骗事件的新闻报道,被骗者的遭遇大多如出一辙:本欲借"官托"之力"平步青云",结果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官托"已经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和政治现象,严重干扰正常的干部选任秩序,败坏社会风气,影响党的形象.因此,研究"官托"的生成机理,铲除"官托"的滋生土壤,是新时期匡正用人风气、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课题. 一、"官托"的表现及特点 1."官托"的类型和表现.一是从角色主体看,有领导托和群众托之分.领导托是指"官托"利用与有实权的领导的特殊关系,以领导的代理人角色出现,与请托人进行交易,角色主体是领导.群众托是指一些或为情、或为势、或为利所驱使的人明明知道被考察的干部德才一般、政绩平平、群众公论不佳,但在组织考察中只说好、不说差,角色主体是群众.二是从自身动机看,有主动型和被动型之分.主动型"官托"有的是利用与领导的亲属、同学、老乡、战友、同事等特殊关系,主动充当领导的代言人和请托人的说客;有的则是挖空心思、千方百计与领导拉关系、套近乎,成为领导的"朋友",进而成为"官托".被动型"官托"则是因为请托人是领导、朋友、亲戚,或者有求于人,碍于面子,被动成为"官托"角色.三是从办事手段看,有贿赂型和权势型之分.  相似文献   

7.
正胡绳同志在《官僚制度两千年,何人做官》一文中说":国家之败,由于官邪。"所谓"官邪",可概称为"邪官"当政。掩卷深思,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觉,如何避免"邪官"出现,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避免"邪官"出现。适当分权。由于权力过分集中于少数人手中,个人往往能决定其下属的命运,少数人为了个人私利,搞人身依附、溜须拍马,不对人民负责。要坚持集体把关和  相似文献   

8.
李林甫跑官     
跑官现象古已有之,并且绵延不绝.为升官而跑,不免"暗里来,暗里去",鬼鬼祟祟;以跑而得官,因暗淡了一颗丹心,就免不了一些"暗送秋波"之事.一个"暗"字,常令人联想到一个"奸"字.的确,跑官之弊在于"奸".史实亦多有证明.  相似文献   

9.
<正>秘书是一个让常人羡慕又夹杂着非议的岗位和称呼。正所谓"宰相门前七品官",秘书时刻被领导的光环笼罩,既充当领导决策服务的参谋,又是领导收集信息的耳目,是距离领导最近的人,可谓不是官的"官",不是领导的"领导"。古往今来,很多领导就是秘书岗位出身。当然,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在如此重要的岗位  相似文献   

10.
<正>近一年多来,中央加大了对领导干部群体的治理力度,一方面彻查严惩了一大批贪污腐败、违法乱纪的领导干部,无数"苍蝇老虎"纷纷折戟落马;另一方面从严从细地规范领导干部行为,从公共权力的运用到个人的食用住行,都进行了一定的限制和约束,权力被陆续关进了制度的笼子。在此厉治背景之下,一些领导干部慨叹为官不易、"官不聊生",个别领导干部选择了"官而不为"——消极对抗者有之,耍滑避事者有之,明哲保身者  相似文献   

11.
汪强 《领导文萃》2014,(22):65-67
正一"官不聊生"是个新出现的词。最初说出这个词的是台湾作家龙应台。她说:"为官者一方面要殚精竭虑地为民众服务,无疑会筋骨劳顿、心志疲苦;同时还得面对百姓、媒体的监督,自然要如履薄冰,战战兢兢。筋骨劳顿、心志疲苦,再加上如履薄冰,战战兢兢,这还不是官不聊生吗?"龙应台任过台北市文化局局长,是当过官的人。也许她在当官时"筋骨劳顿、心志疲苦",感到"如履薄冰,战战兢兢",但即使如此,最多也只能说自己当官不聊生,而不能说官不聊生。理由很简单,一个老百姓或极少的老百姓不聊生,不能叫民不聊生,  相似文献   

12.
王运宝 《决策》2007,(5):44-45
一位亿万富翁,为了寻找17年前给他40元钱的北京老大妈,特意在北京电视台播出了一则"寻人启事",让无数人为之动容.这个亿万富翁就是北京希玛集团总裁、北京安徽商会会长何邦喜.  相似文献   

13.
山西刮起的"治吏风暴",已处分了540名官员.其实中国历朝历代都有不少惩治"懒官"的招数,尽管有些乏善可陈,但有时也能让我们眼睛一亮. 让我们来看一下中国古代如何惩治官员"庸懒". "上班点卯"的由来 要了解古代治"懒庸",得先了解古代官员是怎么上、下班的.古代上班时间比现在早.《诗经·齐风·鸡鸣》中,妻子催丈夫起床:"公鸡已经叫了,上朝的都已经到了;东方已经亮了,上朝的已经忙碌了."由此可见,从春秋起,古人就有了"鸡鸣即上班"的传统,往后,这个时段就定型为"卯时",即早晨五至七时.于是,"上班点个卯"也就流传至今.  相似文献   

14.
提起中国的"官二代",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我的爸爸是李刚"、杭州"70码"和"谁敢报警我打谁"……等影响恶劣的社会事件,这些事件当中的"主角"们都有一个威风凛凛的"官爸爸",家庭的宠爱和纵容导致这些"主角"们无法无天、为所欲为的行为. 在对"官二代"们恶劣行径批评和抨击的同时,国人也将视角转向国外,希望了解国外的"官二代"都在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15.
最近,某地出台了一个新规定,明确下列六种人不得提拔使用:脱离群众,脱离实际,搞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人;作风漂浮,不干实事,弄虚作假的人;因循守旧,照抄照搬,不思进取的人;作风霸道,不顾大局,闹不团结的人;任人唯亲,拉帮结伙,跑官要官的人;贪图享乐,铺张浪费,以权谋私的人.读了这个规定,联想到前不久也先后看到过另外几个地方同样制定出了"四种人"、"五种人"、"七种人"不得提拔使用的规定,不禁为这些地方纷纷着手从严治理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而感到高兴.  相似文献   

16.
《科学咨询》2009,(11):I0001-I0001
建设"五个重庆",是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政府在新形势下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建设"五个重庆",科学发展观是灵魂.因此,在"五个重庆"建设中,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学习中深化认识,在实践中创出特色.  相似文献   

17.
裙带是女子衣服的配饰,不是主要的衣着,但是附于裙裳之上仍然有着重要作用,既实用又美观,所以人们便用裙带来喻指女子的亲属,这些亲属因为女子的姻亲关系获得一定的好处.根据宋代赵升的考证,宋代专门有一类人通过做亲王的女婿获得一定的官职,民间戏称之为"裙带头官".其实,不仅仅是"裙带头官",宋代因为姻亲关系而得利的还有不少,北...  相似文献   

18.
采英拾贝     
《领导文萃》2013,(10):36-36
一个无知但充满社会责任感的人,可能还不如一个无知但没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因为前者会给社会带来更大的破坏力。——清华大学政治学副教授刘瑜,阐述知识与社会责任感中国的老百姓最恨的是"贪官",可他们心底最佩服的也是"官",如此矛盾的价值观正是官本位文化的千年杰作。  相似文献   

19.
乾隆十三年(1748年),人仕已47年的老臣张廷玉在漫长仕途上第一次遭遇了处分.这年九月,"皇家出版社"文颖馆修成了皇帝的《御制诗集》,进呈御览.皇帝翻阅一遍,发现了几处错别字,勃然大怒,遂命将大学士、文颖馆总裁官张廷玉等三人"交部议处".这是张廷玉有生以来第一次被"议处",虽然处分不重,已足使他惊心.  相似文献   

20.
正【策划人语】如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一样尸位素餐、为官不为的懒官,古今中外并不鲜见,但让一国总理因之而拍了桌子痛斥,可见时下的懒官懒政已经严重到了何种地步。可以说,官员的贪污腐败与懒政成了当今官场上存在的两大恶疾。从某个角度来说,懒官懒政也是腐败。如果说贪污腐败是危害社会的"致命伤",那么,懒官懒政则是"慢性病"。不管是"致命伤"还是"慢性病",都会危及到党和国家的健康肌体。懒官懒政不仅极大地损害党和政府的公信力,而且严重损害党的先进性。更重要的是懒官懒政的存在,会不停地制造着群众与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