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84-87
文章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对范围副词光的特征进行了细致分析,得出光除了限定范围,还具有强调作用,常带有说话人较强的主观化倾向,多用于表达不满、抱怨等消极感情。与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搭配时,光标示句子焦点,充当焦点标记,同时在语义上存在besides和except之分。此外,光与不同的结构组合时,辖域也有所不同,与句首名词或名词短语、动词或动词短语组合时,辖域为相应的名词性成分、谓词性成分,但与主谓短语组合时,辖域则由具体的预设信息而定,此时光的辖域即为句子的焦点。 相似文献
2.
麻爱民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257-259
汉语"数量名"结构的来源问题是学界争论的焦点,迄今为止大致有"移位说"、"插入说"和"类推说"三种不同观点。我们运用历时比较法证明"类推说"不可取,"移位说"和"插入说"各持一端的说法不够全面,是"移位"和"插入"的共同作用成就了"数量名"结构的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3.
李斌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31-35,60
考察了《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中"都"类范围副词的分布情况,42本方言词典中收录的"都"类范围副词共54个,"都"基本上是一个南北通用、方普共用的范围副词,除"都"外,某一方言区不存在占绝对优势的通用"都"类范围副词。 相似文献
4.
罗聿言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Z2)
本文着重考察现代汉语中以外文字母作为构词材料的“新借形词”。文章首先从划分词的层级来检验借词,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提出现代汉语新借形词的划分标准;然后将文字划分为直线和曲线两大文字书写系统,试图通过比较说明现代汉语新借形词的“新”之所在,以及它有可能给现代汉语带来的构词、语音等方面的影响,并简要说明对待这种新的语言现象所应持的态度。 相似文献
5.
谢洁瑕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6(1):52-55
本文以兼词“诸”为例,证明兼词在古汉语虚词中自成一类。文中笔者讨论了“诸”的几种用法:相当于“之于”的语法结构和语法功能;用于句尾,相当于“之乎”,表疑问或反问语气;在一些句子中,“诸”用在不及物动词之后,只能训释为“于”;有时,“诸”与“乎”连用,“诸”只有代词作用,失去了语气词作用。 相似文献
6.
杨广甫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0(4):54-56
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实施现状,指出了国家赔偿法本身存在的确认程序多余、缺乏强制执行措施、国家赔偿的范围过窄等缺陷。重点就国家赔偿的赔偿范围,从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行为范围和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侵权损害的范围两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张莹莹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4):73-77
考察近年来使用较为广泛的对外汉语初级教材,可以发现汉语被动句教学中存在着过分重视"被"字句作为一种特殊句式的教学,且对"被"及"被"字句的解释不当,对无标记被动句的教学地位和意义重视不足,没有对标记与无标记被动句进行语义、语用区分,练习中有效练习太少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中立足于近年来的一些研究成果,作者认为教师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培养学生主动发现、自主学习的能力;必须重视语用练习,增强有效性;研究上要加大力度,扩大视野;教材编写上应科学排序,化整为零。 相似文献
9.
范围副词的语法功能和语义特点都比较复杂,范围副词的习得对越南留学生来说是个难点。文章采用语料库语料的考察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越南留学生习得汉语范围副词都、全、只、就的偏误情况,分析产生偏误的原因,并提出教学建议,以期提高对越南留学生汉语范围副词的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0.
伍金辉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7,(1):151-154
通过研究现代汉语中表数量或程度的疑问代词“多”“多少”“几”“好”“偌”的使用情况,发现它们与程度副词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并且探讨了程度副词转变为表数量或程度的疑问代词的规律。 相似文献
11.
现代汉语领属范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晋利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1):83-86
领属范畴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对领属关系问题进行系统、详尽的探讨 ,不仅有利于描述和解释汉语领属范畴的独特表达方式 ,而且还有助于对外汉语教学和机器对自然语言的处理。以往人们对领属问题也有所研究 ,但由于理论方法的局限 ,只单纯注重从句法上进行分析。其实领属范畴除了句法还涉及客观世界、语义诸方面内容。采用认知语言理论 ,从认知角度进一步研究领属的语法特征 ,可以更好地探讨现代汉语领属范畴的本质。 相似文献
12.
韩启振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1):51-55
对近年来网络中出现的大量含高量或极量语义的词语进行句法语义分析后发现:表达极高量语义的手段主要有状位、定位成分表达极高量,补位成分表达极高量,谓语中心自身表达极高量三种;所表达的量的类型主要为动作极高量、心理极高量、性质极高量;部分极高量词语具有视觉、听觉、动感等形象色彩意义。从新闻学、传播学、社会心理学理论可知,新闻事实的罕见性、语言传播策略、网民去个性化心理是这类词语出现的主要动因。 相似文献
13.
王红生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69-77
基于语用和语言的互动关联,语用上的强调可能会渗入语言而成为语言自身的构成部分,语言会用某些显性语法形式标志被强调成分并使其范畴化。意义制约着汉语语词的历时流向,其主要表现之一是有相同或相似语义特征的语词往往会呈现为相同或相似的演变趋势。汉语的增量语词有通过语法隐喻、从其他认知域投射到言域中演变为强调标记的可能。这可通过增量语词的基本类型,如持续量语词、延及类语词、复加类语词的某些演变范例给以说明及解释。汉语的虚化成分并不单纯,从增量语词演变来的诸强调标记既有作用上的相似性,也有价值上的对立性,造成对立的主要原因是诸强调标记从它们的源词那里继承了某些特征,并且可能演变出了新特征。 相似文献
14.
近代汉语词语杂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都兴宙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9(1):99-102
本文以现代青海方言话的语料为依据 ,考释了近代汉语中一些常见词语的意义 ,以期为近代汉语专门词典及大型词典的编纂与完善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15.
概略语是语言中由音节较长的固定说法经过压缩、截略或统括而形成的词语。概略语是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催化语言结构产生的偏移性变动,是汉语词汇发展的总趋势对语言结构的选择,是人类的语言认知能力对复杂信息传播采取的有效策略。构造概略语应坚持区别性原则、规范性原则和俗成性原则。概略语的深入探讨对于当代汉语的研究具有重要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6.
刁晏斌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4):35-37
本文指出了词使用范围缩小的两种情况,分析了造成词使用范围缩小的原因,即同义替代,具体涉及到外来词、简缩词、海外汉语词语、方言词语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王艾录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8,28(3)
汉语教材中的知识内容按其数量可分为开放性的和封闭性的两类,教材在介绍它们时所采用的对应方法一般是举例法和穷尽法。但是通行《现代汉语》教材存在忽视量观念的倾向,在介绍许多封闭性的知识内容时一味采用举例法,这使学生读者误把封闭性的知识内容当作开放性的知识内容,其后果是严重的。克服这一方法论缺点,可使教材质量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8.
聂小丽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1,31(2)
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被动式释文有以被作形式标记的,也有不含被的;它既可以充当释文的主干部分,也可以充当定语、状语成分;被动式释文的运用体现了词典编撰的简洁性、对应性、一体性等原则,同时它也是释义的一种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曾昭聪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2):16-18
汉译佛经是汉语史研究的重要语料,尤其是汉语词汇史研究的重要语料。中古佛经中表示性行为的委婉语如交通、交会、接、通情、同房,可以在词义和始见年代上供汉语词汇史研究者和辞书编纂者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