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首又见他     
那天,我正聚精会神地在电脑前忙着输入资料,忽然感觉有人进屋坐到了我左侧的沙发椅上。我没在意是谁,直到左耳灌进了一声“应老师”,我扭头一看来人,诧异万分,思绪不禁飘到了五年前……  相似文献   

2.
1.表扬“爸爸,老师今天表扬我,说我抬头仰望的样子角个天文学家。”“真的吗?当时你干什么啦?”“在考试。”2.这样的题我没法答小张沮丧地走出考场。有人问他考得怎样。小张气愤地说:“哼!历史考我出生前的事,地理考找没去的地方,这样的题,我没法答。”3.经理等秘书香师给学生市置7作文参试题目:《假如我是一个经理》。学生门一个个紧张地初笔写起来,暗自一个男须及拟着手,靠在椅子上。老师阿:“你为什么不寻?”学生神气十定地说:“我在等秘书。”4产喻一秀才培画试,日便化都不已,妻D慰Z日:“着伽作文细此2难,好似…  相似文献   

3.
首次听说汪国真老师,是我上初中时,我听到一句诗:“你的背影是帆,我的目光是河流”。“太美了”!我脱口赞叹。从此,“汪国真”这个富有诗意的名字,与李白、苏轼一样深深刻在了我的心中。那时我年仅十几岁。汪国真老师的诗有一种神奇的力量,你只要刚刚读到他的一两句诗,便能感受到他超凡脱俗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4.
毕婧 《女性大世界》2005,(11):50-51
见冯海的时候,我带了一个他的“粉丝”,还没等我开口,“粉丝”已经开始滔滔不绝地倾诉对冯老师的敬仰之情。从这个作品说到那个作品,冯老师只是含笑不语。  相似文献   

5.
去北京前,我通知了文,文说他来接站。火车抵达北京西站是早晨七点钟,可在接站Q我没见到文。正是隆冬,天很冷。我只好抱着希望等在接站口。这时,一位举着牌子接站的小伙子走过来,很客气地问我,“请问先生,您是武汉大学的王老师吗?”我微笑着摇了摇头。小伙子很礼貌地道了声对不起。接站口的人明显地稀落了,文没来,小伙子要接的那位王老师似乎也没来。我与小伙子的眼光撞在了一起,我们会意地笑了笑,并异Q同声地问对方,“他没来?”我们又笑了。于是,我们便像个熟人似的,一下子就走近了。小伙子问:“您去哪儿?”我说:“北…  相似文献   

6.
《老年世界》2013,(21):48-48
语文课上,小强趴在桌子上睡觉,这时老师提问他:“小强,你造一个疑问句。”小强不知所措:“老师,你是问我吗?”老师说:“很好,再造一个祈使句。”小强说:“老师我没听清,请再说一遍!”老师说:“下面,你再造一个感叹旬。”小强低着头说:“太难了!我不会。”老师说:“回答得很好,坐下吧。”  相似文献   

7.
交际俱乐部     
《现代交际》2005,(10):36-37
校园导演办法作文课上,老师叫起平时爱搞小动作、课堂纪律较差的晓刚,“你的理想是什么,给大家说一说。”晓刚一挺胸脯,答:“我想当个建筑师。”老师很有兴趣地问:“为什么要选择搞建筑呢?”晓刚一指长方形的教室,说:“假如我当上建筑师,我要把教室变成圆形的。”“为什么呢?”老师不解。“以后您再让我墙角罚站,那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8.
徐云 《华夏少年》2007,(11):69-71
说实在的,我只要与这帮“小家伙”溶在一起,粘在一起,没话可说,他们再也不在乎我是他们的老师了。这不,“娃娃脸老师”就是他们送给我的雅号。  相似文献   

9.
小时候,有几个“功成名就”的长辈常会拿他们的人生经历教导我。在长篇大论的开头,总有这么一句:“当年,我刚工作的时候,条件很艰苦……”接下来就是大家喜闻乐见的“困难-努力-成功”。二十年后,我做了老师,发现自己也会故作深沉地向学生讲述我的“奋斗”史。  相似文献   

10.
石菊 《老人天地》2014,(1):28-29
在我赴美探亲的日子里,有件事令我至今不忘。记得那是一个周六的下午,女儿对我说:“妈妈,今天你帮着照看孩子行不?我们想出去一下。”我爽快地回答:“没问题,放心好了。”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女儿和女婿驱车走了,房间里留下我和两个外孙女,我正在想:做点什么呢?“姥姥,我们做什么呀?”大外孙女马上问到。“看电视吧。”小外孙女提议。我知道两个孩子都很喜欢画画,常常自由自在地涂鸦,有时在画板上,有时还在自家的停车道上。“我们画画吧,像在幼儿园一样。”我像老师一样指挥着她们,“我们可以办个画展,让爸爸妈妈回来参观,你们看好不好?”两个孩子立马雀跃起来:“好,太好啦!”我们的画室只能设在厨房,其他的房间均铺着地毯。我将画画的调色盘、毛笔、彩笔、五颜六色的颜料全部拿了出来。而这些颜料真让我眼花缭乱,大开眼界,有的是装在锥形塑料瓶里,有的是巨大牙膏式的,也有精巧的小盒……我首先让孩子们坐好,我将调色盘分给她们,把不同颜色挤在调色盘内,然后在她们每人面前摆上可以涮笔的水杯,再分给每人一些白纸。“开始画吧,我们比一比看看谁画的最好。”此刻房间真的安静下来了,两个孩子乖乖地坐在桌前,发挥着自己的想象,创作起来。这是极为难得的时刻,我暗自庆幸自己教育有方。大孙女5岁,在幼儿园里经常进行画画和着色练习,所以能够独立画出较为完整的图画,比如画面上有太阳、彩虹以及小动物,而老---4,,才3岁,纯属漫无目的地进行创作,将不同的颜色叠加在一起,一层一层地在画纸上涂呀,抹呀。看着孩子们作画,我也借此机会涂鸦一下。记得我小时候,很喜欢画画。一次,生了一场大病,久病不愈,后来父亲为我找到一位老中医,喝了三服汤药,竟然明显地好了起来。病愈后,父亲让我画了一个硕大的彩色寿桃,送给老中医,老人非常高兴。为此父亲确认我在绘画上有天赋,还为我找到了一位画画老师,教我学艺。但没想到“文革”来了,父亲被关进牛棚,我们的噩梦开始了。“姥姥,我的颜色没有啦!”老二的叫声打断了我的思绪。天哪!老二画得太快了,一张纸一张纸涂画着奇怪的图案和颜色,几乎是把调色盘上的颜色转移到了白纸上。“我帮你。”我说着,又将不同颜料浓浓地挤到调色盘里。孩子们仍在天马行空地胡乱地画着,  相似文献   

11.
我会学 句型展示: 中午放学回到家,我发现红领巾脏了,忽然想起老师说过的话:“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我决定自己来洗红领巾。于是我打了一盆清水,把红领巾放在水里浸湿,然后把红领巾捞上来,撒上洗衣粉,用双手使劲地来回搓。  相似文献   

12.
尊敬的Bok校长……各位老师,各位家长,各位同学:有一句话我等了30年,现在终于可以说了:“老爸,我总是跟你说,我会回来拿到我的学位的!”我要感谢哈佛大学在这个时候给我这个荣誉。我终于可以在简历上写我有一个本科学位了,这真是不错啊。哈佛的校报称我是“哈佛大学历史上最成功的辍学生”。  相似文献   

13.
老来扮俏     
歌子 《老年世界》2008,(2):32-32
最近,在几个朋友的撺掇下,我报名上了老年大学。想不到,老年大学开设了“中老年自我装扮”课。在老师的生动讲述中,多年来甘当“婆婆”的我,竞对“扮俏”也动了心:想当年穿着补丁裤能神态自若满街走的人,今天也能放胆来学装扮?  相似文献   

14.
情同手足     
《中国社会导刊》2008,(16):14-15
镜头一:没有他,我的命就没了 地震前,向孝廉是漩口中学初三5班的学生:现在躺在病床上不能动弹。她说,地震发生时自己在3楼的教室上课。“当时化学课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突然整个教室晃动起来。老师慌忙喊我们跑,我们就争相往门外涌。”跑到走廊上时,她感觉天旋地转,站立不稳。跑到一楼时,就有楼顶的水泥倒下来,“噗”的一下压在她身上。“我心想完了,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相似文献   

15.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兴趣是培养多种能力的前提,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兴趣不仅能促进学习质量的提高,而且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在科学教学中,生动活泼地学习常识以至从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无题     
谈若波 《老年人》2009,(6):47-47
毕业考试前,老师给班上同学上辅导课,指出哪些功课须重点复习。我因病缺课,后借来一位同学的课本看,只见课本上标有许多的“重要”、“非重”字样,于是我便专攻“重要”,舍弃“非重”:考试成绩出来了,我考得一塌糊涂,找那位同学询问原因,原来他在课本上标的“非重”是“非常重要”的意思。  相似文献   

17.
作文讲评”是老师批改作文后,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优点和不足进行评价,指出成功之处、问题所在以及努力方向,以达到发扬成绩、克服不足、取长补短的目的。“讲评、讲评”,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评,学生听。这似乎已经成了一种定式。至于这效果如何,结果怎样,人们考虑得并不多,可老师们的怨言却越来越多:什么“作文批改工作量大”,“学生不爱动脑筋”,“学习主动性不强”,“学生写作水平没长进”等等。面对这种情况,我在“作文讲评”方法上作了这样的尝试。  相似文献   

18.
魏剑美 《老年人》2008,(8):14-14
“爷爷奶奶,我今天跟老师写了申请,我要做一名学校的奥运形象大使!”8岁的小侄儿放学回家,兴奋地向爷爷奶奶报喜。  相似文献   

19.
我女儿在市里一所颇有名气的小学上三年级,成绩不怎么样,嘴巴却很能说,每天叽叽喳喳的,像小麻雀一样,把她班上的事情一件一件地说给我听。她特别爱讲老师的“坏话”,从她的话里我“认识”了她班上所有的老师。“我们班老师个个都会扔粉笔头,数学课的李老师扔得最准,谁上课做小动作,他一个粉笔头扔过来,保证不会  相似文献   

20.
微微一笑     
《金色年华》2008,(9):27-27
上自习的时候,大家都在复习。突然。一个GG轻声对邻座的MM说:“我刚背会几个单词,你帮我默一下吧。”MM不想默。GG就求她:“你默我吧,默我吧!”结果,MM烦了.大喊:“老师,你看我不想默他,他非要我默。”顿时,整个教室鸦雀无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