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度戒是瑶族地区最为重要的宗教仪式之一.在过往有关瑶族度戒仪式的研究中,学者们都将研究视角集中在仪式中的男性身上,而对于仪式中的女性关注少之又少.此种研究盲区不仅使我们难以窥探度戒仪式的全貌,同时也是对在仪式中扮演一定角色的瑶族女性的不重视.基于此原因,本文以广西宁明县海渊茶场一个瑶族村寨的度戒仪式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度戒仪式的过程展现,从中探讨仪式中不同年龄层的女性角色,从而达到真实、全面展示仪式及客观评价仪式中女性观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4.
彭兆荣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0(5)
治民族研究,民族叙事中"结构"必然是民族志的核心问题;而族源性纪念和祭祀仪式不仅成为一个民族叙事、表述和传承的"原生形式",而且具有与众不同的特质.敌以瑶族的"还盘王愿"祭祀仪式为例,借用人类学仪式理论,对瑶族仪式叙事的"根范式"进行分析;试图证明:任何一个民族重要的代表性仪式都存着特定的"原型结构",它既是存在,也是叙事,更是本色. 相似文献
5.
度戒是瑶族同胞男子一生最重要、最隆重的成人传统礼,同时也是瑶族祖先流传下来对族人进行道德、族规、族史、礼仪教育的传统方法。因此,度戒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本文试图从教育学的角度分析该仪式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6.
"度戒"是滇东南蓝靛瑶表达生活知识的结构性仪式行为。在国家主流意识和多元文化的影响下,瑶族民间"度戒"仪式很难续持传统的结构边缘,仪式嬗变为交融传统价值和现代工具意识的表达性行为。人们将传统的成年礼"度戒"仪式结构化地发展成为增光家屋"脸面"和抬显家人地位的"夸富"行为,结构化的"度戒"仪式被人们"反结构"地改造成服务于提升家屋地位的工具。 相似文献
7.
瑶族度戒是瑶族道教的传度仪式。本文通过分析瑶族度戒所蕴涵的道教思想 ,考察瑶族度戒十戒戒条的道经根据 ,认为瑶族度戒是道教授的传承和衍化。瑶族度戒源于早期正一道的授科仪 ,瑶族度戒仪式中的诸多道教因素 ,反映出瑶族宗教道教化的特质。道教在瑶族社会的传播及其与瑶民族文化相结合而发生的衍变 ,通过在瑶族社会具有深远影响的度戒可以得到说明。度戒作为瑶族吸取道教思想而形成的仪礼 ,在瑶族社会中发挥的宗教功能 ,具有深刻的人类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壮族师公又称“三元教”或“梅山教”,是一种在原始“越巫”的基础上整合傩、道教、 佛教等外来宗教文化因素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古老民间宗教。近年来,壮族师公以其独特的内隐意蕴和 外显形式引起了海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是作者为了揭开师公渡戒仪式的神秘面纱而实地考察的真实记 录。 相似文献
9.
乳源瑶族每年定期开展“拜盘王”仪式活动和庆“十月朝”文化旅游节乐舞展演活动,相关活动生成庙内仪式实践和庙外文化展演的双重场域。庙内仪式场域受庙外文化展演场域影响,仪式传统性被削弱,“拜盘王”仪式在现代-传统、国家认同-民间认同、博弈-妥协等语境下发展变迁;同时,当地政府为促进文化保护和经济发展互利共生,对民间认可的传承人与非遗保护制度认可的代表性传承人身份采取双向认同策略。两个不同展演场域在为非遗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的同时,也彰显矛盾和张力。 相似文献
10.
跳盘王是广西大瑶山地区瑶族传统的宗教仪式。在这一传统仪式的背后,“情”与“怵”交织于仪式主体、客体和媒介三个符号关系之中。本文在全面阐述瑶族师公跳盘王的基础上,从人类学的角度,初探跳盘王仪式所具有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潘艳勤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6):78-85
中国壮族和越南岱族是有亲缘关系的跨国民族.布岱(po4 tai2) 是中国壮族和越南岱族众多支系中的一支."(弄下)桥"(loη4 kiu2)是每一个布岱人必须经历的一个重要的人生仪礼,与当地"不落夫家"婚俗有密切的联系."(弄下)桥"是已出嫁的女儿生头胎孩子或怀孕之后正式"落夫家"的仪式,同时,又是男方家庭正式承认和接受这个媳妇的仪式. 相似文献
12.
越南的彝族及其历史文化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彝族是我国西南地区跨境而居的古老民族之一。在我国 ,彝族共有 6 57万多人 ( 1 990年 ) ,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四川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在越南、泰国、缅甸、老挝等国家均有彝族分布。中国和越南山水相连 ,壮、汉、傣、彝、苗、瑶、哈尼、拉祜等民族跨境而居 ,往来不断。根据越南已经发表的调查资料 ,越南 54个民族中属于藏缅语族的有 7个民族 ,分别是 :贡族 ( 1 2 6 1人 ,分布在越南莱州省孟牒和奠边县 )、哈尼族 ( 1 2 4 89人 ,主要分布在越南莱州省孟牒、封土县和老街省巴沙县 )、拉祜族 ( 531 9人 ,主要分布在越南莱州省孟牒县北… 相似文献
13.
张有隽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5(3):82-86
对越、老、泰、缅各国的人口分布、支系与称谓、来源和迁徙作了详细的讨论,迁徙海外的瑶族主要集中在这四个国家,且只有盘瑶和蓝靛瑶等2个支系,他们都来源于中国.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西北弓村"转灯"仪式的实地研究与描述,分析了仪 式在社区社会资本创建中的意义,认为社区民间仪式促进了居民之间的交往与沟通,有利于提高居民的参与、合作水平和自组织能力.文章同时指出,社区仪式的衰退会造成社区社会资本的缺失,只有通过仪式创新或创建其他形式的组织或活动,才能从一定程度上弥补这种缺失所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南朝任昉《述异记》中记述的"盘古国",应是岭南历史上越人建立的古国之一.往昔学者对任昉《述异记》中说的"盘古国",多是从"神话盘古国"的角度来研究,未有人从"历史盘古国"的角度来探讨.笔者经过对相关材料的分析以为,盘古国与苍梧国一样,是岭南越人建立的众多古国之一,是盘古国民众最早创造了盘古神话,其神话来源于他们生活经历的回忆."洪水遗民"是盘古神话的核心内容,是发生在最后冰川期洪水泛滥成灾的历史回放;神话中的"垂死化生"应是岭南越人"碎胎化生"、"吃人葬骨,灵魂再生"观念的反映.考古发现的"肢解葬",应是"吃人葬骨"之俗的具体表现.《述异记》中所指的盘古国不是苗瑶族所建,而是岭南的原住民族越人及其先民所建立. 相似文献
16.
"家西番"地区祭灶神习俗的象征符号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西番"人的民间灶神信仰呈现了藏民族传统习俗与汉式灶神观念融合为一体的特色.本文拟从"家西番"人祭灶神习俗的象征符号意义入手,探索在民俗文化现代化进程中"家西番"民俗变异融合的规律,思考"家西番"人作为一个特殊的族群,如何实现族群的认同和加强自我主体性的意识. 相似文献
17.
18.
对于中国古代文献记载的秽人和貊人 ,历来都有不同的见解。本文以考古资料为基础 ,结合对不同时期文献资料的考证 ,提出秽人和貊人在先秦时期应是两个人类集团的称谓。将公元前10 0 0年到公元前 3世纪东北亚系青铜文化分为两个主要系统 :一个系统分布在辽西和辽河流域 ,应是先秦时期貊人所创造的文化 ;另一个系统分布在辽东、吉长地区和朝鲜半岛 ,应是先秦时期秽人所创造的文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