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见 《中华魂》2016,(4):66
我国自古是一个农业国,因而对水资源和水利工程历来都十分重视。《水经》是我国第一部记述河道水系的专著,大致成书于东汉时期。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公元466或472?—527),以为《水经》作注的形式,形成《水经注》这部水系地理巨著。与前者相比,更为丰富,更具科学性,因而成就更大。一是《水经注》更加详尽、全面。据《唐六典·注》称《水经》记载河流137条,一水一文,所记水道繁简不等;《水经注》  相似文献   

2.
评《三峡》     
《三峡》是从《水经注》卷三十四《江水》篇中节选的,是对《水经》中“又东过巫县 南,盐水从县东南流注之”那一条的注。由于注文内容丰富,描述生动,使它成了一篇绝妙 的散文。“江”在我国古代专指长江,《江水》写的是长江水流的风貌。长江流入四川盆地 后,曲折向东穿过横亘前面的巫山山脉流向湖北省,造成许多峭险的峡谷。其中最著名的瞿 塘峡、巫峡、西陵峡,就是我们所要谈的“三峡”。  相似文献   

3.
关于郦道元撰著《水经注》的原因,学界只有只言片语的触及,尚缺乏专题探讨。郦道元撰著《水经注》之因源于自己的地理情结与学术追求,即在于他钟情于地理,深爱于山河;补救《水经》粗陋简略之失;勘正《水经》等前人地理著作之谬误。  相似文献   

4.
今人多以蒲圻石头关为“赤壁之战”的发生地,但通过大量史料与实地考查,当年鏖兵的古战场应在江北黄州。蒲圻石头关山色不赤,且《水经》不载,所谓“赤壁”系后人附会;它的地理位置(地处长江南岸)、与洪湖乌林的地理方位,均与历史记载不合。而黄州赤壁不仅为历代文人作为赤壁战址来吟咏,其地理地貌也与史志有关三国大战的记载相符。汉人桑钦《水经》中有黄州“赤鼻山”的记载,“赤壁”当由此而来。  相似文献   

5.
《徐霞客游记》作为日记体游记散文,虽然是一篇篇、一节节、一段段分列成文,但它既不是散文选集或汇编,也不是单篇分类编集,而是一部完整记述游踪、游历、游观、游感及其科学发现的专著。其结构的完整性、条理性、层次性都充分显示了极具特色的结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6.
赵策《触龙说赵太后》原为《触詟说赵太后》。据《史记·赵世家》和一九七三年出土的马王堆汉墓帛书《战国策纵横家书》中“触龙言愿见太后”句,改“触詟”为“触龙”。《触龙说赵太后》作为历史文献,被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和司马光分别全文(仅改动几个字)引入他们的历史巨著《史记》和《资治通鉴》;历代的古文编选家也把它编入古文选集。历代学者对它作了有益的研究,是一篇定评的佳作。但是,对这篇优秀的历史记事散文的主题,仍有不同看法。笔者仅就这个问题,作如下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茅盾同志的散文《白杨礼赞》是有口皆碑的名篇,现在编入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雷雨前》,也是一篇文情并茂、脍炙人口的抒情散文。这篇散文大约是在一九三四年写的,曾收在《速写与随笔》散文集里。“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已闯进中国,人民残遭蹂躏,而国民党蒋介石却实行卖国投降政策,叫嚣“攘外必先安内”,推行法西斯反动统治,对中国共产党、进步团体和进步力量,实行残酷的反革命“围剿”。  相似文献   

8.
我不研究历史地理,这篇短文的本意,重在对《尚书·禹贡》荆州一段文字的解释;但解释这段文字又离不开实地的考证,因而对实地也不得不认真探讨。一夏水《楚辞·哀郢》:“去故乡而就远兮,遵江夏以流亡。”楚国人当时东向流亡,是通过江与夏两条水道的。1957年在安徽寿县发现楚怀王六年发出的《鄂君启节》,所记自郢都至鄂话的水道正是两条,北为县水,南为大江。《水经》卷三十二:“夏水出江,流于江陵县东南。又东过华容县南。东至江夏县云杜县人于两。”都道元注:“江津豫章D东,有中夏回,是夏之首江之记(按,似应作论,江别出为…  相似文献   

9.
《爱国学者顾炎武》是一篇传记性散文,最初发表于一九六二年二月七日《人民日报》,后收入《学习集》。《学习集》所收辑的文章,包括了作者从一九六一年八月到一九六二年八月“所写的和讲的一些东西,时间是一整年”(《学习集·自序》)。同时收入这个集子的传记散文,还有《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史学家万斯同》等。文章共二十四个自然节,可分前后两大  相似文献   

10.
对于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作《荷塘月色》,论者甚多。有人判定这是一篇写景散文,也有人认为是一篇抒情散文,还有人说,作者是以欣赏荷塘月色前后心情的变化为经,以对荷塘月色景物的描写为纬,来构思这篇散文的。 以上诸说,都不难从作品中找到例证,都有一定道理。不过,我以为《荷塘月色》就其终极意义而言应是一篇哲理散文,它所演绎的是一种人生生存的智慧;或者说,它简直就是对叔本华人生哲学的一种形象表述;反过来说,叔本华的人生哲学是朱自清《荷塘月色》的哲学原型。 《荷塘月色》的艺术构思是独到的。它通篇主要是写景,但却以一句点明心境的话——“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开篇;接着“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于是“沿着荷塘”走去。这种开篇方法在中国古代写景散文中很难找到前例。不少研究  相似文献   

11.
《匆匆》是朱自清的一篇著名散文,它以文笔优美、寓意深刻而广为传诵。而面对这样一篇经典的美文,该如何来指导学生学习呢?  相似文献   

12.
成书于元魏中后期的郦道元所著《水经注》一书,在为《水经》作注的过程中,博采群书,以丰富多样的文献资料来注释经文,将文献典籍、民间传闻与实地考察互相印证,尤其是运用文字学知识,把地理名称的文字辨析(包括音、义、字形)与地理考证结合起来,形成《水经注》一书独特的注疏方法。  相似文献   

13.
茅盾三十年代以故乡乌镇一带为背景的乡土散文,是茅盾文学宝库中一笔可贵的财富。所谓“乡土散文”,是指以家乡社会为背景,以故乡的人、事为题材的散文。茅盾的乡土散文,是三十年代中国农村社会的缩影,也是南方一隅城乡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虽然这一篇篇散文所触及的仅仅是人生的一个侧面,社会的一角,是普通的一个场景,但是“通过这一角却反映了时代的特征和全貌”。茅盾的乡土散文是杂取故乡五光十色的世象作为题材的,从整体考察,大致有三种类型。一种是乡村型,如《乡村杂景》、《陌生人》、《大旱》、《戽水》、《桑树》等。在这些散文中,茅盾着力描绘三十年代乌镇农民生活的艰辛,并通过某种象征手法揭示其根  相似文献   

14.
巴金1941年3月在重庆写了《爱尔克的灯光》,事隔不到一年,1942年2月在桂林又写下了《灯》。这两篇散文一脉相承,都以灯光作为线索,都写到了传说中的哈里希岛上的“长夜孤灯”。现在,《爱尔克的灯光》选作了《大学语文》的教材;《灯》选作了《中学语文》的教材。教学中,师生对这两篇著名散文都是很喜爱的。下面试根据我教学的体会对这两篇散文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作些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选自《战国策·齐策》。这是《战国策》中的名篇,是一篇短峭有力而又曲折多姿的优美散文。据《史记》:邹忌,又称驺忌子,是一个能言善辩的策士,曾经利用鼓琴劝告齐威王,得到赏识而重用,被任命为相。战国时代,游说之风很盛,然而游说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向国君直率进谏是有危险的,有时甚至可能带来杀身之祸。《韩非子·说难篇》就大讲游说  相似文献   

16.
《画梦录》连《代序》共收十七篇散文,只是八十多页的小书,但却风靡一时,获得1937年大公报文艺奖金,“成为当时散文的经典.”《大公报》“文艺奖金”评选委员会指出:“在过去混杂于幽默小品中间,散文一向给我们的印象多是顺手拈来的即景文章而已.在市场上虽曾走过红运,在文学部门中,却常为人轻视.《画梦录》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制作,有它超达深渊的情趣.”堪称当时散文的优秀代表作.《画梦录》在卅年代多次再版,广为流传,一个重要原因是,《画梦录》描画了作为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深沉的寂寞,  相似文献   

17.
老舍的《散文重要》收集在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笔谈散文》,也收集在他的((小花朵集》。这篇谈“散文重要”的文章,本身便是一篇言简意明清新朴素的散文。全文不到二千字,却就散文的重要性,散文的特点,写散文不难,散文是其他文学作品的基础等等几个  相似文献   

18.
彭荆风同志的《驿路梨花》,是一篇文情并发的散文佳作。它通过“我”在哀牢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作,赞颂了我们伟大祖国的时代特征——雷锋精神大发扬,“毛泽东思想代代相传”。文章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强。如何对初一学生讲授此文,我提出两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引导学生把握散文的结构 凡是优秀的散文,部非常讲究结构艺术。散文职材最广泛,表现手法最灵活,因此,结构灵活多样,变化无穷。《驿路梨花》这篇散文也不例外。在教学时,为了使  相似文献   

19.
郦道元的《水经注》弥补了《三国志》没有地理志的缺憾,大体承袭了《水经》的写作思想,全书涉及到的三国史事,详于曹魏,略于蜀吴。城市是区域的中心和地域文化发展的引擎,《水经注》为我们展示了三国时期城市文化地理发展的靓丽景观。  相似文献   

20.
在先秦诸子中,庄子的散文艺术性最强。这一点,鲁迅先生早已精辟地指出:“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 《庄子·内篇》的首篇(《逍遥游》是一部《庄子》的纲领,也是庄子散文的代表作。 所谓”逍遥游”,就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精神自由。在这篇最能代表庄子思想艺术特色的哲学散文中,他极力鼓吹“无所待。否定“有所待”,宣扬虚无主义的人生观,以达到逃避现实斗争的目的。庄子不满现实,认为人生是痛苦的,但又无可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