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国际新闻     
<正>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签署经贸合作协定5月17日,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傅自应同欧亚经济委员会执委会主席萨尔基相及欧亚经济联盟各成员国代表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共同签署经贸合作协定。协定范围涵盖海关合作和贸易便利化、知识产权、部门合作以及政府采购等13个章节,包含了电子商务和竞争等新议题。该协定是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在经贸方面首次达成的重要制度性安排,标志着中国与该联盟及其成员国经贸合作从项目  相似文献   

2.
中俄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两国深化合作是应对政治和安全挑战的需要,实现各自发展复兴的需要,也是促进世界和平稳定的需要。近年来,随着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持续发展,两国经贸合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呈现出不少新亮点。但总体看,中俄经贸合作规模相对有限,结构有待改善,发展水平与两国政治关系还不协调,与两国的潜力还不相称。进一步拓展经贸合作领域,稳步提升相互投资规模,推动两国经贸合作深入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战略任务。要增进共识,扩大战略和利益的契合点;把握重点,进一步拓展关键领域合作;互利共赢,发挥金融合作的带动作用;多方合力,促进多层次的沟通交流,以中俄经贸合作的硕果,带动两国经济社会发展,为推动世界经济强劲、包容、可持续增长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3.
1994年5月30日,《关于俄罗斯联邦主席访华新闻公报》指出:中俄经贸关系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双方愿意充分利用两国作为邻国的地缘优势和经济互补性,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和扩大各个领域的合作,“使之达到同中俄睦邻友好关系和两国经济潜力相适应的更高水平”。在1995年6月李鹏总理访俄期间签署的《联合公报》中,中俄双方再次强调要努力使中俄在经贸和科技领域的合作过渡到与两国政治关系和两国经济潜力相适应的新阶段。本文拟就中俄经贸合作的基础和现状、中俄两国的政治关系以及和中俄的经贸关系的潜力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4.
2005年11月18日,中国政府和智利政府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智利共和国政府自由贸易协定》(以下简称《中智协定》),这是继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协定签订以来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二个自由贸易协定。本文就《中智协定》带来的机遇及河南省应如何进一步开发与拉美经贸合作潜力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5.
杨梅 《经营管理者》2013,(16):26+23-26
随着桂台经贸文化合作论坛的的不断身日开展,广西与台湾经贸往来越来越多,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和《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使桂台经贸合作进入一个新时期。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浪潮中,区域合作成为了广西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随着桂台经贸合作的不断升温、泛珠经济区合作、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不断发展壮大,桂台经济的合作成为了拉动广西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两地通过实施战略改进,开展品牌建设,推进效益双向覆盖,使桂台合作走出一条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6.
冷战结束之后,中国与欧洲联盟都有加强经贸合作的愿望,存在着加强合作的基础,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障碍,焦点在于对中国目前经济体制的理解、容忍、及进一步的改革,在此基础上发展双边关系将是相互有利的。 冷战后的欧洲联盟需要在强化内部经济一体化的同时,增强其对外的开放性,加强与外部的经贸合作。  相似文献   

7.
高层言论     
习近平国家副主席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在本世纪第二个10年,中国将进一步全面发展开放型经济,不断巩固同发达国家的经贸合作,继续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互利合作,深化和扩大同周边国  相似文献   

8.
中巴经济走廊是李克强总理于2013年5月访问巴基斯坦时提出的一条旨在加强中巴之间交通、能源、海洋等领域交流与合作,加强两国互联互通,促进两国共同发展的经济大动脉。原定范围北起中国新疆喀什、南至巴基斯坦瓜达尔港。鉴于新疆发展的现实需求和中巴经济走廊所承载的重大战略目标,本文建议进一步扩展中巴经济走廊的空间范围,将新疆及周边省区分为先导启动区、扩展联动区、核心支撑区和辐射共振区,从而形成借全国之势,举全疆之力,共同推进中巴经济走廊新疆段建设的良好工作格局。  相似文献   

9.
《经营管理者》2008,(11):6-7
中国金融稳定对世界做贡献;美欧将成全球经济“重灾区”;IMF拟援助巴基斯坦和白俄;15国首脑共谋救市;美实体经济遇“严峻时刻”;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新疆喀什与巴基斯坦北部地区山水相连,随着人员的往来和思想的传播,该地区逐渐形成了多民族、多宗教的社会人文环境,增强边境民族的祖国认同感也成为维护国家完整统一、增强边疆社会稳定和发展边疆经济文化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张建全 《经营管理者》2009,(20):199-199
中俄两国是友好邻邦,双方有着漫长的国界线。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之下,中俄两国加强经贸合作,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有利于促进两国关系的发展,也可以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中俄两国经济有着很强的互补性。本文主要分析中俄经贸合作中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并根据这些因素做出一定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崔连标  孙欣  宋马林 《管理科学》2016,29(1):147-160
新丝绸之路是中国当前实施的一项重大的对外战略,而贸易畅通是中国推进该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中国已经宣布将积极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同商建自由贸易区,激发区域合作潜力。 为探讨贸易自由化视角下新丝绸之路战略的经济影响,采用全球贸易分析模型进行定量分析,以新丝绸之路建设的核心区(中国和中亚五国)为分析对象,从实际GDP、居民福利、进出口贸易和产业结构等方面,对中国与中亚五国开展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的效果进行评估。 研究结果表明,①新丝绸之路推进会给沿线国家带来不同的经济增长效应和福利改善效果,是一个共同繁荣和发展的战略。受益于关税减免,中国和中亚五国总GDP增长0.011%,总的福利水平改善671.065百万美元。②新丝绸之路会显著提升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水平,改变参与国家的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通过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国向中亚五国出口增长31.402%,中亚五国向中国出口增长14.143%。③新丝绸之路战略的推进会带来复杂的行业分布效果,中国纺织业受益较大,但农业和电子设备制造业均会遭受一定的损失。与之不同,哈萨克斯坦钢铁金属业产出增幅最高,吉尔吉斯斯坦受益最大的是农业。 从贸易畅通视角推进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符合互惠互利的基本原则,中国应该全面客观地了解新丝绸之路战略的影响,针对那些受损严重的行业可能需要出台一定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未定稿     
《领导文萃》2013,(13):136-137
新型城镇化重在制度改革国家发改委中国城市和小城镇中心研究员易鹏提出,中国若要实现现代化,还需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有一定的中速水平的经济增长作为支撑。要想保证这种增速,必须在中国国内寻找内需潜力。而城镇化肯定是中国最大的内需潜力所在,但城镇化只能说是中国最大的内需潜力所在,却不是内需所在,要想从内需潜力  相似文献   

14.
付越超 《经营管理者》2009,(22):238-239
中国与东盟及东盟各国关系的快速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16年来,东盟已成为中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对双方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但是,双方经贸关系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矛盾,必须认真对待和解决。本文试图通过探讨中国东盟经贸关系发展的困境,进一步认识和明确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必要性,找寻到发展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关系的良好路径。  相似文献   

15.
刘琪 《经营管理者》2009,(16):139-140
世界主要纺织品出口国家(地区)有:中国、欧盟、土耳其、印度、墨西哥、香港、孟加拉国、印尼、美国、越南和巴基斯坦等。而这其中的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墨西哥和越南五国是发展中国家,在纺织服装业有同有异,各自有着自身的情况。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如何继续保持优势,从世界的"纺织大国"发展成为"纺织强国"。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不仅是中国扩大对外开放,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重大战略措施,也必然会对中国的经济贸易产生重大影响并带来深刻变化,并且作为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云南来说,也将是重大历史机遇。与此同时,既要重视通道、产业、贸易等硬件建设,同样要重视教育、科技、文化等软实力的建设,还应加速推进云南省高等教育国际化,增强与东盟国家间的相互了解和认识,推进与东盟国家间的经贸合作、文化交流,从而为提升高校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山东已把同韩国进行经贸合作做为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战略重点,使双方的经贸合作已经进入全面发展阶段。因此,我们有必要加以总结和进行理性的思考。几年来,山东同韩国开展经贸合作的情况可以大致归纳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以贸易为开端,带动投资,经贸合作呈加速度迅猛发展。第二,以沿海的青岛、烟台、威海为主,具有空间上的集中性,但逐步发散的趋向愈益增强。第三,商品贸易和资本流动呈较强的单向性,但已出现向双向性转化的趋势。第四,相互贸易的商品结构处于较低层次,但正在向高层次升级。第五,  相似文献   

18.
对俄经贸合作是哈尔滨市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在2013年8月《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沿边开发开放规划》通过审批,上升为国家战略、2014年8月《国务院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国务院35条)中提出“支持哈尔滨打造对俄合作中心城市”以来,“对俄经贸合作战略升级”在哈尔滨市对外经济发展乃至全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所显现的意义与作用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9.
目前巴基斯坦的政局大动荡,是国际和国内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由其独特的政治结构和五大矛盾长期积累造成的。巴基斯坦动荡有可能刺激新疆南部地区的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活动,对此中国应有充分的思想和预案准备。  相似文献   

20.
叶利钦时期,中俄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主要体现在政治和外交方面,普京执政后,俄罗斯为摆脱经济危机,对华政策将更多以经济利益为中心,鉴于此,当前加强哈尔滨对俄经贸合作不仅有利于哈尔滨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俄罗斯经济的复苏,而且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两国的政治关系。因此,当前加强哈尔滨对俄经贸合作应采取一些新的对策。(一)加快对俄出口生产加工基地的建设。(二)加强对俄远东地区的出口贸易。(三)抓住时机,开展工程承包和经济合作。(四)扩大进口,弥补能源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