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形成了一定的社会阶层,同时各高校的文化氛围也有所改变,这就对部分贫困大学生造成心理负担,常常由于自身原因无法正确对待这些问题,产生一些心理问题。有效处理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高校既要给予恰如其分的补助,还应致力于塑造良好的校园风气,通过正确的教育方式来帮助贫困大学生调整心理。  相似文献   

2.
方芳 《科学咨询》2010,(4):103-103
中职生年龄大多在十五岁至二十岁之间,这个时期是心理变化最为关键的时期,也是产生心理困惑、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日益突显,加强中职生心理辅导工作,全面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培养他们良好的精神状态、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已成为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本文针对中职生当前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及应对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中职生年龄大多在十五岁至二十岁之间,这个时期是心理变化最为关键的时期,也是产生心理困惑、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日益突显,加强中职生心理辅导工作,全面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培养他们良好的精神状态、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已成为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本文针对中职生当前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及应对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黎清 《办公室业务》2012,(9):188-189
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及其家属是一个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他们面临的医疗、心理、家庭、经济与社会歧视等方面的问题非常普遍,对医疗、心理和社会支持等方面的需求非常迫切,为他们建立完整的个人档案,以便及时准确掌握他们获得社会医疗救助、生活救助、心理支持以及与艾滋病传播相关的行为干预情况,从而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及时为他们提供综合关怀服务,对提高其生活质量、减少艾滋病相关死亡、遏制艾滋病的传播、保护广大的人民群众健康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陈萍 《管理科学文摘》2009,(21):180-181
独立学院大学新生心理问题有其独特性,产生原因包括学校、家庭、个人、社会等方面,应通过心理普查、心理咨询和辅导、心理素质训练来加强新生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当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问题已不再是社会、政府、学校、家庭和学生本人某一单方面的问题,而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从他们心理健康现状、产生原因、救助措施等方面进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研究,有助于完善社会管理,健全资助体系,解决心理问题,促进他们更好的成长成才,为社会主义事业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7.
职校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多种多样,其产生的原因也比较复杂,初中阶段学习生活的不良经历、教师以及家长的教育观念方式不当、普遍存在的社会认知偏见、特殊的时代和社会环境、特别的职业学校专业教育、特定的青春期年龄阶段和独特的身份,再加上一些职业学校所做的工作不尽如人意,都使得职校生的心理问题日益多样,更加普遍。通过实施科学的、有针对性的心理教育,这些心理问题是完全可以而且能够得以妥善解决的。这也说明职业学校的相关工作必然具有长期性、系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着重从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家庭教育以及个性心理四个角度探讨了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诱因。  相似文献   

9.
职校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多种多样,其产生的原因也比较复杂,初中阶段学习生活的不良经历、教师以及家长的教育观念方式不当、普遍存在的社会认知偏见、特殊的时代和社会环境、特别的职业学校专业教育、特定的青春期年龄阶段和独特的身份,再加上一些职业学校所做的工作不尽如人意,都使得职校生的心理问题日益多样,更加普遍.通过实施科学的、有针对性的心理教育,这些心理问题是完全可以而且能够得以妥善解决的.这也说明职业学校的相关工作必然具有长期性、系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  相似文献   

10.
胡静  汪严芳 《科学咨询》2007,(12):53-54
职校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多种多样,其产生的原因也比较复杂,初中阶段学习生活的不良经历、教师以及家长的教育观念方式不当、普遍存在的社会认知偏见、特殊的时代和社会环境、特别的职业学校专业教育、特定的青春期年龄阶段和独特的身份,再加上一些职业学校所做的工作不尽如人意,都使得职校生的心理问题日益多样,更加普遍.通过实施科学的、有针对性的心理教育,这些心理问题是完全可以而且能够得以妥善解决的.这也说明职业学校的相关工作必然具有长期性、系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  相似文献   

11.
袁绪林 《决策探索》2010,(24):56-56
劳务工(亦称农民工)作为城市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石化企业的多数工种都有劳务工的身影,由于各种社会原因,使这一群体产生了特殊社会心理问题,由这些社会心理引发的消极社会行为对社会及企业的稳定和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如果相关部门不予重视或者不给他们帮助,那么持续的心理压力和同工不同酬现象就可能引发他们产生各种不良的想法。因此,劳务工的心理问题尤其需要社会的关心和引导。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社会发展和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加,人们面临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由此引发心理困惑或精神不适,并伴随着认知、人格等方面适应不良的行为特征。基层干部是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其心理健康状况与心理调适能力对提高执政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一、基层干部常见的心理压力表现据人社部资料显示,我国公务员队伍中90%是科级以下干部,60%以上在基层工作。在当前社会转型期,面对来自工作、生活、学习、环境等方面的压力,不少基层干部产生了心理问题,情绪危机日益突显,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贫困生,一般定义为经济贫困,它的产生有多种原因,其中一部分已经由经济贫困转化为精神贫困,精神贫困生主要表现出一系列心理问题,乃至对学校教育都产生了不良影响。因此,了解掌握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表现,有针对性地作一些对策引导贫困生从思想和心理上脱贫,是提高人才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4.
刘玉琳  袁崎 《经营管理者》2009,(17):161-162
高校扩招的比例不断增大,大学生人数也不断增长。但就业岗位并不是与大学生人数增长同步,大学生就业问题便成为一个引起国家、政府和社会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而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部分大学生在就业中产生众多心理问题,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就业工作。认清大学生就业心理困惑产生的原因,并对此进行调适已成为大学生就业中一个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社会正处在心理问题的高发期,心理问题不仅困扰着一般民众,领导干部也不能置身事外.尽管多数领导干部的心理是健康的,但也有一些领导干部因心理素质较差、心理负担过重而出现了焦虑、抑郁等问题.个别干部甚至有严重的心理失调现象.笔者以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对近200名50~59岁的处级领导干部进行了调查,发现其中竟有45.6%的人有孤独、失落、压抑等心理不健康倾向.为有针对性地预防和解决这些问题,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揭示.  相似文献   

16.
企业职工心理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由于行业特点,施工企业的职工心理也存在许多问题,疏导不及时会对安全生产构成隐患。本文从施工企业职工心理问题的几种具体表现进行分析,结合问题产生的原因,从利用企业各种档案资料并形成系统数据提供给企业有关部门对职工进行心理帮扶着手,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张杰 《经营管理者》2009,(15):229-229
目前大学生承担的各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产生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不少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甚至一些学生存在着严重的心理疾患,本文指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大学生心理不健康问题的原因并探讨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8.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各高校极为关注的问题。本丈通过调查黔南民族师院的贫困生在学习心理、人际交往心理、情绪状况、职业心理四方面的具体状况,发现他们在这几方面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9.
<正>企业的心理问题一般是员工各种心理问题的总和,但不是员工个人心理问题的简单相加,而是对企业正常运转产生影响的具有典型性、先导性的普遍心态。从组织层面上来看,员工心理问题的产生,除了与他个人的心理特征有关外,和他所从事的工作本身以及他周围的人际关系甚至与整个社会大环境都有密切关系。现代企业中工作节奏、工作压力的持续上升、上下沟通和人际关系的问题,还有特定时期如减  相似文献   

20.
现在,我们正在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的“和谐”具有多种涵义,它首先要求个体心理的和谐,即心理的健康与平衡。因为,我国社会正处在加速转型的重要时期,社会转型会引发种种问题。这些问题表现在社会层面上,就是社会问题;表现在个体身上,就是精神疾患和心理问题。而且,中年领导干部同时遭遇了两个转型期:社会转型和身体转型。社会转型使他们产生心理疾患,身体转型让他们患上生理疾病。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年领导干部如果没有健康的心理,如果不注意调适自己的心理状态,就特别容易产生一些负性的心理情感,进而引发系列的身心问题。因此,中年领导干部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更好的承担起社会赋予自己的庄严责任,就需要注意调适以下四种负性的心理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