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法杰 《经营管理者》2009,(22):328-328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公务员作为人力资本的一种,构成了国家行政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必要从"从严治理"与"人本管理"两个方面对公务员进行管理,如何平衡兼顾从严治理与人本管理,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的中国特色公务员制度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公务员队伍是我国治国理政的主体力量,其工作成效决定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运行效率和最终实现,其社会形象和组织归属感影响着政权和行政体制的稳定。当下,随着中央高压反腐治吏的深入推进,首当其冲的是700多万公务员群体。从"公务员不好当"的集体呼吁到辞职跳槽的个体行为,公务员群体五味杂陈的生存  相似文献   

3.
【策划人语】23岁的"公务员"正在经历一场变革。从1993年建立公务员制度,到2006年《公务员法》实施,再到今天,一共23年。三十而立。对于公务员群体来说,他们还是一个朝气蓬勃正走向成熟的23岁"青年"。过去,他们表面上习惯于各种"潜规则",其实却是"受害的大多数";他们对公务员群体有很多批判,却又"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争当公务员;他们有各种想法,却忽视了公务员必须具备  相似文献   

4.
正一、中层党政干部素质的高低之问中国相当一部分公众眼中的公务员既优秀又庸碌。一方面,公务员这个属于"体制内"的"铁饭碗"吸收了大批高学历、高素质人才,并取得了值得赞赏的治理绩效。每年有很多高校毕业生和社会有志之士报考公务员,有时候甚至是上千人竞争一个岗位,其优胜者自然是高素质人才。同时,720多万的公务人员有序管理着960多万平方公里国土内的13亿多人口的公共事务,  相似文献   

5.
当前,从严治理公务员队伍,改进公务员作风,严惩公务员腐败,已经成为公务员管理的主题。如此同时,在现代人本管理的总体潮流的影响下,在公务员管理中注入人本管理的理念和方法,体现人性化关怀与尊重,保障他们的合法权利对于调动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本文就如何实现从严治理与人本管理在公务员管理中实现完整的契合和互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周敦文 《决策与信息》2011,(11):158-159
公务员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心理健康水平不但制约着自身素质的提高,还直接影响公共管理水平。然而,当前我国公务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客乐观。优化公务员个体和群体的心理素质,是当前改革的需要,也是实现国家行政管理良性运作的迫切要求和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7.
完善职位分类为基础的公务员管理制度是对公务员进行有效管理的基础,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现行公务员管理制度尚存在未能将公务员群体做"政事分类"、"职位设置"与"职位类别"未能有效衔接、非领导职务的设置未能发挥有效作用、没有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差异等问题。对此,提出通过合理进行职位设置、对公务员进行"政事分类"、实现中央与地方理性互动、完善相关保障机制等方式实现我国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的创新。  相似文献   

8.
公务员作为我国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在跨文化交流中承载着重要的作用。参与跨文化交流的公务员并非每个人都要成为专业翻译人员,但从追求跨文化交流工作尽善尽美的角度讲,每一个身处其中的公务员都应当从语言翻译的角度审视一下自己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从而不断完善自我,精益求精。这既是公务员这一身份的要求,同时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语言翻译是一种技能、一种手段,也是跨文化交流研究的一个视角。本文正是通过这个视角对公务员在跨文化交流中应当注意的五大类问题进行分析,并在应对策略方面做了相应研究。文章将翻译作为衡量公务员跨文化交流的一个尺度,从语言翻译的视角来归纳和剖析中国公务员跨文化交流中遇到的问题,以求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同时,培养公务员正确的跨文化交流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9.
我国公务员制度经历了多年改革历程后仍有缺陷。本文通过对比国外公务员治理制度,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我国公务员治理制度提出了三方面建议。规范公务员法律法规体系,重视在岗公务员的培训工作,开发先进公务员管理评估方法,从而使我国公务员治理制度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0.
有效挖掘下属的潜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务员是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我国<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有关公务员群体心理健康、身体健康状况不佳的报道不时见诸报端,公务员群体的职业疲惫已经成为影响公务员队伍健康成长的重要问题,亟须引起关注.本文结合多年的调查研究,对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 众所周知,公务员队伍中患"三高"的人数较多,他们长期承受着酒精、香烟的"熏陶",喝坏了肝胃、熬出了一身病,同时还置身于复杂的人事关系中,可谓身心俱疲.除此之外,公务员的发展空间、现实生存压力、职业认同和职业满足感也是导致公务员职业疲惫问题出现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正>公务员,是当下许多中国人追求的一种安逸的职业。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公务员行使着管理国家的权力。国家的兴衰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公务员队伍能否正常有序、廉洁、高效地运转,他们素质的高低也直接影响着行政效率的高低,影响着党和政府的形象。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公务员群体的心理压力增大明显。2003年,国家出台了公务员通用能力标准,提出了九种能力,即政治鉴别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13.
《领导文萃》2010,(7):1-1
<正>据统计,我国现有在岗公务员800多万。为这样一个有影响力的群体办刊,诚惶诚恐。毋庸质疑,我国的公务员制度起步较迟。2006年1月1日公布的《公务员法》算是公务员管理走上科学化的里程碑式的标志,距今不足五年。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因为沉重的工作压力、社会压力、生活压力和心理压力,包括公务员在内的7种职业成为当前中国人"过劳死"的高发区,其中公务员群体日渐成为我国社会心理健康问题多发的重要群体之一。相关数据显示,50.3%的青年公务员经常会感受到压力,31.2%的公务员时常会感觉到太过劳累,1.6%的公务员有时甚至会想到自杀等极端情况。部分公务员的体检结果还显示,约70%的公务员身体处于患病或亚健康状态。领导干部作为公务员中的特殊群体,因其所处的社会地位和相  相似文献   

15.
应献 《决策探索》2007,(21):54-60
在我国金字塔型的干部队伍结构中,科级干部占公务员多数,在"改非"群体中也占有较大的份额.他们"改非"之后的状况,在这一群体中极具代表性.在此,记者通过对湖北一个普通县级市的科级干部"改非"群体进行调查,为我们了解认识这一群体的生存状态提供一个标本.  相似文献   

16.
正基层公务员是国家治理的具体实施者,是公务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公务员履职尽责的考核办法有以下几种。与能力席位相结合,实行项目科学管理。在能力席位建设的"确责、履责、问责"的基础上进行履职尽责"项目清单确定""项目清单管理""项目考核结果运用",实行岗位职责、项目清单、工作目标、能力素质、考核运用环环紧扣的科学的全面管理和考核。  相似文献   

17.
吴明华 《决策》2016,(4):29-31
"作为一个群体,公务员的整体形象不太令人满意;但是作为个体,很多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走进这个队伍。为什么?"大环境变迁下的改革《决策》:经过一系列改革、整治,公务员群体近年来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何看待这种新旧状态的转变?翟校义:过去那种状态也不是一天形成的,持续了很久,问题比较严重。进入"新常态"后对于年纪大一点的人来说,他还能适应,他知道很早的时候管得就很严。对于进入公务员队  相似文献   

18.
青年应该是最具创新激情、自信和创造潜力的群体,而现实却相反,很多不确定因素使得他们的自信缺乏,青年公务员群体面临着"遵循"与"创新"的两难选择。在体制外的人看来,公务员是"高地位、高稳定、高收入"的理想职业,就业竞争分外激烈,公务员报考人数不断刷新纪录。然而,据报道,一些闯过千军万马惨烈竞争的青年公务员,却患上了"生活高压、工作高压、舆论高压"的"新三高"症。当前,青年公务员真实的工  相似文献   

19.
当前,由于对酒文化和语言模糊性的理解偏差,以及潜规则的盛行,使公务员群体在"铁饭碗"与工作高压的碰撞中产生了自我认知的偏差,一些人因无法融入规则或认清自我而主动或被动地成为透明人。为此,要纠正对酒文化的误解,减少工作中的模糊性语言和潜规则行为,让公务员产生正确的认知观念,更好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倡廉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公务员腐败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乱作为"的现象逐步减少,但"为官不为"问题却日趋严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公务员"为官不为"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由于个人素质不高和体制机制不健全造成的。政府绩效管理制度不健全是"为官不为"的一个重要原因,加强政府绩效管理、完善政府绩效管理制度是治理"为官不为"的重要举措。具体而言,包括理顺绩效管理领导体制,全面公开绩效管理信息,科学设计绩效考核指标,优化绩效评估主体结构,健全绩效结果运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