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经历了确立和调整两个阶段.现有的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是以保障农民生存利益为核心进行设计的,其弊病是过分强调其社会保障性,导致其用益物权性质不能得以彰显,在保障农民生存权的同时漠视了他们的发展权.因此,笔者在本文中探讨了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现行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需要兼顾生存与发展,在农村宅基地的取得、行使及处分等环节进行制度创新,构建生存保障与资源优化相结合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以更好地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
利益集团、改革路径与合法性问题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一.关于利益集团的理论回顾 研究制度变迁与政府决策过程中利益集团的作用,首先发生在政治学领域。从十八世纪始,美国一些政治学家就注意到了美国有组织集团的倾向性以及这些利益集团在美国的政治和社会中的作用并开始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其中,詹姆斯·麦迪逊被公认为研究利益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湖北省实地调研基础上,分析探索宅基地节约集约利用过程中出现的宅基地产权、指标收益分配和宅基地退出机制等方面的问题。建议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与村庄整治规划紧密结合,宅基地腾退指标收益分配以农民为主、村集体和政府为辅,以及在配套制度完备的基础上建立宅基地退出制度。  相似文献   

4.
正农村宅基地不仅是亿万农民的安身立命之所,也应是农民发家致富之本,与农民生存发展息息相关。但现行农村宅基地制度严重不适应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严重滞后于城乡日益增长的宅基地流转需求,严重脱离了我国宅基地发展现实,社会呼唤国家法律法规赋予农村宅基地更完整的使用权权能,允许宅基地自由流转,推进宅基地使用权物权化、市场化、资本化。信阳作为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机制是农村改革试验"八篇文章"的重要  相似文献   

5.
建立健全农村宅基地流转与退出机制,对于改革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缓解城镇化与工业化进程中建设用地供给紧张局面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现在宅基地的利用现状是宅基地闲置多,利用粗放以及违规使用现象突出,而制度不完善、具体退出机制缺失.管理工作薄弱是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建立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的设想就是要建立引导农户退出宅基地的引导机制,促进农户主动退出宅基地的激励机制以及监督农户合法占用乖退出宅基地的压力机制.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户籍制度的改革,大批农村人口进城落户,大量"空心村"出现,农民宅基地大量闲置和废弃,但由于农民观念和制度  相似文献   

7.
省部声音     
正姜大明国土资源部部长、国家土地总督察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问题,农民关心,城里人也关心。城里人关心能否到农村买块宅基地盖房子、建别墅。必须明确,城里人到农村买地建房属于"逆城镇化"行为,是坚决不能允许的。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和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开展,农村宅基地的退出补偿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问题解决不好,将直接成为阻碍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发展的绊脚石。建立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标准机制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农民的利益,给予农民公平的补偿,提升农民退出宅基地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实践     
《领导决策信息》2010,(2):22-22
宁波:农民建房可使用国有建设用地 宁波市最近出台的《关于加强农村住房制度改革和住房集中改建用地管理的实施意见》规定,农民“宅基地换房”后,允许农民住房用地有条件地使用国有建设用地。建设用地使用权为国有出让的,允许上市交易;  相似文献   

10.
当前,民法体系中由于“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不完善,引发了许多问题。“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不足处主要体现在宅基地使用权的抵押受到限制、“禁止城市人到农村购买住房”、登记制度不完善和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无偿使用制度存在缺陷这四个方面。由此,结合我国国情,完善我国宅基地使用权制度。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规范市场秩序,更好的保护农民的切实权利,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惟有有步骤的逐步放开对宅基地及农村房屋买卖的许可,建立农村房屋流转制度才是顺应市场发展的浪潮的,才能更好的切实保障农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12.
贺雪峰 《决策》2014,(4):21-21
现在有一种认识,认为当前农民进城了,农村宅基地却没有退出,出现了农村人口减少和农村宅基地面积扩大的倒挂。又有人说,现在农民工进城后,出现了"两只老鼠":在城市租房住,是地下室的老鼠,而留在农村的住房又是老鼠在住。如果允许农民将农村宅基地和住房与城市住房相交易。就既可以改善农民在城市的居住条件,又退出了农村宅基地,节约了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动态     
《领导决策信息》2008,(8):24-24
陕西制定农村宅基地复垦整理新政策最近,陕西省制定鼓励有条件的农民放弃宅基地进城镇落户、引导农民向村镇建设规划区集中等一系列新政策。除了建立宅基地复垦整理专项资金、加快村镇规划区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建设  相似文献   

14.
针对浙江省土地制度改革的发展现状,从农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改革、农民宅基地改革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改革等三个方面出发,提出推进农村"三块地"改革的具体措施,以期通过"三块地"改革增强"三农"发展的新动能。  相似文献   

15.
伍元龙 《经营管理者》2009,(24):219-219
农村宅基地问题关系到农民的利益,立法上一直禁止宅基地自由流转,立法存在缺陷,我国应认识宅基地使用权的本质,对宅基地的取得,流转等问题进行立法。  相似文献   

16.
赵林 《经营管理者》2013,(18):231-231
现行农村宅基地产权制度基本特征就是农村宅基地产权归集体所有,宅基地上所建房屋归村民所有,农民对宅基地享有使用权。农村宅基地产权制度对农村宅基产权做了明确的规定,但是产权制度不完善也造成了很多问题。本文在论述我国农村宅基地产权隶属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村宅基地产权制度在实践中造成的问题,并为农村宅基地产权制度改革提出了思路。  相似文献   

17.
高层言论     
《领导决策信息》2012,(1):2-M0001
温家宝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 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是法律赋予农民的合法财产权利,无论他们是否还需要以此来作基本保障,也无论他们是留在农村还是进入城镇,任何人都无权剥夺。推进集体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关键在于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分配好土地非农化和城镇化产生的增值收益。  相似文献   

18.
观点速读     
有很多人建议,农民的宅基地、农村建设用地应自由入市。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近日在接受专访时表示,很多人关心农民宅基地入市,并非真的为农民着想,而是想在农村有第二套房。  相似文献   

19.
宅基地使用权问题,不仅关系到我国9亿多农民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国家的建设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是我国商品经济发展和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0.
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是法律赋予农民的合法财产权利,无论他们是否还需要以此来作基本保障,也无论他们是留在农村还是进入城镇,任何人都无权剥夺。推进集体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关键在于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分配好土地非农化和城镇化产生的增值收益。应该看到,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不能再靠牺牲农民土地财产权利降低工业化城镇化成本,有必要、也有条件大幅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