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审判公开原则是我国宪法和刑事诉讼法中均确立的一项重要的诉讼原则。本文试从审判公开原则的适用范围入手阐述在实践中如何更好地实现审判公开原则。  相似文献   

2.
吴喜梅 《领导科学》2012,(26):22-23
政府信息是指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政府信息公开是WTO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我国推进政府改革、建设法治政府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各级政府应该充分认识政府信息公开的政治、社会与法律价值,客观分析实践中政府信息公开遇到的困境,积极探索政府信息公开的路径,努力使政府信息公开成为各级政府的内在要求和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3.
在政府信息公开的背景下,特别是《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颁布施行以来,全国各地政务公开工作纷纷开展起来,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行政机关档案利用工作的变革,如《机关档案工作条例(征求意见稿)》规定,各级政府机关应依法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供档案信息查阅服务。在现行机制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与档案提供利用工作存在哪些不相适应的地方?如何寻求二者的结合点?本文拟就此问题作一探究。  相似文献   

4.
张璐 《经营管理者》2009,(22):268-268
中国的审判公开原则在实践中没有得到落实,导致庭审呈现神秘化景象,公众往往无从知晓名曰公开审判的案件究竟是如何审理的。这与司法机关及相关部门未能从思想认识根源上端正审判公开原则的制度价值以及具体制度实践未予重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徐前茅 《决策探索》2009,(10):33-33
2008年5月1日,被社会形容为“阳光法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从此,中国的政府信息公开步入“有法可依”的时代。从《条例》中我们得知,政府信息是指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定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5月1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及时、准确地公开政府信息"将成为各级行政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和基本义务。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加强对这些公开后的政务信息的利用和共享,在一定程度上,这可能是比政务公开更重要的一个问题。没有对政务公开信息的利用,公开了的政务信息就可能失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的行政信息公开制度虽然有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但依然存在着理论研究不够深入、制度缺陷多、分散零乱等缺憾,严重影响了该制度功能与效益的发挥。因此,有必要对如何健全和完善我国行政信息公开制度进行探讨,以期对我国行政信息公开制度的理论和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领导决策信息》2009,(20):30-31
今年5月1日。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刚满一年。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各级行政机关应当在每年3月31日前公布本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截至5月19日,全国31个省市区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通过各自政府门户网站对外发布,其中,浙江和广东两省仅有分部门年报,没有全省汇总年报。分项目看.23个地区公布了主动公开信息的汇总数据,  相似文献   

9.
<正>自200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以来,宣传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使广大群众知晓、获取、利用政府信息,已成为各级行政机关职责所在,是扎实推进、切实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信息公开是大势所趋,持续、深入宣传信息  相似文献   

10.
"行政裁量是行政权的核心。"换句话说,没有行政裁量权就没有行政权。"现代政府管理要求尽可能多且尽可能广泛的裁量权,议会法案起草者也竭力寻找能使裁量权变得更为广泛的新的措词形式,议会在通过这些法案时无意多加思量。"但行政裁量权过于广泛而没有约束就会造成"政府失灵"的社会公行政现象。一方面要扩大行政机关的裁量权以使能够应对复杂的社会行政事务;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对行政裁量权进行约束性监管以防止行政裁量权的过于任意性而失去实质正义。在现代法治社会,法治行政的首要任务是对行政裁量权规制。  相似文献   

11.
一、建立和完善我国行政公开的救济制度依据我国现实情况和借鉴国外成熟经验,我国行政公开的法定救济途径应包括自我补正、国家赔偿、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一是自我补正。依法公开自己的行政行为是行政公开主体的法定义务,应公开而不公开或不应公开而公开都是一种行政失职或违法行为,这种行为发生后,行政主体有义务进行自我纠正,  相似文献   

12.
完善证券信息披露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披露制度,也称公示制度、公开披露制度,是证券法"三公"原则中"公开原则"的具体要求和体现,也是证券监管的重要方式.而我国的证券市场却有很多违规信息披露的上市公司,所以,加强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管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3.
行政公开适应WTO对我国政府透明化的要求,有利于推进我国法治化进程,有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加强了对行政机关的监督和提高行政机关的效率。现在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阶段,要推行法治社会建设,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行政公开制度作为衡量国家法制化程度的一重要指标,正被专家学者认真研究。目前我国行政公开制度还有一些明显不足,比如,行政公开的范围狭窄,行政公开手段单一等问题,本文对我国行政公开推行的意义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当前行政公开的缺陷,并提出了一些完善我国行政公开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研究《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国务院相关规定、考察行政机关构建实施机制成败得失的基础上,研究了八项实施机制的建设思路,为行政机关构建和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实施机制提供了系统的可操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行政听证制度是指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作出影响行政相对方一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的决定前,给与当事人就重要事实表示意见机会的程序性法律制度。本文由行政听证的概念及其理论基础、行政听证制度及其性质、特点、原则、作用和国内外行政听证制度的现状及其分析、完善我国行政听证制度的一些设想和建议等部分构成。  相似文献   

16.
以传统行政程序法理论为分析工具,防灾减灾救灾行政程序重点是规划程序、信息公开程序、说明理由程序,三方面有不同的紧急行政权的规制程序,防灾减灾救灾紧急行政应当符合最低限度的程序正义标准。  相似文献   

17.
行政机关在行政过程中收集并保存了大量的个人信息,这在很大程度上为公共决策提供了便利,但目前日益涌现的对个人信息的不当收集和利用也给公民的合法权益造成了严重的侵害。本文着眼于整个政府信息公开,即收集、处理到公开的全过程,研究如何使政府信息公开以及个人信息保护两者保持动态平衡,实现全体公民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各级政府办公厅(室)是各级人民政府的综合办事机构,属行政机关序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规定,各级政府办公厅(室)同各级行政机关一样,应主动承担及时、准确地公开政府信息的义务。在政府信息公开的实践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政府办公厅(室)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总体情况不尽如人意。本文拟通过总结部分地区的成功实践,就规范各级政府办公厅(室)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提出浅见,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9.
贺乐民 《经营管理者》2013,(30):244-245
本文比较全面、系统地分析了行政机关拒绝公开政府信息类行政复议案件的具体规则,详细分析了审查的指导思想、实体性审查、程序性审查、合理性审查、举证责任、证明标准及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李珺 《经营管理者》2011,(4X):318-319
论文从行政法正当程序历史发展渊源以及理论基础上结合行政正当程序我国行政法上的构建以及行政正当程序在我国行政法中适用的发展。对"行政法正当程序原则"进行深入的探讨研究。论述"行政法正当程序"这一原则。论文具体内容研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行政法正当程序的基本含义于渊源。分析的行政正当程序原则的内涵以及历史渊源。2.行政法正当程序的理论基础。论文论述了行政程序的工具主义、本位主义、程序主义行政程序正当性的基本要求,为行政法正当程序提供了理论基础。3.正当程序原则在我国行政法上的构建。即避免偏私原则、行政参与原则、行政公开原则、监督制约原则四个要素。4.行政正当程序在我国行政法中适用的发展。论文以开放式到发条式的发展、影响流转的两个重要因素为线索。论述了行政正当程序我国行政法中的适用以及发展。总之,论文对上述问题的研究探讨,力求体现行政正当程序在我国行政程序发展过程中的突出作用,明确正当程序原则在我国行政法制中的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