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作为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之一,诉讼调解制度在我国司法审判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下,其种种弊端日益突出。从法理学的角度看,诉讼调解制度不符合司法审判的本体要求和目的,与现代法治理念相冲突,不利于法治建设进程的推进。取消诉讼调解制度,还司法审判以本来面目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我国《行政诉讼法》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审判难、执行难、案件受理数量低、撤诉率高等现象。之所以出现如此状况源于负责审理行政案件的行政法官既缺乏必要的独立性,难以对抗来自行政机关的不当干预;又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审判经验,难以保证案件的审判质量。改变我国行政审判这一现状的出路就在于改变我国行政审判庭法官制度,使其适应行政诉讼法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3.
刑事诉讼中,审判制度处于中心地位,此次刑诉法修改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审判制度,提高了审判效率。本文拟从审判环节的几个主要制度展开研究,便于在新刑诉法实施的环境中更好的进行司法工作。  相似文献   

4.
"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作为一项新的司法改革措施,与"加强人权司法保障"的法治目标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针对当前司法实践中侦查中心主义仍占主导地位、控辩双方地位依旧不平等以及整个庭审过程虚化等不良现状,应当在人权保障理念的指导下,从侦查、起诉、审判三个方面来实现审判中心主义的完善与发展。具体包括以下基本措施:通过实行司法令状制度、弱化口供作用以及加强律师辩护权来规范侦查工作;通过改革案卷移送方式,建立预审制度来改进公诉方式;通过贯彻直接言词原则、扩大法律援助范围以及落实证据裁判原则来完善庭审制度。  相似文献   

5.
质证作为民事审判的一项制度规定于我国的法律之中,《民诉法》第66条规定"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并由当事人互相质证",但法律只对质证作了原则性的概括性规定,对于人民法院在具体操作中的问题未能作详尽的规定,以至于在审判实践中各行其是,抑制了质证制度作用的发挥。本文拟对质证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在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的背景下,人民法院应当加强自身管理创新以求推动社会管理的创新。司法建议作为化解社会矛盾,提高社会管理水平的手段,是法院审判职能的延伸,司法建议作为一项靠《度早已存在于审判执行实践当中,但是该项制度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同时制度建设也未能满足实践的。需要。因此需要对这项制度加以完善,以求该项制度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真正体现法院匐法为民”的理念。  相似文献   

7.
现在我国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矛盾凸显,社会经进行着各式各样的改革来平稳度过。然而,现阶段法院审判案件的主导思想就是大调解下的大审判,把调解作为审判案件的主导思想。调解的过渡使用,会不会对当事人的诉权产生影响,以及民事诉讼的发展趋向就是以调解为主,审判为辅呢?本文主要就此问题结合国外调解制度的发展说明法院调解下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建构。  相似文献   

8.
如何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维护广大群众利益,有利于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拆迁制度,是一个十分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需要迫切需要解决的实践问题。然而在现行法律制度框架下,从司法审判人员的角度如何把握有关城市房屋拆迁所产生的纠纷的审判工作,从而公正、合理而有效地保护人民的利益更显得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9.
质证作为民事审判的一项制度规定于我国的法律之中,《民诉法》第66条规定“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并由当事人互相质证”,但法律只对质证作了原则性的概括性规定,对于人民法院在具体操作中的问题未能作详尽的规定,以至于在审判实践中各行其是,抑制了质证制度作用的发挥。本文拟对质证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张宇 《决策探索》2007,(16):103
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鹤壁市山城区民一庭充分认识到调解工作在民事审判工作中的重要性,走出了一条"调解多,上诉少、申诉少,社会公信高"的审判之路.该庭庭长梁现学殚精竭虑,开拓思路、创新方法,从体制上大胆改革,设立了调解组、判决组,配备专职调解人员,建立调解前置制度,从制度和程序上保证了调解人员有效地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1.
作为审判机关的人民法院在行使职权过程中,应遵循依法独立审判、适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公开审判等工作原则,应独立于控辩双方,形成金三角式审判体系,公平对待案件,作出客观准确的裁判。然而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制度左右着这种独立审判权的行使,影响了法院这一职能。本文主要就其中法院变更起诉这一制度进行分析,从而引发理论上的反思,加快我国法院彻底独立于控辩双方的改革进程。  相似文献   

12.
素有“东方经验”之称的法院调解制度,一直在我国的民商事审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取得令人瞩目成就的同时也暴露出了种种弊端,确有改革完善之必要。本文通过对我国现行调解制度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设想和建议,以期完善我国的调解制度。  相似文献   

13.
错案追究制度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错案追究制对我国的司法体制改革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它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法官的责任感,保证审判案件的质量,抑制了司法腐败。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通过时间和实践的检验,错案追究制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并不是最佳选择,不适合我国司法改革的现状。对此,应当建立健全我国的司法惩戒制度,从而更好的保证审判质量以实现实体正义。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行立法并没有确立撤销涉外仲裁裁决裁定的上诉制度。 对于撤销涉外仲裁裁决,我国通过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 确立了报告制度,从法院系统建立撤销涉外仲裁裁决的报告制度,一方面表明了司法实务中对撤销涉外仲裁裁决的慎重,另一方面也折射出我国撤销涉外仲裁裁决制度本身的不成熟。 建立撤销涉外仲裁裁决裁定的上诉制度, 对于维护程序正义,保障当事人获得公正审判以及仲裁制度的发展具有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调解制度作为一种纠纷解决机制,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被誉为"东方经验",在我国的民事诉讼中占有重要地位。应该说,调解制度在快速解决纠纷、缓解社会矛盾、定争止纷中所起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法院在当前的审判工作中,更是将调解制度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  相似文献   

16.
陈常拥 《科学咨询》2008,(21):40-40,45
当今中国司法体制改革面临着许多困难,而其中最为紧迫的是如何恢复民众对于司法审判公正性的信心.有些学者提出应重塑我国的审判制度,用一套较为完备的制度来遏制司法不公的现象.而陪审团制度则能够较好地解决该问题.  相似文献   

17.
法院调解作为一项基本原则和一种诉讼程序,是我国民事诉讼制度最具有特色的制度创设,在解决民事纠纷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但是在新的经济、文化背景之下,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司法理念不断更新,尤其是在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间,法院调解在制度设计上的缺陷和审判实践中的弊端逐步显现,为此文章对构建科学的法院调解制度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增强,民事诉讼在三大诉讼中的受理数量持续增加.民事诉讼的证据问题受到了法学界和司法实践部门的重视,但是证据该如何提交,什么时间提交,如何认定一直是法学界研究的课题.2001年12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该规定于2002年4月1日施行,但是该规定毕竟只是最高的司法解释,与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不衔接并且有矛盾之处.虽然该规定在我国首次确立了举证期限制度,目的是实现证据由随时提出主义向适时提出主义转变,但是制度的滞后性和不完善性,影响了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工作的顺利进行.导致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中产生了很多问题.从司法实践的角度看,解决民事审判过程中一些深层次的问题,理顺法院与当事人之间的关系,保障民事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就必须将“举证责任期限”问题进行立法和细化. 举证期限制度本意是为提高诉讼效率、促使当事人尽快的提交证据、保证司法程序的公正.但是由于当事人缺乏基础的法律知识,和相关的配套制度不完善,导致举证期限在民事审判工作中无法发挥其作用.本文引入律师强制代理制度、和法律援助体系对举证期限制度的发展提供有利的保障.  相似文献   

19.
当事人追加制度,直接关系民事诉讼法官的中立性立场,直接关系民事诉讼当事人参与民事诉讼程序的主体性问题,关系当事人诉权保障和审判的公平性与及司法权威性。本文首先从基础概念出发,介绍当事人、适格当事人、当事人追加的基本内涵,并介绍我国民事诉讼当事人追加制度的运行现状,分析制度缺陷和理论困境。最后以当事人中心主义为视角,提出了制度构想。  相似文献   

20.
孙少波 《经营管理者》2013,(24):238-238
取保候审制度指的是犯罪嫌疑人在保证不逃避,不妨碍侦查,起诉和审判,并且能够随传随到的情况下,能够有保证人并且缴纳一定的保证金可以免受拘留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随着社会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取保候审制度也越来越完善,从九七年开始将取保候审作为一种明确的强制措施之后,取保候审的各项条款也做出了更改,但是制度的完善并没不代表执行的效果也尽如人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