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人口普查时一般都列有婚姻状况项目,以反映某一时刻人们在婚姻方面所处的状态。我国第三次人口普查规定,婚姻状况分为四类:未婚、有配偶、丧偶和离婚。未婚是指从未结过婚的人。有配偶是指已婚并处于婚居状态的人。丧偶是指已结过婚但配偶已死亡,而本人并未再婚的人。离婚是指已通过法律手续正式解除婚姻关系但没有再婚的人。有的国家还把“分  相似文献   

2.
中国不同婚姻状况人口的死亡率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婚姻状况是影响人口死亡率的重要社会因素。有配偶人口的死亡水平明显低于未婚、离婚和丧偶人口。这种差异表现在几乎所有年龄组中,但在低年龄段差异最大,随着年龄提高,差异趋于缩小。20—80岁暂时预期寿命的比较显示,未婚、丧隅和离婚人口预期寿命之间的差别不大,三者均明显低于有配偶人口,平均差距约为7岁;此外,婚姻状况对死亡率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3.
婚姻是两性结合的社会形式,婚姻状况是指人口在某一时点所处的不同婚姻状态的人数和比例。现根据1982年人口普查和1‰生育率抽样调查的资料,将浙江省人口婚姻状况初析于下。 (一)未婚人口状况 1982年我省未婚人口占15岁及以上人口29.42%,男性未婚人口占男性15岁及以上人口34.62%,女性未婚人口占女性15岁及以上人口23.81%。  相似文献   

4.
性别比是重要的人口统计指标之一。近几年来,随着我国人口统计事业的发展,资料愈益丰富,对总人口性别比、婴幼儿性别比,出生性别比等方面的研究正在逐渐深入。但是,对死亡人口性别比、民族人口性别比、行业、职业人口性别比以及各种婚姻状况人口性别比的研究却不多见。过去,我们苦于无这方面的资料,1982年人口普查第一次调查和汇总了这些项目,取得了较为系统、可靠的资料,为我们进行这些研究创造了条件。本文拟根据1982年人口普查和1984、1985、1986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资料及1987年进行的1%人口抽样调查、残疾人调查的有关资料,对不同婚姻状况人口性别比(以下简称婚姻别性别比)做一些初步的计算和对比,以期发现线索,探讨规律。  相似文献   

5.
婚姻是生育的前提,婚姻状况及初婚年龄对育龄妇女生育率及人口出生率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拟剖析西北地区妇女目前婚姻状况及特点,探索初婚年龄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初婚年龄对生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深圳特区人口的婚姻状况是深圳特区人口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充分地利用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分析特区的婚姻状况,不仅有助于认识深圳特区婚姻的特点和变化规律,为有关部门制定正确的社会经济政策、方案、计划提供客观依据,而且对于认识和预测其他经济特区和全国新近开放的十四个沿海城市的婚姻状况及其变动趋势,也将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婚姻与家庭紧密相连,但是由于实际数据的缺乏和分析技术的不足,这种关联研究通常只限于理论上的分析,特别是不同婚姻状况人口在家庭中的角色和地位,以及他们与不同家庭户类型之间的关联很少得到定量化的揭示。人口普查或人口抽样调查提供了大规模的个人和家庭...  相似文献   

8.
婚姻是制约人口再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婚姻状况的各项指标,如未婚、初婚、再婚、丧偶、离婚、婚龄等的变化,无不影响到妇女生育率和人口出生率等方面的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在研究妇女生育模式变化时,首先考察她们婚姻状况的变化,并非偶然。  相似文献   

9.
90年代中国人口婚姻状况变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舒  程钢 《人口学刊》2001,(1):52-53
90年代中国人口婚姻观念有所改变 ,婚姻关系总的来看是比较稳定的。已婚人口比例高 ,离婚、丧偶人口比例相对较少 ,终身未婚者甚微 ,晚婚已蔚然成风 ,但是人口婚姻状况的变动走向也反映出一些社会问题 ,如独身人口的不断增多、大龄未婚人口难以婚配且性别结构失衡、城镇离婚率持续上升、鳏寡老人的晚年关怀 ,等等。这些都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社会安定和人民生活 ,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人口婚姻状况特点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人口的婚姻状况,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以及随后进行的各次抽样调查和最近进行的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都表明,其一些最基本的特点,诸如未婚比例低、有配偶比例高、离婚比例低、终身不婚者少、婚姻关系稳定等尽管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但在程度上的差异却是比较明显的。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1.
新疆少数民族人口婚姻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实地调查资料与历年统计资料,对新疆的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蒙古族和柯尔克孜族这5个主要少数民族人口的婚姻状况进行综合分析,探讨这些少数民族中出现的各类人口婚姻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新疆少数民族人口婚姻状况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婚姻是男女之间依照社会风俗或法律规定缔结的较为稳定的两性关系,是建立家庭的开始,也是被社会所允诺的进行合法生育的前提。因此,有关婚姻的研究不论是对社会学还是人口学都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而对少数民族婚姻的研究又是民族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婚姻状况是指15岁及15岁以上人口未婚或已婚的情况,通常被分解为未婚、有配偶、丧偶、离婚四种状态,这是对一个社  相似文献   

13.
人口婚姻状况,对人口的发展变化具有重要影响。因为,婚姻状况不仅影响妇女生育率和人口出生率的高低,影响人口的增减和迁移变化,而且影响妇女的行业和职业。这次人口普查,对15岁及15岁以上人口的婚姻状况包括未婚、有配偶、丧偶、离婚等现象做了调查。现仅根据电子计算机进行的10%提前抽样汇总资料,对宁夏人口的婚姻状况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中国1990年“四普”1%抽样数据,从不同的侧面分析了全国及其城乡和六大区域不同婚姻状况人口死亡率的水平和模式,通过对比分析,给出了全国及其城乡和六大区域不同婚姻人口死亡率的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婚姻人口的死亡水平和死亡模式差别较大,婚姻因素对人口死亡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5.
新疆少数民族人口婚姻状况及其变动趋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根据历届人口普查资料及各类有关调查和文献资料,对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的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等五个主要的少数民族人口婚姻状况变动趋势进行综合分析,探索这些少数民族中出现的各类人口婚姻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晚清时期,东北地区人口婚姻带有地域特色:已婚人口中女性婚配人口多于男性,婚龄普遍为早婚,且男小女大;未婚人口中,男性多于女性;男女终身不嫁的不婚人口很少,但男性较多;丧偶人口中,守寡女性占据绝大多数,鳏夫续娶较多,寡妇再嫁则很少;离婚人口中,有休妻、出妻等绝婚现象,但离婚人口很少。种种婚姻状况,主要是由于东北民族婚俗与陋习、东北移民人口的社会、经济状况决定的。  相似文献   

17.
各国女性人口结婚和婚姻状况联合国ie$1续表2chde7资料来源:《人口统计年鉴》(联合国出版物,有关年份);《联系发展来看生育行为:世界生育率调查所提供的证据》,《人口研究》第100期(联合国出版物,出售品编号:E.86.Xlll.5);《初婚:格...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对中国人口婚姻状况及其死亡水平进行了分析。总体来说,不同婚姻状况的人口有着不同的死亡水平,有配偶人口的死亡水平低于无配偶人口(包括未婚、丧偶和离婚);而且在不同的年龄段上,未婚、丧偶、离婚的死亡率与有配偶的相比也有程度不同的差异。本文还对不同婚姻状况的死亡水平差异的原因做了探讨和解释。  相似文献   

19.
一、人口年龄构成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人口年龄构成最完整的表示方法自然是按每一年龄组的人口比重来计算。但区分为0—14岁(少儿人口)、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和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三组,更能集中说明人口年龄构成和社会经济的关系。近二十年来世界人口年龄构成的变化和2000年的预测,如表1所示:  相似文献   

20.
人口性别构成对婚姻家庭、人口再生产、人口移动和人口构成都有巨大的影响。两性人口构成是否平衡,对于社会安定的影响也是十分明显的。因此,人口性别统计资料非常重要。本文根据人口普查和人口统计年报资料,对我国人口性别构成状况和变化趋势作一粗浅分析。 一 1982年人口普查结果,大陆二十九个省、市、自治区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男性占51.52%,女性占48.48%,性比例为106.3,男性人数比女性人数多3,069万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