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分析了机器的两类功能程序功能和机能功能 ,深入研究了人和机器的关系的本质 ,认为技术哲学家卡普关于机器是人的“器官投影”的命题 ,也即“器官投影”说 ,可提高为机器的功能原理 ,这一点无论从物质生产史上机器产生发展的过程 ,或是从对机器功能的对比分析上 ,以及机器功能结构的分析上都可以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2.
巨机器是刘易斯·芒福德技术哲学思想的核心概念。芒福德用该概念对现代社会的本质和现代人生活状态进行了总的概括,也由此揭示出现代技术的起源及本质。芒福德探讨了巨机器的历史渊源,并指出与巨机器密切相关的是"巨技术"和"战争机器",而古代巨机器的现代复活是和世界大战的刺激和催化分不开的,巨机器是对人性的巨大摧残和损害:巨机器漠视生命,让现代人沦为"组织化的人"、"可替代的人"和"孤独的人群",理想中的"机器的人性化"变成了"机器化的人"。  相似文献   

3.
巨机器是芒福德技术哲学思想的主要概念,他认为人类社会结构就是一个巨机器。以单一技术为特征的巨机器成为人类的生存方式,因此,他从技术的起源这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对巨机器进行了批判。最后得出结论,我们只有恢复人的主体性,回归生命的意义,人和技术才能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2016年以来,Alpha Go在与人类顶尖围棋高手的较量中彻底碾压了人类,由此引发了大众对人工智能发展的巨大关注和担忧。本文以人工智能的新进展为参照,重审了"人的智能是什么"以及"人之为人有何特别之处"这两个哲学问题,并从新的角度论说了笛卡尔区分人和机器的合理性。本文主张,人的智能和人工智能是一般意义上的智能的两种表现形态;人的特别之处在于他有观念构造的演化;只要人工智能没有出现这个层面的演化,人就和机器有着根本的区别。  相似文献   

5.
人工智能就是要模拟人类思维,像人一样思考,像人一样行动。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等技术的发展,使得今天的人工智能越来越像人,而技术的异化使得人越来越像机器,人机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智能机器人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重塑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环境,对人的主体地位提出了挑战,人的自我认同遭遇了危机。面对人工智能对人这一根本问题的发难,就要回到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考上。人工智能究竟是对人的本质的遮蔽还是确证,人机共生是否是可预见的未来,智能时代的人该去往何处,要回答这些问题就要辩证地把握人工智能与人的本质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巨机器是芒福德技术哲学思想的主要概念。他认为人类社会结构实质上就是一个机械系统,即巨机器。而这个巨机器是以单一技术为主要特征的,并且成为人类的生存方式。因此,芒福德从技术的起源这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对巨机器的本质进行了批判,并得出结论,人类只有恢复人的自身的主体性,回归技术的生命意义,人和技术才能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世界上,经历了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第三次工业革命。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研制成功和不断应用于生产,产生了现代的自动化控制的机器体系。这种机器体系,除原有的动力机、传动机、工作机外,又增加了控制机这一组成部分。这部分的产生,使人们可以通过控制系统遥控机器,使机器操纵机器,出现了所谓机器人。据有关材料报道,目前全世界已有108家机器人研究和制造公司,日本1980年,生产机器人七万架,预计1985年将增加到四十五万架。自动比机器体系的产生,使资本主义的生产由机械化过渡到了自动比,它不仅能够代替人的体力  相似文献   

8.
在远古时期,人与自然保持着原始的和谐关系,人的活动具有完整性、多面性。资本主义的机器大工业使工人成了机器的依附品,产生了劳动异化问题。理想的和谐社会是一个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及人自身各方面和谐有序的完美状态。这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可能实现。因此,必须走科学发展的道路,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9.
作为生活同质化与多元化并存的社会,消费社会中人们的感官享受取代了理性反思,一般物质消费被象征性消费所取代,这种消费价值观的根本特征是对人的基本需要和使用价值的背离,时尚为其提供了消费的价值尺度。时尚消费是一种符号消费,是以对使用价值的贬低为前提的。广告是制造时尚的机器,是制造挥霍性消费的机器,本身也成为一种时尚消费符号。这种消费价值观是对可持续发展观的背离,也是对人类根本生存利益的背离,进而成为当代消费社会人类面对的深刻危机之一。  相似文献   

10.
在19世纪发生的两次工业革命中,人类的印刷业也发生了革命,由原来的手工印刷变为机器印刷.德国人是19世纪印刷技术革命的发起者和领导者,取得许多重大技术发明,如发明了蒸汽印刷机、整行排铸机、照片印刷术、木桨造纸方法等,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纳米技术是当代科技发展的一个新兴领域.本文简介了与机械制造有关的纳米加工技术,讨论了纳米加工技术的物理实质,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关键技术及其元器件等.  相似文献   

12.
根据数控机床宏程序的变量技术和编程技术特点,说明宏程序不仅是一种数控编程的手段,更重要的是使用宏程序能优化加工工艺过程。本文利用宏程序解决了外圆锥面等高加工的编程技术,关于宏程序技术的广泛运用,还有待于我们数控从业人员的进一步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13.
苏联学者认为技术系统由技术主体、技术手段与技术客体构成,而狭义的技术就等同于劳动手段。通过分析技术手段由工具、到机器、再到自动机的演化,揭示在此过程中人的地位以及人与技术关系的动态演化过程,从而进一步加深对人和技术在技术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早期的翻译技术研究强调的是技术资料翻译研究,而今天的翻译技术研究涵盖机器翻译、计算机辅助翻译、语料库翻译研究以及翻译工具等多个领域.翻译技术应用于翻译具有三方面优势:规范了翻译流程,体现出分层次的翻译,并将翻译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在一起.目前翻译技术工具与翻译教学的结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翻译技术对于保持翻译术语、翻译文体、翻译风格的一致性也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翻译技术对翻译教学的文本类型有一定的要求,必须是机器可读的文本形式.  相似文献   

15.
论马克思关于自由时间与财富的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认为在自动化机器体系下,财富的尺度不再是直接劳动时间,而是自由时间,实质上是指科学技术或人的智慧在财富生产中的巨大作用。为此,应当充分利用自由时间,学习科技知识和进行科技创新。同时必须发展消费力,净化消费环境。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2018年光伏及风电产业的发展进行回顾,研究光伏及风电产业链的发展与分化,经分析2018年影响光伏及风电产业链的政策、需求、供给和技术创新4方面的因素,发现光伏及风电产业链技术创新受政策驱动,引领企业降低成本,光伏单晶硅和风电整机制造业绩突出。对中国2019年光伏及风电产业的前景作出预测:光伏行业:单晶硅行业技术推动成本下降,单晶硅电池组件产能扩张迅速;EPC运营企业扭亏为盈;风电产业:零部件原材料成本下降;风电整机利润挤压;风电下游需求旺盛。  相似文献   

17.
1958年,"大跃进"进入高潮,机械工业的发展呈现出诸多耐人寻味的现象。在当时特殊的背景下,"蚂蚁啃骨头"的机械加工方法得到了重视和推广。此加工方法涉及冷、热两大类的机械加工问题,其中"蚂蚁"主要是指所谓的"移动式"机床和"积木式"机床,而"骨头"则是指经铸、锻、焊接等方法处理后的大型工件。"蚂蚁啃骨头"的加工方法主要是依靠工人的经验所采取的一种代用的技术方法,它解决了当时机械加工行业的生产困难,但也被赋予了很强的政治色彩。这种加工方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装备制造的工业基础、技术水平,也展示出中国当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对技术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马尔库塞指出技术发挥了意识形态的功能,技术的合理性变成了统治的合理性,技术强化了社会统治;哈贝马斯把技术合理性看做是一种工具合理性,分析技术如何转变成意识形态,并把技术统治解释成生活世界殖民化;芬伯格批判吸收了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的研究成果,重视技术的可选择性,从技术批判理论的角度分析技术合理性与社会统治的关系。技术合理性的社会批判从马尔库塞、哈贝马斯到芬伯格的演变,为我们正确看待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9.
技术哲学应首先关注技术创新的哲学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的技术哲学研究较少涉及技术创新的哲学研究,绝大部分技术哲学研究者都只是对“技术”,而不是对“技术创新”展开哲学研究。实际上,技术哲学应首先关注技术创新的哲学问题,它既是技术创新理论与实践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技术哲学乃至哲学发展的要求。从技术创新与技术的关系来看,要真正揭示出技术的哲学本质,必须从揭示技术创新的哲学本质入手。  相似文献   

20.
基于知识特性的技术转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技术的知识本质研究入手,探讨技术转移的知识特性,提出实现技术能力转移提高转移绩效应具备的条件;隐性技术知识的有限转移和中国技术知识基础的薄弱,使得目前中国企业的技术引进只能停留在显性技术使用层面上,很难实现技术能力的创新和发展.提出应提升企业自身技术吸收整和能力,优化技术转移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