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本文从邓小平参与毛泽东对中国建设道路的历史探索,到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实现现代化”的发展主题,以及对科技、教育在实施“主题论”中的巨大杠杆作用的高度重视,论证他的“科技兴国,教育为本”的强国富民、实现现代化的光辉思想。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科技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的形势下 ,邓小平同志不仅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重要理论 ,而且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英明论断 ,结合我国国情 ,提出了“科教兴国”、“发展高科技”的重大战略决策。为实现上述战略 ,充分调动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 ,提出了解决科技人员的实际问题的举措。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技理论 ,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3.
周恩来是新中国科技事业的主要决策者、组织者和指挥者,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科学技术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使“很难在旧中国土壤上生长”的科学技术迎来了第一个春天,其科技思想的整体性、灵活性、前瞻性和务实性勾画了新中国科技发展的未来。本文试从周恩来创造性地贯彻“百家争鸣”的科学技术方针、创造性地将《矛盾论》、《实践论》运用于自然科学研究之上、创造性地将系统方法论运用于科研布局和科技力量的协同配置上、创造性地提出“威国与益民并重”发展科学技术的思想等方面,对周恩来的科技思想进行解析,以期对当前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提供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略论三代领导人的科技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都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建设实践相结合,将科学技术作为我国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建立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关键,形成了各自的科技思想:毛泽东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将“科教兴国”确定为面向新世纪的发展战略。三代领导人的科技思想是随着历史条件、客观环境和时代发展而不断深入的,体现出与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相似文献   

5.
科技与经济结合 ,是贯穿于邓小平科技思想各方面的一条红线。“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揭示了当今世界科技与经济的内在联系 ;“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解放了中国的科技生力军 ;“科技体制应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体制” ,为从体制上解决科技与经济结合指明了方向 ;“发展高科技 ,实现产业化” ,为高科技走富国强民之路确立了正确方针  相似文献   

6.
科技无害假设原则是评价科技技术社会价值的一种方法论原则。在“科技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前提下,坚持科技无害假设原则,对科学技术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确立了一种评价科技社会价值的科学逻辑,确保科技评价良好秩序的建立;保护科技免受无端的指责;确立起科技必要的发展权;提高了怀疑者的责任意识、科技知识水平和评价水平。  相似文献   

7.
以“科技立国”为目标的毛泽东科技思想、以“科教兴国”为指引的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科技思想和以“科技强国”为旨归的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共同构成中国共产党科技思想体系的基本内容。在中国共产党科技思想历史演变中形成了坚持党领导科技工作的“科学性”、坚持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坚持独立自主和以人为本地发展科技的历史经验,探索出以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为目标导向、以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为根本要求、以注重发挥人民群众首创精神为关键依托、以营造全社会创新氛围为重要保障的实践路径,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原理,揭示了科技、教育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关系,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点,形成了“教育─人才─科技─经济”循环作用的辩证思想,即“教育─经济链”思想,并强调以教育为本,以经济建设为落脚点,发挥科技、教育对经济建设的推动作用。“教育─经济链”思想是科教兴国战略思想的直接理论来源。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的科技思想是毛泽东思想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50年代,毛泽东就提出了以“技术革命,,为核心内容的科技思想,并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放到技术革命上,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我国通过制定和执行两个中长期科毅发展规划,在短时间内就取得了以“两弹一星”为标志的重大尖端科技成果。毛泽东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健康发展确定了以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根本原则和“百家争鸣”的基本方针,把培育大批科技人才看作科技事业发展的关键,把各级领导干部科技素质的提高,提到安邦兴国的高度。  相似文献   

10.
在改革开放30年之际,重温邓小平科技思想具有特别的含义。我国科技界在邓小平思想指引下,进行拨乱反正,缩短了国内外科技差距,促进了经济发展。邓小平提出的“科教兴国”思想使科学技术和经济得到了飞速的进步,为21世纪中国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1.
宏观科技传播研究:体制、政策与能力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科技传播是知识经济时代必须大力发展的一项社会事业,科技传播研究不能局限于微观的技术性研究,也要特别关注宏观层面的一些重大现实课题,例如国家科技传播体制、科技传播政策、国家科技传播能力等问题。本文在总结笔者前期研究及学术界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有关国家科技传播体制、科技传播政策、国家科技传播能力等概念及相关内容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在发展科技传播事业的过程中,应建立“一府(政府)两体(国家科技传播体系和科技传播事业的社会援助体系)”的科技传播新体制,建立包括公益性发展政策、产业化发展政策、技术发展政策在内的科技传播政策体系,建立定位于提高国家科技传播能力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2.
在“后小康时代”,中国农民的科技素质有了显著提高,但还存在着诸如受教育程度不均等、科技意识及知识薄弱、欠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以及经营管理技术水平低等问题。其原因,主要在于中国长期的封建传统、经济社会的二元化发展模式、重工抑农的科技政策和重城抑乡的教育政策、农村居民封建迷信注重功利的心理特征以及国家涉农法律体系建设的滞后及其连带效应等。基于此,新时期有效提升中国农民科技素质的策略归结为发展农村经济以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以增强农村实力、推进科教事业以提高农民素养、引导观念转变以树立农村新风尚等。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分析了当前我省农业科技的现状和制约因子 ,提出了“十五”期间发展农业科技的思路 ,阐述了建立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在新的形势下,准确分析和把握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及时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推动我国科技进步与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有所为有所不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质等富有远见的重大决策,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的科技思想。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只有不断地依靠科技创新推动社会进步,才能始终成为先进的社会生产力的代表。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保持自己工人阶级政党的先进性,就要抢占科技制高点,还要时刻关注高新技术产业化,努力"提高老产业,培育新产业,塑造大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速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相似文献   

16.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一个大背景就是以科技力量为支撑的经济发展与人文精神发生了深刻冲突。这个发展思路为中国的未来规划了一条融合科技文明与人文精神的发展道路。“以人为本”不仅要“以人民为本”,还要照顾到每一个个体的合理的权利诉求,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17.
胡锦涛的科学技术思想是在当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立足于我国科技与社会发展的现实,在科学地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以及培养造就科技领军人才、加强科技文化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与环境和谐发展、选择重点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大力发展民生科技等思想.  相似文献   

18.
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思想 ,推进科技事业发展 ,必须高度重视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提高民族科技素质。江泽民同志关于“科技创新”和“民族科技素质”的重要思想是各级地方政府科技管理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9.
“高度集中-军事工业导向制”是苏联科技政策的主要模式,通过对影响科技政策制定和实施的经济、社会、思想背景和政策决定等因素的分析,对该模式从萌芽阶段到改革阶段演变过程的梳理,重点考察经济、社会和科技体制与科学技术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找出科技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关系所在,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教训,为处于转型期中国科技政策的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引入社会资本理论,分析社会网络在农业技术扩散中的具体作用,并以石门县"密改稀"技术为例,阐述其扩散的路径及方式,为提高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农业技术推广改革提供一些借鉴。通过分析农业技术扩散中各参与主体的分布规律以及社会资本对农业技术扩散路径的影响得出:农业技术扩散主体主要由农业科技研发者、农业科技传递者、农业科技接纳者、政策制定者、环境要素五部分组成;农业技术扩散中各主体在纵向上呈"金字塔"型分层,各层次之间的互动交流有利于新技术的传入;在横向上呈"同心圆"状分布,各区域之间的互动交流有利于新技术的传染。最后从社会资本的角度提出促进农业技术扩散的相应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