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分析法考察了中国封建领主制度的起源与演进过程,认为这 一制度的变迁是制度创新主体经过成本—收益核算后对更为有效的制度绩效的需求所引致, 也是技术进步、制度选择集合改变的结果,其变迁过程受制于制度的供给与需求,其深层原 因是封建君主、封建领主、农民之间重复博弈后的利益均衡。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认为,制度变迁的动因源自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制度变迁的主体是一定社会生产关系下的人,制度变迁的途径是革命。马克思制度分析的理论基础是劳动价值论,马克思的制度理论对当代新制度经济学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3.
前言 藏军是对原西藏地方军队的简称。它是僧侣贵族联合专政的原西藏地方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西藏僧俗大农奴主阶级压迫和统治广大农奴的工具。随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西藏的确立,封建农奴制度已被送进历史的博物馆,藏军自然也就随着西藏封建农奴制度的的灭亡而灭亡了。这样的结局是社会历史向前发展的必然结果。 《藏军司令部新订军规三十五条》的藏文抄件保存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多素谿卡》档案资料里,笔者于一九六三年和罗俊哲同志合作将该资料译成汉文。在藏文解读方面得到土登格杰老师的精心指导,札西旺都老师又对译文作了全面的修改和校阅。对于二位老师的辛勤教导我将永记心田并再次表示衷心感谢。 西藏封建农奴制度早已灭亡了,而对西藏封建农奴制社会的研究,老一辈的藏学研究工作者亦作了不少开创性的工作,目前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及全国藏学界也正在组织力  相似文献   

4.
一九五九年三月十日,西藏上层反动集团,背信弃义,撕毁“十七条协议”,发动了全面的反革命武装叛乱。西藏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在驻藏人民解放军的协助下,迅速平息了叛乱,取得了平叛斗争的伟大胜利。平叛斗争的胜利,使西藏社会的革命形势发生了根本转折,它宣告了数百年来西藏封建农奴制度将要彻底结束,标志着西藏民主改革新阶段的提前到来。 经过平叛和短短两年多时间的民主改革,彻底推翻了西藏三大领主的反动统治,摧毁了西藏封建农奴制度的社会经济基础,砸碎了政教合一僧侣、贵族专政的反动统治枷锁,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百万农奴翻身解放当家做主,开辟了西藏社会历史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5.
党的民族政策在西藏的辉煌胜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论述了西藏和平解放5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西藏人民推翻了封建农奴制度,跨越几个世纪,飞跃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战斗历程;介绍了西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后,各项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探讨了西藏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和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6.
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原西藏地方政府签订的《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以下简称协议),至今已40年了。40年来西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个封建农奴制度的旧西藏,一跃而为社会主义制度的新西藏,我们无论是总结历史,立足现在,还是展望将来,都深深感到协议对西藏历史转折所起的关键作用。因为协议的签订“这是西藏民族永远脱离帝国主义侵略和羁绊,回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友爱合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对经济现象的分析包含着历史的、社会的以及人学的理解。在此意义上 ,马克思把制度理解为个人交往的历史的产物 ,把制度变迁理解为经济制度、社会制度以及人的存在和发展制度的互动变迁。马克思通过对制度变迁的历史考察 ,揭示了人类社会三种所有制度的存在形式 :原始个人所有制——异己所有制——社会个人所有制。由是 ,马克思制度变迁的基本思想为 :生产力要素、生产关系要素以及以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社会形态的变迁 ,其核心是重建“社会个人所有制”。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所有制的构想与现行“教科书”关于共产主义公有制不同。这一构想对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形态具有重要的制度哲学和唯物史观意义  相似文献   

8.
"诺思第二悖论"是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然而目前学界对其研究却不多。本文在交易费用与制度变迁的基础上,通过构造一系列的前提和假设,应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研究制度变迁的发生,并比较制度变迁发生前后的交易费用,最终破解了"诺思第二悖论"。此外,本文还就学术界对"诺思第二悖论"的其他解释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学的发展 ,必须建立在承认个人是经济活动行为主体的基础上 ,高扬企业家是经济发展的生产力主体 ,而制度变迁的基本标的 ,就是实现以企业家为核心的个人的主体性存在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试图用制度变迁理论对西藏国有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进行分析,文章认为:西藏国有企业所处的制度结构发生变化,必须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西藏国有企业在其制度变迁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必须正确对待;最后,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一种物本主义形态的唯物论,还是一种超越物本主义形态、从实践理解世界的本质相关问题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唯物论?这是一个我们必须搞清楚的有关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本质规定性和精神实质的重大问题。在考察物本主义的唯物论及其思维方式的局限性的基础上,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现代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并重点研讨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关于从实践理解世界的物质性和自然世界的先在性的原理,以期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进一步阐明人类世界的实践性原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地理空间移动是人类基本的空间行为之一.本文分析了回族地理空间移动的基本类型,重点探讨了回族地理空间移动的特点及其对回族的影响,对深入研究大分散状态下回族族群认同及其文化一体形成有积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了巨大历史贡献,一是实现了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二是实现了从贫穷落后的人口大国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三是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四是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党在未来仍然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我们必须坚持和加强党...  相似文献   

14.
文体革命不仅直接导致了文体的生成 ,还间接影响着文体的形态甚至文体的价值。文体革命通常不是纯粹的文体内部的变革 ,总是与人和社会休戚相关。散文诗是诗与散文异质同构的新的抒情性文体。散文诗文体从无到有 ,从自发到自觉的发展过程和人类追求自由的发展进程大约同步 ,是人类社会和艺术世界自由发展的结果 ,具有独特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散文诗的出现和发展不仅与人追求自由的天性和社会追求自由的本性有关 ,还与艺术自身具有的革命潜能引发的文体革命相关。因此与诗 ,特别是与抒情诗相比 ,散文诗具有更自由的文体形态和更偏向于社会价值的文体特征。研究散文诗的文体起源与价值 ,有助于理解文体革命的真正原因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执政组织文化是政党政治条件下执政党与国家机关以及社会组织互动关系中形成的一种体系文化.执政组织文化鲜明的政治性和使命性的文化特质,是构成执政组织文化价值的核心要素,而文化内涵是文化价值的重要变量,发展文化内涵,保持文化的先进性,是提升文化价值的关键.执政环境和执政使命变化后,需要进一步加强执政文化内涵建设,增加新的文化元素.当前中国共产党执政组织文化建设中,急需再造学习文化、发展创新文化、重塑服务文化,以进一步提升组织文化价值.增强组织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16.
共产党的领袖职务终身制起源于德国社会民主党,形成于苏共,对社会主义国家影响极大。邓小平身体力行地作出了表率,废除了党的领袖职务终身制。这是对毛泽东干部路线的直接承存和发展,不仅在中共历史上,而且在全世界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发展史上也属首创,具有不可估量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地方政府在中国政治系统中充当着中央政府行使职权的代理者和具体执行者的角色,在社会转型期,更多地承担着直面各种社会矛盾的重任,其公信力建设对于提高国家整体治理能力有着重大意义。地方政府公信力的弱化不但增加了政府运作的实际成本,而且威胁到政府的合法性基础。地方政府公信力弱化的深层次原因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现有央地权力配置模式,是当前央地关系运作逻辑下的必然结果。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是与央地规范分权同行并交织在一起的,要实现地方政府公信力的重塑就应着眼于央地规范分权,力求在共同战略目标之下构建两者的和谐支撑机制。  相似文献   

18.
《理论界》2015,(11)
"周公梦"和"蝴蝶梦"既是孔子和庄子曾经实际做过的梦,也是他们梦想的体现。前者渴望某种成就,后者渴望某种自由。借助精神分析的释梦理论可以挖掘出两者深层次的共通之处,都反映了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对命运的抉择。深受其影响的后世学者也常常借助梦境展现自己的梦想。他们既要为国为民奉献自己的才能、实现自身价值,又追求充分的自由,张扬个人的特性。这种融"周公梦"和"蝴蝶梦"为一体的中国知识分子的梦想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丰富深化,并已渗入到中国人的文化无意识层面,成为中国传统的文化基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20.
文章从理论到实践探讨了贪污罪主体的演变过程,以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构成贪污罪主体问题,居委会、村委会等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人员构成贪污罪主体问题,村民小组长构成贪污罪主体问题,人民团体委派到非国有企业的人员构成贪污罪主体问题,受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人员是否构成贪污罪主体问题,贪污罪主体共同犯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