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入WTO后对我国高等农林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挑战 ,高等农林院校只有转变教育观念 ,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 ,才能培养出适合WTO需要的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的经济工作正在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转变 ,传统农业向现代集约持续农业过渡 ,农村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社会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 ,高等农林专科教育必须深入进行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研究 ,面向地方经济建设 ,培养专业思想稳定、吃苦耐劳、独当一面、综合素质高的产业型农业技术人才 ,以建立起产学结合、面向市场的开放型教育模式 ,推动高等农林专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高等农林院校的发展定位问题的生态学反思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把生态学中生态位原理应用到我国高等农林院校教育理论的研究中。总结了目前我国高等农林院校发展定位的生态因子及发展定位的不足,并提出了高等农林院校的定位方向。  相似文献   

4.
地方高等农林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与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坚持科学发展观,办人民满意高等农业教育,努力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地方高等农林院校应当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突出以“农林”为主的的学科布局、形成独具农林优势的的办学特色、确立面向地方“三农”的服务定位、拥有优质的办学资源和办学条件、重视提高教育质量与办学效益、坚持改革与创新,走符合地方高等农林院校实际的可持续发展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5.
高等农林院校双语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在高等农林院校实施双语教学的意义,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林院校在开展双语教学工作中面临的诸多困难和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7(3):F0003-F0003
榆林学院图书馆建于1958年,前身为绥德师范学院图书馆。1983年学校迁至榆林市,更名为榆林师范学校图书馆,1991年与榆林农林专科学校合并改名为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2003年学校升为本科院校,图书馆更名为榆林学院图书馆。  相似文献   

7.
2 1世纪初 ,发展高等农林教育的主要对策应该是 :围绕现代农林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明确新世纪初高等农林教育发展指导思想 ;今后一段时期内 ,进一步按研究教学型院校、教学科研型院校、教学服务型院校职能对高等农林院校进行分类 ,引导学校准确定位 ;高度重视结构改革、教学改革教学条件建设 ,构建适应新世纪需要的多样化多规格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强化质量建设 ,分类发展 ,分层提高  相似文献   

8.
21世纪初,发展高等农林教育的主要对策应该是:围绕现代农林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明确新世纪初高等农林教育发展指导思想;今后一段时期内,进一步按研究教学型院校、教学科研型院校、教学服务型院校职能对高等农林院校进行分类,引导学校准确定位;高度重视结构改革、教学改革教学条件建设,构建适应新世纪需要的多样化多规格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质量建设,分类发展,分层提高.  相似文献   

9.
结合实际分析了目前高等农林院校有机化学实验的现状,介绍了绿色化学的含义,探讨了在绿色化学理念下有机化学实验改革的措施及意义。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微型化学实验的含义、特点及微型化实验的利与弊,提出了农林专业有机化学实验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0.
高等农林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等农林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成因进行分析,阐述了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加强高等农林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1)树立现代人才观念,丰富大学人文精神教育的内涵;(2)加强人文学科建设和教学管理;(3)改革人文知识教育的考核方式,完善评价体系;(4)充分发挥大学语文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5)努力营造以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为中心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1.
农林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文化素质教育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我国加入WTO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农林院校只有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把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知识结构完善的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才能实现高等农林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举办高等农林教育的高等学校牢记社会服务的办学任务,近年来高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旗帜,结合学校自身特点,探索了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多种模式,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文对国内多所举办高等农林教育高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模式进行了总结,期望对高等农林院校在为"三农"服务方面融合人才培养、科技服务、政策研究等综合方面开展工作起到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3.
我国加入WTO后,必将引起和要求高等农林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和高等农林教育的体制创新。特别是人力资源配置的市场化,高等农林院校人才稳定和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在这样一个背景和现实面前,高等农林院校应把握机遇,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紧密结合实际,紧紧抓住人才的吸引、培养和使用三个环节,积极推进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合,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适应农林院校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14.
从化学实验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验技术、实验方法、仪器设备等诸方面对高等农林院校化学实验教学管理与改革思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从化学实验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验技术、实验方法、仪器设备等诸方面对高等农林院校化学实验教学管理与改革思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关于高等农林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大战略决策,是高等农林教育服务"三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历史使命。高等农林院校近年来高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旗帜,为服务"三农"和新农村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对高等农林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情况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对目前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今后进一步开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高等农林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基于现阶段我国高等农林院校发展面临的弱势地位、生源不足、经费短缺和毕业生"下不去"等困境,从我国的国情出发,需要准确把握建设高等农林教育强国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中的战略定位,分层次突出重点,加大国家高等教育政策调整力度,进一步支持"985"、"211"农林院校重点朝着研究型或研究教学型大学目标加快发展,使若干所院校达到或接近世界同类一流大学水平,重点支持省属地方农林院校建设成教学研究型大学,大力鼓励和扶持以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为主体的专科学校,继续坚持以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为重点,建设成教学型大学,为建设高等农林教育强国提供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18.
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旅游业的繁荣昌盛,从而也促进了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院校相应增多。其中,高等农林院校开设的旅游管理专业因其农林特色适应目前的社会需求,具有很大的潜力。通过分析农林院校开设该专业的优劣势,提出增强该专业大学生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高等农林院校的大学生多数来自乡村地区,与艺术的接触机会较少,对艺术的感知较弱,加之学习课程以农科为主,缺少艺术氛围的熏陶,这制约着他们的整体发展.开展艺术素养教育对他们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目前农林院校艺术素养教育存在课程设置不健全、教学方式方法不先进、学生热情不够、艺术氛围不高等问题.因此,必须优化农林高校艺术素养课程设置,整合艺术素养教学资源,增强艺术专业学科在农林院校艺术素养教育中的辐射作用.这既发挥了农林院校艺术专业学生的专长,又提升了农林院校大学生的艺术素养,最终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高等农林院校在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科技示范园是我国90年代新出现的一种生产经营方式。它的建立对于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有着巨大作用。目前我国农业科技示范园主要以五种类型正在全国迅速发展。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高等农林院校的支持和合作,同时高等农林院校需要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和推广。鼓励科技人员参与示范园建设,以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聚集效应。高等农林院校是培养农业高级专门人才的摇篮,也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重要源头,为示范园代培高级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促进示范园运行机制创新,在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中高等农林院校起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