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国内荧屏和舞台上,活跃着一批外国人。他们或是留学生,或是在华工作的外国人,或是外国专家。其中很多人都跟著名相声演员丁广泉学习相声,并且通过学相声、说相声,在中国成了"明星"。在相声界,人人都知道丁广泉爱收洋徒弟,是他为中国的相声舞台培养了一批洋笑星。如今,这些洋笑星已经从中国文化的爱好者变身为传播者。他们在中西方之间搭建起一座文化交流的桥梁,并使之在时空中不断延伸。  相似文献   

2.
涨薪启示     
公司新招收一批员工,有27人。公司对他们进行了一个月的技能培训后,他们上岗了。他们的工作是将公司回收的各种报废汽车进行分解,然后,装车送进钢铁厂.  相似文献   

3.
一、进入商务印书馆 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将近代中国推向一个新的文化发展时期。一批奉行“民主”与“科学”的新知识分子.开始走向历史的舞台。他们正从根本上否定维新知识分子所传承的传统价值观。加上新文化运动在北京的扩展.上海的出版和文化受到责难.风风火火的上海商务印书馆也难逃批评。  相似文献   

4.
1898年,是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一觉醒的中国一人面对鸦开战争之后出现的民族危机,开始了深深的反思。他们首先把民光投方文纣了教育上。就在这一名光绪皇帝颁布诏书,明定在京师建五大学堂。一兴学一图强,中国近京师大学堂行使双重的职能。既是当时中国的最高学府,一又是中国最高从京师大学堂到北京大学,一百年过去了。这里_曾一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一摇篮,’五四””运动的发祥地。一批又一批杰出的4华儿女,都曾在这里留下一过工作。学习。研究、奋斗的足迹。他们中有梁启超、严复、蔡元培。李大别。除独秀、动牵_轧鲁迅、…  相似文献   

5.
9月底,国庆的氛围弥漫整个北京城,到处都在张灯结彩准备欢庆这个美好节日的时候,首都也迎来了一批尊贵的外国客人们。说他们尊贵,是因为他们为中国的建设做出了贡献,我们从心里面尊敬他们,感谢他们,把他们当作我们最尊贵的客人来热情接待。这批客人就是来自亚美尼亚、美国、日本、德国等19个国家的51位2002年“友谊奖”获奖专家和他们的配偶。我们中国人昵称他们为:“中国的洋劳模”。一在这个洋功臣汇聚一堂的时刻,我看到的是一张张和善而谦逊的面孔,我看到的是平静而幸福的笑颜,可是若要知道他们都为中国的建设立下了什么功劳…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政治环境的日益昌明和经济建设的持续增长,一批又一批留学人员,满怀报国热情和求知欲望,远涉重洋,刻苦学习,并以各种方式热忱为国服务,他们不仅给中国带来了更加理性与开放的心态,加速了中国融入国际文明的步伐;同时,也为中国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发展注入了蓬勃活力。实践证明:他们是我国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推动我国社会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伟大战略部署中,海外留学人员以其鲜明的国际化视野和涉足国外高科技领域形成的各种优势,再次成为东北地区人才…  相似文献   

7.
著名学府之所以能成为著名学府,在中国漫长的官本位的体制下,一位开明校长是造就一所学校的最先决条件,因为校长可以用自己的行动造就一批杰出教授、学者,然后凭着一批造就出来的学者便烘托出了一所知名的大学,接下来知名的大学又凭着自己的知名度,造就出一批批知名的学者。翻开中国近百年高教发展史,人们总是惊叹着校长的一些重要举措,他们面对现实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让后人无限敬仰,特别是在造就人才上他们总是不拘一格。北京大学之所以能名扬世界,起决定作用的人物便是1917年出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先生。蔡本人是一位学贯中…  相似文献   

8.
随着农村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 在上海市郊农村,时下出现了一批新岗位,如河道保洁员、护村协管员、残疾人助理员、劳动监察协管员、劳动就业援助员等等,捧起这些“新饭碗”的,是那些已经告别了农田的新农民, 他们在新的非农就业岗位上,点点滴滴都为民生,桩桩件件情系百姓,为打造和谐社会而忙碌着。  相似文献   

9.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30多年间,全国政协活跃着一批特殊的加入了中国籍的外国人,他们都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来到中国,一辈子扎根中国的外国友人。他们大多在对外传播领域工作。作为在中国外文局工作的同事,我和他们当中一些人有过近距离的接触,从他们身上深深感受到他们的国际主义精神,有幸得到他们在业务上的谆谆教诲,至今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10.
伊莎白·柯鲁克,加拿大人,1915年生于我国四川省。大卫·柯鲁克,英国人,1910年生于英国伦敦。1942年俩人结婚,1947年到我晋冀鲁豫解放区,1948年到我解放区外事学校(即北京外国语学院前身)任教至今。现二人均为该院顾问。四十多年来,他们勤勤恳恳,耕耘在外语教学工作中,为我们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英语人才。因为中国革命的需要,他们毅然放弃了几次返回祖国的机会。在“文化大革命”中,他们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身陷囹圄。但平反之后,他们不计较个人得失恩怨,依然积极投身于教学工作中。改革开放以后,他们不顾古稀高龄,几次去内蒙古、宁夏、青海等地,帮助开展外语教学活动。今年8月正值大卫·柯鲁克同志80岁寿辰,我们摘译了他们合写的《我们为什么选择了中国》,谨此表示敬意。(译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