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奈温统治时期的华人经济奈温的理想是要使缅甸真正成为缅甸人的缅甸。经济国有化是这个理想的重要部分。他认为只有实行国有化,才能把“外国人”从缅甸的内部事务中清除。他希望通过国有化把缅甸的财富装进缅甸人的腰包。除此之外,他还让陆军接管所有企业,以推动新...  相似文献   

2.
范宏伟 《世界民族》2005,23(5):32-38
华人在居住国的生存、发展问题历来是侨史学界研究的重点,而考察华人在当地的政治地位是研究这一问题的题中应有之义。近年来,学界对建构“华侨华人学”的讨论方兴未艾,诸位方家的观点可谓见仁见智,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达成共识的,即“华侨华人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合法性问题是政治学的一个核心问题,但在有关东南亚政治特别是东南亚华人政治的研究中,却很少有人关注这一问题。此外,缅甸华人也是近年来备受忽略的一个研究领域。本文拟从政治合法性角度对奈温时期缅甸华人的政治地位做一新的诠释,希望对这一新兴学科的研究有所…  相似文献   

3.
华人移居欧洲的历史悠久,但华人在真正意义上作为移民族群生活于欧洲始于近代,迄今仅有100多年的历史.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前,欧洲的华人主要有广东人、浙江人、香港人和东南亚华裔难民.早期欧洲华侨华人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浙江人和广东人.浙江人是最早进入欧洲的华人之一,在欧洲的一些城市里贩卖一种叫"青田石"的石雕制品,他们有着很强的自谋生路的能力,是欧洲华侨华人社会中最持久也最有韧性的一支.  相似文献   

4.
目前在美国的华人约110多万人,不到美国总人口的5%,算得上是美国100多个民族中的“少数民族”,在正直的美国白人心目中,对这一少数族裔满怀钦佩与赞扬。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曾对邓小平同志说过:“华裔人数之少,与其对这个国家贡献之大,不成比例。”美国华人在科技、教育、机械、土木和电子等领域大显身手,经济领域也有显著成就,少数华人已进入政界,争取华人应有的地位与权利。华裔取得今日的成就与地位,并非出于美国主流社会——盎格鲁撒克逊民族——对少数民族的“照顾”、“优待”,恰恰相反,华裔的成就是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艰难困苦、靠自强不息的坚韧奋斗得来的。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在19世纪后半叶,华人是澳大利亚的非欧洲移民和非土著居民以外的最大民族集团。早期华人移民主要来自中国广东三角洲。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中国在1949年革命胜利之后,到澳大利亚的华人移民来自不同地区。就像表1所示,华人在屡次人口普查中有所增长。开始比较缓慢,随后就急剧上升,特别是在1966年当自由党的哈罗德·霍尔特取代孟席斯担任总理时,反对非欧洲移民的歧视性措施有所缓和,以及  相似文献   

6.
缅甸的华裔精英为缅甸的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知名侨领与华裔精英不同,他们不参与或很少参与缅甸政治,而在华人社区建设和促进中缅两国友好交往方面起着积极作用,他们有爱国爱乡爱同胞的优良传统,主要表现为热心慈善救济、办报、办学、支持祖国革命、向国内投资、促进中缅友好关系.  相似文献   

7.
泰国华人社会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其他东南亚国家的华人相比 ,泰国华人被当地民族同化的程度是最高的 ,华人在政治、经济、文化乃至生活方式的各方面都已完全融入泰国主流社会 ,以至于很难分清谁是泰人 ,谁是华人。前几年有一些泰国华人学者甚至提出这样的观点 ,即泰国已经不存在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华人社会。笔者不同意这种观点。笔者认为 ,尽管泰国华人已经完全融入泰国主流社会 ,但是 ,华人社会在某种程度上仍然保留了自己的民族特质 ,就泰国大多数华人而言 ,他们仍然是华人。当然 ,泰国华人对本身的称呼也不同 ,有人主张称“泰国华人” ,有人主张称“有华人血统的泰国人…  相似文献   

8.
二战后 ,英国殖民政府和马来亚 ① 政府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采取种种政策措施 ,对华人社会加强了统治。这些政策措施并不都有利于华人社会 ,许多政策措施对华人既不公正 ,也不公平 ,更不合理。为此 ,马来西亚华人社会积极行动起来 ,通过各种合理、合法的方式和途径 ,争取、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作为华人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 ,马来西亚华人社团逐渐积极参与政治 ,投身于维护华人社会和自身权利的活动中。经过政治活动的锤炼 ,华人社团日益成熟、完善起来。一、兴 起1 94 6年 1 2月下旬 ,英国殖民当局公布了马来亚政制的蓝皮书。蓝…  相似文献   

9.
论二战后英国对缅甸山区民族的分治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跃 《世界民族》2005,16(6):27-36
二战末期,英国重新占领缅甸,颁布对缅白皮书,其中规定山区由英国总督直接管辖,企图以山区民族来对抗缅甸本部,以达到长期统治缅甸的目的。由于缅甸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采取积极的民族和解政策,并提出脱离英联邦而独立的主张,英国政府被迫调整对缅甸山区民族的政策,企图使缅甸留在英联邦内。与此同时,英国殖民政府暗中操纵民族分离主义,以制衡缅甸的民族独立运动,从而给独立后的缅甸留下诸多难以弥合的民族冲突和难以消除的民族分离主义祸根。  相似文献   

10.
1966年6月,在澳大利亚总人口中,华人和混血华人还不到0.3%。这个数字极小,从中看不到任何迹象能够表明华人的移民及其定居在澳大利亚对非欧洲移民的态度形成和政策制定方面有什么影响。这种移民的后果,包括真正的和臆造的后果,是殖民政府  相似文献   

11.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东南亚各国和各地区先后走上了争取民族独立、建设民族国家和发展民族经济的道路。东南亚华侨社会在二战后也逐步转变为华人社会,并且成为东南亚地区多元族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南亚华人社会在二战后的一系列重大变化早已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对个别国家或局部地区华人政治和社会地位变化的研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将二战后东南亚华人作为一个整体来全面、系统地考察和分析其社会地位的演变与发展,相对而言则显得较为薄弱。由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庄国土教授主持完成的《二战以后东南亚华族社会…  相似文献   

12.
据报导,澳大利亚悉尼市的一座有百余年历史的古迹建筑,将重新翻修,作为该市华裔社区举办各类活动的“中华文化中心”,并可望在2000年奥运会前完工。这幢两层小楼于1870年建成,原为新南威尔士州政府拥有。近日,新南威尔州与悉尼市政府宣布:州政府将该楼的产权转给悉尼市议会,并且由市议会拨资200万澳元设立中华文化中心,同时聘请专人为华裔社区服务。据悉,中华文化中心将给予华裔社区及社团人士使用,特别在悉尼奥运会期间可作为接待华人运动员及海外贵宾之用,还可作为本地华人聚会和活动中心。悉尼市将建立中华文化中…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化的迅速发展,特别是移民的增加,民族国家的边界日益受到挑战。东道主国家在考虑外来移民归化入籍的诉求时,并不总是做出接纳或拒绝的二元选择。一些国家赋予外来移民公民资格,但只给予其"半公民资格"或"差别公民资格"。华人、印度人等外来移民虽然被缅甸政府接纳归化入籍,但并不被给予"完全的成员资格"。缅甸公民法规定,华人是缅甸的"二等或三等"公民,其在政治权利、公民社会权利和公民权利等方面均处于不平等的地位。作为外来移民,华人享有的"差异公民资格"不仅是对华人个人或群体的不公平,更阻碍了缅甸民族国家的建构和公民国家认同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引言华人大批定居美国已有130多年。1980年,美国约有华人812178人。到1985年,据估计,华人人口增长了大约33%,约为1079400人,而且,如果移民政策没有大的改变,华人的人数今后还会继续增长。目前华人人数虽说还不足美国全部人口的0.5%,但他们是美国各亚裔集团中最大的一支。华人来美时间久,人数多,但对有关华裔美国人家庭的文献研究表明,论述其家庭生活的理论著述几乎没有,有分量的研究成果也为数不多。除了早先的几种  相似文献   

15.
缅甸的印度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锡星 《世界民族》2002,5(2):65-69
印度人很早就迁移到缅甸 ,并且对缅甸的文化有深远的影响。这些早期的印度移民已逐渐与缅甸各民族混同一起。缅甸现在的印度居民是近代由印度移入的。 1 885年 ,缅甸沦为英国殖民地 ,并被划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从那时起便有许多印度人迁居缅甸。在这些移民中 ,有些人是由英国人带往缅甸从事低级工作以补缅甸劳动力的不足 ;另一些人则是羡慕缅甸较高的生活水平而移居的。缅甸曾经是印度移民最多的国家之一 ,缅甸的印度人从 1 872年的 1 3 .7万人猛增至 1 891年的 42 .1万人 ,高峰时期的 1 93 1年达到 1 0 1 .8万人。但是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  相似文献   

16.
肇始于西方的资源民族主义,在二战后逐步蔓延到广大发展中国家,成为后来广大发展中国家反对经济殖民、维护国家资源主权的一面旗帜。缅甸的资源民族主义发轫于反抗帝国主义压迫、争取民族独立运动的过程中,既是殖民主义退出缅甸的产物,亦为当今缅甸发展国内经济、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之一。尽管缅甸的资源民族主义在维护缅甸国家利益上曾经产生过一些积极影响,但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过度政治化下的资源民族主义带来的消极影响也不容忽视。如何应对当今日益政治化了的缅甸资源民族主义,营造互惠共赢的局面,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在缅主要外资来源国须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试析马来西亚独立后华人社团与华人文化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人社团是华人文化的重要载体、重要继承者、发扬光大者。和许多国家、地区一样,在马来西亚,华人社团在早期华人文化的延续和发展中一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马来西亚独立后,面对政府政策对马来民族的偏袒,华人社团积极采取各种措施,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维护华人文化的发展权益,保护并发展华人文化。本文试图分析马来西亚独立后,当地华人社团对华人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一、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协会与《国家文化备忘录》马来西亚独立后,政府实行的国家政策逐渐呈现偏袒马来人的种族主义色彩。1971年,马来西亚政府提出文化政策三原则:土…  相似文献   

18.
一、缅甸佤邦缅甸联邦有众多民族,其中佤族是个跨境而居的民族,是缅甸古老的民族之一。缅甸佤族约有70万人,有近60万的佤族人集聚在缅甸第二特区———佤邦。跨过中、缅界河南卡江,就是佤邦的地盘。佤邦所在的地区1989年4月前属缅甸共产党领导。1989年4月17日,佤邦脱离了缅共领导,组建了佤邦联合党、佤邦联合军,并谋求独立建国。1993年,缅政府允许佤邦在交出武装的情况下成立一个特别自治区,佤邦没有同意,而仍自称佤邦。佤邦位于世人所称的“金三角”地区,①是缅甸联邦毗邻中国、泰国和老挝的自治特区之一。它由南、北两个地区组成。佤邦北…  相似文献   

19.
东南亚华人与当地土著民族的族群关系是一个敏感而又复杂的问题 ,它不仅关系到东南亚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 ,而且也关系到华人在东南亚的生存和发展 ,还直接关系到东南亚国家与中国的关系。本文以菲律宾和马来西亚为例 ,从民族学的角度 ,探讨华人与当地土著民族的关系 ,分析西方人殖民东南亚时期与东南亚国家独立建国之后华人与土著民族关系的情形 ,阐明东南亚不同族群之间的冲突主要不是由于文化的差异引起的 ,而是族群文化差异被政治化和经济化所使然。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探讨马来西亚的马来人和华人族群身份的历史建构过程,重点强调殖民历史、政府角色和政党政治对族群关系的影响。西方殖民势力向马来半岛渗透的过程中,伴随着一套有关族群种类的认知和管理手段。欧洲殖民者将“马来人”土著化,将“华人”他者化。“懒惰”的马来土著和“有用”的华人外来者之迷思便始于那一时期。这种有关族群性的论断被马来政客不断复制,成为他们推行马来人优先政策最有力的借口。1969年之后,马来民族主义的复兴和非马来人的回应已经令这个国家的族群关系越发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