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现在我想单就尚钺同志“中国历史纲要”第六章中所提及的几个经济问题表示一点意见: 尚钺同志这书的第六章是专论明代以及在鸦片战争前的清代历史情况的。就中国的封建时期历史来说,这实在是很重要的一段时期。因为这时代的历史是中国的封建社会已经发展到了“末期”的历史。在欧洲封建社会发展到了“末期”,就在封建社会的内部产生了所谓“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这种“萌芽”并且发展起来,终於否定了固有的封建社会,产生了近代的资本主义社会。但在我们中国则不同,中国在封建社会後期虽然也产生了所谓“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但这种“萌芽”发展得很缓慢,以致一直到外国资本侵入以前,中国还并未能发展成为一个资本主义社会。所以中国的资本主义是从外国资本侵入後才逐渐地发展起来的。为什麽中国的“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2.
早在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末期,陈云同志就明确提出:“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必须兼顾,必须平衡”。经济工作一定要“注意国家建设规模和人民生活需要的平衡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出了毛病,关系就大了”。陈云同志的这个重要思想,正确地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反映了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并为历史所证明是完全正确的。三十年来经济建设的实践告诉我们,每当注意这个“兼顾”,搞好这个“平衡”,建设事业就得到迅速发展;一旦忘记这个“兼顾”,破坏这个“平衡”,建设事业就遭受损失,甚至停滞倒退。今天,我们认真学习陈云同志的这个思想,正确总结三十年来的经验教训,对于克服“左”的影响,搞好经济上的进一步调整和政治上的进一步安定,促进四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经济史研究中,有些同志认为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社会经济已处于较为“成熟”的封建社会末期的历史阶段,有的甚至认为它已处在封建社会末期“崩溃”的阶段。这些估计似显偏高,本文试图通过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分析,认识它究竟处于怎样一个历史阶段。一、农村土地关系的变化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绝大部分土地仍集中在少数地主阶级手中,但地主阶级的身份、地位已经发生变化,佃农对地主的依附关系也逐步松弛。地主阶级身份、地位的变化,主要表现为贵族地主逐渐衰败,缙绅豪强地主的特权受  相似文献   

4.
地主制经济与庄园制经济是封建社会两种基本的经济形态。地主制经济主要是地主把土地分成小块租给农民耕种,这样,地主对土地的占有权与经营权就分离了。为了使这种剥削能继续进行下去,地主阶级就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国家统治力量,以保护其对土地的占有权,并强制农民完成对封建国家和地主的义务。而庄园制经济则不同,因为庄园主一般都掌握有武装,他们不用求助于国家政权就可以强制农民完成对庄园主的义务。拙文《地理环境与西藏在园制经济》①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粗放的耕作制度、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等方面对西藏庄园制经济形成过程中地…  相似文献   

5.
六月三日,广东哲学学会邀清部分同志,就政治与经济的关系问题举行了讨论会。会上,大家批判了林彪和“四人帮”在这个问题上所作的歪曲,并着重就政治对经济的统帅作用问题展开了讨论。讨论中对一些问题有一些不同的意见。  相似文献   

6.
《经济研究》1979年第四期刘明夫同志所写的《社会主义经济的经济形式问题》(下简称《经济形式》)一文,比较集中地论证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这一观点,认为“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经济规律来管理好整个国家的生产与流通”。这篇文章也代表了当前不少同志对社会主义条件下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的地位及作用所作基本估计的观点。我以为,这一观点还需要认真加以探讨,愿根据“百家争鸣”的精神提出一些看法。《经济形式》是从社会主义企业间的经济联系,提出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问题的。这里的“经济形式”,本来应是指的“经济联系形式”或“交换形式”的问题。在这个意义上着  相似文献   

7.
著名历史学家,河北大学教授漆侠先生撰写的《宋代经济史》一书,最近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上,下两册,共九十余万字,是一部全面系统地叙述宋代农业、手工业、商业、城市经济的发展、进而分析宋代社会经济关系和经济思想的大型断代经济史著作。 在人们的心目中,宋代是一个“积贫积弱”,国势衰微的皇朝,然而这只是事物的一个方面,如果从社会经济角度看,情况就大不相同了。随着近年来对宋史研究的不断深入,学术界已普遍认为:宋代是继唐代之后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大发展的时期,在中国封建社会的进程中占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历史地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封建社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到了宋代,商品经济空前活跃,像一股急流不断地冲刷着封建自然经济的堤坝,虽还不能冲垮堤坝创造新的社会形态,但无疑已给宋代社会带来了新的因素,促使我国封建时代的社会经济迅速向前发展,其标志之一,就是乡村新兴的小市场“镇”、“市”的蓬勃兴起。对此,日本学者加藤繁先生早在本世纪二十年代至三十年代,就已接连发表文章加以论述。1982年10月举行的中国宋史研究会年会上,戴静华和李春棠两同志又提供了新的研究成果,论述了宋代乡村小市场镇、市的各方面问题,对于深入探讨宋代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很有裨益。本文就宋代“镇”的几个问题,继续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包世臣生活的时代(1775—1855年),正是我国由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转捩点;他的经济思想代表着这个历史时代的部分经济思潮,并且提出了一些新颖的、在当时具有一定进步意义的见解。但在巫宝三、冯泽、吴朝林等同志所编《中国近代经济思想与经济政策资料选辑》一书中,包世臣被列为“鸦片战争前后官僚地主阶级保守派的经济思想”的主要代表,当作“进步经济思想与政策的对立面”,并认为他“完全是以一个封建统治者的谋士姿态出现”。对于这个评价,我认为有商榷的必要。一包世臣字慎伯,安徽泾县人,出生在封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 佛教与封建政治的关系问题,涉及到封建政治的特点以及佛教在中国发展的特点。这里只就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料对这个问题作些初步的探讨。 中国的封建社会是宗法式的封建社会。在政治上,它在家长制的基础上实行家天下的封建世袭制,在经济上,它在一家一户的分散的个体所有制的基础上,实行超经济的剥削体制。那种“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观念,在历代帝王的思想中是根深蒂固的。君权神圣,这是中国封建政治的重要特点。只有掌握这个特点,才能对佛教与中国封建政治的关系问题作出正确的观察。  相似文献   

11.
道德价值与利益原则 在议论改革的时候,一些好心的同志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搞经济改革,强调多劳多得,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会不会导致“一切向钱看”,发生道德败坏的现象呢?我以为,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这里的关键是要正确理解道德价值与利益原则的关系,尤其要注意把这种关系放到我们特定的社会主义现实生活中去  相似文献   

12.
汉唐间的土地买卖,以及与此相连的封建土地所有权问题,历史上就有争议,至今仍然意见不一。较早的争论出现于马端临《文献通考》。该书评论唐朝均田制,引了叶适的一段言论:“要知田制所以坏,乃是唐世使民得自卖其田始。……唐世虽有公田之名,而有私田之实……民得自有其田而公卖之,天下纷纷遂相兼并”。马端临说:“水心言唐方使民得立券自卖其田,而田遂为私田。此说恐未深考”。他认为“秦开阡陌之后,田即为庶人所擅”,“民得以自买卖田土矣”。两人都把土地买卖与土地所有权联系起来,但在时间上看法不同。解放后,在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问题讨论中,再次碰到这个问题。一些同志指出:“根据经典著作的指示,结合中国封建社会的史实,土地买卖可以作为衡量土地所有权的标尺”。另一些同志则认为封建社会的土地买卖,不过是一种“诡诈的买卖”,它“不但不能证明‘自由的私有权’的建立,反而意味着在封建社会的农民是以土地所有权的丧失而换取使用权为其特征”。更有同志提出:“所谓经过买卖的私有,只是在封建法律下被承认的,而法律是统治者所订”,因而认为土地所有权“在专制封建主义的中世纪‘就是全国范围内集中的土地所有权’——封建的土地国有制”。这里的分歧就不仅涉及汉唐时期(乃至封建社会)土地买卖的性质、意义,而且关系到对封建土地所有权的理解了。本文试图结合汉唐间土地买卖的事实,对“封建式的私有”谈点粗浅意见,供讨论。  相似文献   

13.
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再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是当前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如何应对这种挑战,是各国政府及企业必须面对的严峻课题。本文就这个问题,从“引进来”、“走出去”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4.
农村人民公社不是一个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单位,而是统一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中的一个经济单位,这种经济单位必须通过商品交换才能满足其本身的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有的同志说:“自从社会分工,从而交换关系伸展到社会经济各领域中以求,‘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局面就不存在了,个别劳动生产力不是孤立存在的东西,而是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或组成部分。”这种提法我以为是很合适的。现在的  相似文献   

15.
<正> 1965年,孙达人同志发表《应该怎样估价“让步政策”》一文(《光明日报》1965年9月22日。下引此文,只加引号),以漆侠、孙祚民同志为靶子,对翦伯赞先生提出的让步政策论进行了猛烈的批判。本人虽然不同意孙达人同志的观点,但这里不想讨论这个问题。仅就文中提出,后来又经作者多次重复的两个富于启发性的问题,谈一点个人的意见。一、封建社会的农民战争能否根本改变地主和农民的关系,使农民获得自由? 在谈到农民战争对封建统治的打击的时候,孙达人同志说:这种打击“第一表现在推翻和改造了封建王朝”,“根本改变了地主和农民的关系,才使农民获得了自由”。农民阶级是一个自发的阶级,农民阶级获得自由,意味着农民从农奴制下解放出来,获得自由身分。在这个意义上,恩格斯认为农民阶级通过自己的斗争,是可以获得阶级的解放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153页)。马克思也曾说过,经过十四世纪后期的农民战争,到十五世纪,英国人口的大多数已经是自耕农民了。然而在中国却不然,由于地主土地所有制这个特点的存在,土地可以继承,可以买卖,贫富移位的情况是不断发生的,这种变化不是农民获得自由,而往往是变成地主,就秦末农民战争时期而言,有下列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16.
经济规律是各种经济活动之间的必然联系。这种联系反映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恩格斯指出:“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马恩选集》第二卷537页)因此,经济规律所反映的一切,就是经济利益关系的全部内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研究任何一个社会形态的经济规律时,都是以经济利益关系为对象,通过对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揭示,寻找出其客观必然性的。用超经济强制的方法攫取农民部份或全部剩余产品,是封建社会的经济规律,它反映了封建地主与农民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经济利益关系;剩余价值规律则反  相似文献   

17.
对于我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原因,近年来史学界的探讨正愈益深入。许多同志力图从封建社会内部的经济结构去寻找它的奥秘。这无疑是个正确的方向。然而,专制主义是我国封建政治的主要特征,它也必然对封建社会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产生深刻影响。我们当然不能忽视专制主义和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关系。笔者不揣浅陋,就此发表一点看法,求正于大家。 一 我国封建社会数千年的漫长岁月,是在社会经济的不断破坏和恢复的交替中度过的。封建经济曾经出现过“文景之治”、“开元之治”那样繁荣的局面。但是,这种繁荣局面,总是不能长久保持,往往一场大的战乱,就使一个繁荣的封建帝国化为废墟。在废墟上又重建起一个新的封建帝国。如此循环往复的周期,构成了长期停滞不前的封建社会史。究其根源,正如某些学者所说,这主要是因为地主制下的小农户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的基本单位,而小农经济则具有既易破坏,又易恢复的特点。但是,仅以此为据,还不足以说明封建经济恢复、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何以必然会遭到破坏的原因。应当说这是和专制主义的存在、发展分不开的。专制主义阻碍了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使它只能停留在一定的水平上。 恩格斯指出:“国家权力对于经济发展的反作用可能有三种,国家权力可能沿着同一方向起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关于汉代封建社会经济结构问题,史学界正在开展讨论,意见很不一致。这些意见大体上分为国有经济说、小农经济说、地主经济说。笔者同意地主经济说。“经济结构”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从狭义上理解,即何种所有制形式在社会生产关系中居于主导地位。由于地主经济在汉代居于主导地位,因而它便构成了汉代社会经济结构的主体,成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此外,主张汉代为奴隶社会的同志,以为榨取耕奴剩余劳动的形态,是汉代的经济结构。笔者就此已有另文加以评论,不再赘述。  相似文献   

19.
在封建社会里,农民的革命始终是围绕着求政治平等和经济均平而展开,而这种平等的要求归根到底反映了农民的问题是土地问题,农民的革命是土地革命,其深刻原因主要是封建社会乃土地所有制的社会.因此,当农民战争把对土地的要求以纲领、口号的形式鲜明地写在战旗上的时候,也就表示了旧式农民革命最高峰的到来.但是,作为小生产者和私有者的农民阶级,不可能把包括土地在内的经济平均主义变为制度.无法真正实现“均田”这一理想,这其中的因由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历史的局限”.以这个标准来衡量,旧式农民革命的最高峰是明末的李自成起义.而非太平天国革命.这是因为太平天国革命发生的社会条件与旧式的农民起义已有了诸多的不同,这不仅表现在太平天国领导人的思想已不再是单纯的农民思想,他们中的一些人多多少少地接受了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观念;其用基于一神教宇宙观的拜上帝会去进行革命准备,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也与旧式的农民起义利用宗教点燃群众造反情绪大不一样;更主要的是它把”平分土地”的要求制度化为《天朝田亩制度》,这就不是旧式农民起义所能达到的高度,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中“耕者有其田”的土地纲领的先声。本文拟从讨论农民战争的阶段入手,具体论述李自成起义的历史地位及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许多学者致力于中国封建经济结构的研究,试图从中寻找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内在原因。然而,由于学术界对于封建经济结构的见解不尽相同,往往难免“学者多方,歧路亡羊”。我们认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不同于欧洲和日本的纯粹封建社会,而是以地主制为中心所建立起来的一种生产关系”。因而,无论是研究中国封建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