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哲学发展滋养了文学研究,拓展了文学研究的视野.从本体论角度来看,文学作品解读中存在着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由于主体间性的存在,使得其中也存在着文本间性,主体间性是文学作品解读研究的基础,文本间性是文学作品解读研究的归宿.对文学作品解读中的主体间性和文本间性呈现的分析,使解读过程中的各个元素之间的关系更加明确,有益于读者对作品更加深层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王永全 《社科纵横》2013,(3):170-172
从主体间性学习理论入手分析我国英语媒体的教学现状,论述了媒体英语教学的主体间性原则和途径,提出了一些对策,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媒体英语教学的规律和对英语教学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许茨的主体间性理论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林 《求是学刊》2005,32(3):26-32
许茨是现象学社会学创始人,也是著名的现象学哲学家。他在批判胡塞尔的先验主体间性理论的基础上,对世俗主体间性、特别是主体间的理解进行了独特的系统探讨。许茨的研究虽然有诸多局限,但他在主体间性问题上试图超越意识哲学的努力是值得肯定的,他研究的结论对我们丰富和发展马克思的交往理论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马琰 《社科纵横》2014,(5):172-175
以主体间性为基础理论对英语学困生教学展开研究,通过对师生主体性及主体间性的特点和关系进行分析,提出建立"主体间性"视阈下英语学困生互动教学模式,指导和优化英语学困生教学实践,改善英语学困生学习现状,促进英语学困生转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陈士部 《阅江学刊》2011,(2):101-105
阿多诺的审美主体观是对工业文明所造成的严重异化社会现实的积极回应,这种审美主体观有着自身特定的美学内涵:1.诉求审美主体的批判否定功能;2.强调中介,自明审美主体的功能限度;3.偏重审美生产主体。阿多诺的审美主体观念提醒我们:当代美学建构不能迷恋“主体性关学”、“现象学本体论”或“主体间性关学”,尽管这种审美主体观仍是一种语言本身的虚构,它提供的只是抽象的主体,但它带给我们的理论想象是不能漠视的。  相似文献   

6.
李燕 《创新》2017,11(2)
产学研在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产学研一体化已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社会发展理念和社会发展战略.但产学研尚未形成全面成熟的社会发展机制,缺乏长远性、制度性战略建设.文章从马克思主义主体间性理论思考产学研,意图在方法论上有所突破,科学解读产学研一体化战略,指出产学研已经处于有机融合的一体化发展阶段,要在马克思主义生产和交往的具体实践中深入理解产学研,在实施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同时注意处理好以人为本与经济建设的辩证关系,要意识到产学研是复杂系统性工程,需要动员社会整体力量参与.  相似文献   

7.
主体间性理论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突破了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困窘和局限性,是对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修正和超越.研究、探讨主体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实现单一式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向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转变,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解决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8.
教师与学生是制约学校教育有效性的两个重要影响因素。师生能否有效交往的基础在于主体间性的实现。传播学理论中传播的本质、概念、传播载体及传播模式昭示着传者和受者之间的信息传播是主体间非常有效的一种交往态势。因此,在构建师生有效交往的现实理路上可以借鉴和创新信息传播的模式,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突破传统的教学过程,向生活世界延伸;改变独白的话语体系,向对话理解转型;消除单行叙事方式,迁延出整体互动格局。  相似文献   

9.
孙飞宇 《社会》2013,33(1):38-74
舒茨从对个体行动的意识分析出发,基于胡塞尔的现象学与伯格森的意识哲学,对韦伯所建立的社会科学概念体系作了一个意义基础的建构工作,并进而运用理想类型的方法发展出了自己的社会世界的图景。在这一工作中,对他者问题的处理涉及了一系列深具社会学意涵的问题,而其核心则是主体间性问题。对主体间性之可能性这一问题的探讨,从社会思想史的传统脉络来看,不仅关涉社会学如何可能的问题,在舒茨的努力下,更成为了一项通过以我群群体为基础的、有意义的生活世界这一概念来回答近现代以来社会学的核心方法论问题--社会如何可能--的基本追求。  相似文献   

10.
张锦智 《社科纵横》2010,25(11):164-166
传统社会塑造的以"顺从""听话"为特征的大学生道德人格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也不符合现代大学生的特点。这就需要重视大学生主体的作用,但是如果只强调单独主体性,可能又会走向一些人极度张扬自己的个性以及不惜利用任何手段来满足自己的私利的恶果。所以,我们需要寻觅一种新的观念和方式来进行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塑造,那就是主体间性。这种视角既是对传统主体性视角中合理因素的发扬,又是对传统视角中容易出现弊端的规避,同时也更有利于主体性的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1.
在数据结构、智能系统、信息网络等新技术的影响下,社会和文化发生了变化。在文化艺术领域,作为艺术作品创作者的艺术主体虚拟化、虚拟主体间性的形成,展示了艺术生态的转型:数字化挑战了传统艺术形式,让艺术作品创作者的身份不再依附于特定的地点,不同的“语境”近在咫尺,每个人都能够参与到创造和重置“语境”的过程中,艺术作品变得具有“非物质性”和“交互性”,从而改变了艺术作品创作者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艺术作品创作者与欣赏者之间不再是“施动”和“受动”的关系,而是“交互”和“对话”的互动关系,此时的艺术主体不再是孤立封闭的形象,而是动态开放的形象,艺术主体间与欣赏者之间成为艺术共生平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周宁  刘将 《唐都学刊》2008,24(4):54-56
与主体性相对,主体间性是20世纪以来西方哲学中凸现的一个范畴.主体间性概念的提出,给心理学研究带来了新的转变.心理学研究是一种交往行为,所以其中必然存在主体间的问题.心理学的主体间性存在于交往之中,它表现为主体间的双向度的关系.心理学主体间性的转向就是按照交往理性的要求寻求一种交往关系,要求建立在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研究者之间以及被研究者之间开展的交往关系.  相似文献   

13.
从公共性到主体间性——哈贝马斯的普遍语用学转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哈贝马斯前期的公共领域理论 ,无论就理论还是实践来说都是成问题的。70年代以后 ,哈氏意识到了这些问题 ,主动地抛弃了法兰克福学派的主一客体分析的理论模式 ,转到“语言游戏”理论 (维特根斯坦 )和言语行为论 (奥斯汀和塞尔 )的主体间的分析界面上来。在他看来 ,资本主义政治的合法性危机 ,只有通过对主体间交往能力的合理重构才有望得到解决。本文分析了上述转向的契机 ,并对这一转向的理论合理性作了充分的肯定  相似文献   

14.
邹广文  夏莹 《求是学刊》2003,30(4):23-28
伴随着全球化的浪潮,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问题日益成为了学界关注的焦点.不同于目前大多数研究者所进行的文化横向的比较与研究,本文试图以中西文化交流史的追溯为佐证,以文化同化、文化涵化和文化异化等范畴为解读方法,回顾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旨在寻找和验证在文化交流中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并提出了在文化交流中建设性误读的特殊意义,强调了文化交流中的包容性与自身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主体间性理论被一定程度滥用,但运用于审美领域特别是审美传播领域却非常恰当。经典诵读活动是一种传统而特殊的审美传播活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误区,诵读者特别容易因经典之名带来审美疏离感而使诵读流于形式。基于主体间性本体论的立场认识经典诵读活动可以从根本上消除审美疏离,更好地实现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的主旨,有效推进中华文明建设。基于主体间性立场的经典诵读可以体现诵读中多元主体的共在,即文本主体、诵读主体和受众主体通过诵读活动实现主体间的彼此关照,从而完成对社会文明的承续和促进。而主体共在的实现依托于参与者对经典文本建立同情,即我以积极靠近的姿态对他者之我建立同情,完成我者与他者的自然融合,排除经典诵读活动流于形式的弊端,从而更行之有效地推进经典诵读活动。  相似文献   

16.
“主体间性-干预行动”框架:质性研究的反思谱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庆杰 《社会》2011,31(3):224-241
质性研究中存在三种困境:主体间性、表述政治、参与行动。前两者是认识论意义上的困境,后者是解放政治和行动意义上的困境。他们在反思广度、深度、力度方面层层递进、步步深入。从对对象的反思到将研究作为反思对象,从认知研究到行动研究,共同构成了质性研究的“主体间性-干预行动”反思谱系。  相似文献   

17.
约翰.贝拉米.福斯特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学思想,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下解决环境问题的荒谬性。他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生产方式才是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并提出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希望。福斯特还通过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找到了其中所蕴含的生态学思想,并且证明了这些思想都来源于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哲学。其中,以马克思的物质变换裂缝的理论最为重要,这一理论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的生态唯物主义自然观并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完整地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8.
谢文 《社科纵横》2006,21(4):139-140
语言是一个多元的系统,其中存在着各种语言变体。人们根据不同的场合、话题、交际目的选用不同的语言变体。大学英语教师在课堂上,也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主题采用合适的语言变体与学生交流互动,以便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