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略评朱熹     
叛徒、卖国贼林彪,为了开历史倒车、复辟资本主义,不但跪倒在孔老二脚下,而且对发挥了孔老二等儒家反动理论的朱熹,也十分崇拜。他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蓝本,搞了《四书集句》挂在墙上,并叫嚣“要象朱子那样去待人”。弄清楚朱熹到底是什么人?林彪为什么要吹捧朱熹?这对于深入批判林彪反党集团,批判反动没落阶级的意识形态孔孟之道,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我国十六世纪高举尊法反儒旗帜的进步思想家李贽写的《童心说》,是刺向孔孟和道学家的一把锐利匕首。李贽出身于没落小地主阶层,祖辈从事过航海经商。他所处的明代,是我国封建社会日趋没落的时期。封建统治者为了挽救风雨飘摇的局面,一方面对人民加强暴力镇压;另一方面,用经宋代朱熹之流将孔孟之道加以发挥和演变为更加反动的理学(即道学),来欺骗劳动人民,扼杀进步势力和阻挠进取革新路线的推行。明代王阳明又用主观唯心主义来维护孔孟之道,继承理学,企图挽救封建社会的灭亡。但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不可抗拒,要求前进发展的思想扼杀不了。李贽就是在这种形势下,以“掀天翻地”的斗争精神,公开打出尊法反儒旗号,把斗争锋芒直指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学,猛烈地冲  相似文献   

3.
由孔孟之徒炮制的《三字经》,是在旧中国流行的一种所谓“通俗读物”。这本书,浸透了孔孟之道的毒汁,通篇都是唯心论的先验论、反动的唯心史观和忠孝节义、三纲五常之类的封建道德伦理。长期以来,反动统治阶级把它列为“启蒙”课本之一,向劳动人民甚至儿童灌输孔孟之道,以此欺骗劳动人民,维持反动统治。在他们看来,《三字经》是他们用以巩固统治地位的“圣经”,而在劳动人民看来,《三字经》是宣扬孔孟之道的骗人经。  相似文献   

4.
《四书评》一书,虽然署着李贽的名字,但是它的真正作者并不是李贽,而是叶昼。由于过去一些人把《四书评》的真实作者搞错了,因而把《四书评》的思想观点也完全歪曲了。《四书评》在1975年曾被作为“李贽早期的一部尊法反孔的著作”而加以整理出版。出版社的《出版说明》,以及当时报刊上的有关评论文章,都说《四书评》“把批判的锋芒直接指向了孔丘”,对孔子进行了揭露、讽刺,嘲笑,等等。他们有一条主要的根据,就是《四书评》对《论语》中所述孔子“唯酒无量,不及乱”一句话,写了如下的评语:  相似文献   

5.
《四书集注》,是孔老二的忠实信徒、南宋时期的大儒朱熹篡辑的。这个巧伪人把《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和《论语》、《孟子》合编为《四书》,与《五经》相提并论成为儒家的经典,并将他把孔孟之道加工为“理学”的毒汁,灌注其中,作章句和集注,编成《四书集注》。  相似文献   

6.
前言封建地主阶级对他们所谓“烟香后代”的培养,抓得很紧,编了不少《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号称“三百千”)之类的“童蒙”读物,从小灌输孔孟之道,传授剥削阶级喝人血、吃人肉的“做人诀窍”,让他们“幼而学,壮而行”,骑在劳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三字经》就是这样一本传播广,流毒深,具有代表性的小册子。《三字经》相传是宋代反动儒生王应麟炮制的,以后历代有所修改增订。《三字经》的出笼,正当著名法家王安石变法革新失败以后,以司马光为代表的儒家反动路线占了上风,因而加速了北宋王朝的覆亡,以后南宋大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逃跑到江南,继续执行一条对女真贵族屈膝投降,对农民起义残酷镇压的反动路线,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了。反动统治者为了维护他们摇摇欲坠的统治,配合血腥的武装镇压,抛出了朱熹《四书集注》之类的软刀子,用作束缚革  相似文献   

7.
前言《三字经》是我国几百年来一直被反动统治阶级捧为普及“孔孟之道”的一本所谓“初学”“首诵”的“启蒙”课本。相传是南宋礼部尚书王应麟(字伯厚1223年——1296年)编纂的。《三字经》内容极其反动,欺骗性极大,受到历代反动统治者及儒家之徒的赞赏和吹捧,成为奴役和统治劳动人民的精神枷锁。  相似文献   

8.
《中庸》是一部儒家的唯心主义的反动哲学著作,传说是孔丘的孙子孔伋(字子思)所作,它较系统地记述了儒家有关“中庸之道”的说教。西汉时收入《礼记》一书,南宋反动理学家朱熹把它同《大学》、《论语》和《孟子》一起作了注解,合编为《四书集注》。以后它就被历代反动统治者奉为孔孟之道的经典。在中国历史上,许多反动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都把《中庸》当作培养自己的奴才的教科书,当作欺骗和毒害人民群众的反动思想武器。朱熹就说过,只要熟读《中庸》,“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独夫民贼蒋介石大力吹捧《中庸》是什么“最精微正确的人生哲学”。叛徒、卖国贼林彪也叫嚷什么“中庸之道……合理”。事实说明,《中庸》这部反动哲学著作,是历代尊孔派反对革命,反对社会变革的一个思想武器,我们一定要把它彻底摧毁。毛主席教导我们:“共产党人的任务就在于揭露反动派和形而上学的错误思想,宣传事物的本来的辩证法,促成事物的转化,达到革命的目的。”在批林批孔斗争中,我校中文系汉语专业工农兵学员和教师,到广州铁路分局,实行开门办学,和工人同志一起批林批孔,同时对《中庸》进行了注释、翻译和批判。这里发表的是他们对《中庸》批注的一部分,供读者在开展革命大批判时参考。我们要通过批判“中庸之道”,更好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斗争哲学,冲破阻力,深揭狠批林彪及其死党阴谋复辟的罪行,把批林批孔斗争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9.
前言《弟子规》是清代孔孟之徒李子潜炮制的一本宣扬孔孟之道、为反动统治阶级培养忠顺奴才的“启蒙读物”。全书分五部分,即“总叙”、“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宣扬了一整套孔老二的“仁爱”、“天命”、“孝悌”、“中庸之道”和“学而优则仕”等反动谬论,贩卖的完全是儒家的反动教育思想。它妄图用一套封建的人伦清规,使儿童长期受到熏染,自然驯服,不去“犯上作乱”,使人民驯服于他们的反动统治,以维护腐朽没落阶级的反动统治。《弟子规》全书,用大白话,讲切身的事,宣传反动的道理。所以口耳相传,流行很广,流毒很深。林彪反革命修正主义的种种谬论和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许多表现,都可以和《弟子规》的内容相印证,同出一源,来自孔孟之道。因此,在批林批孔深入发展的今天,为了肃清孔孟之道的影响,深入批判林彪修正主义路线的极右实质,必须对《弟子规》之类的坏书,进行彻底的批判。  相似文献   

10.
孔孟之道,乃吃人之道,骗人之道,复辟倒退之道,它是反动统治者用来镇压人民革命的“毒辣的皮鞭和枪弹的甜蜜的补充”,它是一把杀人不见血、“割头不觉死”的软刀子。 孔孟之道,是以孔丘、孟轲为代表的儒家反动政治路线和唯心论思想体系。处在中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春秋战国时代的孔孟之流,站在没落奴隶主阶级的立场上,鄙视群众,否定实践,厚古薄今,颂古非今,抗拒变革,反对革命,竭力用他们的思想政治路线维护和挽救行将崩溃的奴隶制度,妄图阻挡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逆历史的潮流而动。正因为孔孟之道具有这种反动本质,所以,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孔孟之道被历代反动统治者不断修饰和发挥,成为剥削阶级用来维护剥削制度的反动思想武器,从汉代的董仲舒,到宋代的朱熹、明代的王阳明,从窃国大盗袁世凯,到大汉奸汪精卫、独夫民贼蒋介石,无一不都是孔孟之道的狂热吹鼓手和忠实信徒。  相似文献   

11.
前言《神童诗》是封建统治阶级为了培养维护其反动统治的忠实奴才和接班人而编写的通俗读物之一。《神童诗》相传是北宋时期的反动儒生汪洙编纂的,原作的诗句不多,后经明清一些反动文人的陆续增补,使它宣扬孔孟之道的内容越来越具体,影响日益深广。正同一切反动统治阶级思想都毒害劳动人民一样,《神童诗》也毒害人民。《神童诗》贩卖孔孟之道的主要内容有:一,大肆鼓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的“读书做官论”;二,宣扬“自小多才学”的唯  相似文献   

12.
朱熹(1130——1200)是宋代地主阶级的反动思想家。宋末以来,历代反动派鼓吹孔孟之道,总要抬出朱熹这具政治僵尸,把他的反动哲学“当作宗教教条一样强迫人民信奉”。叛徒、卖国贼林彪也对朱熹倾心崇拜,叫嚷:“要象朱子那样待人。”骗子念拳经,必有险恶心。朱熹的“待人”哲学究竟是什么货色?今天,剖析朱熹的“待人”哲学,揭露林彪吹捧朱熹的反革命目的,对于我们深入批林批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前言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论联合政府》)春秋末期风起云涌的奴隶起义,封建社会持续不断的农民革命斗争,沉重地打击了奴隶主或地主阶级的反动统治,猛烈地冲击了维护这种反动统治的精神支柱——孔孟之道,推动了我国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前言《千字文》是一本被反动统治阶级用来普及孔孟之道的所谓“启蒙”读本。它由梁朝的反动儒生周兴嗣编纂。《千字文》出笼于梁朝,绝非偶然,是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的。当时,董仲舒反动的“天人感应”论,从两汉到魏晋,经过历代劳动人民和法家思想家的批判,已逐渐失灵。特别是到南北朝时期,世家豪族的残酷压迫与剥削,使农民起义风起云涌,这期间有文字记载的农民起义就不下三、四十次。连绵不绝的农民革命运动,猛烈地冲击了孔孟之道,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在阶级斗争十分尖锐的情况下,梁朝的统治  相似文献   

15.
中央两报一刊今年元旦社论指出:“批林批孔还要抓紧。要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到学习和批判上来。”批判各种反动坏书是普及、深入、持久开展批林批孔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增广贤文》是一本宣扬孔孟之道的反动读物。我们必须深入批判。 《增广贤文》原名叫做《昔时贤文》,又名《今古贤文》。“贤文”的“贤”,指的是所谓圣贤,即指孔孟之徒。“贤文”,意思就是贩卖孔孟之道一类的东西。 《增广贤文》,据说是在明朝时编出来的,作者是一个反动儒生,姓名不详。他把孔孟说过的话,编成顺口溜,又把剥削阶级中流传的反动谚语和格言收集在一起,搞成一对  相似文献   

16.
朱熹《四书》学其实就是一套完整的关于“修己治人”的儒家工夫论。从《四书》的文本意义及朱熹对《四书》的诠释来看,朱熹的《四书》学坚持了圣门第一义的实践精神,将儒学建构成如何成就内圣外王的儒家工夫论体系。由此可以认为,朱熹的知识学形态——《四书》学,确是非常深刻地体现了中国知识传统的实践特色。  相似文献   

17.
我国历史上法家跟儒家的斗争,以及尊法反儒和尊儒反法的斗争,历来是前进与倒退两条路线的斗争。这种斗争到了北宋以后,表现为理学(也称道学)与反理学的斗争。李贽就是我国十六世纪著名的尊法反儒的进步思想家。鲁迅说过:儒家对言论机关的垄断,“自宋元以来,尤其利害。我们几乎看不见一部非‘业儒’的书,听不到一句非士人的话。”明朝的进步思想家李贽敢于在言论机关被‘业儒’垄断的情况下,独树一帜,猛烈地抨击孔孟之道、反动理学,同时敢于赞扬秦始皇及法家学派,这说明他具有大无畏的反潮流精神。李贽在反儒和尊法两个方面,无论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超过了他前辈的进步思想家。结台批林批孔,研究李贽的思想对于我们汲取儒法斗争的历史经验,认清林彪所宣扬的孔孟之道的反动实质,提高阶级斗争、路线斗争觉悟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8.
反动的孔孟之道自被奉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以后,历代反动的封建统治者,都极力地用孔孟之道强化思想统治。并通过各种手段和各种渠道在我国各族人民群众中间流传、扩散。反动谚语是他们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用孔孟之道加强对各族人民的思想束缚的一种重要方式。谚语,本来是我国各族人民在三大革命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但被反动阶级利用后,注入了孔孟之道的毒汁,就使许多谚语成为愚弄、欺骗各族人民的精神鸦片。在伟大的批林批孔运动进一步深入的形势下,中文系朝文专业的师生。遵照毛主席“无产阶级必须在上层建筑其中包括各个文化领域中对资产阶级实行全面的专政”的教导,以批判孔老二、林彪“克己复礼”反动纲领为中心,深入到工厂、农村对在延边朝鲜族群众中流传的反动谚语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并和朝鲜族工农群众一起进行了深刻的批判。这里摘选了他们选批的一部分。望同志们再深入进行批判,彻底肃清其流毒,使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牢固地占领上层建筑包括各个文化领域。  相似文献   

19.
历代各民族反动没落阶级的代表人物,为了维护其统治或者实行反革命复辟,都把孔孟之道做为支撑反动统治的精神支柱。在西藏,以达赖为头子的一小撮反动封建农奴主阶级,则是一伙既拜佛、又尊孔的极端残忍的杀人恶魔。他们为了欺骗和压榨人民,把野蛮、黑暗的农奴制度在西藏世世代代保持下去,也从孔家店的破烂武库中,寻找反动思想武器。他们大肆吹捧孔老二是什么“圣者”、“神灵王”、“工巧菩萨”、“国政之尊师”;广为传抄、翻译儒家黑书,把孔夫子的一套当作宗教教条一样强迫人民信奉。  相似文献   

20.
两汉时期,儒法论争一直没有停止过,无论在政治路线上,还是在意识形态领域里,都有过激烈的斗争。王充的《论衡》就是当时儒法两家在意识形态斗争中一部捍卫法家唯物主义思想、批判儒家唯心主义的哲学名著。在这部具有高度战斗性的著作中,王充继承了荀子的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坚持唯物论的反映论,以敢于斗争的反潮流精神,痛快淋漓地“伐孔于之说”,把斗争矛头直接指向被历代反动统治阶级塑造为圣贤偶象的孔丘、孟轲。他不愧是我国古代一位无所畏惧的反孔战士、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反动的孔孟之道,从来就是历史上一切尊儒反法的反动派用来维护其反动统治的精神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