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毛泽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拓者,他创造了在政治、经济、意识形态上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提出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思路。他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有独特的内涵,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研究毛泽东独特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西斯蒙第的人口经济思想的分析,考证了他的人口数量与物质财富、人口质量与物质财富的关系,认为,他的人口经济思想对我们今天的人口政策和经济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历来十分重视中国社会的经济建设问题。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为了解决根据地军需民用的困难,以取得战争的胜利,不仅明确论述了围绕革命战争进行经济建设的重要性,而且还从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的角度提出了根据地经济建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原则。到了延安时期,他深刻地分析了中国社会的经济状况,总结了根据地经济建设的经验,进一步论述了革命战争与经济建设的关系,详细阐述了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同时,对在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一、革命战争与经济建设的辩证关系经济是…  相似文献   

4.
周恩来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思想对我国今天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他认为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在,社会主义建设是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全方位的建设。同时他还指出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产业发展是区域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革命战争时期,朱德非常重视通过产业发展推动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建设。在边区产业建设中,他提出并指导实践了著名的“南泥湾政策”,推动了边区多元产业和优势产业的蓬勃发展。他基于边区革命与建设需要,在探索边区产业发展之道中,形成了以因地制宜、以人为本、多元协同和市场导向为内容的区域产业发展思想。这些宝贵的经验对新时代乡村产业发展,推动乡村产业全面振兴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列宁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开创者,他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想不仅阐明了进行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也提出了如何搞好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这些思想反映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一般规律,对当前我国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仍具的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20 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乡村建设中,卢作孚独辟蹊径,开创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交通 建设为先行,以北碚城市化为带动,以文化教育为重点”的“乡村建设实验”的新模式。“国家现代化”、 “乡村全面现代化”、“乡村经济建设”、“以训练人为宗旨的乡村教育”四个关键词,集中体现了他的乡村 建设思想。他对创造现代集团生活和新价值观、幸福观的论断与实践,对于当代中国公益组织自身的建 设,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邓小平力主改革开放,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他敏锐的嗅察到,随之而来的腐败问题也非常严重。他曾告诫各级党政干部,如果贪污贿赂盛行,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又有什么意义,也不可能实现良性的经济长期发展;他一直强调,经济建设要有良好的发展环境,就必须坚持不懈,大胆的进行反腐败斗争。《南方谈话》的思想对反腐倡廉机制的改革具有巨大的指导价值:建立政改特区(反腐试点),实行党内分权,搞好党的组织建设,选好接班人。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邓小平同志的经济思想滕品文邓小平同志的经济思想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重大贡献。他设计的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方案和途径,填补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史上的空白。他的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10.
本文着重从吴荪甫的思想内蕴即现代意识来看他的人文价值。文章论述了吴荪甫具有的民族意识、竞争意识和用人意识,揭示了他的当代品格及其对今天的经济建设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三农"问题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问题.建国初,毛泽东、刘少奇对富农党员问题、农业经营体制问题和农村经济政策问题存在明显的分歧.  相似文献   

12.
在建国前后的几年中,刘少奇对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进行了深入的探索,提出了许多具有一定独创性的见解,为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为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均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刘少奇关于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建国前后中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邓小平创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奠定了一定的思想理论基础,并且对当前的现代化建设也有许多可以借鉴之处,因此,进一步研究刘少奇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发展指数的编制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亟须建立一套科学的测量指标体系与统计指数,度量和评价中国各地区的发展状况和态势。利用指数功效函数的改进模型编制的“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发展指数”(2006)对我国2004年和2005年31个省级行政区的中国发展指数进行了测算和排序,并对我国省级行政区进行了聚类分析,发现了我国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区域结构性特点。中国发展指数测量指标体系的建立,对于科学评价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及其地区差异,制定地区发展的宏观政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全球化视野下中国发展循环经济之经济法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反思和超越。在和谐社会的精神旨趣与思想内蕴下,充分考量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特征,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的内生与外在因素,分析认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应对与经济法作为,即市场规制法作为、宏观调控法作为、可持续发展法作为。这不失为中国发展循环经济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高新科技私营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但由于我国的私营科技企业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产生的 ,它在发展中仍然存在着种种矛盾和困难。当前 ,必须研究私营科技企业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各级政府决策部门必须积极制定各种有效的发展对策 ,这才能进一步充分发挥私营科技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从国际经验看中国流通领域的对外开放演进和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首先对中国流通领域的对外开放的历程和演进特点作了回顾,然后根据西方发达国家流通业发展的经验对中国流通领域的发展现状做一对比分析,结合中国加入WTO的现实环境,寻求中国流通领域未来发展的应对策略,从而为今后中国流通产业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过程中更好地融入国际分工,促进中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买方市场的形成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的一个划时代变化,它将对我国企业经营和营销带来严峻挑战。本文分析了我国买方市场的形成、特征及其对企业营销的影响,并就买方市场条件下企业营销对策进行了重点分析。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中国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立足点与动力源,实现二者良性互动,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关联,进而在实践中自觉推进中国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机结合,并使之在良性互动中与时俱进,对我们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新民主主义社会既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形态,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形态.从特定的国情出发,应当坚持过渡时期的长久性、经济形态的多样性和转变形式的稳妥性.所有这些,都集中反映了刘少奇对这一特殊社会历史阶段的深刻而独特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刘少奇发展中国社会生产力思想主要从两方面展开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之中心任务问题;实现前述任务所要遵循的道路、原则和手段问题.关于前者,他着重阐明了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思路;至于后者,则着重论述了走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要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改革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经济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等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