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建国以来,我党历代中央领导集体都十分重视发展问题,在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进行了不断的创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传承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最新成果,它所包含的丰富内涵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
发展作为内含有某种价值预设的事物的活动过程和人类追求的目标,为所有的人所关注。对它的反思形成了不同的发展观。当今条件下,以生态学世界观、生存论世界观、新人道主义世界观为哲学基础的可持续发展观是最能保证人类根本利益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既植根于社会实践的发展, 又受制于自然科学的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跨世纪发展的实质, 就是在满足时代发展和科学进步的需求中, 实现自身的发展, 同时也必然改变着发展的形式。在世纪之交要很好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既要反对修正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 更要反对当下出现的洋教条倾向。当代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不同国度产生的不同影响, 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给以有区别的具体回答, 强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化和民族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是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它是生产力的基本构成要素,具有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价值;它能够通过生产力的发展实现社会关系的变革。社会发展与科学技术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社会生产的发展。开发科技动力的途径主要有:实现劳动者的“智化”;推动生产资料的“物化”;消弭科学技术的“异化”。  相似文献   

5.
总体上看,陶渊明历史哲学的观点主要体现于他的《命子》《读史述九章》《扇上画赞附尚长禽庆赞》等诗文中。在历史发展问题上,陶渊明认为人类的历史体现为来自远古的展开,是一个天运或天命的过程。同时,陶渊明认为历史是道德的呈现。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陶渊明有自己的标准:在历史中能够表现道德,即便是以微弱的作用表现道德的,都是应当认可的英雄;相反,如果没有道德的因素或者道德特征不明显的人,即使是气吞山河、胸纳九州、包藏四海,建立了惊天动地伟业的君王将相,也应当无视其存在。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这一过程中所要面对的基本问题之一就是发展问题,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观,即毛泽东的发展观、邓小平的发展观、江泽民的发展观和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就是对这一基本问题的回答,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7.
一、发展观演变的历史过程 人类对发展的研究从人类具有自我意识起就已经开始,柏拉图就在《理想国》中为人类的发展描述了一个美好的蓝图。从现代意义上的发展来说,对发展的研究应该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其它社会科学。古典经济学家如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认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和标志是经济增长,而以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却认为,发展的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发展,发展的核心不是经济增长而是社会变革。这两种观点都对后世的发展观产生了重大影响。二战后,由于实践的需要,发展问题越来越成为各国政府和学者关注的焦点。发展观也经历了一个逐渐成熟的演变过程。国内学者对发展观的演变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夏禹龙教授认为,发展观大致经历了三次重要的转变,形成了三种主要的发展理论:单纯的经济发展理论、综合的社会发展理论、可持续的的发展理论。杨信礼教授则认为,近几十年来社会发展观的演变,清晰地显示出了一个轨迹,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理论体系的建立有其深刻的哲学基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其思想基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其思想核心,两点论与重点论则是其方法论依据,而普遍联系是邓小平发展现的重要理论根据。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邓小平适应时代的要求,联系中国的实际,深刻分析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在继承马克思主义辩证发展现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理论体系。该理论体系的建立有其深刻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9.
组成恩格斯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观有三个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源于实践的活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理论因受时空的制约需要修改和充实;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一成不变的僵死理论,是发展的理论.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这一发展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的发展全局出发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标志着我们党执政理念的新飞跃。  相似文献   

11.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发展动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伴随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经营环境日益动态复杂,机遇与风险与日俱增,这些因素直接催生并不断促使企业战略管理理论按照自我完善的内在逻辑发展。自我完善和环境变化是推动企业战略理论发展的内在力量和外部条件,根据这些因素的变化可以更有据地预测企业战略管理思想发展的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观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是当代中国社会面临的核心问题.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现是新时期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抉择.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和发展.它运用和发展了唯物辩证法的矛盾的对立统一、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普遍联系和系统的观点;坚持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有机体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社会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13.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观的一个基本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观通过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研究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 ,研究人的实践活动所引起的自然界的改变。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具有社会历史性质 ;在马克思看来 ,自然是人的无机的身体 ,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社会性 ,要消除“自然和历史的对立”,实现“自然的历史和历史的自然”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吸收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中的先进思想以及当时的自然科学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它形成的重要标志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观,它是唯物的、辩证的、实践的、历史的、科学的自然观。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在20世纪科学技术和社会进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发展的当代形态,是中国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重要内容,是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的重要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人学意义上的生命观是对人的生命最根本、最一般的认识,是关于人的生命本质、生命过程、生命意义、生命归宿及其关系等系列问题的总的思考和概括。马克思主义生命观认为,人的生命表现为自然现象基础上的社会性本质,生命价值体现为奉献社会和完善自我的有机统一,在生命过程中,它主张乐观奋斗的人生态度。马克思主义生命观不仅重视生命本身及过程的意义,而且关注生命结束、死亡以后的价值。马克思主义的生命观与西方其他一些哲学家、思想家的生命思想有本质的区别。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生命观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从而构建现阶段科学的生命观,无论对社会还是个人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现代科技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代科学突破有力地推动了哲学基本规律和范畴的认识转换,科学革命的实质是思想革命,现代科技革命的实质是生产力革命。邓小平的生产力标准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极为重要的创新。在科技成为人们追逐物质利益的有效手段之后,科技发展逐渐打破了传统的价值信念体系,科技实践与伦理重建的互动成为当代哲学创新的重要方面,必须通过普遍性的伦理基础和伦理精神的拓新,为身处物欲横流时代的人们找寻到安身立命之所。  相似文献   

17.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充满了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的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在当代中国执政党的社会治理和社会发展理念中的生动体现。科学发展观在其贯彻和落实时关键也就是要时刻将人铭记于心,做到万物人为本,万事民为先。  相似文献   

18.
论环境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哲学视角观照环境问题,亦即把环境问题纳入哲学研究的框架,科学地界定和诠释环境和环境哲学概念,确认环境哲学的基本研究课题及其在自然辩证法研究中的地位,对于拓展和深化环境思维,形成人的新的生存方式,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和生态乡村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与当代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是相互联系的.新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时代基本特征表现为实践性、批判性、开放性、兼容性和应用性.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其社会形态理论要求坚持全面发展;联系和发展的原则要求坚持协调、可持续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则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