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亲密关系中的暴力:解读熟人强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透过对两性间亲密关系下的性暴力的本质解读,使读者正确认识和了解“亲密暴力”、“熟人强奸”等犯罪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西方国家针对此类问题的一些有效预防措施和相关政策作简要介绍,为我国的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和执法机关,特别是广大的妇女们提供借鉴意见,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强奸预防以及公民安全。  相似文献   

2.
明治前期,来自西方的新思想、新词汇开始大量涌入日本社会,外来语的爆棚也造成日本人对外来语的误用和滥用现象显著。英语love与日语译词恋爱之间,东西方在表述异性相爱的词语中自有文化内涵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3.
学界往往强调西方的人文精神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深刻影响,而人为地忽略暴力启蒙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实际作用,鉴于此,有必要梳理中国现代文学“暴力叙事”或暴力启蒙的概念、综述和意义,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启蒙思潮乃至现代文学史进行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4.
D.H.劳伦斯的"小说三要素"理论是其文学批评思想中的精髓,是他对自己早期小说创作实践的概括与提炼,也是理解他中后期小说创作的关键。劳伦斯认为:首先,小说必须绽放生命力;其次,小说的各部分之间必须生动而有机地关联;最后,小说必须高尚可敬。《恋爱中的女人》中的人物以一种内在的生命之火为向导,努力保持生命的活力和人性的完整;小说通过人物与环境完美关联揭示其激情洋溢的生命活力;作者运用具体的人物案例,说明小说应当直面生命本能,戒绝一切思想说教。  相似文献   

5.
民国新闻教育本自美国移植而来,但面临社会的合理化质疑。成舍我以国家建构为合理化源泉,从改造社会入手,主张创办大众化报刊,培育现代国民,实现民族建国的 任务。为此,需吸纳平民教育、工读主义等资源,创办“职业教育”+“文化教育”的混合式新闻教育,从“术”“学”和“德”三个方面培养“手脑并用”的记者,消灭体脑之别 与劳资之分,改变知识分子与民众的互动方式,实现社会改造与民族建国的目标,形成了“立国—立人—立报—立己—立教”的合理化设计。这种合理化路径,以实现商业价值与 文化改造为目的,具有强烈的工具理性色彩。  相似文献   

6.
本文叙述和分析了20世纪中国文学中特有的“革命+恋爱”主题的发生、发展和演变过程,对其类型和内在逻辑作了总结,指出它的变化中凝聚着一种独特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7.
现代化:合理化与本土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现代化研究长期以来无法摆脱西方中心的困扰,这里既有西方政经和文化强权的作用,也有现代化理论建设和创新不足的局限。本文在对现代化理论的批判中提出主体性原则,在批判地吸收韦伯及其它有关现代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透过现代化的种种现象揭示出合理化是现代化的实质内涵。而主体性又必然内在地要求合理化的本土化,正是本土化决定了现代化的进程和成败。因此,现代化就是建立在主体性上的合理化和本土化,主体性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合理化是现代化的实质和核心,本土化是现代化的方式和途径。对于传统与现代、全盘西化等问题,本文也在理论上作了回答  相似文献   

8.
滥觞于20世纪20年代末的“革命加恋爱”小说,有传统“才子佳人”小说模式的影子,又在其中注入了现代革命意识。大致来说,其主题形态可分为“革命战胜爱情”“革命与爱情交融”“革命衍生爱情”三类,其话语模式也有失度的革命话语建构、虚夸的浪漫主义表达、鲜明的“男权”中心话语等类别。“革命加恋爱”小说创作模式中的女性并未因革命而真正实现个人解放,其在“男权”话语中的弱势地位、失语状态或极端抗争方式等,仍在昭示着革命时代的女性解放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基于唯物史观对社会形态变革所做的论断是科学性和真理性的统一。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它必然带动生产关系的变革,形成新的经济利益关系,从而为新的社会形态出现奠定基础。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变革理论使人们能够更好地把握社会形态变革的"临界点",即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的节点。把握和研究社会形态变革"临界点"的形成、发展及其作用对于我们剖析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20世纪初救亡图存的背景下,革命者以进化论为理论基础,以提倡白话文为革命起点,拉开了“五四”文学革命的序幕.这场革命充分发挥了语言的工具性作用,使得语言成为革命的有力武器.一方面胡适、陈独秀等革命者的话语暴力推动了革命取得胜利;另一方面,语言暴力在革命中逐渐走向极端化、激进化,给革命带来了惨痛的后果.其间虽有学衡派制衡的努力,但终究难以扭转这一趋势.探讨语言暴力与“五四”文学革命的互动关系及其规律,不仅能够揭示语言在革命语境下的暴力属性,更可以从语言暴力这一视角重新审视五四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1.
如果你待字闺中,用一场场的相亲打发周末时光,可能一不留神,就会遇到能与闺密们拿来开涮的“谈资”男人。拿男人做“谈资”固然不光彩。可彼时女孩见人不多,社会经验尚浅,就有那么多的不解要说与别人听。彼时,女孩还说不出“男人都是一样的”这种话,见到稍稍“另类”的男人,就觉得世界末日即将来临,男人怎么变成了这样。  相似文献   

12.
在强奸罪中,暴力指向被害妇女,且不包含故意杀人的致死暴力;胁迫包含暴力与非暴力威胁,威胁内容的实现时间没有限定。而在抢劫罪中,暴力指向被害人或在场的第三人,包含故意杀人的致死暴力;胁迫只包含暴力威胁,且威胁内容的实现具有当场性。从法律方法论的层面看,司法者在解释不同犯罪中的相同语词时,不能拘泥于法律的形式统一性,而应结合法益性质、罪责特征、刑法体系等要素,在语词外延中限定出最符合本罪罪质特征的部分,以实现定罪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13.
就暴力的批判性研究而言,重要而又棘手的问题是如何界定暴力的概念,明确其意涵,分析其类型.实证主义和绝对主义的暴力观都有其合理性,但未能全面揭示暴力的本质.在广阔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中来看,暴力的本质揭示的是一种表征社会关系的意志形态,而不仅仅是一种物理性的伤害.  相似文献   

14.
从英雄片看吴宇森的“暴力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宇森经过近二十年香港电影文化的浸染,在继承了香港电影优秀传统的同时,勇于革新,形成了“暴力美学”的个性化风格,并拍摄了一大批以“暴力美学”为指导的英雄片系列。激烈、火爆、诗意、唯美的影像,传递了动作美学、风格化表达及传统文化精神,给暴力题材电影带来了新的维度。  相似文献   

15.
"恶性暴力"腐败现象的特点及其理论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恶性暴力”腐败现象是指以极端残忍的暴力手段而实施的谋取政治权力或保全政治权力的腐败行为,其中以谋官害命、报复杀人最具代表性。它是腐败现象的一种极端化的表现形式,是腐败现象深度发展和恶性发展的一种危险信号。“恶性暴力”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具有深层次的社会原因,其中权力的个人垄断性、权力利益的极大化、权力的不受制约性和权力价值的变异性是其主要原因。遏制和消除恶性暴力腐败现象,必须采取“综合治理,标本兼治”的方针,其中特别是要对现行的权力结构和防腐反腐机制进行制度创新,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预防和遏制这一丑恶现象的新体制和新机制。  相似文献   

16.
暴力和美学能否构成一种相反相成的美学范畴?近年来艺术学界、特别是电影批评领域从理论到实践对暴力美学进行了较为集中的研讨。电影的暴力美学作为一种理论界说尚处于探讨之中,并未成型为一种美学理论范畴。暴力美学电影作为一种电影类型有其存在的诸多理由,但这种类型片不会成为主流电影或电影的主流。暴力美学作为一种批评现象有待继续深化、理论化。  相似文献   

17.
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因素。“温州模式”和“苏南模式”作为两种完全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反差。现从文化这一层面着手对二者进行比较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康康 《北京纪事》2010,(6):62-63
吃饭就像谈恋爱的比喻俗气无比,可我还是要多一次地肯定,吃饭的心态往往影射出一个人恋爱的态度。比如在私人底线之上的食物,总能发掘它取悦我的特点;比如在私人底线上的男人,也能忽视不中意的毛病然后聚焦在引力点。这是女人的傻,还是私人的执拗,很难说清了。  相似文献   

19.
清末的制度变革是在"排满"革命压力下启动和逐步展开的,虽然清政府顶住"排满"革命压力,加快立宪步伐,并以"大民族"民族主义思想推动制度变革,但是"排满"革命使平"满汉畛域"逐渐形成了话语霸权,并进而对立宪改革的路径产生重大影响:"预备立宪"所进行的制度变革不再是纯粹为促进宪政服务,而更多地成为平衡满汉权力的工具。合法性资源远远不足的满族"少壮贵族"在制度变革的路径选择上最终滑入"路径依赖"的轨道。  相似文献   

20.
首先详细介绍了国内外合理化建议活动的发展。然后,从组织学习理论角度,对组织学习、合理化建议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最后,对宝山钢铁集团公司、华北制药的合理化建议活动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