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EC在其公布的针对性研究报告中指出:"资产负债观为经济实质提供了最有力的概念描述,从而成为准则制定过程中最合适的基础",并呼吁FASB应以资产负债观全面取代收入费用观,将其作为会计准则制定的指导理念。我国在制定会计准则的过程中,吸收并借鉴了这种理念,所得税会计的处理就是例证。本文拟从会计要素的定义、会计计量的重心、会计计量属性、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等方面比较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的异同。  相似文献   

2.
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是计量企业收益的两种不同会计理论,它们与会计要素的定义,收益的确定以及资产负债表和收益表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确立不同观念,对会计信息质量有着重大的影响。本文从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的比较出发,分析两种观念的差异,从而说明我国实施新的会计准则以来,采用相应的观念还需实证的检验。  相似文献   

3.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以及经济环境、经济活动的复杂化,传统收入费用观下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受到质疑。在适度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条件下,全面收益观的提出,使会计收益计量模式的重心由收入费用观转向资产负债观。本文对这两种收益计量模式作简单的比较,详细分析了我国会计准则采用资产负债观的原因,并对资产负债观的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进行了比较分析,结合收入费用观和资产负债观的历史变迁,指出在新的环境下采用资产负债观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收入费用观与资产负债观是两种不同的收益确定观,两者分别从价值运动的结果、价值运动的过程来确定企业的收益。当企业置身于静态环境时,两者可产生相同的收益;而处于动态的环境时,则会产生较大差异。本文从财政部最新颁布的会计准则出发,对两者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力求有助于更有效的确认企业收益、把握财务会计发展的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论述资产负债表观与收入费用观理论基本关系的基础上辨析了二者之间的差异,同时有简单的介绍了历史上资产负债表现与收入费用观的历史演变并展望了以后资产负债表观与收入费用观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新会计准则较大程度地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突破了传统会计理念——收入费用观的束缚,确立了资产负债观的核心地位,体现了会计理念由收入费用观向资产负债观的转变。本文阐述了资产负债观的理论内涵,并对其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具体体现进行了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分析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基本含义的基础上,从会计准则制定的思想、收益确定的方法、资产计价的模式三个方面对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进行对比,论述资产负债观在我国现行会计准则中的运用和体现,最后提出三个会计准则从收入费用观转向资产负债观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2006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不再使用"待摊费用"与"预提费用"科目,一般企业资产负债表也相应取消了这两个项目,仅在新准则第31号准则"现金流量表"中作为披露项目出现且未说明对其报告的方法.本文将从"两费"产生的基础"权责发生制"出发.从资产负债观、事项法角度探讨新准则取消这两个科目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资产负债观的发展经历的几个阶段,资产负债观同与收入费用观的联系以及资产负债观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我国新会计准则突破了目前我国会计实务中计量模式普遍采用收入费用观的束缚,采用国际上通行的资产负债观理念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计量与披露,对会计信息质量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分析了资产负债观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最后指出了其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难题。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所得税会计核算一直遵循1994年6月29日发布的《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原规定)。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以下简称新准则),与原规定相比,无论在会计理念上还是核算方法上都有重大变化,但变化的核心理念是资产负债观。本文总结概括这些主要变化,以期更好地理解和贯彻新准则。  相似文献   

13.
2006年新企业会计准则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体现了我国会计收益的计量由收入费用观向资产负债观的转变。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仍体现了收入费用观而非资产负债观,且其处理方法也存在一些不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论金融危机与公允价值计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此次美国金融危机引发了关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争议,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被指责为过于真实和迅速地反映金融机构财务状况.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到底何去何从?本文结合金融危机,分析了我国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框架,时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存在的不足进行剖析,并提出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资产负债表观和收入费用观是计量收益的两个基本理论,本文通过回顾收益计量理论运用的历程,阐述资产负债表观回归的必然性,在此基础上论述资产负债表观的特点,以及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中的具体体现,以期更好的理解新会计准则体系。  相似文献   

16.
刘斌  江承鑫 《管理评论》2023,(10):81-93
2018年开始实施的“研发费用单列”是会计理论信息观转向计量观在会计报表格式中的体现。本文分析了“研发费用单列”的理论意义,并以企业自愿创新披露为研究视角,提出“研发费用单列”的信息观假说和计量观假说。研究表明,研发费用单列后,研发强势企业与研发弱势企业在自愿创新披露上的差异减小了,支持了计量观假说。该结果通过了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等稳健性测试。对投资者反应的检验表明,研发费用单列后,与研发弱势企业相比,研发强势企业的市场反应变好了,进一步支持了计量观假说。横截面检验表明,计量观假说的效应在企业的信息披露质量较低、信息中介的信息传递作用较弱、投资者的识别信息能力较差时更强。  相似文献   

17.
迟旭 《管理工程学报》1997,11(2):117-121
提出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分析和设计的思想,分析资产负债结构对经营的效益性、安全性及流动性的影响和作用,为寻找合理的银行资产负债配置方案,建立了资产负债结构优化模型。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对全面收益的概念和特征进行了探讨,接着分析全面收益现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的运用,最后指出新准则中运用全面收益观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商业银行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的持续健康运转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具有积极的意义。资产负债管理模式是现代社会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模式,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风险,它的管理效率也直接影响着银行的整体竞争实力。而我国的商业银行由于起步比较晚,资产负债管理上也存在很多不足,因而整体的经济实力以及竞争力不强。本文就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如何更好的进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的管理。  相似文献   

20.
孙碧霄 《管理科学文摘》2010,(35):176-176,181
我国商业银行的管理水平与西方主要商业银行相比仍有不小差距。如何吸取金融危机中的经验和教训、适应复杂的经济金融环境、主动转变资产负债管理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