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五十年前,日本帝国主义挑起了“七·七”芦沟桥事变,把“九·一八”事变后开始的侵华战争迅速扩大到全中国。对于深受这场侵略战争之害的亿万中国人民,以及尊重历史事实,站在正义立场的大多数日本人民来说,“七·七”事变的性质和起因那是十分清楚的。然而时至今日,仍有那么一些人,违背历史事实,甚至颠倒是非,在这个问题上大作文章,把挑起“七·七”事变的责任推给中国方面。不管这样做的人是有意还是  相似文献   

2.
在"七·七"事变问题上,日木参加过侵略战争的部分旧军人和史学界的部分学者,不顾事实真相,把挑动事变的罪责推到中国  相似文献   

3.
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本帝国主义在沈阳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这场战争,可分为两个大的阶段。“九·一八”事变后到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前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的战争主要是日本侵略军在东北同东北义勇军和抗日联军作战;同时还不断向关内,主要是向华北扩大。“七·七”事变以后,日本向中国发动全面进攻,由华北开始,很快就扩展到华东、华中和华南,战争进入了第二阶段,一直到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战败投降。整个战争持续长达十四年之久。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名称。恰当的名称能正确反映出事物的内容和本质,不恰当的名称则具  相似文献   

4.
日本的“笔部队”及其侵华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的“笔部队”及其侵华文学王向远一、初期前往中国战场的特派作家1937年的“七·七事变”之后,日本加紧了侵略中国的步骤,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在大举进行军事侵略的同时,日本政府强化了国内的军国主义体制,要求举国一致进行侵略中国的战争。事变爆发几天后的...  相似文献   

5.
<正> 1937年的“七·七”卢沟桥事变,是日本继“九·一八”事变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的继续和发展,是中华民族奋起全面抗击日本侵略战争的起点。八年艰苦抗战,中国人民终于战胜侵略者,取得了近百年中国历史上反抗外来侵略战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的这次疯狂的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灾难。日本人民在这次战争中也深受其害。  相似文献   

6.
<正>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来,世界上出版的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下简称二战)的书刊甚多,它们主要是论述欧洲战争和太平洋战争,很少记叙中国抗日战争,有的虽亦提到,却没有给予应有的评价,甚至加以贬低和歪曲。例如英人利德尔·哈特写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以极大的篇幅写欧洲战场,对英军在香港抗日亦着意描绘,但对中国抗日战争却一笔带过。苏联人乌斯基诺夫主编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竟说中国战场不是反法西斯的主战  相似文献   

7.
苏联远东军与日本关东军的最后之战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张劲松日本关东军是日本法西斯侵略的急先锋。它于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挑起远东战火,可以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始作俑者。然而,斗转星移,到1945年法西斯在全世界的溃败已成定局。8月远东苏军在中...  相似文献   

8.
在对当代英国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的“三个世界”的理论的评介中,有两种观点是值得讨论的。一种观点以黄顺基等同志为代表,认为波普的“三个世界”的理论在哲学基本问题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对此,国内学术界有着不同的看法,我是不同意这种观点的。另一种观点则是回避“三个世界”的理论在哲学基本问题上的多元论和“世界3”的客观唯心主义性质。例如杜汝楫同志在《三个“世界”的学说——波普哲学介绍之一》一文中(以下简称杜文),通俗地介绍了波普的“三个世界”的理论,这有助于人们了解这一学说,但杜文把从哲学基本问题上对“三个世界”的理论所作的分析说成是对波普的“误解”,认为“三个世界”的理论不是一个本体论问题,“世界3”与柏拉图的“理念”和黑格尔的“世界精神”“根本不同”。这种观点是难以使人同意的。本文想就此谈一些自己的看法,与杜汝楫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9.
苏联科学院院士尼古拉·米哈依洛维奇·德鲁日宁,是当今苏联史学界中年龄最大的一位历史学家,现年九十四岁。三十年代初期,他就在苏联史学界享有声誉,可以说是苏联史坛的前辈。他很早就被认为是一位治学严谨的学者,在研究工作中重视史料,  相似文献   

10.
近期,对简化字提出了不同看法,有一种意见认为“繁体正字有传统可循,有六书字理,……繁体易认不易写,简体易写而无字理……”。对这种观点,我们不敢苟同。本文就针对简化字有无字理这个问题提出一点不成熟的看法,以就教于方家。一说“繁体正字有传统可循,有六书字理”,我们就很自然地想到许慎和他的《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下同)。六书说萌芽于东周,形成于西汉末年,完备于许慎的《说文》。《说文·叙》中系统地阐述了有关六书的理论,其后便将六书字理贯彻到对9353个汉字结构的说解中去。六书的主张与说解文字的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许慎  相似文献   

11.
“九·一八”事变至今已半个多世纪了,这段历史,人们是永远也不会忘记的。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易显石、张德良、陈崇桥、李鸿钧合著的《“九·一八”事变史》一书,较完整地记述了这段历史,受到了国内外读者的欢迎,引起了美国、苏联,特别是日本学者的关注。1985年5月,日本新时代出版社给辽宁人民出版社来信,请求出版日文版《“九·一八”事变史》。1986年8月10日该书日文版在日本发行后,引起热烈的反响,受到广泛好评。《朝日新闻》、《读卖新闻》、《每日新闻》、《周刊读书人》  相似文献   

12.
北平沦陷时期话剧运动之一隅─—关于《四一剧社》若干剧运史料穆紫一九三八年初夏,已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制造“七·七”芦沟桥事变,北平沦陷一年之际,原在熊佛西教授组建的《北平剧团》成员舒润华、马进夫妇,结合当时滞留于北平具有民族意识的剧人认为:被蒋政府不...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认为 :有关 19世纪末美国海外扩张政策问题 ,美国史学界长期存在不同看法 ,其关注点主要在于扩张政策的起源上。以朱丽尔斯·普拉特为代表的正统史学家鼓吹“天定命运” ,强调对外扩张是上帝赋予的神圣使命 ;否认商业利益动机是导致美国海外扩张的主要原因。以W .W .威廉斯、沃尔特·拉夫伯为代表的新左派史学家认为 ,经济利益是导致海外扩张的决定因素 ,美国商界在政府制订海外扩张计划时推波助澜 ,美西战争是美国经济不断扩张的必然结果。第三派观点以理查德·霍夫施塔特为代表 ,刻意要揭示 19世纪末美国人存在的心理危机 ,认为美国人的扩张心态受心理危机影响 ,强调美国社会存在特有的非理性活动传统以及民族情感的内在动力作用。文章指出 ,这些观点为研究 19世纪末美国海外扩张政策的形成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三十年代中国政治出路讨论评述高青山董伟无论从世界史,还是从中国史来看,30年代都是具有特殊意义的年代,“对中国来说,其意义就特别大。”①敏锐的中国知识界感受到了这一点,但是,这种感受是极其痛苦的,因为中国正面临着近代以来最大的危机。“九·一八”事变后...  相似文献   

15.
苏联历史学家马克西姆·巴甫洛维奇·基姆被苏联史学界称为研究“社会主义时期苏联史的权威”①,于1979年3月晋升为苏联科学院院士。他写的著作约三百部(篇)②。按其数量来说,超过一些老资格的苏联历史学家。他可算是一位多产的历史学家,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史学界发表了不少研究渤海史的论著,笔者在拜读这些文章时高兴地感到,今天研究渤海史的广度和深度,皆超过前人;但又觉得,因为作为探讨渤海史主要依据的新旧唐书《渤海传》一些记事有差错,或表述不确,所以大家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仍存在分歧。拙文想就四个问题略陈管见,就正于读者,特别祈请与我持不同认识的同志指正。一、关于渤海的族属关于渤海的族属,《旧唐书·渤海传》载:“渤海靺鞨大祚荣者,本高丽别种也”。《新唐书·渤海传》说:“渤海,本粟末靺鞨附高丽者,姓大氏”。历来史家据此认为,渤海源于靺鞨,是以靺鞨人为主体发展起来的。从近年国内发表的文章看,大家皆主靺鞨说,  相似文献   

17.
试析苏联对“九·一八”事变的态度国防大学研究生院尤东晓“九·一八”事变在现代国际关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事变的爆发在国际社会引起强烈的反响,各国政府做出了不同的反应。苏联是一个社会主义大国,又是我国的北邻,在远东地区有着巨大影响,它的态度对事变爆发后...  相似文献   

18.
米·瓦·涅奇金娜和安·潘克拉托娃院士,是苏联两位最著名的女历史学家.自从潘克拉托娃于1957年逝世之后,涅奇金娜便成为当今苏联史学界里的唯一的女院士;二十余年来,她一直是苏联科学院历史学部史学史学术委员会主席.早在本世纪二十年代初期,涅奇金娜就在苏联史学界崭露头角.她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已整整六十年,著述甚丰,是  相似文献   

19.
伪满的劳动统制政策在不同时期有所差别。"七·七"事变前,日本侵略者对进入中国东北做工的华北劳工采取限制的政策,并颁布了《外国劳动者取缔规则》。"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开始积极招募华北劳工来东北做工,并加强了对劳动的统制,颁布了《劳动统制法》。德苏战争爆发后,日本侵略者决定实行"全民皆劳"的劳动政策,为此颁布了《劳务新体制确立要纲》,修改了《劳动统制法》。伪满的劳动统制政策为日本侵略者肆意掠夺劳动力资源、奴役中国人民提供了政策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介绍战后日本史学界对于“九·一八”事变研究的主要学者、代表性著作及主要观点。分析其背景及其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