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是爱国主义精神在新的历史方位中的创造性转换和发展。围绕爱国主义精神的基本内涵、本质特征,从道德义务、政治原则、法律规范和民族精神四个维度探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基本路径,对于深化认识爱国主义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精神支柱,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大学生是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在大学生中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提出要用“三个代表”要求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要把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任务 ,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 ,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建设先进文化 ,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必须强化和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爱国主义精神、科学创新精神和创业奉献精神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江泽民关于“精神教育”的理念 ,是对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先进文化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任务。为此 ,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 ,必须高扬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 ,必须培育公民的“守法”意识 ,必须大力宣传和弘扬不懈奋斗的“五种精神”  相似文献   

5.
孙中山构建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自强不息、改革创新、无私奉献、博爱大众等高尚道德精神,既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来源.它们不仅在当时对中华民族的文明进步产生过十分积极的影响,即使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发展和丰富是一个历史的、与时俱进的过程,经历了蕴育与产生、清醒与探索、科学与理性、创新与丰富四个阶段;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内容丰富,博大精深;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先进文化的核心内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建设先进文化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红岩精神根植于辉煌灿烂的五千年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是对中华民族精神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华民族精神在一个典型时期的集中体现。它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团结统一、注重个人道德修养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勤劳勇敢的奋斗精神、坚贞不屈的崇高品格等等优秀的民族品格。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依然应该在与时俱进精神指导下,在理论和实践上,努力弘扬红岩精神,促进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当今世界,民族精神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全民族团结协作、奋发向上的精神基础和纽带。新疆在中国战略全局中占据特殊地位,在该地区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显得尤为重要。结合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性,新疆独具特色的"四个认同"和"兵团精神"已成为新时期中华民族精神在该地区的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内容。该文对中华民族精神在新疆培育和弘扬的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并结合新疆特殊的人文和地理环境,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论弘扬民族精神的时代要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文化传统的历史积淀,具有恒久的魅力。但民族精神是一个动态系统。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弘扬爱国主义应突出开放性;弘扬团结统一应注重各民族的特色发展;弘扬爱好和平应在促进和维护世界和平中发挥积极作用;弘扬勤劳勇敢应高举科学旗帜;弘扬自强不息应大力提倡创新。  相似文献   

10.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占主导地位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的精华。中华民族拥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应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1.
田勤耘 《南都学坛》2007,27(2):36-39
宋明理学是中国古代社会后期别具特色和风格的哲学思维形态。它被统治阶级奉为官方哲学,长达六七百年之久,支配着我国经济、政治以及文化思想的发展。由于它构建了一套严谨的极具思辨性的理论体系,把先前儒家所提出的伦理纲常上升到宇宙本体论的高度,从而强化了爱国主义,反映了时代的共同价值取向,提升了中华民族对于崇高精神境界的追求,正是这些承担并体现了形成与发展中的中华民族精神,是锤炼和塑造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土壤。  相似文献   

12.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这种精神力量支撑着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繁荣、富强。弘扬和培育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 ,不仅对于推进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而且对于促进我国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 ,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 ,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苏武和苏缄同为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在价值诉求上都深受儒家思想熏陶,都以其爱国精神和大节道义而名垂青史。但由于受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儒学之影响,他们在民族气节和取义方式上又有所差异。本文拟就此加以比较性研究和阐述。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中所产生的抗战精神,其内涵博大精深,十分丰富,概括起来主要包括爱国精神、团结精神、自强精神、国际精神等四方面的内容.而其产生也是由中国传统民族精神的积淀、民族危亡的现实环境、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国民政府的积极努力等多方面原因所促成的.抗战精神不仅在抗战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而且对当下我们民族所面临的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历史任务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安石精神主要表现为:追求真理的无畏战斗精神,富国强兵的爱国主义精神,革故鼎新的革新精神,务实有为的实干精神。弘扬王安石的精神,要善于从历史与现实的比较中借鉴,积极推进当代中国的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大业,从传统与时代的结合中创新,造就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6.
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新民主主义政治是两种性质不同的政治体制,前者是一党执政,多党合作的政体,而后者则是一党主导,多党联合执政的政体。延安时期,中共的”三三制”政体的民主体制是延安精神的产物。延安精神与美国精神是在不同的国度中产生的两种不同的精神,但却可以在经济繁荣、群体和谐和国家安全这三个国家政治目标的基础上统一起来。具体来说,延安精神和美国精神在爱国主义精神、唯物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英雄主义精神、对于他人和同胞的宽容精神、追求平等的精神、开放精神、尊重人的精神、崇尚科学的精神这九个方面相统一。  相似文献   

17.
论大学精神的思想内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大学精神是经过长期历史积淀形成的,由师生为主体共同创造的关于大学教育的价值体系和信念体系。人文教化精神、科学探索精神、学术自由精神是大学精神的基本思想内涵。从本源上和本质上看,人文精神的核心是通过教化使人的德性和智力得到发展和完善,这是古今中外教育的根本使命和追求的终极目标。科学精神就是崇尚学术、追求真理的精神。大学坚持的科学精神包括探索意识、批判意识和宽容意识。学术自由是指大学教师有发表、讨论学术意见而不受干涉和惩罚的自由,保持思想独立和人格独立是学术自由的重要体现。大学精神既是一种价值信仰、精神理念,也体现和渗透于大学管理制度和运行模式中。  相似文献   

18.
孟子伦理思想及其价值的现代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子的性本善、忧患意识、和谐意识、节义意识、修养意识、爱国意识等思想培育了中华民族的伦理道德、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现阶段,我们必须对孟子的伦理哲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全面的把握,以提升全民族的道德水准,提高民族素质和重塑民族精神,为"以德治国"提供精神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