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要把需要范畴纳入现行历史唯物主义体系,(以下把“历史唯物主义”简称“历物”)必须遵循三个基本原则。其一,新的理论范畴必须正确反映现行体系研究对象的本质,这是反映论原则;其二,新的理论范畴必须与现行体系的正确理论融洽一致,这是一致性原则;其三,新的理论范畴必须能够解决现行体系难以解决的理论问题或现实问题,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和预见力,这是进步性原则。  相似文献   

2.
1980年12月18~19日,举行了例行的全苏从事历史唯物主义问题研究的科学工作者和教师的协调会议。在会议发言中,人们很重视历史唯物主义的起因和“原始范畴”问题。В.И. 普里皮斯诺夫和Н.Ф. 特列季亚科夫强调说,应该把活动看作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始范畴,这不是因为它简单和不依赖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其它范畴,而恰恰是  相似文献   

3.
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目前存在着诸多矛盾,显得步履维艰。我认为,当前历史唯物主义的困境主要是由于其自身存在的缺陷造成的,这些缺陷主要表现为: 1、范畴客体化或本体化。传统历史唯物论从本体的角度把历史唯物主义的范畴分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两大类,并在本源与派生的关系上论述了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根源性,几乎未曾涉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认知性和反映性;这样,历史唯物论的范畴就仅具有本体论的特征,而未显现出它的认识论特色;由这些范畴所组成的历史唯物论也就只能是历史本体论,历史认识论被排除在历史唯物论的视野之外。  相似文献   

4.
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在人类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但学者们对历史唯物主义性质问题长期达不成一致看法,已经影响到历史唯物主义的说服力和影响力.应该从新的视角对历史唯物主义性质问题进行研究,以取得相对的共识.从经典作家文本中的"历史"范畴出发,推及其历史观,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任务、研究目的及四者的综合中提炼历史唯物主义的自身特质,是以后解决历史唯物主义性质问题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是由劳动——科学技术——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范畴组成的有内在联系的纵向逻辑体系。其中,劳动范畴是逻辑起点,生产力范畴是逻辑体系的核心,而科学技术范畴,则是劳动范畴和生产力范畴的中间环节。也就是说,科学技术范畴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体系中,既不属于生产力范畴,也不属于上层建筑范畴,而是独立的基本的范畴。当前,确立科学技术范畴在历史唯物主义中应  相似文献   

6.
摆在我们面前这部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范畴体系问题的著作,专门分析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范畴体系的形成问题及其与实践的联系。这本著作的主要任务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范  相似文献   

7.
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在人类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但学者们对历史唯物主义性质问题长期达不成一致看法,已经影响到历史唯物主义的说服力和影响力。应该从新的视角对历史唯物主义性质问题进行研究,以取得相对的共识。从经典作家文本中的“历史”范畴出发,推及其历史观,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任务、研究目的及四者的综合中提炼历史唯物主义的自身特质,是以后解决历史唯物主义性质问题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8.
相对于其他后形而上学思潮,历史唯物主义具有相当的理论优势,它通过特殊的实践思维将存在论引到历史性的维度上去了。在实践思维中,存在只能是由对象化规定的对象性存在,即在物性中超越物性、在实在中超越实在的对象化生成领域。历史作为存在范畴,意味着历史性成为存在论的基本原则,"存在"在历史实践中本质上成为"能在"。  相似文献   

9.
1960年总体规划的制定为加州确立了高等教育的系统化发展模式.从系统化发展的角度来看,总体规划对公立高等教育系统的职能分工、管理与协调、新生招录政策和新建院校方案等问题的论述尤为值得关注,这些构成了高等教育系统化发展模式的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在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讨论中,有的同志认为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起点是人,有的认为是生产劳动,有的认为是经济基础,有的认为是实践,不一而足。对于社会存在是否包括政权法律制度等等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总之,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起点到理论体系各个方面都提出了许多问题,对改进现在通行的历史唯物主义教材中所存在的缺点,发表了许多不同的看法。但是对于“社会”这个范畴如何理解,还没有引起足够的注意,而这个问题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系列问题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往往由于对“社会”这个范畴理解不同,对于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起点、基本问题、基本范畴、理论体系等一系列问题,都可能产生异议,因此,重新考察一下马克思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对于许多问题的解决是有所帮助的。  相似文献   

11.
近一两年,“生活方式热”降温了,其研究陷入低谷。怎样才能走出峡谷,深化研究?我以为,把生活方式从社会学的层面提升到哲学的高度,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范畴来探讨,则是一条必然的出路。当然,哲学界同仁在这方面已作了一些尝试,把“生活方式”破天荒地写入了哲学教科书。但这种努力还很不够,因为至今对生活方式何以能够成为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范畴没有做出令人信服的论证。鉴此,本文试就这个问题作些初步探讨。生活方式所以能成为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范畴,其根据在于:从经典依据看,它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大量论述作为理论基础,故有“经典性”;从研究对象看,它有历史唯物主义其它诸范畴和原理所不能替代的独特的研究领域,故有“对象性”;从范畴  相似文献   

12.
杨育彬同志在《对郑州故城址时代问题商榷一文的商榷》中,提到两个确定历史物质资料年代的标准:一个是科学,一个是实践。这个提法很好。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两个基本原则。因此,我们的考古学在衡量和最后确定年代的标准只能是历史唯物主义。就此分为两个部分来提出个人意见,以就教于杨同志。  相似文献   

13.
理论界自一九七九年探讨“什么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个问题以来,一直有这样一种观点,它认为:现有的历史唯物主义体系还缺少一块“奠基石”这就是比生产方式、生产力这些基本范畴更基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后期的创作中使用了“现实的个人”这个概念,这一概念直接牵涉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则的不同理解:有观点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正是从“现实的人”出发,历史是围绕“人”而展开的;亦有学者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是从生产实践出发,并由此超越了人本主义.从文本的原初语境来看,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现实的个人”的论述,既是对历史唯物主义新世界观的重申,同时也是对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逻辑导引.“现实的个人”的提出并非聚焦于“人”本身,而是直接指向新世界观的“方法”问题.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的人学理论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其中“人的生成”范畴是理解此问题的关键。本文通过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理论文本的疏理,旨在说明“人的生成”范畴既是马克思早期人学理论产生和发展的逻辑起点,也是当代历史唯物主义确认历史主体性原则的重要观念。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对马克思意识形态观的重要贡献,就是提供了一种影响深远的阐释模式:苏联教科书式阐释模式.该模式缘起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表述之争,因为如何命名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决定了在怎样的指导原则基础上来阐释马克思的意识形态范畴;而基于1920-30年代的“体系之争”所确立的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命名的苏联哲学教科书体系,则为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阐释确立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主义原则和“分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意识”论板块.  相似文献   

17.
试论需要在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需要范畴是历史唯物主义体系中的一个根本性范畴。在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成熟时期的著作以及后来的一系列著作中,都一再指明需要是比生产更为根本的范畴。由于需要是生产的前提和目的,我们才能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形成,以及二者的矛盾运动和变化发展。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哲学理论界长期以来忽视了需要在历史唯物主义中的重要地位,从而影响我们对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理解,而且。对需要问题的忽视,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失误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最近,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哲学范畴系统化的方法》(苏联学者格拉日丹尼科夫著)值得注意。 范畴系统化问题不是一个新的课题,但是哲学发展的每一时期都必然要重新提出和探讨这个课题。在这方面,《哲学范畴系统化的方法》一书的主要特点在于建立了一个叫作局部  相似文献   

19.
国外左派学者在"发展"历史唯物主义时是有特定的实践与理论语境的,我们在解读他们的观点时要特别注意这一点。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我们在深化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时,要清晰地认识到历史唯物主义的"物"是指具体的、历史的社会关系中的物,它讲的"历史"是指社会内在矛盾的运动过程,它讲的"主义"是指与这一理论的内容辩证统一起来的革命性价值立场。只有准确地把握这些范畴的基本内涵,我们才能真正推进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造性地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所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与此同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又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这种创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作出了新概括,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范畴予以了新发展,对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类社会规律的认识进行了新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