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些女人并非没有“恋爱运”,却往往恋爱或者婚姻关系不顺.可能是因为自身条件太过出色,不能专注于一段感情;但更多的都是“不作不死”的典型代表.来看看你是不是“作死”爱情的那类女人吧! 太过漂亮 有一个英俊的男朋友并不会妨碍恋情最终开花结果,然而,女人太过漂亮,两者的关系可能注定会以失败而告终.有魅力的女性可能更喜欢短期恋情.她们会不断更换恋爱对象.  相似文献   

2.
王之杰 《现代交际》2013,(9):73-73,72
作为一部国产爱情喜剧片,《北京遇上西雅图》几乎是以“零差评”的成绩取得了巨大成功,与以往多数爱情片不一样的是,它将爱情与时下许多现实性的问题相结合,从而使影片具有了一定的深度且与众不同的韵味,从而获得了口碑与票房上的双成功。本文将从现实题材、爱情主线、明星效应等几方面来分析影片带给观众的感动,并以此来探寻影片的成功之道。  相似文献   

3.
赵宝刚导演的《男人帮》开播以来,一直以“新”吸引眼球,每集刖绕一个话题展开,以男性视角蕈新解读两性情感关系。同时也紧跟最新的时尚潮流,通过讲述三个男主人公各自的爱情经历,将精神恋爱、师生恋、男女平等、红颜知己、办公室恋情等时下热门话题-罗其中。短短儿集的时间里孙红甫、黄磊、  相似文献   

4.
女事资讯     
荒唐合同 :公司禁止员工恋爱!在广州等沿海开放城市,因违反所谓的“爱情合同”而离职的例子早已屡见不鲜。近年来,随着职业女性人数的一路飚升,同事加爱人的关系模式越来越普遍。面对这一情况,很多企业从便于管理的角度出发,在招聘、雇佣员工时,往往要求他们签下一份不得与同事恋爱或结婚的“合同”,以便约束他们不合时宜的“恋情”。很多有情人在这种高压政策下,要么为爱情而牺牲了事业,要么为事业而放弃了爱情。 点评:世界总是充满不公平,爱情总是要经受磨难。想当初,黑人不是不能和白人同车吗?现在呢?嗯……现在倒是可以…  相似文献   

5.
广告     
幸亏每个人都知道广告不是真的,广告只是把他们产品最好的部分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出来。一个汽车广告中说他们汽车上的两个安全气囊,增加了一对男女的“恋情”,这对男女的恋情要靠安全气囊来增进,确实是匪夷所思。气囊对恋情如何个“增进”法?增进前后到底有什么差异呢?广告是不负责解答的,因为,其实是没有解答。  相似文献   

6.
巴根草  张颖 《女性天地》2008,(11):23-25
秦月把与网络老公的恋情渐渐的转入到了现实生活当中。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差异,让秦月对这段网络爱情不知所措,当她想抽身离去时,却陷入了更深的漩涡。  相似文献   

7.
安子 《女性天地》2010,(9):45-45
有人说,爱情天平的两边应该是对等的,付出多少,就获得多少。但现实中“付出”那么多:青春、热情、金钱、真诚、时间、眼泪……“获得”也许只有一点点:一点体贴、一点关心,或者其他,爱情总是透着一股傻劲儿,往往为了得到想要的“珍宝”心甘情愿地全盘付出。想知道自己的爱情天平上上扬的砝码盘里,到底放着你想要的什么珍宝吗?去海底探险,答案马上揭晓。  相似文献   

8.
熊政 《现代妇女》2010,(7):87-88
本文认为金基德的电影《时间》深刻地反映了高速、无序的现代生活中现代人对“爱情”的深刻体验,同时他艺术地采用了隐喻的方式探讨了“爱情”的本质:在“时间”之下,爱情的本质被清晰地放大,它以严肃而不可抗拒的面容让我们重新思考心灵融合的永恒,也许这在任何时代的爱情体验中,也是爱情最终的本质。值得注意的是,在对爱情本质的追求中,女性总是处在更先、更敏感的位置,这也是与女性对时间的体验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9.
办公室恋情确实比普通的恋情处理起来更麻烦:同事好奇的目光。上司怀疑的眼神,公司里“不许谈恋爱”的潜规则……但是。如果你们真的相爱了,也不必违背自己的心意。  相似文献   

10.
曾经亲密的情侣分手后,该如何处置那些见证过甜蜜恋情的礼物,书信和日记呢?在上海,一名女大学生的“恋情银行”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专门封存分手信物的私密场。  相似文献   

11.
“基儿,你放心,我不会再让你担忧,真诚的诺言和精心的经营会让我们的爱情如这杯纯正的红酒一样幸福甜美!”——黎明自从2006年圣诞节,一向对恋情密封的天王黎明与香港名模乐基儿公开牵手于维多利亚海港私人游艇的那一刻起,两人的恋情就在众多媒体的关注下一路恩爱走来。谁能想到:黎明和乐基儿相亲相爱的缘分却来自于一瓶洒落裙摆的法国红酒……  相似文献   

12.
常飞 《女性天地》2010,(5):36-37
1 有一种爱情像火山,爆发之前,谁都看不到蕴藏的暗涛汹涌,苏离的爱情就是这样。 苏离与马岱的恋情太乏善可陈,两人前后脚进的公司,填履历时知道了彼此是老乡。都是家境一般,凡事靠自己,从最底层做起,还得匀出一份力气去支撑家庭。他们用同样的乡音叙述这些,惺惺相惜。  相似文献   

13.
范仲淹曰:“不以物喜”,但今天沉溺爱河的男男女女怎会不以物喜?物是爱的吸管,只有通过它,才会啜饮到爱的甜蜜汁液。其实我们只是碰巧生活在了今夭的物质时代,我们的爱情仍是旧款旧式、老情老调的,它很少在嘴边,它偶尔在钱包里,它有时在心的一隅,它经常被忘记,爱情至上?不至于吧,毕加素说过:“受情这种东西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是爱情的证据。”因为“没有一起吃苦的幸福”可以回味,所以我们来想一想那些一起花钱的幸福,用那些曾经买下的爱的证据,来拼贴出我们的故事来。  相似文献   

14.
爱情这部电话文/徐兰爱情这部电话,渴望它响起时,却总是悄无声息;不经意时,它又总突然响起。因此,很多时侯,我们会错过另一端传来的温馨。爱情这部电话,通常不是“程控直拨”──不是一下便可深入内心,不是一声“喂”便可以得到回音。而通常需要人工转换,有意无...  相似文献   

15.
收获亲情     
一般说来,相爱男女彼此间是最无私的,这有许多为爱情而献身的故事为证。可是,我这样已经娶妻添子的人,再遥想当年的恋爱季节,却深以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恋情颇自私,不实在,甚至是虚假的。这一点,恐怕许多热恋中的年轻人未必明白。陈染小说《碎音》中有一段话:"其实,人在激情中真是无幸福可言,这是我后来获得平静的体验之后才得到的。而且,人在激情之中所说的任何话,都是人体在爱情的生物反应下流溢出来的,它的可信度是值得警惕的一件事,这当然也是我后来得出的......"除了这种"生物反应"外,我以为,恋情还有其它盲目性。男女…  相似文献   

16.
钱国宏 《老年世界》2010,(20):15-15
网络时代,“爱情指数”已成为现代人衡量爱情甜蜜与否、婚姻是否幸福的重要标尺。“爱情指数”大行其道,而我的父母却对“爱情指数”懵懵懂懂—二虽然他们牵手走过了半个多世纪,但时至今日,他们却依然不懂何谓“爱情指数”!  相似文献   

17.
徐志摩和林徽因——永不暝目型徐志摩对林徽因的激情至死不渝与徐志摩至死没有得到林徽因的爱有关,这是“剥夺”导致激情增加,证明了“实现”会导致激情减少。假设徐志摩对林徽因的追求在英国就大功告成,这段脍炙人口的恋情不会浪漫如初。至少从徐志摩的性格,尤其后来和陆小曼的爱情悲剧看,这种推论并非空穴来风。  相似文献   

18.
中和 《当代老年》2008,(7):20-21
爱情,是一个多么高尚和美好的词语,曾有人这样形容它:“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爱情,曾是多少人梦中的追求、现实中的期盼,然而,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我们却频频听到一些爱情不和谐音,甚至有人说这个世界早已没了爱情。  相似文献   

19.
写了那么多的爱情,总难免经常有人来问我同一个问题:“为什么那么喜欢写爱情?”爱情所占的比重,在人生每个阶段都不一样,但它终究是人生的一部分,我写我从爱.晴里看到的那一部分的人生,如此而已。  相似文献   

20.
我们都知道"兔子不吃窝边草"的道理,甚至步入职场后还天真地以为只要自己立场坚定,就一定不会趟进办公室恋情这滩浑水里.可是,情感是人类永恒的命题,它时变时新,办公室隐恋情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身边.这是现代都市写字楼里新的一种男女关系.他们举止亲昵,甚至无话不谈,但是又没有旗帜鲜明地宣告情感的归属,在同事友情和爱情的灰色地带危险滑行,稍不留神就会摔得头破血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