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建暨南局是我国第一个地方官办侨务机构,于1912年创办,1926年结束,约与北洋政府同期.对这一重要的机构,学界却罕有人提及,或虽有介绍,却与史实有出入,本文拟通过对福建暨南局历史的勾勒,廓清本来面目,并简要分析北洋政府的侨务政策. 相似文献
2.
所谓地名,是指人类在实践生活中给地表某一地区的特征或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直接影响对某一地点的命名。换言之,地名即人类用以识别某一地区特征或某一单独存在地理实体的代名词。地名的由来和演变,当追溯于人类实践与思维的发展过程。自原始人类社会开始,凡有人类生存、活动的地区,甚至视野能射猎的山川、河流、地形、地貌、森林、草原、矿藏等等,都恰如其分地命以地名。即凡人类生活、活动之处,就会命有地名。地名是与人类生活、生产活动和语言、文字等社会交往范围有极密切的直接关系。虽然人生短暂,但地名仍有沿用两、三千年而经久不灭的。 随着人类活动的范围日益扩大,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地名也随之由少而多,由简而繁。且由一般地理面貌特征,进而至人类为追求幸福生活的良好愿望而命名者。我 相似文献
3.
4.
第斯多惠教学思想探识韩延明第斯多惠(1790-1866)是十九世纪中叶德国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被誉为"德国教师的教师"。他对德国、欧洲乃至世界近代教育史发展作出的最重要的贡献,是他提出的一套独特的教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就内容看,一是全面... 相似文献
5.
6.
7.
8.
9.
10.
作为选官制度.科举在中国历史上起到过极其重要的作用。封建统治者通过这一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统治,维护了社会稳定,也在很大程度上促激了中国古代文教事业的发展。科举制虽在中国盛行千年之久,但由于其发展历程中在形式和内容上缺乏本质的革新,更因其与封建专制制度的紧密捆绑,而使其弊端的积累与封建专制制度的衰亡处于同一进程。 相似文献
11.
网络中立原则是互联网数据传输方面的一项重要原则。关于网络中立的定义目前尚未统一,但其内涵主要包括内容中立、价格中立、发送者中立和信息诚信四个方面。网络中立原则的规制对象主要是通信网络基础设施运营商与宽带接入服务商。美国是最早对网络中立原则尝试立法的国家,经历反复最终被废除。在这背后体现的是宽带运营商与网络内容服务提供者、民主党与共和党、美国联邦与各州之间势力的较量。美国网络中立原则的立法中存在着违反法律稳定性的要求、法律位阶较低、受政治因素的影响过大、立法和执法环节有待改善等一系列问题。美国废除网络中立原则实际上为美国遏制中国等国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2.
书厄与中华文化之兴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书厄是指图书遭受的毁灭性的破坏的现象 ,书厄是图书的灾难 ,也是文化的灾难 ,但它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藏书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本文分析了书厄的性质和成因 ,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述了书厄对文化和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开封是我国六大古都之一,素有“七朝古都”之称。 开封兴起于春秋战国之际;发展于隋唐时期;鼎盛于北宋时代;衰落于金、元以后。历史上开封所处的三个兴盛时期,也正是中原地区运河发达的时期。北宋以后,由于运河的湮废,开封也走向衰落。可以说,开封的盛衰,是与运河的兴废息息相关的。 相似文献
14.
江州庾楼以东晋庾亮姓氏命名,因流传庾亮赏月的故事而闻名。庾楼始建年代难以确考,中唐时已成为文人频繁书写的对象,唐末为江州名胜。两宋时庾楼是天下屈指可数的名楼大观,与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齐名,元末毁于兵乱。庾楼在明代重建过两次,一在正德年间,一在嘉靖六年,明末清初毁于左良玉之火。顺治九年重建的庾楼,在康熙和乾隆之世比较萧条,但并未荒废,最后在太平天国运动中被毁。之后百余年庾楼毁圮不存,直到2007年九江市政府重建,现称庾亮楼,为九江旅游景点。 相似文献
15.
<正> 胶莱河位于泰沂山脉和昆嵛山脉之间的胶潍河谷地带。南北贯穿山东半岛,沟通黄、渤两海,全长二百多公里。流经胶南、胶县、平度、高密、昌邑和掖县等,流域面积五千四百平方公里。胶莱河自平度县姚家村之分水岭南北分流。南流入胶州湾,为南胶莱河。北流入莱州湾,为北胶莱河。南北凿通,为胶莱运河。胶莱运河开创于元朝至元中期,历史上曾被称为“运粮河”,盖因江南粮米由此运往京师而得名。元朝的胶莱运河只兴盛了十年,便被湮废而冷落了。至明嘉靖年间再度疏浚通航,但也只兴盛十五六年,再度湮废,以后便再未被重视而兴盛起来。为什么呢!本文拟就此问题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丞参设置起源于总理衙门改设为外务部,主要目的在于拓宽官员升途、促进职官专门化以及沿用总理衙门总办章京旧制。光绪三十一年,清朝出现关于六部设置丞参问题的讨论。各种意见分歧的实质,是设置丞参增加职官层级实现上下贯通以保证专门化,还是沿用并改良堂司直接、大小相制、差遣与实职分离以及内升外转的旧制以保证专门化。丙午官制改革,清廷决议在各部普遍设置丞参。相比于日本基于政务官、事务官分类的扁平化职官设计,清朝的丞参由于其提供升阶的作用,更多是基于分层的垂直化职官设计。清季仿照日本实行新内阁官制,基于分层的垂直化职官设计被认为缺乏效率,被基于政务官、事务官分类的扁平化职官设计取代。清朝试图裁撤各部丞参,只是因丞参的出路问题以及部分部院的抵制而未能彻底实现。丞参兴废对于清末部院官制与内官制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道教是我国的三大宗教之一,是并非传入的土生土长的宗教。它的产生和流传,对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民俗等,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乃至今日,对我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还有着一定影响。对于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作为后人,理所当然地应予以关注和研讨。开展这方面的工作,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历史,而且在服务现实方面也是有所裨益的。可惜的是,前人在这一领域的探究、著述颇少;十年动乱又使道教横遭摧残,宫观典籍 相似文献
18.
苏元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1,(3)
本文对民七国会出现的政治派别政学系作了系统考察,论述了政学系的形成、活动及其归宿,并剖析了它的性质及其活动对民初政治的影响。政学系属国民党人右翼,具有更大的妥协性,实际上已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相对立。它的出现是资产阶级无力领导近代民主革命的重要表征。 相似文献
19.
洞庭湖堤垸的形成经历了长期的历史过程,其发展有着自然的、经济的、人文的、政治的原因。洞庭湖堤垸对抵御洪涝灾害,安置移民,发展堤垸经济,发挥了巨大的历史作用,同时亦经受着自然的报复。 相似文献
20.
武则天时期重视关津尤其是神都洛阳关津建设,全国关津约106座(包括故关),但关禁相对宽松,关津废置服从当时政治军事、社会经济发展大局,"限中外,隔华夷"并未执意施行,全国之内百姓流动较为自由;关防虽曾征税商贾,后又有课征"关税"之争,但终究奉行"关呵而不征"的原则;关津虽惯常相提并论,但实际上关重于津,关政治军事色彩浓厚,社会经济职能也明显,而津偏于社会经济色彩,因其时几无"关津之税",津之职能、职官及地位都较关为低;关津因居于内地与边州的不同,其职能重心亦有区别,但主要是维护国家治安与稳定,体现国家的兴盛与统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