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试论企业改制中职工的主人翁地位问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来,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在一些企业中出现了被削弱的现象。其原因主要是法人代表权利过大、民主监督机制不健全、职工主人翁意识欠缺等。因此必须认清职代会与现代企业制度中法人治理机构的关系,认识企业家与职工在企业中各自的地位与作用;建立“职工参与”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良性的企业领导与职工的关系;尊重和信任职工;加强企业转型中的约束机制和职工下岗机制;改革企业用人制度。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职工的主人翁地位,使职工在企业改革中充分发挥主人翁精神。  相似文献   

2.
职工参与制度的法律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职工参与制度法律结构的探讨与研究,有利于我们认识和理解在现代企业民主中作用的职工参与制度,对于我国职工参与制度的建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国有企业实施现代企业制度存在诸多问题.实施现代企业制度,政治上应具备可行性政策;建立并完善企业经营者的选择、任免、考核、奖励机制;培育多元化投资主体;让职工参与企业管理;加强法律的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劳动产权是职工持股制度的理论基础,在分析世界各国职工持股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实行这一制度的立法缺陷和不足之处,并对职工持股进行了制度设计,即建立一种长期的股权激励机制,提高职工的参与意识,促进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劳动产权是职工持股制度的理论基础,在分析世界各国职工持股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实行这一制度的立法缺陷和不足之处,并对职工持股进行了制度设计,即建立一种长期的股权激励机制,提高职工的参与意识,促进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社会,职工所拥有的高素质劳动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推动力,劳动为财富之父,资本为财富之母的思想日益获得认同和重视。传统的公司法以股东利益为核心的理念已渐为现代企业制度所淡化。相反,在公司治理中导入职工参与制度,对于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稳固的劳资关系,进而推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为此,以职工参与制度的理论依据为出发点,通过透视我国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对我国职工参与制度的立法实践及法律完善问题进行了思索。  相似文献   

7.
职工参与决定 (决策 )现在已成为大多数西方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和管理体制的特色与优势 ,也将是我国继现代企业制度后又一个热点问题。建立职工参与决定制度的非国有企业将更符合未来世界的信息化、知识化、个性化潮流 ,将激发诸种创新并推动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发展。据此 ,本文认为非国有企业必须处理好内外四个方面的利益关系 ,不断寻求企业制度创新 ,用制度化、法律化的手段释放员工能量 ,才能在世纪性的国际竞争中赢得先机  相似文献   

8.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坚 持以人为本的管理。人本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人的管理又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 程。本文把人本管理的各个主要环节置于一个统一的权变系统中,并用系统的、权变的观点进 行分析研究,再结合中国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实践加以考察,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企业 制度的人本管理模式。这对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和调动职工积极性,以及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企业实行公司制后 ,职工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并没有改变。这是因为 :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了工人阶级在企业中的地位 ;重视劳动者的地位和作用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标志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作阶级。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高校的管理过程中,学生参与既是高校民主自治的要求,也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制度保障.本文通过我国高校学生参与权现状分析,及对其产生原因的深入研究,对现存的校内申诉、教育行政机关申述、行政复议以及行政诉讼等渠道进行整合,提出建立与校内申诉、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国家赔偿相衔接的体制,同时通过完善校内信息公开制度、校园听证制度,以及构建国家宪法权利司法化救济制度和教育仲裁制度,以期为学生参与权的保障与救济提供无漏洞的有效救济.  相似文献   

11.
经济学是财务学研究的重要基石,现代企业理论不同流派对企业性质的不同理解,引致对财权认识的本质差别。以不完全契约理论的"企业所有权"方式定义财权是当前研究的主流。基于"最佳完全合同"等经济学最新研究成果,财权的经济学认识可以分为"契约观"、"生产观"与"综合观"。经济学视角下的财权特征主要体现为:源自"财产所有权",涵盖"剩余权利",强调"可辨别影响权利",并主要指向"重大权利"。  相似文献   

12.
公共企业是以公共投资作为出资主体的经济组织。公共企业尤其是公有制经济企业的设立,不仅是生产的社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国家里劳动者当家做主的必然体现,能够焕发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提高社会生产力。企业的公共性也意味着企业经营管理职责的公共性,这种公共性不能被企业的管理层所垄断。在公共企业中,职工或其代表参与经营管理,并引入企业外的社会人士尤其是工人群众参与监督,是公共企业经营管理的应有之义。充分维护劳动者的利益是保证国有企业或国营企业公有性质的重要前提。让国有企业的员工集体参股,实现集体资本与国有资本的混合,进而提高国有企业职工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发言权和决策权,也是值得积极探索的混合所有制道路。  相似文献   

13.
职工持股立法对职工持股制度有效激励机制的建立具有制度上的保障和调控功能。从对西方国家职工股股权立法的比较研究 ,可以看出职工股的股权设置是影响职工持股激励功能实现的重要因素。我国在立法上应当建立异于普通股的机制 ,保证职工股股利分配请求权、有效的投票权和有条件的转让权 ,以实现职工对企业的经营活动的参与和职工利益的保护 ,从而提高职工的生产积极性 ,进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股权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民法中的物权和债权且与公司财产所有权相伴而生的独立的权利。在国有企业实行公司化改革的过程中,股权的正确认定可为经营权重新定性,为公司法人所有权在理论上铺平道路。这是股权最大的价值所在。此外,股权对于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理论具有重要意义,还可为投资者获得收益提供一些理想途径。最后,股权的扩大化还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企业活力,提高企业组织效率,强化国有企业职工的“主人翁”地位。  相似文献   

15.
股份制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为适应生产社会化发展的要求而产生的企业组织形式,它只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私有或公有)的实现形式,而不是存在形式,资本主义可用,社会主义也可用。股份制的实现以"四个分离"——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股权与产权的分离、资本的价值形态与实物形态的分离、股票的面值与市场价格的分离——为其特征。这些特征常常被一些人弄混淆而造成人们思想认识上的层层迷雾:把股权和企业产权混为一谈;把所有制(私有或公有)的实现形式跟存在形式混为一谈;有人把一般股民称为"资本家";又有人把股份制企业因"公众持股"而认为是"公有制"企业。上述认识的最主要原因是把股份制下的股权跟企业产权混为一谈。根据历史唯物主义法则,细心考察就会发现,股份制萌发、成长于私有制经济中,"公有"因素在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中已开始萌发,并且由资本主义经济的"外围"部分向"核心"部分渗透。这表明:生产社会化的发展,不仅造就出公有制经济可用来作为其"实现形式"的股份制,而且孕育出具有公有制性质的经济因素。因此,有必要对所谓公有制不可能在资本主义经济中产生的传统理论观点重新审议。  相似文献   

16.
不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家族企业都是最普遍的最主要的企业组织形式之一.而清晰、科学的股权结构是每个家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但国内许多家族企业都存在三个层次的矛盾股权过分集中、股权资源结构单一、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如从"人"这个角度出发分析这些矛盾,可以发现以下一些个人"偏好"差异给家族企业现有的股权结构埋下深刻的隐患股东偏好差异、"权力本位主义"偏好、职员需要偏好的差异.因此,可以从思想和运作两个层面偏好来整合完善家族企业股权结构,使其达到"人"与"物"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17.
伦理化经营是企业管理发展的新趋势,结合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分析了我国企业的伦理现状,认为加强企业伦理建设是建设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是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企业提出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制定企业伦理准则、加强对员工的伦理教育、提高企业经营者的人格素质和建立相应的行业中介机构等一系列加强伦理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私营企业内部治理模式的演变及完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前我国私营企业产权制度存在结构单一、股权高度集中、产权主体具有难解的政治情结和浓厚的宗法色彩等特征 ,由此造成企业内部治理带有集权色彩和家族治理的痕迹。我国私营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分别从企业形态、控制权和管理岗位三维度演变 ,最终实现控制权转移 ,全部管理岗位对外开放以及股权分散化。必须促进私营企业产权制度变革 ,建立机构健全、制度完善的现代企业组织形式 ,积极探索有效的监督激励机制和管理模式 ,为建立规范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奠定基础。同时 ,要通过完善法律、政策和市场环境 ,降低私营企业制度变迁的成本  相似文献   

19.
何允立  王斌 《南都学坛》2002,22(4):104-106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股份制商业银行按照公司的所有权、决策权、经营权和监督权分开,三会一总,各司其职,建立以制衡为前提的权力分配机制,使企业在运作中相互配合,相互制约,达到经营过程的平稳性。这也是实行公司制企业面临时代挑战作出的必然决策。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的所有制概念是指占有方式及其法的关系。从人类发展的历史看,私人占有的法的关系就形成了财产所有权。现代市场经济中的所有制已不能简单的用“私有”或“公有”来加以刻画,不同程度的社会化占有是现代市场经济占有方式的普遍形式,其法的关系就是现代产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