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许多影片缺乏市场竞争力,原因之一是长期忽视了对电影观众心理的研究。现代电影的重心已明显地从电影文本转向电影观众本身,这就是“观众论”,其研究重点是观众对电影的期待心理和结构。在经济规律支配影片发行市场的今天,应当重视电影观众的研究,探讨电影观众的内涵、层次,探讨电影观众的多种心理和观众心理对电影发展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结构主义被后结构主义的逐渐替代,随着阐释学的东山再起,随着现象学哲学对客观主义哲学的反叛,电影研究的重心明显地从电影文本转向电影与观众的关系,转向电影观众本身.观众论尊重影片分析的各种角度及理论批评的多元态势.不仅如此,观众论的研究重点在于观众对电影的期待心理和观众的心理结构.观众论的这种研究有助于影片创作的适销对路,特别在经济规律支配影片发行市场的今天,观众论的研究更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电影时间的知觉问题是电影研究中的重要议题之一,而电影绵延是观众对电影时间的一种典型知觉体验。德勒兹曾对影像的时间绵延作出论述,然而并未从观众意识活动的角度剖析其发生动因;回到观影的实践中,观众的注意在电影绵延的显现过程中起到奠基作用。原理上,电影利用时间延续现象将绵延影像化,观众的注意则经由时间滞留构造和显现电影时间的绵延体验。具体而言,电影长镜头以行动、关系和情境的运动为线索制造绵延影像,观众的注意通过参与众多生命状态的同时在场建构起绵延体验;电影中的静态叙事则以缓慢与留白的日常为表现对象营造时间延续的影像,观众的注意在意识状态的重复中捕捉绵延感。  相似文献   

4.
根据电影叙事是否依据一个形式惯例传统,电影理论把电影分为类型电影和非类型电影。事实上,来自于既有惯例的类型经验影响着我们从日常生活到艺术欣赏很多行为中所具有的心理模式,我们的相关态度在很大程度上也以此建立。本文讨论的是在观看类型电影的时候观众的欣赏态度,并将这个态度分为"作为基础的惯例经验"、"欣赏时建构的心理时空"和"态度的娱乐指向"三个部分,从中可以看到三个部分的相互关系和观众欣赏类型电影的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5.
20世纪20年代出现的欧洲先锋电影运动被认为是一次“精英运动”,是精英性和违背了观众的惯常审美心理导致其迅速消逝。但对观众的审美心理作出分析的话就会发现先锋电影迅速消逝的原因并不是它违背了观众的审美心理,而是由于观众感知积累的缺乏;精英性也并未导致先锋电影走向尽头,反而使其摆脱了早期的“杂耍”身份,成为了20世纪整个现代主义文化的一条支流。  相似文献   

6.
时值"中国电影新力量"初成之际,作为"新力量"重要组成部分的新生代观众群体对这股发展大潮是不可或缺的。新生代观众以80、90后为主,这一代是娱乐化、网络化与个性化的一代。当下中国电影为让新生代观众能够透过影像移情入梦,便依据新生代观众独有的新特性,在复制真实、隐藏真实和制造仿像三个阶段中,充分运用各种艺术与技术的手段来满足他们的观影心理诉求,以保证电影票房的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7.
电影产生的年代正是西方心理学蓬勃发展之时.电影理论史上第一位重要的电影研究者就是心理学家H·门斯特伯格,1916年他发表的《电影──一次心理学研究》,首先运用心理学研究电影艺术。从20年代开始,电影心理研究至今已有七十余年的历史,大致包括实验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两大类。前者涉及电影知觉心理过程和观众生理心理反映,如知觉、记忆、预期的规律等;后者与所谓观众深层心理过程有关.一、电影接受与电影观赏(一)、电影接受的涵义电影是电影创作者把自己的审美意识,包括认识、评价、情感、构思等等,用摄影机拍摄的一系列连续…  相似文献   

8.
现代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日趋提高,生活节奏也相应加快,信息变换速度惊人,文化消费的心理变化也十分明显,人们思想空前活跃,文化市场五光十色。本文想从分析当前农村电影观众的文化消费心理出发,提出巩固和开拓农村电影市场的对策。一、农村电影观众的消费心理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民的经济状况得到了较大的改善,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衣、食、住、行逐步和城市接近,城乡差别日益淡化,小村向大村靠拢,区  相似文献   

9.
想象力,是人的一种心灵能力或主观能力,具体到电影,则是为电影创造新意义的一种精神能力。电影的想象力问题关涉电影理论的两个命题:一是电影如何看,即如何想象;二是电影如何影响观众或观众如何看电影,即如何想象电影。在第一个层面,从明斯特伯格开始,电影与心灵的类比便已出现,想象力作为人类心灵的隐秘机制成为阐释电影媒介之本体与效果的重要维度;在第二个层面,相比文学等其他艺术媒介,电影因与意识的同构性以及影像的具象性常常被批评为剥夺了观众的想象力。走向抽象性、实验性、先锋性的艺术电影,以及想象力充沛的幻想类电影,是在影像内容与表达形式层面进行变革,以提高观众的想象力参与程度。数字时代愈发多样化的电影形态及观影与电影消费的新方式,推动电影受众由观看者变为协作者、产消者,为观众积极发挥想象力,即完成一种后电影时代的想象力消费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艺术的任务是反映美,创造美;美是艺术的本质,艺术的灵魂。而电影是使亿万人迷恋心醉的艺术,我国电影观众每天达八千万人次。在自己的作品中多给人民一些美的享受,美的启示,美的感染,这是电影艺术家严肃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1.
想象力,是人的一种心灵能力或主观能力,具体到电影,则是为电影创造新意义的一种精神能力。电影的想象力问题关涉电影理论的两个命题:一是电影如何看,即如何想象;二是电影如何影响观众或观众如何看电影,即如何想象电影。在第一个层面,从明斯特伯格开始,电影与心灵的类比便已出现,想象力作为人类心灵的隐秘机制成为阐释电影媒介之本体与效果的重要维度;在第二个层面,相比文学等其他艺术媒介,电影因与意识的同构性以及影像的具象性常常被批评为剥夺了观众的想象力。走向抽象性、实验性、先锋性的艺术电影,以及想象力充沛的幻想类电影,是在影像内容与表达形式层面进行变革,以提高观众的想象力参与程度。数字时代愈发多样化的电影形态及观影与电影消费的新方式,推动电影受众由观看者变为协作者、产消者,为观众积极发挥想象力,即完成一种后电影时代的想象力消费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电影名角对观众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对影片的作用、影响是巨大的。名角造就名片,名片也产生名角。名角名片往往具有鲜明的艺术风格,具有独创性,代表着艺术的高标准,提供了电影的审美典范和审美理想,规定着电影的审美标准和评判尺度。它或迎合或引导或改变观众的审美习惯,从而产生名角效应和名片效应。它能给观众带来期待、信赖、认同和崇拜心理,我们应当重视这些心理的作用,做好影片的宣传引导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论与电影片名之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影片名是影片的广告和商标。电影片名翻译的主要目的是吸引观众,实现影片的艺术价值和商业利益。本文以新兴的目的论作为研究基础,大力提倡以观众为取向的电影片名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中小成本电影要想赢得票房,必须针对观众自身的特点和诉求动机确定选材和创意。中小成本电影的观众主体为城市青少年和大中学生、区域观众群体、粉丝观众和网络潜在观众,其观影动机主要在于本能身心需求、渴求情感抚慰、扩大社交范围和获取人生智慧。在当下,贴近现实、关注草根、紧跟时代和适度猎奇成为了中小成本电影选题的基本原则,而其在人物及事件方面的独特要求、结构及桥段方面的设计规律、表现及手段方面的视觉爆点,以及在类型化及创作方面的探索创新均构成了中小成本电影创意的常见模式。  相似文献   

15.
一、近年来电影观众逐年减少,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来自电影外部和电影内部两大因素,但问题的主要方面在于电影内部。电影是通过企业生产和艺术创作共同努力产生的综合性艺术,它兼有商品的某种属性,电影生产和电影消费是双向的运动,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为了保证这种运动的有效性和连续性,必须高度重视观众的信息反馈。二、电影现状中呈现出一种明显的倾向:创作人员和观众在很大程度上缺乏沟  相似文献   

16.
一、童心、童情与童趣 电影艺术欣赏的承受对象是比较广泛的,与有的文艺相比,它不受年龄大小,文化水平高低的限制,它以鲜明,直感的视听艺术直接感染于观众。对于少年儿童观众来说,因其视野较单纯,对其它文艺美时接触少一些,因之,对电影艺术更为喜爱。但就目前的电影创作来看,尽管我国有三亿之多的儿童,而能按照他们年龄特点,审美能力创作的电影作品甚少,能有为少年儿童观众,也为成年人观众共同喜爱的儿童影片更少。当代电影艺术发展的这种不正常现象,固然与某些物质条件不足,经济效益低有一定的关系,但当前应该主要解决的还是创作意识的偏狭。  相似文献   

17.
直至目前,我国的电影美学仍在为建立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而孜孜以求。回顾从1979年至1989年这十年的电影美学思潮,其进程大致分为三个时期:电影的综合性时期,电影的文化性时期和电影理论根本自觉的时期。在这十年中,有一条主线贯穿其中,即对“电影是什么”的追问和回答。对此,我们只有从电影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的基础——造型画面——的特殊性出发,从电影观众学、电影社会学等各方面加以综合考察,去一步一步逼近电影的本体。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VR电影的市场潜力,对传统电影与VR电影进行溯源,分析VR电影产业发展的现状与未来。研究认为,VR电影是观众由第一人称身份直接进入电影的叙事并进行身体的知觉感知,技术升级让观众感受到虚拟现实带来的真实性与沉浸性;但技术水平、研发投入性价比与内容开发的局限影响了VR电影行业的发展;在系列政策的支持下,需要加大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和技术水平,提高VR电影形式与内容对观众的多感官刺激与情绪感知,再利用行业组织的推动,促进技术与艺术充分融合的VR电影产业市场潜力进一步开发,迎来属于VR电影的时代。  相似文献   

19.
电影是一门年轻而又极富魁力的艺术,它的历史虽只百年,但已是艺术大家族中得天独厚的“宠儿”。它不仅以巨大的魔力吸引着最广大的观众,而且还闯入高等学府的教学领域,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高校开设电影艺术选修课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电影发展的历史与现状,认识电影的特性,掌握电影艺术的一系列知识与理论,增强对电影的读解能力和鉴赏水平,学会用“电影的眼睛”、电影的思维而不是文学的、戏剧的或其他别的什么眼光和思维去观照电影。一、电影艺术选修课的特点电影艺术自身的特点,决定了电影艺术选修课的特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  相似文献   

20.
艺术的创作一直以来就注重审美效果,这一重视发展到极致就是西方上个世纪的接受美学。在艺术领域里,接受的重要性在电影、电视剧中就更加的重要,因为其高额的投资最终需要观众来买单。如此的高风险就要求影视的创作者深入把握观众的审美文化心理,特别是民族性,努力在“知己知彼”的情况下进行创作。另一方面,伴随着文化全球化的威胁,民族化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影视的创作,而且成了衡量影视剧好坏的一个潜在的标准。在这种情况下,探讨观众的审美文化心理就有了双重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