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全球化进程及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化”是一个可以从多种角度辨识、探讨和认识的概念。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全球化”可以区分为广义与狭义两层:广义的“全球化”泛指人类从彼此分隔的多中心时代逐步走向全球性社会的社会变迁历史进程;而狭义的“全球化”则指现代意义上的“全球化”,这揭示的是一个以全球主义意识形态为基础,体现的是所有国家利益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世界各国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度彼此融合在一起,使得具有共性的文化样式逐渐普及并推广成为全球通行标准的状态或趋势)。从1492年哥伦布远航美洲,把东半球和西半球联在一起,使人类第一…  相似文献   

2.
中国当代文化哲学的理论特征洪晓楠(安徽师大政法经济系)中国当代文化哲学,从狭义上看,主要是指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包括港台)较为流行、影响较大的文化哲学思潮;从广义上讲,为了立足于观察中国哲学文化走向世界的契机和历程,它甚至涵摄整个“文化中...  相似文献   

3.
疏离时代主潮的名士精神——新文学“闲适”散文主体精神探讨张岚“闲适”散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是指一切不同于“载道”话语的“言志”散文;从狭义上讲,则是指那些取材于身边琐事,表现一种文人式的闲情逸致,以家常闲话式的笔调抒写的小品散文。本文所...  相似文献   

4.
现代化的内涵及人的现代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化”是一个国际性的范畴 ,是世界历史进程中的一个崭新的发展过程。“现代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现代化是指人类历史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以来所经历的以科学革命为推动力的、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 ;狭义的现代化是特指非西方社会落后国家走向世界先进行列的历史演变过程。“现代化”是一个中性范畴。衡量一个国家是否“现代化”应有一个系统的指标体系。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由物质、制度、观念三个层面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现代化离不开“人”的现代化 ,并最终取决于“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主要是素质现代化。素质现代化的关键和核心是思想观念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宣传文明、研究文明史,首先须准确把握“文明”一词的含义。“文明”与“文化”一样,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文明,相对于野蛮、愚昧、封闭、落后而言,指人类在经过野蛮阶段后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创造和积累的一切积极成果之总和;从狭义上讲,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其自身的不断开化、进步和完善,包括个人或群体为适应内外生存环境应具备的心理素质、智力与技能、修养、气质、品格、仪表、言谈、行为等。  相似文献   

6.
中国诠释学构建的一个时代主题即文化实践诠释。它主张在狭义的文化实践活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凝聚价值共识)中实现广义的文化实践内涵(人的自我实现)。文化实践为中国诠释学构建提供了社会历史性原则和主体创造性原则,而且文化实践与“公共诠释”相结合,使文化实践作为面向公共认知建构及公共对话空间形成的基础和诠释有效性的确立依据更加凸显。  相似文献   

7.
<正> “齐鲁文化”有两层含义。广义上,从地域文化圈来讲,它与中原文化、秦晋文化、燕赵文化、吴越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等相并提,是一个别于这些文化的独立的文化体系。其地域范围,当以古齐、鲁领土、今山东省地区为主,时限上则贯通古今。狭义地讲,  相似文献   

8.
陈来 《船山学刊》2023,(5):1-11
“浙学”是千百年来的浙江人的文化创造和代代相传的文化传统,包含了浙江大地上曾经有的文化思想成果。这一“浙学”概念不是狭义的,而是广义的大浙学的观念。从历史上看,宋代以后,“浙学”的观念变化过程是一个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的过程:“浙学”在宋代主要指事功之学,明代扩大为心学,清初进一步扩大为理学;经过全祖望、章学诚等人的论述,“浙学”由原来只重浙东学术而变成包括浙东浙西、越来越宽的概念。这些为我们今天确立大的浙学概念,奠定了深厚的历史基础。  相似文献   

9.
两种意义上的历史概念与两种意义上的历史唯物主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提出可对“历史唯物主义”作狭义和广义的两种理解,其前提是对“历史”概念的狭义和广义的理解。广义的“历史”是指人类社会的历史,人的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构成历史的两个方面。狭义的“历史”是指人们的历史存在。即人们的物质活动,社会存在。马克思曾在两种不同的意义上使用过“历史”概念。“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历史”如果是广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就是狭义的,是指对社会历史的唯物主义理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部分。“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历史”如果是狭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就是广义的,是指从人们的历史存在出发来解释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唯物主义哲学,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体。本文认为,只有把马克思创立的新哲学理解为广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深刻理解马克思在哲学上变苹的实质。  相似文献   

10.
内容提要康德知识论存在某些偏颇和不足,张东荪力图对之补偏救蔽,“接着康德往下讲”。他在多元文化的“交互视域”中广义地解决“知识何以可能”的问题,多元地、集合地、广义地批判、改造康德的先验哲学,使知识论由狭义拓展到广义,成为以文化为视域的、多元的、广义的知识论体系,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康德先验哲学形式主义的理论偏颇,表现出中西方文化融合中补偏救弊、取长补短的思想倾向,表现了中西方文化在“交互视域”中的创造性融通的模式。  相似文献   

11.
一般而言,文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文化指观念形态或精神形态的文化。如英国文化人类学家泰勒就认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转引自庄锡昌主编:《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7年版,第99—100页);广义的文化则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甚至包括创造活动本身。如俄国民族学家勃罗姆列伊所说的:广义的文化,也就是把文化理解为人类的有明确目标的特殊活动方式及其结果的总和。”(尤·勃罗姆列尹.《民族和民族学》,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85年,第10页) 本文所论的文化,是就其广义而言的。因此,人们的认识活动以及对这一活动之反思的认识理论,毫无疑问内蕴着文化意义。认识活动是在人类自身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之中进行的,因此,认识论所要解决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人通过劳动一旦脱离动物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理论有广义、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指邓小平同志投身中国革命以来的一系列正确的理论论述,从狭义上讲,指邓小乎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关于狭义的邓小平理论的历史起点问题,理论界莫衷一是,而关于1975年是邓小平理论的历史起点的见解更具有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旨在从文化学的角度来阐述作为一种社会整体文化的现代化,其与自己民族历史的关系,并由此强调中国的现代化必须结合中国民族的历史,坚持走中国自己的路这一问题。 一、文化的释义与文化发展的民族性问题 文化的定义虽然很多,但它不外乎这两种解释:即狭义地解释和广义地解释。狭义地解释,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部分;广义地解释则是指人类创造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即如《苏联大百科全书》中所解释的那样,文化是指“社会和人类在历史上所达到一定发展水平,它表现在人们的生活和活动的组织类型和形式上以及人们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上”。一般的文化学大都取这一概念,本文所用的文化也便是这个意思。  相似文献   

14.
程义伟 《理论界》2008,(7):142-143
辽海画派广义是指上世纪50年代以后,辽宁中国画坛众多风格中的一个集合体;狭义是指辽宁中国画坛上足以代表新的时代创造的一种“东北画风”。辽海画派的建构,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百花齐放、流派纷呈的繁荣景象。  相似文献   

15.
文化共生可以分为良性共生与非良性共生,多元文化的良性共生则是文化和谐的基础,非良性共生一般由文化冲突、文化同化等导致.文化和谐指称多元文化系统之间的关系和谐、内容和谐、即时性与历时性的和谐等.和谐文化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和谐文化,指称人类最高级别的文化形态,是融合世界各种文明,世界各民族文化、各文化形式的高度有机统一的文化共同体,属于和谐世界的范畴;狭义上的和谐文化,在当代中国就是指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作为一种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核心的先进文化.是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先进文化,属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范畴.从文化共生到和谐文化,表征着多元文化发展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也彰显出了文化自觉的发展规律和价值向度.  相似文献   

16.
李兵 《山东社会科学》2012,(Z1):280-281
企业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所创造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狭义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所形成的具有自身个性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本文所着重要谈的是狭义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中各个部门,至少是企业高  相似文献   

17.
云南是一个十分特殊的省份 ,除享有“动、植物王国”和“有色金属王国”的美誉外 ,众多的民族风情组成了云南特有的、天然的人文景观。 2 6个民族在这片红土地上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同时也传承和结累了丰富的民族文献。所谓“文献” ,通常指记录有知识和信息的一切载体。民族文献有广义和狭义之别。从广义上讲民族文献包括世界近二千个民族的所有文献 ,本文只就民族文献的狭义来探讨 ,主要指关于中国 5 6个少数民族的文献 ,并侧重于云南 2 6个民族文献。其特点主要有 :1 民族文献源远流长。据汉代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 :早在秦汉时…  相似文献   

18.
三、双重断裂的代价本文所谓的断裂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断裂是指文化、教育等社会层面的载体、举措的非连续性;狭义的断裂是指家族、家庭文化(也含基本生活资料)的非继承性。我们探讨的核心是后者,但阐述时广义和狭义各有侧重。因为社会层面的连续性是个人代际关系继承性的基础;后者的断裂是前者非正常延伸的具体反映。“双重断裂”的概念,是相对于“一次性断裂”而言。  相似文献   

19.
从学科建设意义上来说,西域经济思想史研究是一块亟待开发的处女地,是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史书上“西域”含义主要有两种:其一是广义,指称包括新疆及其以西的中亚、西亚、北非、地中海东岸以及印度北部地区;其二是狭义,指称包括玉门关、阳关以西,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葱岭以东等我国历代中央王朝及地方政权所管辖的地区。本文“西域”一说即取其狭义。若从学理上讲,经济思想史考察的是历史时空境域中人们的经济理念,因此既使标明是研究“中国的”经济思想史,也不该因当代地缘行政区划的隐性影响…  相似文献   

20.
“社会化”最初是社会学的概念,然而当代很多学者已经把这一概念(?)化了,这样,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化”就成为狭义的社会化了。与此相反,广义的社会化概念可以划分很多不同的类别,其含义包括了“实践”、“推行”、“教育”、“发展”、“普及”、“外化”、“实验”、“运用”、“应用”等一般赋有动作指向而且面向社会全体的意义。本文的社会比内涵属于广义的,与狭义的社会化范畴有联系也有区别。联系在于伦理社会化可以看成是“一个人从婴儿和儿童期就开始学习‘道德文化’的过程,它使社会的道德价值和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