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 众所周知,辛亥革命是一次不彻底的和失败的反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革命,这是我国史学界公认的定论.但不能因此推论:辛亥革命在任何方面都是不彻底的、失败的.我认为辛亥革命至少有一个方面是彻底的、成功的,就是推翻了中国历时二千余年的封建帝制.对辛亥革命彻底推翻封建帝制的丰功伟绩,史学界历来估价不算高.原因是:作为反帝反封的革命,它是失败了,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这是大前提.辛亥革  相似文献   

2.
陈力  张永江 《兰州学刊》2006,1(10):43-46
辛亥革命不仅是一次政治革命,也一场伟大的文化革命。从社会思想文化角度来讲,辛亥革命取得了巨大成功。它是资产阶级民主、自由、人权、平等等政治原则对封建专制的否定。辛亥革命为在中国实现彻底的民主奠定了基础,打开了近代中国社会进步的闸门。  相似文献   

3.
辛亥革命以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社会革命的方式推翻了中国历史上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帝王统治,并且仿照西方政治制度,建立共和,进行一种积极主动的制度选择与建构。从结束帝王专制统治来讲,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也是最彻底的一次革命。  相似文献   

4.
"绅士革命"现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信生 《船山学刊》2010,(2):179-182
辛亥革命时期,绅士阶层主要由守旧派绅士和立宪派绅士两部分构成。由于对清政府统治的不满,加之现实利益考量,立宪派绅士逐渐摆脱封建体制的束缚,转而支持或参与旨在推翻清王朝的革命活动。此为"绅士革命"现象。绅士革命推动了辛亥革命的进展,但是由于立宪派绅士转向革命不彻底、民主共和观念淡薄,也极大地制约了辛亥革命的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5.
对19世纪末酝酿20世纪初爆发的辛亥革命如何论定?这几乎是多余的问题.辛亥革命胜利了,它结束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这是学术界一致公认的结论;辛亥革命又失败了,因为孙中山让位,袁世凯篡夺了革命的胜利果实.这也几乎是学术界的共识.然而,笔者以为:辛亥革命作为近代中国一次有广泛群众参加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它已经成功地完成了它应该完成的历史使命,没有失败.相反,作为运动本身,正以其巨大的惯性,以新的形式,排除一切阻力,继续缓慢地向前发展.所谓的“辛亥革命失败”,其实只是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一派在取得辛亥革命胜利后,在新的政治角逐中遭到失  相似文献   

6.
对于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这次革命的领导者孙中山曾从资产阶级革命党建设的角度,进行过许多反思。他认为,辛亥革命之所以失败,主要教训在于:一是国民革命没有“以革命党为根本”,即没有把领导辛亥革命的同盟会建设成一个严密的、团结的、坚强的领导核心;二是“只破坏地面而不掘地底陈土”,即革命党缺乏彻底革命的纲领;三是“革命行动缺人民心力”,即没有充分发动人民群众参加革命;四是“革命之气一落千丈”,即革命党没有始终保持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百折不挠的斗争锐气。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时候,认真吸取这些教训,对于当代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的建设,完成辛亥革命振兴中华的未竟事业,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近十年来辛亥革命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亥革命一举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其功实不可没 ,因此辛亥革命史的研究 ,自革命发生之日起就日渐成为国际性重要的史学分支之一。 90年代以来 ,辛亥革命史研究再次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成果可谓汗牛充栋。笔者就管见所及 ,对近十年来有关辛亥革命史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研究情况作简要的综述。一、政治史研究1 .辛亥革命的地位史学界传统的观点认为 ,鸦片战争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杨春时按照时间和是否发生了自觉的彻底的社会变革这两个标准来分析 ,认为辛亥革命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革命…  相似文献   

8.
“五四”前夜的新文化运动,以前所未有的坚决性和深刻性,对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的政治统治和思想文化传统,展开了猛烈的批判。这是一场伟大的思想革命。它标志着中华民族在封建重压下的一次新觉醒,对于后来可能彻底铲除阻碍中国历史前进的封建主义,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开端。(一) “五四”前夜的反封建思想革命,是同当时的实践政治紧密相关的。尽管《新青年》周围那群先进的思想家一开始就宣称“批评时政,非其旨也。”但他们的批判锋芒,仍然不可避免地要指向中国固有的封建专制的政治统治。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政府,但并没有破除中国的封建专制主义。软弱的资产阶级,不仅无力肃清封建专制主义思想上的反扑,也无力防止其政治上的复辟。所以,尽管  相似文献   

9.
江苏立宪派是清末立宪运动的中坚力量,他们在辛亥革命前追求立宪,主观上反对革命;辛亥革命期间,控制革命并促进革命在全国的成功;在"二次革命"时背离革命,加速了"二次革命"的彻底失败.江苏立宪派在辛亥革命前追求立宪的政治活动,加速了我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但在辛亥革命后支持袁世凯则埋下了帝制复辟的隐患.  相似文献   

10.
一九一一年的辛亥革命,是我国多民族国家近代史上的伟大民主革命运动。这次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八年的清朝政府,结束了延续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对推动我国各族人民“为了建立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而斗争”,发生了深远的影响。辛亥革命的积极影响对我国满族来说也毫不例外。这次革命沉重地打击了满族贵族对广大满族人民的封建特权,埋葬了腐朽的八旗制度,对于推动满族政治、经济、文化的进步是非常显著的。过去流传着一些错误的说法,如“辛亥革命是满汉民族矛盾的结果”;“辛亥革命是满族没落的开始”:“满族在辛亥革命后走下坡路了”,等等。这是无视这次革命的伟大影响和把少数没落贵族看成为满族代表的偏见。为了正确评价辛亥革命对满族发展的影响,这里我们打算考察一下清末满族的社会结构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