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高等理科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应有的地位,以及国家教委关于理科专业教学改革的精神,论述了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试验专业点建设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广西大学数理试验基地建设的构想。  相似文献   

2.
为迎接和应对生物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挑战,教育部和国家计委于2002年7月批准在清华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36所高校建立“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文章论述了在农业大学设立“基地”的重要战略意义,对华中农业大学“基地”建设的思路与实践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建立是为了培养高水平的理科基础人才和教学人才,我国理科基地人才培养在不断发展的同时还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文章对理科基地人才培养进行分析思考,并提出一些理论指导性的改革策略。  相似文献   

4.
论人文社科新办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重庆大学这样一个从传统理工科发展而来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中人文社科新办专业应依托传统优势 ,面向现代要求 ,推陈出新 ,在课程体系建设、研究定位、人才培养上形成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多媒体”特色 ,以完成国家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规定要求。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学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新的发展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又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高等院校外语专业作为国家外语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上需要考虑到其专业的特殊性,结合外语专业特有的培养方式,提高和创新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6.
针对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现状,分析当前“新工科”背景下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本文从践行“三融六真零距离”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创新“项目式”教学模式、搭建“企业级”实训平台、培养“双能型”师资等方面阐述国家一流专业立项建设点安徽新华学院通信工程专业的建设实践,为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改革提供参考路径。  相似文献   

7.
“三全育人”是新时期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抓手。文章首先对地矿类艰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从大学生心理健康及思政教育的方法与规律、人才培养机制、跨学科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教学实践基地、师资队伍和教材体系等五个方面,对如何构建地矿类艰苦专业“三全育人”体系进行了深入探讨,形成了目标明确的地矿类艰苦专业“三全育人”体系雏形;最后结合某高校“三全育人”工作实际,构建了高校地矿类艰苦专业“三全育人”模型。  相似文献   

8.
当前,创新型人才培养已经上升到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高校是创造型人才培养的基地,为国家和社会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持。国际一流高校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方式方法独具特色,并且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上取得了重大的成功。这些高校成功的培养模式值得借鉴,这里选取几所国际一流的高校对其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梳理、分析,总结其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共性。  相似文献   

9.
科教融合既是对高校科研和教学资源反哺、成果反哺、过程协同固有路径的突破,也是对新文科人才培养中科研和教学之间关系的一种妥善处理,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调查分析,文章发现目前高校新文科人才培养中的科教融合存在专业建设观念上重“教”轻“研”、教师科研指导方式单一与学生研究性学习需求高但参与度低、科研实践中“团队意识”薄弱等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新文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应通过建构政策体系和实践体系、丰富研究性教学和指导、改革课程教学及考核方式等策略,推进科教融合,提升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10.
导师制在理科(生物学)基地学生科研素质培养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科(生物学)基地的建设目标,是培养符合国家要求,具有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好的生物学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而在基地教学中实行导师制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该文介绍了北京林业大学在理科基地学生中实行导师制的思路、措施和方法,并重点分析了导师制在理科基地人才科研素质培养中所起到的多方面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导师制实施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是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为了发挥高校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作用,促进高校科研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教育部1999年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与《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到目前已进行了三批国家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评审;湖北省教育厅也在2001年启动了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建设工作。几年来,“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建设对促进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进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及高等学校自身的改革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释了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的内涵,从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专业定位、专业管理等方面分析了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的措施:通过深化课程改革,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强化实践教学,注重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直接引进”和“双聘双挂”,建设“双能型”师资队伍三个方面的措施,尝试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建设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3.
人才是强国之本,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依靠创新型人才。高等学校,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在创新型国家建设过程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分析地方农林类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优质办学资源匮缺、专业发展水平不平衡、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教育教学方法创新不够和教育国际化水平不高等问题的基础上,着重从明确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优化专业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置与体系建设、教学方法创新和国际合作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旨在为地方农林类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北京林业大学国家理科(生物学)基地建设8年来,学校高度重视,办学目标明确。学校在集聚全校之力办基地的思想指导下,不断加强基础,实施师资队伍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基地明确提出“厚品德、尊个性、强基础、重实践”的人才培养理念和“一主两翼、两渠相融、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4 (2 ) +1”课程体系,建立了“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学生管理模式,引入各种竞争和激励机制,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本科毕业生。北京林业大学理科基地建设对全国林业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文章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架构及其技术体系,在双高建设背景下,提出“人工智能+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将专业群分为“基座”专业和“板卡”专业两大类。“基座”专业和“板卡”专业的课程平台、专业实训项目、技术师资及实验平台共建共享,共同培养跨职业类型的复合型人才,为社会提供智能服务。以天津职业大学“人工智能+专业”群建设为例,创建了“双主体双融合四级能力递进”赋能人才培养模式。从组织体系设计、课程平台构建、产教融合平台搭建、实践基地、教师教学团队建设多个方面提出“人工智能+专业”群赋能人才培养的实施与保障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地方性高校是指未进入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以及教育部直属的“211”工程和“985”工程高校之外的开设法学本科教育的地方性高等院校。地方性高校在法律人才培养资源上与非地方性高校存在较大差距,其法律人才的培养应该以差异性人才培养为基础,充分利用地方性高校法律人才培养的资源优势,以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为定位,构建高校-实务部门联合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7.
“一带一路”倡议的日益深入给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对地方高校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以地方综合性大学聊城大学为例,结合当前地方高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问题,进行基于“OBE”理念的“五体共育、多维联动”复合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围绕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质量评价、研究中心建设等方面进行建设,使外语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高度一致,旨在深化地方高校外语人才培养改革,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更加优质的语言服务。  相似文献   

18.
大学在国家创新系统中的使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建设国家创新系统是当今时代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战略举措 ,美日九十年代的经济发展反差提供了它的有力例证。把大学建设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高科技产业开发三位一体的基地 ,既是国家创新系统建设的现实选择 ,又是高校的当代历史使命。创建大学科技园则是建设高校三位一体基地的有效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19.
“新文科”是在传统文科的基础上提出的,以教学实践理念创新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改革模式。新时期,新文科建设对高校设计学专业发展及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转型要求。在梳理新文科基本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学科融合、跨域交叉,推进新文科理念下的设计学专业建设与教育改革。借鉴交叉学科的新技术,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学习体验,为未来国家培养符合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打下坚实基础。在依据设计学专业特点的前提下,从宏观角度提出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校设计学专业特色发展的实施路径,以期为高校设计学专业内涵式特色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20.
加强专业建设既是高校适应工程领域紧缺人才培养规律的客观要求,也是落实国家紧缺人才发展战略的实践行动。但由于受需求紧迫性与急功近利心态的影响,工程领域紧缺人才专业建设存在粗放式发展、跟风式设置、学科规训惯性、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实践中的关键问题要妥善处理紧缺人才培养的数量与质量,短期效益与长远效应,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之间的关系,构建新工科“大专业”建设模式。同时,要通过优化政府治理方式,重塑企业角色和行为模式,完善高校人才培养治理体系,健全工程领域紧缺人才专业建设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